活套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06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套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线棒材轧制生产线中的导向装置,属线棒材轧制线中导向装置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参阅图2。线、棒线轧制生产线中的活套导向装置由活套架1、进口导向轮2、出口 导向轮3、导向槽4等组成,轧件12起套后,呈一定弧线状态的轧件与导向槽4的槽底 滑动摩擦接触,使导向槽4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磨损,影响轧件12导向过程中的稳定性, 引发出口端顶钢事故;此外,活套架出口至后轧机10的进口导位7距离段的轧件并非平 直状态,也呈弯曲状,弯曲状轧件与进口导位7的夹板会发生局部接触摩擦,造成夹板 粘铁皮现象,轻微的粘铁皮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严重的粘铁皮就会引发进口端 顶钢事故;还有,为方便后轧机进出口导位7的安装,导向槽4与进口导位7之间必须 留有一段距离,进口导位7的进口口径又较小,当轧件12带有镰刀弯或头部不规矩时, 便会出现喂不进进口导位7的情况,也导致出口端顶钢。上述结构的活套导向装置导向 可靠、安全性差,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导向性、安全性差之缺陷的活套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套导向装置,构成中有活套架、进口导向轮、出口导向轮及导向槽,其改进 在于,所述出口导向轮的后面增设辅助导向轮,辅助导向轮的轮面与导向槽的槽面等高。
上述活套导向装置,所述辅助导向轮后面增设小喇叭,小喇叭活动铰接于导向槽上, 其大喇叭口进口端对应辅助导向轮、小喇叭口出口端对应下一轧机的进口导卫。
上述活套导向装置,所述进口导向轮的进口端增设大喇叭,其大喇叭进口端对应前 一轧机出口导卫、小喇叭出口端对应进口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l.在出口导向轮后面增设辅助导向轮后,使导向槽与轧件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
摩擦,可防止导向槽的快速磨损,增强轧件的运行平稳性,进而降低出口端顶钢事故;
2. 增设的辅助导轮对起套后弯曲的轧件有向上支撑的作用,使轧件变成平直状态, 再经小喇叭的导向,可以把轧件准确平稳的导入到下一轧机的进口导位中,即可避免弯 曲轧件与下一轧机进口导位夹板间摩擦出现的粘铁皮现象,右可防止因活套架与下一轧 机进口导位的距离过远出现的轧件喂不进现象,;
3. 增设的小喇叭可使由辅助导向轮出来的轧件顺利进入下一轧机的进口导卫中,与 辅助导向轮共同起到既安全又导向的双重作用;
4.进口导向轮端增设大喇叭后,由于大喇叭的进口口径较大,可有效的控制规范 轧件的运动方向,防止高速运行的轧件在出现导入故障时朝着后轧机方向乱窜,使后一 轧架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护;
本实用新型适宜作为线、棒材轧制生产线中的导向装置安装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活套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一活套架、2 —进口导向轮、3—出口导向轮、4一导向 槽、5 —辅助导向轮、6 —小喇叭、7 —进口导卫、8 —大喇叭、9一出口导卫、IO —后轧机、 ll一前轧机、12 —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在出口导向轮3的后面增设辅助导向轮5, 辅助导向轮5与其它导向轮一样为可自由旋转的导向轮,其轮面与导向槽4的槽面等高, 以稍高于导向槽4的槽面为宜。
仍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在辅助导向轮5的后面还增设了小喇叭6,小喇叭6通过销 轴活动铰接于导向槽4上,装卸方便,其大喇叭口进口端对应前面的辅助导向轮5、小喇 叭口出口端对应后轧机10的进口导卫7。
仍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还在进口导向轮2的进口端增设了大喇叭8,大喇叭8固定 于活套架1上,其大喇叭口进口端对应前轧机11的出口导卫9、小喇叭口出口端对应进 口导向轮2。
权利要求1.一种活套导向装置,构成中有活套架[1]、进口导向轮[2]、出口导向轮[3]及导向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导向轮[3]的后面增设辅助导向轮[5],辅助导向轮[5]的轮面与导向槽[4]的槽面等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套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轮[5]后面增设 小喇叭[6],小喇叭[6]活动铰接于导向槽[4]上,其大喇叭口进口端对应辅助导向轮[5]、 小喇叭口出口端对应下一轧机的进口导卫。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套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导向轮[2]的进口端 增设大喇叭[8],其大喇叭进口端对应前一轧机出口导卫、小喇叭出口端对应进口导向轮 [2]。
专利摘要一种活套导向装置,属线棒材轧制线中导向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导向装置导向性、安全性差之缺陷。方案构成中有活套架、进、出口导向轮及导向槽,改进为,出口导向轮的后面增设辅助导向轮,其轮面与导向槽的槽面等高,辅助导向轮后面还可增设小喇叭,进口导向轮的进口端还可增设大喇叭。可通过增设的辅助导向轮使导向槽与轧件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增强轧件的运行平稳性并对起套后弯曲的轧件起向上支撑作用,使轧件顺利进入下一轧机的进口导卫,适宜作为线、棒材轧制生产线中的导向装置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B21B39/14GK201192699SQ200820076729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2日
发明者刘凤贤, 常宝河, 张建峰 申请人: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