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898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尤其是一种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原料板从进料口进入到上模与下模之间, 此时利用上模上的冲孔子件冲击原料板,从而在原料板上冲压出孔。冲孔子件是固定安装上模上,并排布成所需的形状,这样在冲压的时候就能够在原料板上一次加工出相应位置和数量的孔。由于冲孔子件对于一个冲孔模具来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需要加工另一种冲孔板时就需要另外制作冲孔模具,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一旦要更换孔型就要更换模具,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也使得操作更加复杂。原料板在冲压时,会受到来自冲孔子件的冲击力,由于原料板固定并不牢固,因此塌陷程度大,容易卡在冲孔子件上,因此冲孔子件就难以自动脱料,并且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原料板有一定的位移,这就造成了冲孔的位置变化,增加了各个孔型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冲压多种类型冲孔板的冲孔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冲孔子件,所述上模与下模相互组合匹配并形成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冲孔子件通过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上模上,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所述顶出装置的顶杆在顶出时位于所述冲孔子件在冲裁位置时的顶部并且阻断所述冲孔子件的运动路径。进一步的是,所述顶出装置与所述冲孔子件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冲孔子件和所述弹性部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的导向孔内,所述顶出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侧壁,并且所述顶出装置的顶杆在顶出时阻断所述导向孔。进一步的是,所述顶出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上设置有供弹性部件穿过的U 形缺口。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两个压紧滚筒,所述压紧滚筒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压紧滚筒在冲压时扯紧原料板,在冲压间隔时间输送原料板。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下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与所述支撑底座动配合。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位移调节装置,所述位移调节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与所述下模相连。[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位移调节装置为螺杆,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且其轴线与所述下模的运动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冲孔子件是通过弹性部件安装的,因此在冲压的时候冲孔子件就会自动收缩,从而不在原料板上冲孔,这样只需选取要冲孔的冲孔子件,启动顶出装置,使得顶出装置的顶杆顶住冲孔子件,选取的冲孔子件就不会收缩,从而形成所需的孔型,这样在加工不同的板材孔型时,只需选择启动相应的顶出装置即可,这样便无需制造多种型号的模具,节约了整体成本,而且在制作不同的板材孔型时无需更换模具,这样就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进料口和出料口两端还可以采用压紧滚筒来压紧原料板,这样就减少了因冲击力造成的塌陷,并且能够固定原料板,防止原料板随冲孔子件运动;而且还减少了因冲击力造成的原料板位移,增加了加工孔距离的精确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去除上模盖板后的示意图;图3是去除上模后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下模1、上模2、导向孔21、顶杆3、U形缺口 31、冲孔子件 4、顶出装置5、弹性部件6、压紧滚筒7、支撑底座8、位移调节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2和下模1,所述上模2上设置有冲孔子件 4,所述上模2与下模1相互组合匹配并形成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冲孔子件4通过弹性部件6设置在所述上模2上,还包括顶出装置5,所述顶出装置5设置在所述上模2上,所述顶出装置5的顶杆3在顶出时位于所述冲孔子件4在冲裁位置时的顶部并且阻断所述冲孔子件4的运动路径。弹性部件6所产生的回弹力不足以在原料板上冲孔。冲孔子件4设置有多个,并且按照需要排布到上模2上,所有的冲孔子件4并不一定要全部一起使用,只需按照要冲孔的位置的数量选择相应的冲孔子件4即可,此时将对应的顶出装置5打开,从而使得选择出的冲孔子件4的运动路径遭到阻碍,这样在冲压时这些冲孔子件4便不会回弹,从而在原料板上冲出相应的孔型。在冲裁分模时,由于没有使用的冲孔子件4受力而回弹,因此在分模时冲孔子件4在弹性部件6的作用下将原料板顶下,从而自动的脱料。顶出装置5 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者机械卡紧块,只需在顶出时挡住冲孔子件4的运动路径即可。由于可以自由的选择使用各个冲孔子件4,因此同一个冲孔模具可以加工出多种类型的冲孔板, 这样就不需要使用多个模具,从而节约了成本;并且在加工不同的冲孔板时,也不需要更换模具,只需打开相应的顶出装置5即可,因此节约了设备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顶出装置5可以与多个冲孔子件4对应,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顶出装置5 与所述冲孔子件4 一一对应。这样在选择冲孔子件4时就更加灵活,因此能够加工出更多不同的冲孔板。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上模2上设置有导向孔21,所述冲孔子件4和所述弹性部件6均设置在所述上模2的导向孔21内,所述顶出装置5设置在所述上模2的侧壁,并且所述顶出装置5的顶杆3在顶出时阻断所述导向孔21。弹性部件6与冲孔子件4 依次放入至导向孔21即可,顶出装置5的顶杆3则可以穿入导向孔21。弹性部件6可以是弹性结构,如弹簧之类的;也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之类的。冲孔子件4沿导向孔21 运动,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冲孔子件4在弹性部件6的作用下完全伸出,因此在要加工冲孔板时,将顶出装置5的顶杆3顶出,从而在导向孔21内顶住冲孔子件4,使得冲孔子件4无法运动,由此便可以进行冲孔。导向孔21与冲孔子件4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其导向性能较强,对冲孔子件4也能起到稳定作用。具体的,所述顶出装置5为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3上设置有供弹性部件6穿过的 U形缺口 31。这样,顶杆3的U形缺口 31的两个边也可以阻挡冲孔子件4,弹性部件6就可以从U形缺口 31通过,因此既可保证弹性部件6的自由收缩,也能够增加顶杆3对冲孔子件4的接触面积,增加阻挡的可靠性。为了增加对原料板的拉紧力,如图1所示,还包括两个压紧滚筒7,所述压紧滚筒7 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压紧滚筒7既可以输送原料板,也可以压紧原料板。在输送原料板时,压紧滚筒7夹紧原料板并转动输送原料板,在将原料板输送到位后,即可停止压紧滚筒7的转动,保持压紧滚筒7的压紧状态,使得原料板的被夹紧在压紧滚筒7上,前后两个压紧滚筒7正好拉扯住原料板,使得原料板处于绷紧的状态。在分模时,原料板受到两个压紧滚筒7的拉扯力,因此原料板就不会卡在冲孔子件4上而随冲孔子件4运动,这样就能够更容易的自动脱料。同时在冲孔的时候,原料板还受到两个压紧滚筒7的固定,在受到冲压力时也不容易位移和塌陷,这样就保证了冲孔的位置精确度。为了调节上下模具的位置,如图1、图2、图3所示,还包括支撑底座8,所述下模1 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与所述支撑底座8动配合。由于上模2与下模1是相互配合的, 因此在下模1运动的时候上模2也随其一同运动,在调节下模1与支撑底座8相对位置时便可以改变上模1与下模2组成上下模具的相对位置。为了便于调节模具,如图1图1、图2、图3所示,还包括位移调节装置9,所述位移调节装置9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与所述下模1相连。此时,通过位移调节装置9即可方便的调节模具的位置,位移调节装置9可以是气缸、液压缸、螺杆、电机之类的装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位移调节装置9为螺杆,所述下模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且其轴线与所述下模1的运动方向相同。螺杆转动由伺服电机及同步带带动,可对上下模具进行精确定位。
权利要求1.冲孔模具,包括上模⑵和下模(1),所述上模⑵上设置有冲孔子件,所述上模 ⑵与下模⑴相互组合匹配并形成进料口与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子件⑷通过弹性部件(6)设置在所述上模( 上,还包括顶出装置(5),所述顶出装置( 设置在所述上模( 上,所述顶出装置(5)的顶杆C3)在顶出时位于所述冲孔子件(4)在冲裁位置时的顶部并且阻断所述冲孔子件的运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5)与所述冲孔子件⑷ --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 上设置有导向孔(21),所述冲孔子件⑷和所述弹性部件(6)均设置在所述上模(2)的导向孔内,所述顶出装置(5)设置在所述上模(2)的侧壁,并且所述顶出装置(5)的顶杆(3)在顶出时阻断所述导向孔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5)为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C3)上设置有供弹性部件(6)穿过的U形缺口(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压紧滚筒(7),所述压紧滚筒(7)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6)为弹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 (8),所述下模(1)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与所述支撑底座(8)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调节装置(9),所述位移调节装置(9)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与所述下模(1)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装置(9)为螺杆,所述下模(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8)上并且其轴线与所述下模(1)的运动方向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尤其是一种冲孔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冲压多种类型冲孔板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冲孔子件,所述上模与下模相互组合匹配并形成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冲孔子件通过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上模上,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所述顶出装置的顶杆在顶出时位于所述冲孔子件在冲裁位置时的顶部并且阻断所述冲孔子件的运动路径。这样只需选取要冲孔的冲孔子件,启动顶出装置,使得顶出装置的顶杆顶住冲孔子件,选取的冲孔子件就不会收缩,只需选择启动相应的顶出装置即可,这样便无需制造多种型号的模具,节约了整体成本。
文档编号B21D28/34GK202316750SQ20112045374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叶帅, 杨浩, 肖丹亚, 董和兵, 辜子恒 申请人:四川豪特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