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36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包括炉体、恒温加热装置、保温层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体内,且恒温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底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包括电热板本体、置于电热板本体内部的发热管、位于发热管上方的金属导热板和隔离管;所述金属导热板的两端固定在加热装置上方;所述发热管的中部设有温度监测元件,且发热管和温度监测元件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发热管与金属导热板之间均设有中空的金属隔离管;本发明能调整加温度上升速度,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调整炉腔高度,灵活性更高,升温速度快,且炉膛内温度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受热,且可恒温加热,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挤压成品率。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具体是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铝型材挤压模具加热炉通常都是采用电阻炉加热方式,由于电阻炉加热方式难以使模具内外加热到均温状态,使模具在挤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容易产生裂纹、裂桥而报废,增加了模具生产成本;且电阻加热炉存在功率大、耗电多、加热时间过长、模具易氧等不足,对电阻发热管的均匀度要求很高,否则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现象。目前的加热炉不能根据被加热材料控制温度上升的速度,也不能对被加热材料进行恒温加热,且加热炉不能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尺寸或形状改变加热高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均匀,升温速度快,恒温加热,效率高的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包括炉体、恒温加热装置、保温层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体内,且恒温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底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电热板本体、置于电热板本体内部的发热管、位于发热管上方的金属导热板和隔离管;所述金属导热板的两端固定在加热装置上方;所述发热管的中部设有温度监测元件,且发热管和温度监测元件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发热管与金属导热板之间均设有中空的金属隔离管;所述保温层设置在炉腔外围,将炉腔包裹;所述保温层外围包裹散热腔,且散热腔位于炉体内;所述散热腔右侧外侧壁上设置散热通孔,散热通孔将散热腔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所述散热通孔上设置散热风机;所述炉体内散热腔的左侧设置有检测炉腔内被加热模具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的升降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管内填充有铁砂或铅或导热系数相对低于铝而比热容大于招的物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呈“操场跑道”的形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根据加热模具的材料,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可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调整炉腔高度,灵活性更高;升温速度快,且炉膛内温度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受热,且可恒温加热,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挤压成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1]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包括炉体13、恒温加热装置、保温层11和炉腔1,所述炉腔I设置在炉体13内,且恒温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I底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电热板本体2、置于电热板本体2内部的发热管3、位于发热管3上方的金属导热板4和隔离管5 ;所述金属导热板4的两端固定在加热装置I上方;所述发热管3呈“操场跑道”的形状;所述发热管3的中部设有温度监测元件6,且发热管3和温度监测元件6均与控制机构7连接;所述发热管3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发热管3与其两侧的金属导热板4之间均设有中空的金属隔离管5,通过在发热管3和金属导热板4之间增设的隔离管5,取代了两者之间的部分金属电热板本体,减小了热传递的面积,有效减慢了发热管3与金属导热板4之间的热传递速度;在电热箱工作后,当温度监测元件6采集到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机构7即刻对发热管3停止供电,当温度监测元件6采集到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机构7恢复供电;由于温度监测元件6受到的热量传递更为直接、迅速,受到供热和停止供热的升温与降温幅度的影响也大得多;所述隔离管5的设置,让金属导热板4的温差变化变得比温度监测元件6所在区域的温差变化要小得多,在相同的温控装置和相同的温控数值条件下,隔离管5的增设也就有效地减小了金属导热板4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进而缩小金属导热板4内的待加热物件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差,实现其相对恒温、可控制地受热;所述的隔离管5内填充有铁砂或铅;使得隔离管5能通过导热系数低的铁砂、铅对金属导热板4起到“传热缓冲”的作用,在发热管3停止工作但仍继续对金属导热板4传热的时间段,缩小金属导热板4温度上升的范围;通过铁砂、铅来存储发热管3传递至隔离管5的热量,并持续地对金属导热板4 “放热”,在发热管3间断性发热的情况下,金属导热板4仍能够持续地受热,缩小了金属导热板4温度下降的范围,从而减小了金属导热板4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缩小了温差,使金属导热板4内的待加热物件相对恒温的受热条件更加稳定,填充物一般选用铁砂或铅(导热系数相对低于铝而比热容大于铝的物质)较为理想,填充物在其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大,存储的效果更好,从而使电热板的匀热性能更加明显、有效;所述保温层11设置在炉腔I外围,将炉腔I包裹;所述保温层11外围包裹散热腔8,且散热腔8位于炉体13内;所述散热腔8引入外部的对流空气对其进行散热,避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加热炉内的其他部件,同时散热腔8的右侧外侧壁上设置散热通孔9,散热通孔9将散热腔8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所述散热通孔9上还设置散热风机10,散热风机10加强了散热腔8内的气体对流,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炉体13内散热腔8的左侧设置有检测炉腔I内被加热模具的控制机构7 ;所述控制机构7主要通过温度监测元件6检测被加热模具的各项参数,以便对加热炉进行调整,更快速、均匀地对被加热模具进行加热,且控制机构7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测温机构用于检测加热炉内的工作温度,为加热炉进行恒温加热提供参考,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被加热模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热胀冷缩效应作用之下,几何特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系数),以便根据热膨胀系数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调整加热炉的加热方式以及加热时间,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所述炉体13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I的升降机构12 ;所述升降机构12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旋转,转动传动杆驱动炉体13进行上下垂直运动,能够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形状、尺寸进行调整,更好地对模具进行加热,有利于模具的均匀受热;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之后,能够根据加热模具的材料,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可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调整炉腔高度,灵活性更高;升温速度快,且炉膛内温度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受热,且可恒温加热,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挤压成品率。
[001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包括炉体(13)、恒温加热装置、保温层(11)和炉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I)设置在炉体(13)内,且恒温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I)底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电热板本体(2 )、置于电热板本体(2 )内部的发热管(3 )、位于发热管(3 )上方的金属导热板(4)和隔离管(5);所述金属导热板(4)的两端固定在加热装置(I)上方;所述发热管(3 )的中部设有温度监测元件(6 ),且发热管(3 )和温度监测元件(6 )均与控制机构(7)连接;所述发热管与金属导热板(4)之间均设有中空的金属隔离管(5);所述保温层(11)设置在炉腔(I)外围,将炉腔(I)包裹;所述保温层(11)外围包裹散热腔(8 ),且散热腔(8)位于炉体(13)内;所述散热腔右侧外侧壁上设置散热通孔(9),散热通孔(9)将散热腔(8)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所述散热通孔(9)上设置散热风机(10);所述炉体(13)内散热腔(8)的左侧设置有检测炉腔(I)内被加热模具的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所述炉体(13)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I)的升降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管(5)内填充有铁砂或铅或导热系数相对低于铝而比热容大于铝的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呈“操场跑道”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均热恒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2)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
【文档编号】B21C29/04GK104148434SQ20141035939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督民 申请人:张督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