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53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属于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辊道主体、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所述辊道主体包括辊道底板、辊道盖板、两个辊道侧板和两个辊子,所述辊道底板和辊道盖板与两个辊道侧板的上部围成棒材通道,两个辊子分别安装在棒材通道的前后端的底部,所述棒材通道从中部断成两段,两段棒材通道之间设置有与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相匹配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本实用新型采用更换快换导槽的方式使同一棒材成品辊道既适用于轧制圆钢又适于轧制螺纹钢,在几乎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同一条生产线交替轧制螺纹钢和圆钢时,圆钢表面易被划伤的问题,提高了圆钢的成材率。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适用于轧制圆钢又适于轧制螺纹钢的棒材成品辊道,属于轧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许多轧钢厂的棒材生产线既要轧制螺纹钢,又要轧制圆钢,而两种产品交替生产必然存在以下问题:成品螺纹钢的纵肋横筋对成品辊道损害较大,会使辊道底板和侧护板出现大量拉痕和摩痕,特别是辊道的中间部位,由于距离两个辊子较远,棒材下垂较多,接触划伤最严重。使用这样的辊道生产圆钢时,圆钢表面会产生较严重的划伤,导致圆钢的成材率大大降低,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两种产品均配备专用的成品辊道,则会大幅提高设备投资,而且更换辊道需等多工种协同作业,耗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既适用于轧制圆钢又适于轧制螺纹钢的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投资。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构成中包括辊道主体、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所述辊道主体包括辊道底板、辊道盖板、两个辊道侧板和两个辊子,所述辊道底板和辊道盖板与两个辊道侧板的上部围成棒材通道,两个辊子分别安装在棒材通道的前后端的底部,所述棒材通道从中部断成两段,两段棒材通道之间设置有与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相匹配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
[0006]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螺纹钢快换导槽包括螺纹钢导槽底板和两个螺纹钢导槽侧板,所述螺纹钢导槽底板安装于辊道主体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内,其上表面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内底面平齐,两个螺纹钢导槽侧板固定连接在螺纹钢导槽底板上且相互平行,二者的内侧面分别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左右内侧壁平齐。
[0007]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圆钢快换导槽包括圆钢导槽底板、底面导轮、两个圆钢导槽侧板和两个侧导轮,所述圆钢导槽底板安装于辊道主体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内,其上表面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内底面平齐,两个圆钢导槽侧板固定连接在圆钢导槽底板上,二者的后端分别与棒材通道的左右侧壁相对应,前端向棒材通道内侧倾斜,两个侧导轮分别安装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的前端,所述底面导轮位于圆钢导槽底板后部的横向豁口内,其转轴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机构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连接。
[0008]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底面导轮的转轴连接机构包括长方形的导轮挂板和两个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挂板位于底面导轮的上方并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的上缘固定连接,两个导轮支架分别位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的外侧,每个导轮支架的下端与底面导轮的转轴连接,上端通过竖直的螺柱与导轮挂板连接,在每个导轮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支架定向板,所述支架定向板的一侧与对应的圆钢导槽侧板连接,上端与导轮挂板固接。[0009]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侧导轮的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圆钢导槽底板上,上端通过支撑片与对应的圆钢导槽侧板连接,在支撑片朝向侧导轮的一面固定有与侧导轮同轴的隔环。
[0010]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底面导轮采用U型导轮。
[0011]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导轮挂板上设置有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所述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位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的内侧。
[0012]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圆钢导槽侧板的前端上部设置有冷却水管固定支座。
[0013]上述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所述辊道主体的两侧固定有快换导槽安装板,所述快换导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十字定位凸块和定位圆孔,在螺纹钢导槽底板和圆钢导槽底板上均设置有与十字定位凸块和定位圆孔相匹配的十字定位孔和定位孔。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更换快换导槽的方式使同一棒材成品辊道既适用于轧制圆钢又适于轧制螺纹钢,在几乎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同一条生产线交替轧制螺纹钢和圆钢时,圆钢表面易被划伤的问题,提高了圆钢的成材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辊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是螺纹钢快换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20]图5是图3的俯视图;
[0021]图6是圆钢快换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A-A剖视图;
[0023]图8是图6的俯视图。
[0024]图中标记如下:1、十字定位凸块,2、定位圆孔,3、定位孔,4、十字定位孔,5、圆钢导槽侧板,6、支撑片,7、隔环,8、侧导轮,9、冷却水管固定支座,10、底面导轮,11、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12、导轮支架,13、支架定向板,14、导轮挂板,15、圆钢导槽底板,16、辊道底板,17、快换导槽安装板,18、螺柱,19、辊子,20、辊道盖板,21、辊道侧板,22、快换导槽安装缺口,23、螺纹钢导槽侧板,24、螺纹钢导槽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棒材生产线上设计一种能够适于生产螺纹钢和圆钢两个钢种的多功能成品辊道。
[0026]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现有螺纹钢成品辊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适合生产圆钢和螺纹钢的两种快换导槽,分别安装在改造后的成品辊道上,用同一成品辊道生产螺纹钢和圆钢。螺纹钢在螺纹钢快换导槽内滑动运行;圆钢在圆钢快换导槽内滚动运行,以避免表面接触摩擦。
[0027]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0028](一)在原成品辊道中部打开快换导槽安装缺口22,形成成品辊道主体(参看图1、图2),轧制不同品种的棒材时,在成品辊道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 22处装配不同的快换导槽。快换导槽安装缺口 22的两侧焊接快换导槽安装板17,快换导槽安装板17的后部开有豁口,以便装配圆钢快换导槽时调节底面导轮的高度。在豁口两翼焊接支撑板,快换导槽安装板17上设置有十字定位凸块1,用于确定快换导槽水平面位置;快换导槽安装板17留有定位圆孔2,用于确定快换导槽的竖直位置。
[0029](二)本实用新型的螺纹钢快换导槽的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螺纹钢导槽底板24向两侧延长形成固定板,其上设置定位孔3、十字定位孔4 (与快换导槽安装板17上的定位圆孔2、十字定位凸块I装配)。
[0030]将螺纹钢快换导槽装进成品辊道主体,螺纹钢导槽底板24的定位孔3与快换导槽安装板17的定位圆孔2分别相对应,穿入螺丝拧紧螺母,此时成品辊道用于螺纹钢轧制。
[0031](三)圆钢快换导槽的结构参看图6、图7、图8,圆钢导槽侧板5焊接在圆钢导槽底板15上,其前部向辊道内呈一定倾斜角,倾斜角度的大小可根据轧制圆钢钢种确定。圆钢导槽侧板5前端上侧焊有支撑片6,支撑片6设置在圆钢导槽侧板5的外侧以防卡钢。支撑片6上的侧导轮安装孔处焊有隔环7,以防止支撑片6与侧导轮8直接摩擦,影响侧导轮8转动。用螺丝将侧导轮8装在圆钢快换导槽上。在支撑片6中部位置还设计有冷却水管固定支座9,其作用是固定冷却水管,防止轧制期间侧导轮轴承因温度过高缺少润滑油而抱死。
[0032]这种前部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将圆钢引导至辊道中心滚动运行,防止圆钢在辊道内与辊道侧板接触造成表面划伤。
[0033]圆钢快换导槽的后部设置有底面导轮10及其调节装置。在圆钢导槽底板15后部挖出呈底面导轮10截面形状的横向豁口,以便装配底面导轮10。
[0034]导轮挂板14两端均设有两组圆孔,内侧的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11用于装底面导轮冷却水管,外侧的圆孔用于装导轮支架12。支架定向板13焊接在圆钢导槽侧板5和导轮挂板14上,用于限制导轮支架12的前后位置。导轮支架12上段为调节支架高度的螺柱18,在螺柱18上旋入螺母,通过螺母调节底面导轮10的高度。底面导轮10采用U型导轮,将圆钢微微导入中心位置,减少圆钢对快换导槽的冲击。
[0035]这种后部结构的作用是,使轧件与底面导轮接触,避免由于辊道底面缺陷引起的表面划伤现象。
[0036]将圆钢快换导槽装进成品辊道主体,圆钢导槽底板15的定位孔与快换导槽安装板17的定位圆孔2分别相对应,穿入螺丝拧紧螺母,这时成品辊道用于圆钢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它包括辊道主体、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所述辊道主体包括辊道底板(16)、辊道盖板(20)、两个辊道侧板(21)和两个辊子(19),所述辊道底板(16)和辊道盖板(20)与两个辊道侧板(21)的上部围成棒材通道,两个辊子(19)分别安装在棒材通道的前后端的底部,所述棒材通道从中部断成两段,两段棒材通道之间设置有与螺纹钢快换导槽和圆钢快换导槽相匹配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螺纹钢快换导槽包括螺纹钢导槽底板(24)和两个螺纹钢导槽侧板(23),所述螺纹钢导槽底板(24)安装于辊道主体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22)内,其上表面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内底面平齐,两个螺纹钢导槽侧板(23)固定连接在螺纹钢导槽底板(24)上且相互平行,二者的内侧面分别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左右内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圆钢快换导槽包括圆钢导槽底板(15)、底面导轮(10)、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和两个侧导轮(8),所述圆钢导槽底板(15)安装于辊道主体的快换导槽安装缺口(22)内,其上表面与两段棒材通道的内底面平齐,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固定连接在圆钢导槽底板(15)上,二者的后端分别与棒材通道的左右侧壁相对应,前端向棒材通道内侧倾斜,两个侧导轮(8)分别安装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的前端,所述底面导轮(10)位于圆钢导槽底板(15)后部的横向豁口内,其转轴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机构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底面导轮(10)的转轴连接机构包括长方形的导轮挂板(14)和两个导轮支架(12),所述导轮挂板(14)位于底面导轮(10)的上方并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的上缘固定连接,两个导轮支架(12)分别位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的外侧,每个导轮支架(12)的下端与底面导轮(10)的转轴连接,上端通过竖直的螺柱(18)与导轮挂板(14)连接,在每个导轮支架(12)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支架定向板(13 ),所述支架定向板(13 )的一侧与对应的圆钢导槽侧板(5 )连接,上端与导轮挂板(14)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侧导轮(8)的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圆钢导槽底板(15)上,上端通过支撑片(6)与对应的圆钢导槽侧板(5)连接,在支撑片(6)朝向侧导轮(8)的一面固定有与侧导轮(8)同轴的隔环(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底面导轮(10)采用U型导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导轮挂板(14)上设置有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片(11),所述导轮冷却水管安装孔片(11)位于两个圆钢导槽侧板(5)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圆钢导槽侧板(5)的前端上部设置有冷却水管固定支座(9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辊道主体的两侧固定有快换导槽安装板(17),所述快换导槽安装板(17)上设置有十字定位凸块(I)和定位圆孔(2 ),在螺纹钢导槽底板(24 )和圆钢导槽底板(15)上均设置有与十字定位凸块(I)和定位圆孔(2)相匹配的十字定位孔(4)和定位孔(3)。
【文档编号】B21B39/02GK203737727SQ20142007961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姜志伟, 李振海, 只金柱, 张丽丽, 李东升 申请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