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588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包括:车身架,车身架底端安装个底板,底板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顶板设于车身架顶端,顶板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扶手,顶板中心位置设轴孔,轴孔内固定轴套;固定支撑底端固定在底板顶面中心位置,上端位于螺母下方;调节螺杆穿设在轴套内且底端位于固定支撑内,其上端设置加强块,加强块顶端设置托架;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螺母外侧连接旋转轮;在管线锯床下料作业时可调节管线水平度和垂直度,从而保证管线的下料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管道施工管线锯床下料中,管线的一端置于锯床上,另外一端采用吊车固定调节水平与垂直度,这样对于吊车设备的利用率就大大减少,一台吊车只能配合锯床下料,无法进行其他的施工。
[000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垫墩用于配合锯床下料工作,可以把管线的一端放在制作的垫墩上,但是垫墩无调节装置,并且移动垫墩又要频繁的使用吊车,所以垫墩的施工局限性很大,生产效率低,施工成本大。
[0004]为使锯床下料的辅助装置能够起到在固定支撑管线的同时,还可以方便的调整管线与锯床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本发明人根据从事本领域制造、施工的多年经验,经多次开发试验,最终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满足在管线锯床下料施工中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在管线锯床下料作业时可调节管线水平度和垂直度,从而保证管线的下料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车身架,该车身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底板的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一个顶板,设于车身架顶端,顶板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顶板中心位置开设一个轴孔,该轴孔内固定一个轴套;一个固定支撑,其底端固定在底板顶面中心位置,而上端位于螺母下方;一调节螺杆穿设在轴套内且底端位于固定支撑内,该轴套起限制调节螺杆倾斜的作用,其上端设置加强块,该加强块顶端设置托架;一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
[0008]前述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中:所述车身架是由四根管体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底板的底面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车身架顶端安装顶板,顶板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所述固定支撑为中空管体,其底端固定在底板顶面中心位置;所述轴套穿设固定在顶板中心的轴孔内,轴套内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是具有丝扣的钢棒,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转动旋转轮带动螺母旋转而启动升降调节螺杆,构成升降机构;所述加强块为立方形块体,其固定在调节螺杆上端端部;所述托架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对接构成的断面呈V字形的架体,或者是200mm*200mm*10的角钢;该托架的封闭端固定在加强块背离调节螺杆一侧的中心部位,托架开口端供放置管线。
[0009]前述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中:所述车身架是由四根钢管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钢制底板,该钢制底板底面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车身架顶端安装钢制顶板,顶板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所述固定支撑为中空钢管,该中空钢管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加强块为钢制立方形块体,其焊接固定在调节螺杆上端端部;所述托架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对接构成的断面呈V字形的架体,或者是200mm*200mm*10的角钢;该托架的封闭端焊接固定在加强块背离调节螺杆一侧的中心部位。
[0010]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是一种方便移动管线的锯床下料配套装置,主要用于管道施工管线锯床下料作业中,可快速调整管线与锯床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以完成管线下料工作,使用中不仅能为管线提供支撑作用,还可在一段管线下料后,把管线向前输送继续进行下料工作,使用效果理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车身架、2底板、3万向轮、4顶板、5扶手、6固定支撑、7轴套、8调节螺杆、9螺母、10旋转轮、11加强块、12托架、13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包括:一个车身架1,该车身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2,底板2的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3 个顶板4,设于车身架I顶端,顶板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顶板中心位置开设一个轴孔,该轴孔内固定一个轴套7 ;—个固定支撑6,其底端固定在底板顶面4中心位置,而上端位于螺母9下方;一调节螺杆8穿设在轴套7内且底端位于固定支撑6内,该轴套起限制调节螺杆倾斜的作用,其上端设置加强块11,该加强块11顶端设置托架12 ;—螺母9套设在调节螺杆8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9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10。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中:该车身架I是由四根管体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2,底板的底面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3 ;车身架I顶端安装顶板4,顶板4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该固定支撑6为中空管体,其底端固定在底板2顶面中心位置;该轴套7穿设固定在顶板中心的轴孔内,轴套内穿设有调节螺杆8 ;该调节螺杆8是具有丝扣的钢棒,螺母9套设在调节螺杆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9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10 ;转动旋转轮带动螺母旋转而启动升降调节螺杆,构成升降机构;该加强块11为立方形块体,其固定在调节螺杆8上端端部;该托架12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13对接构成的断面呈V字形的架体,或是200mm*200mm*10的角钢;该托架12封闭端固定在加强块11背离调节螺杆一侧的中心部位,托架开口端供放置管线。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中:该车身架I是由四根钢管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钢制底板2,该钢制底板底面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3 ;车身架I顶端安装钢制顶板4,顶板4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该固定支撑6为中空钢管,该中空钢管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2顶面中心位置;该加强块11为钢制立方形块体,其焊接固定在调节螺杆8上端端部;该托架12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13对接构成的断面呈V字形的架体,或者是200mm*200mm*10的角钢;该托架的封闭端焊接固定在加强块11背离调节螺杆8 —侧的中心部位。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使用时:把需要锯床下料的管线放在托架12上,转动旋转轮10带动螺母9转动,从而启动调节螺杆进行升降,快速调整管线与锯床水平,保证管线锯床下料的质量;推动扶手5启动万向轮3转动,当该装置进行左右移动时,可以调节管线与锯床垂直度,当该装置向前移动时,可以输送下料管线,该装置向后移动时,可以调整管线下料位置。
[0018]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
[0019]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1、通过转动旋转轮,启动螺母,调节螺杆开始升降,快速调整管线与锯床水平,保证管线锯床下料的质量。2、通过推动车身架上扶手启动万向轮移动该装置,通过左右移动可以调节管线与锯床垂直度,通过向前移动,对下料管线进行输送。3、加强块与调节螺杆焊接固定,因调节螺杆端部为圆形,而托架断面呈V字形,设置立方体形的加强块,可以增加托架的受力面积,使管线输送作业更稳定。4、结构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施工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车身架(1),该车身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2),底板(2)的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3); 一个顶板(4),设于车身架(1)顶端,顶板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顶板中心位置开设一个轴孔,该轴孔内固定一个轴套(7); 一个固定支撑¢),其底端固定在底板顶面(4)中心位置,而上端位于螺母(9)下方; 一调节螺杆(8)穿设在轴套(7)内且底端位于固定支撑¢)内,其上端设置加强块(11),该加强块(11)顶端设置托架(12); 一螺母(9)套设在调节螺杆(8)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9)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1)是由四根管体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底板(2),底板的底面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3);车身架(1)顶端安装顶板(4),顶板(4)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所述固定支撑(6)为中空管体,其底端固定在底板(2)顶面中心位置; 所述轴套(7)穿设固定在顶板中心的轴孔内,轴套内穿设有调节螺杆(8); 所述调节螺杆(8)是具有丝扣的钢棒,螺母(9)套设在调节螺杆位于顶板下方与固定支撑上方之间的位置,该螺母(9)外侧连接一个旋转轮(10);转动旋转轮带动螺母旋转而启动升降调节螺杆,构成升降机构; 所述加强块(11)为立方形块体,其固定在调节螺杆(8)上端端部; 所述托架(12)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对接构成的断面呈卩字形的架体,或者是200111111*200111111*10的角钢;该托架(12)的封闭端固定在加强块(11)背离调节螺杆一侧的中心部位,托架开口端供放置管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和移动的管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1)是由四根钢管组成的对称的等腰梯形框架,该框架底端安装一个钢制底板(2),该钢制底板底面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3);车身架(1)顶端安装钢制顶板(4),顶板(4)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所述固定支撑(6)为中空钢管,该中空钢管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2)顶面中心位置; 所述加强块(11)为钢制立方形块体,其焊接固定在调节螺杆(8)上端端部; 所述托架(12)为两块相同且对称的钢板对接构成的断面呈卩字形的架体,或者是200111111*200111111*10的角钢;该托架的封闭端焊接固定在加强块(11)背离调节螺杆(8) —侧的中心部位。
【文档编号】B23D59/00GK204209229SQ201420565678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吴志星, 颜丙锁, 张铮一, 李春国, 张健, 饶四亮, 邢攸为, 任广新, 马启超, 李吉利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