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859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床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铣床夹具。



背景技术:

外圆键槽加工是辅轴加工的末道工序,在普铣上完成。加工前,需选用两块合适的短U型块到机床上分别找正锁紧,再将零件吊至U型槽内摆正,对边上压板,端面挡板固定锁紧,启动主轴,移动工作台,用铣刀在外圆上划圆找正后方可进行铣槽工序。上述过程中U型块找正对操作者技能要求较高,工件锁紧时需时刻防止锁紧力单边致其转动,这就导致了外圆键槽加工的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铣床夹具,该夹具能满足大多带有定位孔且外形复杂不规则零件的外键槽加工,具有装夹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操作便捷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铣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轴、左锁紧螺母、右锁紧螺母、左定位键、右定位键、左侧第一曲柄、左侧第二曲柄、右侧第一曲柄、右侧第二曲柄、左滑筒、右滑筒、辅轴、第一半圆胎芯和第二半圆胎芯,其中,所述主轴中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第一半圆胎芯和第二半圆胎芯,所述辅轴套在主轴中部,第一半圆胎芯和第二半圆胎芯的外圈与辅轴的内圈贴合,第一半圆胎芯上设有用于对辅轴进行限位的台阶;

所述左锁紧螺母与主轴的左定位段螺纹连接,左锁紧螺母与第一半圆胎芯之间的主轴上设置能在主轴上滑动的左滑筒,辅轴左侧设有与左定位键对应的左内孔键槽,主轴中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左侧第一曲柄的一端与左滑筒铰接,左侧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左定位键铰接,左侧第二曲柄的一端与左定位键铰接,左侧第二曲柄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设置在第一长孔上并能在第一长孔上滑动;

所述右锁紧螺母与主轴的右定位段螺纹连接,右锁紧螺母与第二半圆胎芯之间的主轴上设置能在主轴上滑动的右滑筒,辅轴右侧设有与右定位键对应的右内孔键槽,主轴中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右侧第一曲柄的一端与右滑筒铰接,右侧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右定位键铰接,右侧第二曲柄的一端与右定位键铰接,右侧第二曲柄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设置在第二长孔上并能在第二长孔上滑动;

所述第二半圆胎芯上安装定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上述曲柄滑块组合键式铣床夹具可根据工件定位孔形式或内外廓结构上的位置要求,调整定位键或半圆胎芯样式,达到定位目的。此夹具的使用明显了简化一系列带定位孔异形工件的加工流程,装夹便捷,定位精准,锁紧可靠,同时能充分结合数控键槽铣床特点,实现批量生产时工件重复定位,免去了对刀循环铣槽的过程,保证了工件外廓上的键槽相对中心要素对称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与岗位技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半圆胎芯与主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1.1—第一长孔、1.2—第二长孔、2—左锁紧螺母、2.1—右锁紧螺母、3—左定位键、3.1—右定位键、4—左侧第一曲柄、4.1—左侧第二曲柄、4.2—右侧第一曲柄、4.3—右侧第二曲柄、5—左滑筒、5.1—右滑筒、6—第一滑动轴、7—第二半圆胎芯、8—第二滑动轴、9—定位杆、10—辅轴、10.1—左内孔键槽、10.2—右内孔键槽、11—第一半圆胎芯、11.1—台阶、12—A型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铣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轴1、左锁紧螺母2、右锁紧螺母2.1、左定位键3、右定位键3.1、左侧第一曲柄4、左侧第二曲柄4.1、右侧第一曲柄4.2、右侧第二曲柄4.3、左滑筒5、右滑筒5.1、辅轴10、第一半圆胎芯11和第二半圆胎芯7,其中,所述主轴1中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第一半圆胎芯11和第二半圆胎芯7,所述辅轴10套在主轴1中部,第一半圆胎芯11和第二半圆胎芯7的外圈与辅轴10的内圈贴合,第一半圆胎芯11上设有用于对辅轴10进行限位的台阶11.1;

所述左锁紧螺母2与主轴1的左定位段螺纹连接,左锁紧螺母2与第一半圆胎芯11之间的主轴1上设置能在主轴1上滑动的左滑筒5,辅轴10左侧设有与左定位键3对应的左内孔键槽10.1,主轴1中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长孔1.1,所述左侧第一曲柄4的一端与左滑筒5铰接(通过定位销及轴用挡圈实现铰接),左侧第一曲柄4的另一端与左定位键3铰接(通过定位销及轴用挡圈实现铰接),左侧第二曲柄4.1的一端与左定位键3铰接(通过定位销及轴用挡圈实现铰接),左侧第二曲柄4.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轴6,所述第一滑动轴6设置在第一长孔1.1上并能在第一长孔1.1上滑动(第一滑动轴6由轴用挡圈安装在第一长孔1.1中);

所述右锁紧螺母2.1与主轴1的右定位段螺纹连接,右锁紧螺母2.1与第二半圆胎芯7之间的主轴1上设置能在主轴1上滑动的右滑筒5.1,辅轴10右侧设有与右定位键3.1对应的右内孔键槽10.2,主轴1中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孔1.2,所述右侧第一曲柄4.2的一端与右滑筒5.1铰接,右侧第一曲柄4.2的另一端与右定位键3.1铰接,右侧第二曲柄4.3的一端与右定位键3.1铰接,右侧第二曲柄4.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轴8,所述第二滑动轴8设置在第二长孔1.2上并能在第二长孔1.2上滑动;

所述第二半圆胎芯7上安装定位杆9。

上述技术方案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轴1、第一半圆胎芯11和第二半圆胎芯7在制造过程中需注意主轴1和半圆胎芯在分别进行粗加工后组焊成一体,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操作,并进行整体调质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杆9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半圆胎芯7的端面上,定位杆9与主轴1平行。带工件的夹具体安装到数控键槽铣床V型块上后,将定位杆9旋入或旋出至其端面靠平V型块端面,并以定位杆9为批量安装的固定位置标准,从而实现了在数控铣上进行批量加工时,不对刀既能循环铣键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轴1与左滑筒5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键槽和A型键12。所述主轴1与右滑筒5.1之间也设有相互匹配的键槽和A型键12。滑筒通过A型键12保证其在辅轴10铣键槽时的稳定性,在不阻碍其轴向窜动的条件下,尽量减小键槽与A型键的配合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半圆胎芯11和第二半圆胎芯7相对于主轴1的中心线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轴1、左锁紧螺母2、右锁紧螺母2.1、左滑筒5、右滑筒5.1和辅轴10为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旋出一段,使本实用新型能顺利穿入辅轴内孔,过程中注意使定位键上平面对齐辅轴内孔键槽方向,当半圆胎芯台阶靠平辅轴内孔端面时,开始旋入两端锁紧螺母至夹具体固定并胀紧工件,安装带工件的夹具至数控键槽铣V型块上,调整定位杆确定并记忆定位杆端面距离V型块端面的距离,开启设备上液压锁紧功能固定夹具体即可完成后续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装夹辅轴10时,旋入左锁紧螺母2、右锁紧螺母2.1,使左滑筒5和右滑筒5.1沿轴线向辅轴10中部方向窜动,左侧第一曲柄4和右侧第二曲柄4.3随之逆时摆动,左侧第二曲柄4.1和右侧第一曲柄4.2顺时摆动,左定位键3和右定位键3.1在曲柄的推送下垂直上顶至辅轴10内孔键槽槽底平面处,同时通过半圆胎芯的协同作用,使夹具锁紧工件。

加工辅轴10的外圆键槽时:滑筒会受到一个系统传递的水平分力,再作用到锁紧螺母上,从而达到预紧的作用。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