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杆盖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的机床。
背景技术:
连杆是连接发动机气缸和曲轴的零件,起传动作用,连杆盖是连杆大头孔端部的另一半,用两颗螺栓将其和连杆体联接在一起,连杆盖用于使连杆大头孔装入曲轴连杆颈。
如图1和图2所示,当连杆盖100的螺栓承压面105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承压面105夹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压夹方式,连杆盖100的孔端面101、工艺凸台面102和体盖结合面103靠在对应的定位块处进行定位,一般情况下,一次装入两个连杆盖100并在另一侧的工艺凸台面102和孔端面101用锁紧螺钉和压板进行锁紧,全部是人工操作,以完成6个自由度的约束。
完成上述定位后,调整设备进给速度、铣刀转速与吃刀深度后,从左往右进给加工出连杆盖100螺栓承压面105并返回原位,然后松开两侧的工艺凸台面102和孔端面101锁紧机构,将缸盖转180度放置,铣另一面的承压面105,方法同上。
现有技术中,压紧过程主要由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装夹操作比较频繁,单件节拍相对较慢。
因此,如何提高连杆盖承压面的加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该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采用气动方式压紧连杆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的机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定位连杆盖的侧定位板、底定位板和上压板;所述连杆盖的孔端面与所述侧定位板抵接,所述连杆盖的体盖结合面与所述底定位板抵接;所述上压板可气动升降和旋转,并且所述上压板用于压紧所述连杆盖的头部去重凸台面。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呈条形板状,所述上压板的端部设有用于压紧所述头部去重凸台面的压钉。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还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上压板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压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上压板旋转的转盘。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升降的气阀开关。
优选的,所述气阀开关还用于控制所述转盘转动以带动所述上压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至少四个所述连杆盖,并且,所述上压板的个数与所述连杆盖的个数相等并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紧固所述连杆盖的工艺凸台面的侧压板,并且每个所述侧压板同时压紧两个所述连杆盖。
优选的,所述侧压板上还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面与所述连杆盖抵接以紧固所述连杆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床,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定位连杆盖的侧定位板、底定位板和上压板;所述连杆盖的孔端面与所述侧定位板抵接,所述连杆盖的体盖结合面与所述底定位板抵接;所述上压板可气动升降和旋转,并且所述上压板用于压紧所述连杆盖的头部去重凸台面。该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利用所述上压板自动压紧或松开所述连杆盖,避免了操作者反复拧紧松开装夹的动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该夹具可以同时加工多个所述连杆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床设有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由于所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的机床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连杆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杆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连杆盖、101-孔端面、102-工艺凸台面、103-体盖结合面、104-头部去重凸台面、105-承压面、200-支撑平台、201-上压板、202-压钉、203-底定位板、204-支座、205-侧定位板、206-侧压板、207-紧固螺栓、208-气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该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可以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进而节省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的机床。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连杆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杆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包括支撑平台200,支撑平台200上安装有用于定位连杆盖100的侧定位板205、底定位板203和上压板201。
连杆盖100的孔端面101与侧定位板205抵接,连杆盖100的体盖结合面103与底定位板203抵接;上压板201可气动升降和旋转,并且上压板201用于压紧连杆盖100的头部去重凸台面104。
具体的,上压板201呈条形板状,上压板201的端部设有用于压紧头部去重凸台面104的压钉202,压钉202的设置可以保证上压板201的下压力能够均衡的作用在连杆盖100上,避免由于上压板201表面不平,导致的连杆盖100受力不均问题。
进一步,支撑平台200上还安装有支座204,支座204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上压板201升降的气缸,气缸的一端与支座204连接,另一端与上压板201连接。
更进一步,为了实现上压板201的转动,支座204上还安装有用于带动上压板201旋转的转盘。
优选的,支撑平台200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缸升降的气阀开关208。
同时,气阀开关208还用于控制转盘转动以带动上压板201转动。
该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气阀开关208,气缸自动压紧松开,避免了操作者反复拧紧松开装夹的动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另外,由于该夹具为自动控制,因此,支撑平台200上可以安装有至少四个连杆盖100,并且,上压板201的个数与连杆盖100的个数相等并且一一对应。
上述设置中,将现有技术中每次装夹加工两件连杆盖100,提升为同时加工4件,减少了一半的装、松开再装工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支撑平台200上还安装有用于紧固连杆盖100的工艺凸台面102的侧压板206,并且每个侧压板206同时压紧两个连杆盖100,将一个侧压板206同时压紧两个连杆盖100,可以有效提高压紧效率。
优选的,侧压板206上还安装有紧固螺栓207,紧固螺栓207的端面与连杆盖100抵接以紧固连杆盖100,紧固螺栓207使用方便,并且,成本低。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使用该夹具夹紧连杆盖100时,连杆盖100的孔端面101、工艺凸台面102和体盖结合面103靠在对应的定位块处进行定位,1次装入4个连杆盖100,并且四个连杆盖100的依次排列,完成侧面定位;连杆盖100另一侧的工艺凸台面102进行手动锁紧,1次从原来的锁1个缸盖变为锁两个;连杆盖100的头部去重凸台面104采用4个上压板201一一对应进行自动锁紧,上压板201受气缸带动有一个升降和旋转的动作,松开时压板升起来并转向90度,方便取出连杆盖100,至此完成6个自由度的约束,可以开始加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时,气缸的进气口应当朝向外侧,避免被夹具挡住,同时,底定位板203的个数优选为两个,并且两个底定位板203安装到支撑平台200的底座上以后,上板面的高度相对允差为0.01,整个平面度为0.01。
除了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以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的机床,该机床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杆盖承压面气动铣夹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