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84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顶盖软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顶盖类零件样车生产中,通常包含5个工序,OP10(第1工序)拉延→OP20(第2工序)激光切割→OP30(第3工序)整形→OP40(第4工序)上翻边→OP50(第5工序)精确激光切割,得到的车辆顶盖1a如图1所示。其中,图2至图4分别为车辆顶盖工序件的后段2a经OP10拉延后、OP30整形后及OP40上翻边后的断面图。

现有技术中,OP30整形工序所用的模具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顶盖工序件的后段2a的侧整形,OP40上翻边工序中的顶盖工序件的后段2a的上翻边则需要更换另一套模具来完成。

可见,现有的OP30整形工序所用模具不能适用于OP40上翻边工序。由此,OP30整形工序及OP40上翻边工序需要两套模具实现,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及模具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整形工序及上翻边工序需要两套模具实现,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及模具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

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置有上模压料板及侧整形斜楔,所述侧整形斜楔上设置有侧整形上模镶块,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模镶块、侧整形下模镶块及上翻边镶块,所述上模压料板与下模镶块在模具压合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整形上模镶块与侧整形下模镶块及上翻边镶块在模具压合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翻边镶块活动装配在所述下模座上且可沿模具压合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整形上模镶块包括与所述侧整形下模镶块相对设置的侧整形部及与所述上翻边镶块相对设置的上翻边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翻边镶块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上翻边部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侧整形斜楔上设置有斜楔导滑板,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滑面,所述斜楔导滑板在模具压合过程中沿所述导滑面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滑面相对于模具压合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滑面的下边缘相对于其上边缘更靠近所述上翻边镶块,所述斜楔导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导滑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侧整形下模镶块位于所述下模镶块及上翻边镶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顶杆孔,所述顶杆孔内滑动设置有一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抵住上翻边镶块,所述顶杆沿模具压合方向移动能够推动上翻边镶块相对下模座沿模具压合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安装在压机的下工作台上,压机的下工作台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顶杆沿模具压合方向移动的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工作时,顶盖工序件放置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当压机闭合时,上模座带动侧整形斜楔和侧整形上模镶块垂直向下运动,当上模座及下模座完全闭合后,侧整形上模镶块与侧整形下模镶块分别作用在顶盖工序件后段需整形部位的上下两侧,完成顶盖工序件后段的侧整形工序;侧整形完成之后,可通过压机的下工作台内设置的气动元 件或液压元件驱动顶杆向上顶出,推动上翻边镶块向上移动,直到上翻边镶块将顶盖工序件后段需上翻边部位压紧在侧整形上模镶块上,完成上翻边工序。可见,该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能够实现侧整形及上翻边工序,由此在一套模具中实现了整形工序及上翻边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及降低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辆顶盖工序件经OP10拉延后沿图1中A-A方向的断面图;

图3是车辆顶盖工序件经OP30整形后沿图1中A-A方向的断面图;

图4是车辆顶盖工序件经OP40上翻边后沿图1中A-A方向的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其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其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其侧整形斜楔与下模的位置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上模座;2、下模座;21、导滑面;3、上模压料板;4、侧整形斜楔;41、斜楔导滑板;5、侧整形上模镶块;51、侧整形部;52、上翻边部;6、下模镶块;7、侧整形下模镶块;8、上翻边镶块;9、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的一侧设置有上模压料板3及侧整形斜楔4,所述侧整形斜楔4上设置有侧整形上模镶块5,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下模镶块6、侧整形下模镶块7及上翻边镶块8,所述侧整形下模镶块7位于所述下模镶块6及上翻边镶块8之间。所述上模压料板3与下模镶块6在模具压合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整形上模镶块5与侧整形下模镶块7及上翻边镶块8在模具压合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顶杆孔(图中未标示),所述顶杆孔内滑动设置有一顶杆9,所述顶杆9的上端抵住上翻边镶块8,所述上翻边镶块8活动装配在所述下模座2上。

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上模压料板3、侧整形斜楔4及侧整形上模镶块5位于上模,下模座2、下模镶块6、侧整形下模镶块7、上翻边镶块8及顶杆9位于下模。上、下模分别安装在压机的上、下工作台上,压机能够带动上模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2固定在压机的下工作台(图中未示出)上,压机的下工作台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顶杆9沿模具压合方向移动的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顶杆9沿模具压合方向移动能够推动上翻边镶块8相对下模座2沿模具压合方向上下移动。

如图7所示,所述侧整形上模镶块5包括与所述侧整形下模镶块7相对设置的侧整形部51及与所述上翻边镶块8相对设置的上翻边部52。所述上翻边镶块8在初始状态下(未进行上翻边工序之前)与所述上翻边部52脱离。

如图5-7所示,所述侧整形斜楔4上设置有斜楔导滑板41,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导滑面21,所述斜楔导滑板41在模具压合过程中沿所述导滑面21滑动。所述导滑面21相对于模具压合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滑面21的下边缘相对于其上边缘更靠近所述上翻边镶块8,所述斜楔导滑板41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导滑面21平行。上述的斜楔导滑板41与导滑面21的滑动配合使得上模与下模接触之后,侧整形上模镶块5相对下模的运动为斜向下,使得侧整形上模镶块5 斜向下移动至与侧整形下模镶块7配合,侧整形工作完成。

如图5所示,斜楔导滑板41有四块,四块斜楔导滑板41在侧整形斜楔4的一个侧表面上等间隔设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其工作原理如下:

将拉延后的顶盖工序件进行激光预切边后,放置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当压机闭合时,上模座1带动侧整形斜楔4和侧整形上模镶块5垂直向下运动,当侧整形斜楔4上的斜楔导滑板41接触到下模座2的导滑面2时,导滑面21开始对斜楔导滑板41起到导向作用,上模座1继续向下运动时,由于导滑面21对斜楔导滑板41的导向作用,侧整形上模镶块5相对下模的运动为斜向下,使得侧整形上模镶块5斜向下移动至与侧整形下模镶块7配合,当上模座1及下模座2完全闭合后,侧整形上模镶块5与侧整形下模镶块7分别作用在顶盖工序件后段需整形部位的上下两侧,完成顶盖工序件后段的侧整形工序。

顶盖工序件后段的侧整形完成之后,可通过压机下工作台内的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驱动顶杆9向上顶出,推动上翻边镶块8向上移动,直到上翻边镶块8将顶盖工序件后段需上翻边部位压紧在侧整形上模镶块5上,完成上翻边工序。

最后,压机打开,带动上模座1向上运动,侧翻边斜楔4回退复位,顶杆9回退,上翻边镶块8落下,即可取出顶盖工序件。

该车辆顶盖整形及上翻边模具能够实现侧整形及上翻边工序,由此在一套模具中实现了整形工序及上翻边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及降低模具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