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泵盖是水泵的重要组成部件,由于水泵的设计结构比较复杂,所以泵盖的结构比较特殊,通常为异形结构。在对泵盖进行加工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夹紧,但是碍于泵盖形状的限制,使得泵盖的夹紧比较困难。通常加工时是将泵盖置于加工平台上,然后用夹具夹紧,但是在夹紧过程中,对泵盖夹紧的位置比较随意,常常会出现夹紧时泵盖的位置出现误差,从而在加工过程中造成加工误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利用起泵盖的形状特点进行夹紧的装置,以解决泵盖加工夹紧时不牢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泵盖的形状特点使得夹紧牢靠的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基础方案为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包括底座、两个驱动部、L板和桥板,驱动部分别位于底座的两边,每个驱动部分别与一个L板转动连接,桥板安装在L板上,主要在于,还包括3个压紧机构、3个支撑柱和3个定位柱头,每个压紧机构包括压块、连接杆和伸缩柱,压块位置与泵盖上的压点相适,伸缩柱与压块尾部铰接,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压块中部,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在桥板上;支撑柱与泵盖上的支撑点相适,支撑柱能伸缩;每个定位柱头与泵盖定位点相适;还包括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控制支撑柱和伸缩柱的伸缩。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将泵盖进行夹紧,并且实现了泵盖的准确定位,使得泵盖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定位不准确而产生加工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产品加工的合格率。驱动部和L板转动连接,效果在于泵盖在加工的过程中方便进行必要的翻转;压紧机构包括压块、连接杆和伸缩柱,压块位置与泵盖上的压点相适,伸缩柱与压块尾部铰接,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压杆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桥板上,主要在于当伸缩柱伸缩时,压块能沿与连接杆铰接的地方转动,并通过与泵盖上的压点对应,从而实现压块对泵盖的压紧;支撑柱与泵盖上的支撑点相适,效果在于可以通过支撑柱的伸缩使得泵盖被向上顶起,通过与压紧机构相配合使得泵盖在夹紧时的定位更加精确和可靠;定位柱头与泵盖上的定位点相适,效果在于当把泵盖放在加工桥板上进行定位夹紧时,可首先进行一个初步的定位,方便其后的压紧和顶起。压紧机构、支撑柱以及定位柱头都设置三个,主要在于三点能确定一个平面,使泵盖在夹具上的定位更加准确。
对基础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1,还包括液压回路,液压回路中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有第一油缸,第二电磁阀连接有第二油缸,第三电磁阀连接有第三油缸,第四电磁阀连接有第四油缸;第一油缸与一个支撑柱对应,第二油缸与两个支撑柱对应,第三油缸与两个伸缩柱对应,第四油缸与一个伸缩柱对应。效果在于通过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分别实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的差动控制,使其各自的活塞杆实现收缩和伸出的运动,并用第一油缸控制一个支撑柱伸出,实现泵盖的侧压,然后用第三油缸控制两个伸缩柱伸出,使得对应的压紧机构对泵盖进行压紧,其次用第二油缸控制两个支撑柱伸缩,实现对泵盖的辅助支撑,最后用第四油泵控制一个伸缩柱,使得所对应的另外的压紧机构实现对泵盖的辅助压紧,最终实现对缸盖的固定。
对优化方案1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2,还包括液压电路,所述液压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是液压回路中提供动力的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是用来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中设有时间继电器。效果在于用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控制起来更加方便,可以实现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为操作时的安全提供保障。所设置的时间继电器效果在于当需要对泵盖进行夹紧时,可以通过设定时间来实现支撑柱和压紧机构有顺序的运作,使泵盖的夹紧更加可靠,定位更加准确。
对优化方案2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3,所述时间继电器有4个,分别对应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对应的时间继电器、第三电磁阀对应的时间继电器、第二电磁阀对应的时间继电器和第四电磁阀对应的时间继电器所设置的时间依次变长。效果在于首先实现用一个支撑柱对泵盖进行侧压,侧压后两个压紧机构同时压紧,压紧后在用两个支撑柱同时对泵盖进行辅助支撑,最后另一个压紧机构在对泵盖进行辅助压紧,最终实现了对泵盖的有效夹紧。
对基础方案和优化方案1至3分别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4,压块的自由端宽度小于固定端。由于泵盖为异形结构,所以泵盖上所设置的压点空间比较有限,压块的自由端稍小有利于实现在较小空间内对压点的准确定位。
对优化方案4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5,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为橡胶。效果在于当支撑柱在顶泵盖的时候,不会由于上顶的力过大而在泵盖对应的支撑点留下印记或者让该部位受损,另外,支撑柱在支撑时不容易产生滑动,起到了防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附图标号说明:底座1、驱动部2、L板3、压紧机构4、支撑柱5、定位柱头6、板桥7、压块8、连接杆9、伸缩柱10、供油泵组11、第一压力表12、第一止逆截流阀13、第二止逆截流阀14、第三止逆截流阀15、第四止逆截流阀16、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0、第一油缸21、第二油缸22、第三油缸23、第四油缸24、第一减压阀25、第二减压阀26、第二压力表27、第三压力表28。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水泵泵盖加工夹紧装置,在底座上的两边安装驱动部,驱动部2和L板3转动连接,该驱动部2的动力来自于电机。在L板3上安装桥板7,桥板7上安装有两套加工夹具,每套加工夹具中都有3个压紧机构4、3个支撑柱5和3个定位柱头6,每个支撑柱5安装的位置与泵盖上的支撑点相对应,且支撑柱5的顶部套接有橡胶,每个定位柱头6的位置分别与泵盖上的定位点相对应;压紧机构4分为压块、连接杆9和伸缩柱10,压块8的尾部与伸缩柱10铰接,压块8的中部与连接杆9一端铰接,并且压块8的自由端稍小于其固定端,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桥板7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的液压回路,供油泵组11进油端与供油箱连接,其出油端连接单向阀,单向阀后连接有第一压力表12,并与第一止逆截流阀13、第二止逆截流阀14、第一减压阀25和第二减压阀26连通。第一止逆截流阀13与第一电磁阀17连接,第一电磁阀17与第一油缸21连接,并有一端口与供油箱连通;第二止逆截流阀14与第二电磁阀18接通,第二电磁阀18与第二油缸22连接,并有一端口与供油箱连通;第一减压阀25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27,第一减压阀25的出油端与第三止逆截流阀15进油端连通,第三止逆截流阀15的出油端与第三电磁阀19连通,第三电磁阀19与第三油缸23连接,并且有一端与供油箱连通;第二减压阀26安装有第三压力表28,第二减压阀26的出油端与第四止逆截流阀16进油端接通,第四止逆截流阀16的出油端与第四电磁阀20连接,第四电磁阀20与第四油缸24连接,并且有一端口与供油箱接通。
第一油缸21与一个支撑柱5对应,并控制其伸缩;第二油缸22与两个支撑柱5对应,并同时控制其上下伸缩;第三油缸23对应两个伸缩柱5,通过同时控制两个伸缩柱5的伸缩来实现两个夹紧机构4的同时压紧;第四油缸24对应一个伸缩柱5,通过控制伸缩柱5的伸缩来实现另外一个夹紧机构4的压紧。
液压回路所对应的液压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回路,主电路中主要用三相电给供油泵组11供电;控制回路中设置选择开关控制其电路的通断。时间继电器有4个,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和第四电磁阀20相对应。第一电磁阀17对应的时间继电器、第三电磁阀19对应的时间继电器、第二电磁阀18对应的时间继电器和第四电磁阀20对应的时间继电器所设置的时间依次变长。
在对泵盖进行夹紧时,首先使泵盖上的定位点与定位柱头6相对应,然后启动液压电路的控制回路,此时液压回路中的供油泵组11会给整个液压回路提供动力,单向阀使得液压油不会产生倒流,第一压力12表检测其供油压力。液压油经过第一止逆截流阀13后进入到第一电磁阀17内,由于第一电磁阀17内阀芯的运动,可以改变油路的方向,通过差动的方式使得第一油缸21内的活塞运动,同样的第二油缸22、第三油缸23和第四油缸24也相应的会实现运动。由于所对应的时间继电器所设置的时间不同,会使得第一油缸21先动,然后是第三油缸23,其次是第二油缸22,最后为第四油缸24,从而实现一个支撑柱5先进行侧压,然后再由两个压紧机构4进行压紧,其次是两个支撑柱5对泵盖进行辅助支撑,最后另外一个压紧机构4在进行辅助压紧。通过这种有序的压紧定位方式,使得泵盖的定位和夹紧更加可靠和稳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