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640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主要涉及一种点焊夹具。



背景技术:

公开日为2015年7月15日、公告号2044708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右安装托架总成点焊夹具装置,包括第I螺钉总成、大压块、大孔定位块、右安装托架板、第II 螺钉总成、小压块、小孔定位块、底板、内六角螺钉、限位柱;大孔定位块位于底板的上方,通过紧配方式安装在底板的右边,小孔定位块位于底板的上方,通过紧配方式安装在底板的左边,限位柱位于小孔定位块和大孔定位块的中间,通过内六角螺钉与底板相连接,第I 螺钉总成位于大孔定位块的中央,通过螺纹方式与大孔定位块相连,第II 螺钉总成位于小孔定位块的中央,通过螺纹方式与小孔定位块相连,右安装托架板一边与大孔定位块相连,通过第I 螺钉总成压紧,右安装托架板另一边与小孔定位块相连,通过第II 螺钉总成压紧。采用上述结构的点焊夹具装置,只能实现一处焊缝,且仅适用于汽车右安装托架总成,适用范围小。

公开日为2015年11月18日、公告号2047713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架上臂点焊夹具,它包括水平式快速夹具、第I六角螺栓、第I六角螺母、弹簧垫圈、定位座、螺柱、第II六角螺母、圆锥压块、快速夹具固定座、V 型座、第II 六角螺栓、底座、转盘、调节螺栓、螺钉、第III六角螺母、平垫圈、支撑臂,两个定位座分别位于底座的左、右两边,通过第II六角螺栓与底座相连接,转盘位于底座的下方,通过螺钉、第III六角螺母、平垫圈与底座连接,在转盘下方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螺栓,在底座的中间设有两个螺柱,两个螺柱位于底座的上方,螺柱下端通过第II 六角螺母与底座相连接,螺柱上端通过第II六角螺母与V 型座相连接,在定位座的前方设有三个快速夹具固定座,三个快速夹具固定座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三个水平式快速夹具分别位于三个快速夹具固定座的上方,通过第I六角螺栓、第I六角螺母、弹簧垫圈与快速夹具固定座相连接,在两边的水平式快速夹具上设有圆锥压块,在中间的水平式快速夹具上设有支撑臂。采用上述结构的点焊夹具装置,只能实现一处焊缝,且仅适用于汽车后悬架上臂,适用范围小。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点焊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焊夹具,本实用新型通过杠杆的调节电极臂产生角度变化,上电极之间形成高度差,适应产品间的焊脚高度落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点焊夹具,包括上夹具块、下夹具块,上夹具块包括上固定座、上调节垫板、连接桥、上电极;上固定座底部设有X轴滑槽,上调节垫板上设有X轴导轨,上调节垫板的X轴导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座底部X轴滑槽中,上调节垫板底部设置所述连接桥,连接桥上分别通过左、右电极臂连接所述上电极;连接桥上活动连接有电极臂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下夹具块包括下固定座、下调节垫板、下电极、零件定位装置;下固定座顶部设有Y轴滑槽,下调节垫板底部设有Y轴导轨,下调节垫板的Y轴导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的Y轴滑槽中;所述下调节垫板上设置下电极,下电极与上电极相对设置;所述零件定位装置位于所述下电极四周。

优选的,所述下电极通过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下调节垫板上,下电极为圆柱形,下电极顶部设有径向缺口。

优选的,所述零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可调节定位块、第一浮动支撑块A、第二浮动支撑块、第一浮动支撑块B、第二可调节定位块,下电极四周依次设置第一可调节定位块、第一浮动支撑块A、第二浮动支撑块、第一浮动支撑块B,第一可调节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可调节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桥包括顶板、以及四个支撑腿;

所述左、右电极臂分别设置在连接桥端部的两个支撑腿之间并通过销轴相连接,伸入连接桥内的左、右电极臂端底部设置所述上电极;连接桥内的电极臂端部厚度小于所述连接桥外的电极臂端部,上电极底部与连接桥外的电极臂底面平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座底部的X轴滑槽为T形槽,上调节垫板X轴导轨为T形;下固定座顶部的Y轴滑槽为倒T形槽,下调节垫板Y轴导轨为倒T形导轨。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座设有X轴U形槽、Y轴U形槽;所述下固定座包括L形顶板、中间倒直角梯形板、底部倒直角梯形板,L形顶板竖直部上设置所述倒T形槽,底部直角梯形板上设有X轴倒U形槽,中间倒直角梯形板、底部倒直角梯形板的直角边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可调节定位块为L形,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设置在下调节垫板上,水平部靠近所述下电极的一端设置竖直部,竖直部上通过穿套有弹簧的水平螺栓设置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二可调节定位块为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与第一可调节定位块相对设置,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水平部末端设置在所述下调节垫板上,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竖直部位于下调节垫板边框外,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竖直部上通过穿套有弹簧的水平螺栓设置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一浮动支撑块A与第一浮动支撑块B结构相同,第一浮动支撑块A与第一浮动支撑块B通过穿套有弹簧的竖直螺栓设置下调节垫板上;

所述第二浮动支撑块通过穿套有弹簧的竖直螺栓设置下调节垫板上。

优选的,所述电极臂角度调节装置为杠杆,杠杆两端位于所述左、右电极臂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桥的顶板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置X轴销轴,所述杠杆包括一个横杆、两个竖杆,横杆穿套在所述X轴销轴上,横杆沿所述矩形孔长度方向设置,两个竖杆位于横杆端部,竖杆向下设置,两个竖杆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桥内的左、右电极臂端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上固定座:固定上部工装;上调节垫板:前后调节上部工装;连接桥:连接上部工装与电极臂、杠杆;电极臂:连接桥,装配上电极;可调节定位:调节零件前后位置;下电极:固定零件,与上电极形成通路;可调节定位:调节零件前后位置;浮动支撑块:支撑零件;浮动支撑块:支撑零件;下调节垫板:左右调节下部工装;下固定座:固定下部工装;上电极:与下电极形成通路;杠杆:调节电极臂角度,获得适宜的上电极高度;

第二,图7a、图7b是焊接产品,共两种四件,均设计在一套工装中实现焊接,依靠可调节定位和浮动支撑块实现产品互换和定位。连接桥、电极臂、上电极、杠杆共同组成自适应机构,通过杠杆的调节,电极臂可以产生角度变化,上电极形成高度差,适应产品间的焊脚高度落差。下电极根据产品造型制成异性结构,可以解决产品在受到压力时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杠杆的主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杠杆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连接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电极臂的主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电极臂的侧视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电极臂的俯视图;

图7a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零件A的产品图;

图7b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点焊夹具的零件B的产品图;

图中:上固定座1、上调节垫板2、连接桥3、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下电极6、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第一浮动支撑块A 8、第二浮动支撑块9、下调节垫板10、下固定座11、上电极12、杠杆13、第一浮动支撑块B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6c所示,一种点焊夹具,包括上夹具块、下夹具块。

上夹具块包括上固定座1、上调节垫板2、连接桥3、上电极12;上固定座1底部设有X轴滑槽,上调节垫板2上设有X轴导轨,上调节垫板2的X轴导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座1底部X轴滑槽中,上调节垫板2底部设置所述连接桥3,连接桥3上分别通过左、右电极臂4连接所述上电极12;连接桥13上活动连接有电极臂角度调节装置。

下夹具块包括下固定座11、下调节垫板10、下电极6、零件定位装置;下固定座11顶部设有Y轴滑槽,下调节垫板10底部设有Y轴导轨,下调节垫板10的Y轴导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11的Y轴滑槽中;所述下调节垫板10上设置下电极6,下电极6与上电极12相对设置;所述零件定位装置位于所述下电极6四周。

下电极6通过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下调节垫板10上,下电极6为圆柱形,下电极6顶部设有径向缺口。

零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第一浮动支撑块A8、第二浮动支撑块9、第一浮动支撑块B14、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下电极6四周依次设置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第一浮动支撑块A8、第二浮动支撑块9、第一浮动支撑块B14,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

连接桥3包括顶板31、以及四个支撑腿32;所述左、右电极臂4分别设置在连接桥3端部的两个支撑腿之间并通过销轴相连接,伸入连接桥3内的左、右电极臂4端底部设置所述上电极12;连接桥3内的电极臂4端部厚度小于所述连接桥3外的电极臂4端部,上电极12底部与连接桥3外的电极臂4底面平齐设置。

上固定座1底部的X轴滑槽为T形槽,上调节垫板2X轴导轨为T形;下固定座11顶部的Y轴滑槽为倒T形槽,下调节垫板10Y轴导轨为倒T形导轨。

上固定座1设有X轴U形槽、Y轴U形槽;所述下固定座11包括L形顶板、中间倒直角梯形板、底部倒直角梯形板,L形顶板竖直部上设置所述倒T形槽,底部直角梯形板上设有X轴倒U形槽,中间倒直角梯形板、底部倒直角梯形板的直角边相对设置。上、下固定座设置U形槽的目的有二:一是避空;二是减重。

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为L形,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设置在下调节垫板10上,水平部靠近所述下电极6的一端设置竖直部,竖直部上通过穿套有弹簧的水平螺栓设置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为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与第一可调节定位块5相对设置,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水平部末端设置在所述下调节垫板10上,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竖直部位于下调节垫板10边框外,L形第二可调节定位块7竖直部上通过穿套有弹簧的水平螺栓设置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一浮动支撑块A 8与第一浮动支撑块B 14结构相同,第一浮动支撑块A8与第一浮动支撑块B14通过穿套有弹簧的竖直螺栓设置下调节垫板10上;

所述第二浮动支撑块9通过穿套有弹簧的竖直螺栓设置下调节垫板10上。

电极臂角度调节装置为杠杆13,杠杆13两端位于所述左、右电极臂4上方。

连接桥3的顶板31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置X轴销轴,所述杠杆包括一个横杆、两个竖杆,横杆穿套在所述X轴销轴上,横杆沿所述矩形孔长度方向设置,两个竖杆位于横杆端部,竖杆向下设置,两个竖杆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桥3内的左、右电极臂4端相对应。

上固定座:固定上部工装;上调节垫板:前后调节上部工装;连接桥:连接上部工装与电极臂、杠杆;电极臂:连接桥,装配上电极;可调节定位:调节零件前后位置;下电极:固定零件,与上电极形成通路;可调节定位:调节零件前后位置;浮动支撑块:支撑零件;浮动支撑块:支撑零件;下调节垫板:左右调节下部工装;下固定座:固定下部工装;上电极:与下电极形成通路;杠杆:调节电极臂角度,获得适宜的上电极高度;

图7a、7b是焊接产品,以及与图7a、7b所示的零件分别对称设置的零件,共两种四件,均设计在一套工装中实现焊接,依靠可调节定位和浮动支撑块实现产品互换和定位。如图7a、7b所示,零件A、B上有三个定位点,其中一个点是零件A、B上两条凸棱(见图7a、7b上的方框),凸棱正好卡在下电极的径向缺口上,第二点是可调节定位块,第三点是浮动支撑块。通过3点固定,零件保持稳定,保证焊接精度。

连接桥、电极臂、上电极、杠杆共同组成自适应机构,通过杠杆的调节,电极臂可以产生角度变化,上电极之间形成高度差,适应产品间的焊脚高度落差。由于待焊接产品表面为不规则结构,通过调节杠杆,实现两个上电极之间形成高度差,与零件待焊表面相匹配,两个电极同时作用,一次开机,实现两个焊接点的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

下电极根据产品造型制成异性结构,可以解决产品在受到压力时变形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