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43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后门弯管用于车后门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现有技术中,车后门弯管上的腰孔一般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其冲压加工的缺点为:1、模具损耗大,2、操作工工资高,3、毛刺大,4、装卸模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无毛刺,并且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轴、钻套、卡盘、工作台、送料机构、固定机构和支座,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支座和送料机构,所述支座设在送料机构的前方,所述支座上设有钻套,所述钻套内设有可转动的主轴,所述主轴的后端设有卡盘,所述卡盘上夹持有钻头,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主轴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凹槽、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设有底座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和将后门弯管压紧在凹槽内的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凹槽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轨、第一螺杆、第一伺服电机、两个第二滑轨、第二螺杆、第二伺服电机、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工 作台的台面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和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的连接体上穿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和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的连接体上穿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座体、第三螺杆、阻挡体和紧固螺母,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座体,所述座体上穿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下端设有阻挡体,所述第三螺杆在座体的下端设有紧固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体、第三安装座、气缸、压块和橡胶垫,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端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上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穿过第三安装座并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下端设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轴的前端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紧机构将后门弯管固定在凹槽内,并通过送料机构将后门弯管送入钻头进行铣腰孔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无毛刺,并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主轴、3-钻套、4-卡盘、5-工作台、6-送料机构、7-固定机构、8-支座、9-钻头、10-从动带轮、11-皮带、12-主动带轮、61-第一滑轨、62-第一螺杆、63-第一伺服电机、64-第二滑轨、65-第二螺杆、66-第二伺服电机、67-第一安装座、68-第二安装座、71-底座、72-凹槽、73-定位机构、74-压紧机构、731-座体、732-第三螺杆、733-阻挡体、734-紧固螺母、741-支撑体、742-第三安装座、743-气缸、744-压块、74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主轴2、钻套3、卡盘4、工作台5、送料机构6、固定机构7和支座8,所述工作台5的台面上设有支座8和送料机构6,所述支座8设在送料机构6的前方,所述支座8上设有钻套3,所述钻套3内设有可转动的主轴2,所述主轴2的后端设有卡盘4,所述卡盘4上夹持有钻头9,所述工作台5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机1,所述第一电机1的转动轴与主轴2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6上设有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底座71、凹槽72、定位机构73和压紧机构74,所述送料机构6上设有底座71和定位机构73,所述底座71上设有凹槽72和将后门弯管压紧在凹槽72内的压紧机构74,所述定位机构73位于凹槽72的上方,所述送料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滑轨61、第一螺杆62、第一伺服电机63、两个第二滑轨64、第二螺杆65、第二伺服电机66、第一安装座67和第二安装座68,所述工作台5的台面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63和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滑轨61,所述第一滑轨61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一安装座67,所述第一安装座67的底部的连接体上穿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6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3的转动轴与第一螺杆6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67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66和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滑轨64,所述第二滑轨64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 安装座68,所述第二安装座68的底部的连接体上穿设有第二螺杆6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6的转动轴与第二螺杆6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68上设有底座71,所述定位机构73包括座体731、第三螺杆732、阻挡体733和紧固螺母734,第二安装座68上设有座体731,所述座体731上穿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732,所述第三螺杆732的下端设有阻挡体733,所述第三螺杆732在座体731的下端设有紧固螺母734,所述压紧机构74包括支撑体741、第三安装座742、气缸743、压块744和橡胶垫745,所述底座71上设有支撑体741,所述支撑体741的上端设有第三安装座742,所述第三安装座742的上端设有气缸743,所述气缸743的活塞杆的下端穿过第三安装座742并设有压块744,所述压块744的下端设有橡胶垫745,所述第一电机1的转动轴上设有主动带轮12,所述主轴2的前端设有从动带轮10,所述主动带轮12通过皮带11与从动带轮10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后门弯管铣腰孔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将后门弯管放入凹槽72内,并且后门弯管的上端抵触在阻挡体733上,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743,气缸743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压块744向下运动,压块744带动橡胶垫745向下运动,橡胶垫745将后门弯管固定在凹槽72内,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和第一伺服电机63,第一电机1通过主动带轮12、从动带轮10和皮带11的配合带动主轴2转动,主轴2带动卡盘4转动,卡盘4带动钻头9工作,第一伺服电机63转动带动第一螺杆62转动,第一螺杆62带动第一安装座67向前运动,第一安装座67通过第二滑轨64带动第二安装座68向前运动,第二安装座68带动固定在固定机构7上的后门弯管向前运动,直到钻头9钻穿后门弯管,然后控制器停止第一伺服电机63工作,启动第二伺服电机66,第二伺服电机66 带动第二螺杆65转动,第二螺杆65带动第二安装座68向下运动,第二安装座68带动固定在固定机构7上的后门弯管向下运动,实现铣腰孔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无毛刺,并且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