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932发布日期:2018-06-12 19:4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配套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普及,冲压模具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冲压件的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冲压模具上的冲压件取件,大部分是靠人工抠取件,工作效率低,操作困难,跟不上生产节拍,抠取的过程中容易使产品变形,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冲压件往往比较薄,冲压件的边缘还有细小的毛刺,手工取件对操作者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52007094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件模具用的顶料机构,顶料机构设置于模具的下模座上,顶料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可相对于下模座上下运动的顶杆,顶杆与下模座上的下模位置相对应,顶杆的顶端用于将冲压件向上顶起使冲压件脱离下模;横向设置的杆形件,杆形件穿过位于下模座侧壁上的侧壁通孔,杆形件的第一端位于下模座侧壁的内侧且与顶杆的底端铰接,杆形件的第二端位于下模座侧壁的外部,侧壁通孔留有当按压杆形件的第二端时供杆形件上下转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与用手抠取冲压件相比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且防止手工扣取件的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制作简易,成本低廉。

上述中的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用手抠取工件的危险,但其仅实现了将工件顶起的作用,工件还在冲模上,仍然需要工人手动将工件取下,延长了取件时间,导致加工效率较低,并且,仍然存在危险性。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模具用的顶料机构存在取件效率较低,以及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其中,该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包括有:

背板、支座、气缸、推杆、弹簧、转筒、支架、顶料板、固定轴和弯折部;

所述支架为箱型框架结构,支架固定焊接于背板的一侧;所述固定轴连接于支架之间;所述转筒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顶料板固定焊接于转筒上;所述顶料板的末端设有弯折部,且弯折部向上弯曲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顶料板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相连接;所述支座设于背板的底侧;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支座的顶部,且气缸的推杆与顶料板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为可转动调节装置,且推杆的可调节角度范围为 0-60°。

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板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顶料板同步运动。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气缸驱动的顶料机构进行卸料,顶料板可将工件倾斜顶出,在顶料的同时,工件沿斜面滑落,可实现自动卸料,避免了工人手动抠取工件的危险,并且,省略了卸料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顶料板上设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具有挡料的作用,避免工件跑偏,保证卸料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支座,3、气缸,4、推杆,5、弹簧,6、转筒,7、支架,8、顶料板,9、固定轴,10、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3,一种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包括有:

背板1、支座2、气缸3、推杆4、弹簧5、转筒6、支架7、顶料板8、固定轴9和弯折部10;

支架7为箱型框架结构,支架7固定焊接于背板1的一侧;固定轴9连接于支架7之间;转筒6套设于固定轴9上;顶料板8固定焊接于转筒6上;顶料板8的末端设有弯折部10,且弯折部10向上弯曲设置;弹簧5的一端与顶料板8相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支架7相连接;支座2设于背板1的底侧;气缸3固定安装于支座2的顶部,且气缸3的推杆4与顶料板8的底部相接触。

其中,推杆4为可转动调节装置,且推杆4的可调节角度范围为0-60°,推杆4随冲压模具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顶出及卸料。

其中,顶料板8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顶料板8同步运动,提高对工件卸料的平顺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用于模具的顶料单元机构时,在弹簧5的拉力作用下,顶料板8 的初始位置向下倾斜,当模具完成一次冲压抬起后,气缸3动作,通过推杆4 将顶料板8向上顶起,使顶料板8向上倾斜设置,将工件顶出,并且,倾斜设置的顶料板8使工件向固定方向滑落,实现自动卸料,避免了工人手动卸料的危险,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冲模落下的同时,气缸3动作,带动推杆4 缩回,在弹簧5的拉力作用下,顶料板8向下转动复位,准备下一次顶料。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