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899发布日期:2019-04-13 00:0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钻孔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主要是用于吊顶以及水电、消防支架安装的孔洞施工作业,属于建筑施工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即天花板的装修。吊顶作业时钻孔和安装膨胀螺栓是常见的工序之一。传统的吊顶作业需要在地面上搭设操作架或是梯子,施工人员站在操作架或梯子上进行施工作业;按照该传统做法,采用梯子,由于钻孔时震动较大,梯子容易偏斜移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采用操作架存在着搭设麻烦,占用空间,不易搬移等不足,同时,作业人员抬着点出站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天花吧、梁上打眼,施工进度慢,存在高处作业,不安全,钻孔灰尘极容易进入眼睛里或鼻孔内,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装修阶段顶板的孔洞施工(如吊顶的吊杆孔洞、水电和消防的支架孔洞等)一直是施工单位的困扰,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如采用传统的操作架上人施工,一般至少需配备2名操作人员;因其覆盖范围有限,需要经常挪动操作架,为节约时间,高处操作人员一般随架子移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建筑物的层高往往会发生变化,造成单一高度规格的操作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综合上述原因,操作架上人施工不仅人力、物力投入较大,且施工效率低,在工期紧的项目根本无法满足施工需求,造成工期滞后。为此,我项目部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取代传统操作架施工的移动式顶板孔洞施工机械,很好的解决了成本投入过大、施工效率过低和安全隐患较大的难题。

因此,需研制一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身心健康且施工效率较高的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构造简易、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有效的规避施工安全隐患的这样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能够解决现有操作时,高空中的钻孔渣子或钻孔灰尘极容易进入眼睛里或鼻孔内,大部分掉落至地上需要操作人员重复进行打扫清除等操作工作,实现能够减轻操作人员需要额外进行打扫钻孔渣子或灰尘的后续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呼吸道等身心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的改进,该钻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和设置于支撑底座(1)顶部的固定支撑平台(2)以及设置于固定支撑平台(2)上的转动组件(3)和立柱(4),所述立柱(4)的一端竖直设置于转动组件(3)上,转动组件(3)固定在支撑平台 (2)上实现驱动立柱(4)纵向升降,立柱(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钻(5),电钻(5)设置于立柱(4)的顶部或是侧部,电钻(5)电连接电机(6),该钻孔装置还包括设置有激光笔(7)和接渣接灰装置(8),其中,激光笔(7)通过固定带固定设置于电钻(5)的一侧,使其精确打孔;接渣接灰装置(8)活动安装于立柱(4)上,且该接渣接灰装置(8)围设于电钻(5)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支撑底座(1)整体呈方形状的箱型体结构,箱型体结构的支撑底座(1)四周和底部均为敞开状态;在四周和底部均为敞开状态的支撑底座(1)底部还设置有四个滚轮(9),四个滚轮(9)均为定向轮,定向轮分别设置于支撑底座(1)的四角处;

所述固定支撑平台(2)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与其形成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倒V式的千斤顶(31)、移动导轨(32)、转动轴(33)固定基座(34)、固定架(35)和锁紧销(36),其中,所述千斤顶(31)的一端与立柱(4)连接,千斤顶(31)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导轨(32),移动导轨(32)与转动轴(33)穿套连接;转动轴(33)的一端穿过固定架(35)并通过锁紧销(36)固定在固定架(35)上,转动轴(33)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手摇柄(331);

所述移动导轨(3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轴(33)为外部设有螺纹的丝杆,丝杆的外螺纹与移动导轨(32)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手摇柄(331) 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突起物(3311);

所述固定架(35)主要是由彼此对称布置的支撑柱(351)和垂直于支撑柱 (351)设置的至少两块固定板(352)组成,其中,所述固定板(352)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板(352)自上而下依序设置于两支撑柱(351)之间;立柱(4) 的下端依序穿过两块固定板(352)与千斤顶(31)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立柱(4)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呈圆柱状结构的固定套筒(41),圆柱状结构的固定套筒(41)上设置有数个安装件 (411),每个安装件(411)上分别对应安装有斜支撑杆(412),斜支撑杆(412) 的顶端与固定套筒(41)相固接,斜支撑杆(412)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支撑平台 (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411)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斜支撑杆(412)的设置数量相同,均设置为四个,其中,四个安装件(411) 均布设置于固定套筒(41)的外圆周壁上,四个斜支撑杆(412)的底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支撑平台(2)的四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在立柱(4)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立柱高低的刻度尺;所述电钻(5)可拆卸设置于立柱(4)的顶部;所述接渣接灰装置(8)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和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相互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在接渣接灰装置(8)的内壁从内至外依序设有圆柱体橡胶圈(8c)和铁皮套筒(8d)以及内侧筒壁(8e),内侧筒壁(8e)上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分隔板(8f),各分隔板(8f)的一端均与内侧筒壁(8e)相连,另一端均与外侧筒壁的侧部边沿相连;在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和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的下端内壁上均对称设有固定卡合件(8g);所述内侧筒壁(8e)的上部与铁皮套筒(8d)相连接,下部与外侧筒壁相连接;外侧筒壁的下部与内侧筒壁(8e)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铁皮套筒(8d)与所述内侧筒壁(8e)相连,在内侧筒壁(8e)和铁皮套筒(8d)之间还设置有数个连接构件(8h),各连接构件(8h)的一端均与铁皮套筒(8d)相连,另一端均与内侧筒壁(8e)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 与所述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的一端相连接处通过可旋转插销(8i)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与所述右接渣接灰收集器 (8b)的另一端通过门闩扣(8j)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支撑底座(1)、固定支撑平台(2)、转动组件(3)、立柱(4)以及接渣接灰装置(8)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其中,所述涂料为黄色油漆,使其不易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

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之前,需将其进行组装作为备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需要进行施工的位置,并将其滚轮(9)制动稳定固定,随即工作人员通过手摇柄(331)转动水平转动轴(33),从而实现可带动立柱(4) 垂直向上移动,从而使电钻(5)垂直向上钻孔,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转动轴(33)的转动量来控制天花板孔洞的钻入深度,当楼层层高发生变化时,可增减立柱(4)的长度来满足不同层高的施工需求,当层高过高时,需增加下部结构的承重量,即在下部箱型体结构内堆放一定重物,钻孔过程中,下落的渣子和灰尘集中掉落至设置于立柱(4)上的接渣接灰装置(8) 内,最后直至完成钻孔工作。

钻孔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只需切断电源,即关闭开关,工作人员通过手摇柄(331)转动水平转动轴(33),则下行退出已钻孔位,并整理清除接渣接灰装置(8)内的渣子或灰尘,随后操作人员将其安装在工作杆(5)上的接渣接灰装置(8)通过可旋转插销(8i)和门闩扣(8j)将其取下,使其与工作杆 (5)相分离,之后加以修复整理之后将其该接渣接灰装置(8)以及该移动式钻孔装置通过底部的移动滚轮(11)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待预留为下次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有效的规避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上设置有接渣接灰装置(8),因此避免了高空中的钻孔渣子或钻孔灰尘极容易进入眼睛里或鼻孔内以及大部分掉落至地上需要操作人员重复进行打扫清除等操作工作,实现能够减轻操作人员需要额外进行打扫钻孔渣子或灰尘的后续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呼吸道等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在装置的底部还安装有移动滚轮(11),因此实现了搬运移动灵活,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有效的规避了安全隐患,从而达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式顶板孔洞施工机械可拆卸,便于运输和搬运。该机械具有移动能力,能快速的移动到施工部位进行施工,且能控制孔洞的钻入深度,通过立杆的纵向升降,还能满足不同层高的顶板孔洞施工,总之,使用该机械不仅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大幅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施工成本;且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有效的规避了施工安全隐患,实为一理想的钻孔装置,同时,操作过程中一人即可施工,大大地降低了人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该新品制作简单,就地取材,制作方便,提高效率,不需要工人爬上扶梯进行高空钻孔操作,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工人不需要接近钻孔,接渣接灰装置有效的降低钻孔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刻度帮助工人准确地进行钻孔,同时,本实用新型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成品保护效果良好;减少高空作业时的危险;为狭小作业面上的钻孔提供方便。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天花板钻孔装置中底座呈箱状,能够收纳物件,且必要时能堆放一定重物来支撑上部结构稳定;装置的底部安装有轮子,由此本天花板钻孔装置具有搬运方便、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的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部件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与工作杆(5)之间的连接关系

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与工作杆(5)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渣接灰装置(8)与工作杆(5)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之三;其中,图中标号:1—支撑装置,11—移动滚轮;

其中,图中标号:1—支撑底座;

2—固定支撑平台;

3—转动组件,31—千斤顶,331—手摇柄,3311—防滑突起物,32—移动导轨,33—转动轴,34—固定基座、35—固定架,351—支撑柱,352—固定板, 36—锁紧销;

4—立柱,41—固定套筒,411—安装件,412—斜支撑杆;

5—电钻;

6—电机;

7—激光笔;

8—接渣接灰装置,8a—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b—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c—圆柱体橡胶圈,8d—铁皮套筒,8e—内侧筒壁,8f—分隔板,8g—固定卡合件, 8h—连接构件,8i—可旋转插销,8j—门闩扣。

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13所示的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和设置于支撑底座1顶部的固定支撑平台2以及设置于固定支撑平台2上的转动组件3和立柱4,所述立柱 4的一端竖直设置于转动组件3上,转动组件3固定在支撑平台2上实现驱动立柱4纵向升降,立柱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钻5,电钻5设置于立柱4的顶部或是侧部,电钻5电连接电机6,其中,该钻孔装置还包括设置有激光笔7和接渣接灰装置8,其中,激光笔7通过固定带固定设置于电钻5的一侧,使其精确打孔;接渣接灰装置8活动安装于立柱4上,且该接渣接灰装置8围设于电钻5的下方。

进一步的,支撑底座1整体呈方形状的箱型体结构,箱型体结构的支撑底座1四周和底部均为敞开状态;在四周和底部均为敞开状态的支撑底座1底部还设置有四个滚轮9,四个滚轮9均为定向轮,定向轮分别设置于支撑底座1 的四角处;

固定支撑平台2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与其形成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3包括倒V式的千斤顶31、移动导轨32、转动轴33 固定基座34、固定架35和锁紧销36,其中,所述千斤顶31的一端与立柱4连接,千斤顶31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导轨32,移动导轨32与转动轴33穿套连接;转动轴33的一端穿过固定架35并通过锁紧销36固定在固定架35上,转动轴 33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手摇柄331;

移动导轨3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转动轴33为外部设有螺纹的丝杆,丝杆的外螺纹与移动导轨32的内螺纹相匹配;手摇柄331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突起物3311;

固定架35主要是由彼此对称布置的支撑柱351和垂直于支撑柱351设置的至少两块固定板352组成,其中,固定板352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板352自上而下依序设置于两支撑柱351之间;立柱4的下端依序穿过两块固定板352 与千斤顶31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立柱4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呈圆柱状结构的固定套筒41,圆柱状结构的固定套筒41上设置有数个安装件411,每个安装件411上分别对应安装有斜支撑杆412,斜支撑杆412的顶端与固定套筒41相固接,斜支撑杆412 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支撑平台2上。

具体的,安装件411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斜支撑杆412的设置数量相同,均设置为四个,其中,四个安装件411均布设置于固定套筒41的外圆周壁上,四个斜支撑杆412的底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支撑平台2的四角处。

进一步的,在立柱4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立柱高低的刻度尺;所述电钻5可拆卸设置于立柱4的顶部;接渣接灰装置8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和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相互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构件。

具体的,在接渣接灰装置8的内壁从内至外依序设有圆柱体橡胶圈8c和铁皮套筒8d以及内侧筒壁8e,内侧筒壁8e上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分隔板8f,各分隔板8f的一端均与内侧筒壁8e相连,另一端均与外侧筒壁的侧部边沿相连;在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和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的下端内壁上均对称设有固定卡合件8g;内侧筒壁8e的上部与铁皮套筒8d相连接,下部与外侧筒壁相连接;外侧筒壁的下部与内侧筒壁8e相连接。

具体的,铁皮套筒8d与内侧筒壁8e相连,在内侧筒壁8e和铁皮套筒8d 之间还设置有数个连接构件8h,各连接构件8h的一端均与铁皮套筒8d相连,另一端均与内侧筒壁8e相连。

具体的,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与所述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的一端相连接处通过可旋转插销8i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左接渣接灰收集器8a 与所述右接渣接灰收集器8b的另一端通过门闩扣8j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

进一步的,在支撑底座1、固定支撑平台2、转动组件3、立柱4以及接渣接灰装置8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其中,所述涂料为黄色油漆,使其不易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之前,需将其进行组装作为备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需要进行施工的位置,并将其滚轮9制动稳定固定,随即工作人员通过手摇柄331转动水平转动轴33,从而实现可带动立柱4垂直向上移动,从而使电钻5垂直向上钻孔,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转动轴 33的转动量来控制天花板孔洞的钻入深度,当楼层层高发生变化时,可增减立柱4的长度来满足不同层高的施工需求,当层高过高时,需增加下部结构的承重量,即在下部箱型体结构内堆放一定重物,钻孔过程中,下落的渣子和灰尘集中掉落至设置于立柱4上的接渣接灰装置8内,最后直至完成钻孔工作。

钻孔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只需切断电源,即关闭开关,工作人员通过手摇柄331转动水平转动轴33,则下行退出已钻孔位,并整理清除接渣接灰装置 8内的渣子或灰尘,随后操作人员将其安装在工作杆5上的接渣接灰装置8通过可旋转插销8i和门闩扣8j将其取下,使其与工作杆5相分离,之后加以修复整理之后将其该接渣接灰装置8以及该移动式钻孔装置通过底部的移动滚轮11 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待预留为下次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有效的规避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上设置有接渣接灰装置8,因此避免了高空中的钻孔渣子或钻孔灰尘极容易进入眼睛里或鼻孔内以及大部分掉落至地上需要操作人员重复进行打扫清除等操作工作,实现能够减轻操作人员需要额外进行打扫钻孔渣子或灰尘的后续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呼吸道等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在装置的底部还安装有移动滚轮11,因此实现了搬运移动灵活,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有效的规避了安全隐患,从而达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接渣接灰装置的可升降移动式天花板钻孔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