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6935发布日期:2019-06-22 01:1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正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一般指厚度在2毫米以上的软质平面材料和厚度在0.5毫米以上的硬质平面材料。在实际成产过程中,刚生产出来的板材的长度较长,在后期的包装、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板材一般需要通过切割刀进行裁切处理。

现有的切割刀在裁切板材的过程中,切割刀需要反复上下运动,以此切割位于切割平台上的板材。但是,由于切割刀的工作强度较大,切割刀会产生倾斜的可能,进而导致切割的方向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切割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导正切割刀的切割方向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切割刀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倾斜,并导致切割的方向产生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导正装置,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初步引导切割刀的下切方向,设置纠正机构进一步纠正切割刀的下切方向,从而导正切割刀的切割方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导正装置,其用于导正位于切割平台上方的切割刀;所述导正装置包括:

固定架,其固定在所述切割平台上;

导向机构,其用于引导所述切割刀的下切方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切割刀两侧的多个弹性件、与多个弹性件对应的多个导向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向辊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弹性件的另一端上;所述导向辊的辊面贴在所述切割刀的刀面上;

纠正机构,其用于纠正所述切割刀的下切方向;所述纠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纠正块;所述纠正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下方;两个纠正块位于所述切割刀的两侧,且两个纠正块的相对面为弧形曲面;两个弧形曲面相对所述切割刀对称设置,且两个弧形曲面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至所述切割刀的厚度。

上述的导正装置,导向辊的辊面贴在切割刀的刀面上,在切割刀上下运动时,导向辊在切割刀的刀面上滚动,同时,在切割刀产生倾斜时,弹性件可以使切割刀的运动方向恢复至垂直下切方向,同时还降低切割刀的震动,从而使切割刀保持切割方向。在切割刀的切割方向大致稳定后,纠正机构可以进一步纠正切割刀的下切方向。其中,两个纠正块的相对面为弧形曲面,切割刀在下切时,会插入两个纠正块之间的空间中,若切割刀存在倾斜,弧形曲面会纠正切割刀的倾斜度,使得切割刀处于垂直下切的状态,从而完成对切割刀的切割方向的导正。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多根限位条;每相邻的两个导向辊之间设置一根限位条,且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导向辊的旋转中心轴上。

限位条可使导向辊之间相互带动,使得每一组弹性件和导向辊与其他组弹性件和导向辊共享弹性,并相互增强弹性,进而提高导向机构的导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正装置还包括:

降温机构,其用于降低所述切割刀的切削温度;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切割刀的下切方向两侧的至少一组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射冷却液至所述切割刀的刀口上。

降温机构通过喷射冷却液降低切割刀的温度,使切割刀能够长时间使用,提高切割刀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辊具有至少一层弹性层,且所述弹性层的外侧面与所述切割刀的刀面相接触;

所述纠正块具有朝向所述切割刀的去污层,且所述切割刀在所述去污层上摩擦,以去除所述切割刀的刀面上的附着物。

弹性层能够进一步减缓切割刀的震动,同时减少切割刀与导向辊之间碰撞所造成的损伤,而去污层可以去除刀面上的附着物,并保护切割刀。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层,所述去污层为砂岩层。

砂岩层具有磨刀的效果,可增加切割刀的锋利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正装置还包括:

定位机构,其用于定位所述切割平台上的板材,且所述板材供所述切割刀裁切;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关于所述切割刀对称的两块定位板;所述两块定位板安装在所述切割平台上,且两块定位板与所述切割平台构成一个供所述板材通过的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进料口呈喇叭花形,且所述定位板构成所述进料口的部分为弹性结构。

用户在将板材放入切割平台上时,可以通过进料口将板材推入,而板材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会准确地进入到上料通道,进而实现精确的上料,从而实现板材在切割平台上的定位。

进一步地,每个纠正块内设置至少一个冷却腔;所述纠正机构还包括至少两根进液管、与至少两根进液管相对应的至少两根出液管;每个冷却腔通过一根进液管进液,通过一根出液管出液,且所诉进液管位于对应的出液管的上方。

冷却腔中可通入流动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带走切割刀与纠正块之间的温度,进而降低切割刀的刀口温度,保护切割刀与纠正块。

进一步地,所述导正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切割平台垂直的至少两块挡板,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切割刀的两侧,并与所述切割刀的刀面垂直。

两块挡板可以进一步限位切割刀的切割方向,提高切割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多根支撑柱、多块限位板;多根支撑柱安装在所述切割平台上,每块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支撑柱上。

固定架结构简单,并且组成进行可拆卸式安装,方便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套和套在所述定位杆外的弹簧;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定位杆套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辊的旋转中心轴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套相连;所述定位套远离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定位套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辊的旋转中心轴相连。

弹性件在具备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外,还具备定位杆和定位套相套接所提供的线性伸缩功能,从而保证导向辊始终沿一个方向运动以导向切割刀。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导正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从A-A剖面观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其用于导正位于切割平台1上方的切割刀6,导正装置包括固定架、导向机构、纠正机构。

固定架固定在切割平台1上,并且包括多根支撑柱3、多块限位板9。多根支撑柱3垂直于切割平台1并安装在切割平台1上,每块限位板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支撑柱3上。其中,限位板9的两端可以通过螺栓10安装在支撑柱3上,从而实现限位板9与支撑柱3的可拆卸式安装。可选地,支撑柱3的数量设为四根,限位板9的数量为四块。四根支撑柱3的底端安装在切割平台1上,且四个底端呈矩形四顶点式排布。限位板9与切割的板材2的移动方向平行,且两根支撑柱3之间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板9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架能够稳定地安装在切割平台1上。固定架可选金属合金制成,当然,也可选用其他硬度较大的材质制成。

导向机构用于引导切割刀6的下切方向,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弹性件5、多根限位条8和与多个弹性件5对应的多个导向辊7。多个弹性件5设置在切割刀6两侧,每个弹性件5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架上,导向辊7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弹性件5的另一端上。并且,导向辊7的辊面贴在切割刀6的刀面上。每相邻的两个导向辊7之间设置一根限位条8,且限位条8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导向辊7的旋转中心轴4上。

具体地,弹性件5包括定位杆52、定位套51和套在定位杆52外的弹簧53。定位套51与定位杆52套接,弹簧53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辊7的旋转中心轴4上,弹簧53的另一端与定位套51相连。定位套51远离定位杆5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定位杆52远离定位套51的一端与导向辊7的旋转中心轴4相连。弹性件5在具备弹簧53所提供的弹性外,还具备定位杆52和定位套51相套接所提供的线性伸缩功能,从而保证导向辊7始终沿一个方向运动以导向切割刀6,提升导向机构的导向准确性。

在切割刀6上下运动,以切割位于切割平台1上的板材2(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时,切割刀6的刀面会与导向辊7的辊面接触,使得导向辊7在切割刀6的刀面上相对滚动,而导向辊7的辊面始终围绕旋转中心轴4,且切割刀6的两个刀面均贴合导向混,从而引导切割刀6的移动方向。而在切割刀6产生倾斜时,弹性件5可以使切割刀6的运动方向恢复至垂直下切方向,同时还降低切割刀6的震动,从而使切割刀6保持切割方向,进而导向切割刀6。而且,限位条8可使导向辊7之间相互带动,使得每一组弹性件5和导向辊7与其他组弹性件5和导向辊7共享弹性,并相互增强弹性,进而提高导向机构的导向效果。

纠正机构用于纠正切割刀6的下切方向,纠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纠正块12。纠正块12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方。两个纠正块12位于切割刀6的两侧,且两个纠正块12的相对面为弧形曲面。两个弧形曲面相对切割刀6对称设置,且两个弧形曲面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至切割刀6的厚度。纠正块12具有朝向切割刀6的去污层11,且切割刀6在去污层11上摩擦,以去除切割刀6的刀面上的附着物。去污层11可以去除刀面上的附着物,保证切割刀6在切割时的清洁度,从而提高切割质量。可选地,去污层11为砂岩层,而砂岩层具有磨刀的效果,可增加切割刀6的锋利度。还可选地,去污层11为具有清洁细孔的清洗层,从清洁细孔中喷射清洁液以清洁切割刀6。

在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大致稳定后,纠正机构可以进一步纠正切割刀6的下切方向。具体的纠正方式是,由于两个纠正块12的相对面为弧形曲面,切割刀6在下切时,会插入两个纠正块12之间的空间中,若切割刀6存在倾斜,弧形曲面会纠正切割刀6的倾斜度,使得切割刀6处于垂直下切的状态,从而完成对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的导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纠正机构是在前述导向机构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导正工作,若没有前述的导向机构,切割刀6可能会与纠正机构错开,而达不到纠正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导正装置,其具有如下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的导正装置中,导向辊7的辊面贴在切割刀6的刀面上,在切割刀6上下运动时,导向辊7在切割刀6的刀面上滚动,同时,在切割刀6产生倾斜时,弹性件5可以使切割刀6的运动方向恢复至垂直下切方向,同时还降低切割刀6的震动,从而使切割刀6保持切割方向。在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大致稳定后,纠正机构可以进一步纠正切割刀6的下切方向。其中,两个纠正块12的相对面为弧形曲面,切割刀6在下切时,会插入两个纠正块12之间的空间中,若切割刀6存在倾斜,弧形曲面会纠正切割刀6的倾斜度,使得切割刀6处于垂直下切的状态,从而完成对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的导正。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其在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降温机构和挡板13。

降温机构用于降低切割刀6的切削温度。降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喷头14,且喷头14设置在切割刀6的下切方向两侧。喷头14用于喷射冷却液至切割刀6的刀口上,以冷却切割刀6的刀口。降温机构通过喷射冷却液,从而降低切割刀6的温度,使切割刀6能够长时间使用,提高切割刀6的使用寿命。

挡板13的数量为至少两块,并且在仅设置两块挡板13时,两块挡板13安装在固定架上,且分别位于切割刀6的两侧,并与切割刀6的刀面垂直。其中,两块挡板13可以进一步限位切割刀6的切割方向,提高切割的准确度。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导向辊7具有至少一层弹性层71,且弹性层71的外侧面与切割刀6的刀面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弹性层71为橡胶层。弹性层71能够进一步减缓切割刀6的震动,同时减少切割刀6与导向辊7之间碰撞所造成的损伤,并保护切割刀6。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相似,区别在于每个纠正块12内设置至少一个冷却腔。并且,纠正机构还包括至少两根进液管15、与至少两根进液管15相对应的至少两根出液管16。每个冷却腔通过一根进液管15进液,通过一根出液管16出液,且所诉进液管15位于对应的出液管16的上方。其中,冷却腔中可通入流动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带走切割刀6与纠正块12之间的温度,进而降低切割刀6的刀口温度,保护切割刀6与纠正块12。

实施例5

请参阅图6、图7以及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其在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切割平台1上的板材2,且板材2供切割刀6裁切。定位机构包括关于切割刀6对称的两块定位板17。两块定位板17安装在切割平台1上,且两块定位板17与切割平台1构成一个供板材2通过的上料通道。上料通道的进料口呈喇叭花形,且定位板17构成进料口的部分为弹性结构。

在上料时,用户需将板材2放入切割平台1上,这里可以通过进料口将板材2推入,而板材2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会准确地进入到上料通道,进而实现精确的上料,从而实现板材2在切割平台1上的定位。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