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正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1968发布日期:2019-08-03 12: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导正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组装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正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烟烟嘴自动组装生产过程中,如图1所示,电子烟内部有一根细长的钢管物料201需要组装,由于装配的特殊结构,组装时工装不能夹持钢管物料201的中间部位,只能夹持钢管物料201的头部,这样就造成夹持面积偏小,钢管物料201容易歪斜现象,歪斜的钢管物料201经常容易碰撞到载具定位块的圆孔顶部的边缘,无法进入定位块的圆孔内,导致异常停机,同时出现工装损坏,产品报废现象。

因此,急需要一种导正放料装置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正放料装置,该导正放料装置具有在物料放料时能够对物料进行导正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正放料装置,适用于放料时对物料进行导正,其中,所述导正放料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夹取机构、夹取开闭驱动机构、第一导正夹板、第二导正夹板、第一撑开导柱、第二撑开导柱及导正闭合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架设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使所述升降架竖直上下移动;所述夹取机构及所述夹取开闭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夹取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夹取开闭驱动机构上,所述夹取开闭驱动机构驱使所述夹取机构闭合夹取所述物料或张开释放所述物料;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取机构所夹取的物料一一对应的第一半漏斗形槽,所述第二导正夹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半漏斗形槽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半漏斗形槽;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所述第一半漏斗形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半漏斗形槽闭合形成一供导正所述物料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一导正漏斗,所述第一导正漏斗位于所述夹取机构所夹取的对应物料的下方;所述第一撑开导柱固定于所述升降架的左侧,所述第一撑开导柱可脱离的关联于所述第一导正夹板;所述第二撑开导柱固定于所述升降架的右侧,所述第二撑开导柱可脱离的关联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待所述物料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导正漏斗后,向下移动的所述第一撑开导柱顶推所述第一导正夹板向左移动,向下移动的所述第二撑开导柱顶推所述第二导正夹板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所述夹取机构继续向下移送所述物料;所述第一导正夹板及所述第二导正夹板均传动连接于所述导正闭合驱动机构,所述物料位于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上方时,所述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闭合。

较佳地,所述夹取机构包含第一夹紧滑座及第二夹紧滑座,所述第一夹紧滑座与所述第二夹紧滑座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一夹紧滑座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紧滑座向下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夹爪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夹爪,所述物料夹取于相互闭合的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

较佳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含第一连动杆及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滑座上,所述第二连动杆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滑座上;所述夹取开闭驱动机构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驱动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驱动板沿竖直方向滑动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长形驱动槽及第二长形驱动槽,所述第一长形驱动槽与所述第二长形驱动槽由上往下呈逐渐相互靠近的设置,所述第一连动杆呈间隙的穿置于所述第一长形驱动槽内,所述第二连动杆呈间隙的穿置于所述第二长形驱动槽内。

较佳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含与所述第一夹爪一一对应的弹性脱料组件,所述弹性脱料组件包含固定座、顶推件、限位杆及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顶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限位杆水平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顶推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限位长形孔,所述限位杆间隙穿置于所述限位长形孔内,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顶推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顶推件向下移动,所述顶推件顶推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所夹取的所述物料顶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撑开导柱的下端开设有朝向左下方的第一倾斜顶推面,所述第一导正夹板开设有第一穿置孔,所述第一穿置孔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朝向右上方的第一倾斜受推面,所述第一倾斜顶推面可脱离的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一倾斜受推面;所述第二撑开导柱的下端开设有朝向右下方的第二倾斜顶推面,所述第二导正夹板开设有第二穿置孔,所述第二穿置孔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朝向左上方的第二倾斜受推面,所述第二倾斜顶推面可脱离的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二倾斜受推面。

较佳地,所述导正放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半漏斗形槽一一对应的第一导正嵌件及与所述第二半漏斗形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导正嵌件,所述第一导正嵌件沿左右方向固定嵌置于所述第一导正夹板内,所述第一导正嵌件靠近所述第二导正夹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半漏斗形槽,所述第三半漏斗形槽位于所述第一半漏斗形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导正嵌件沿左右方向与所述第一导正嵌件相对的固定嵌置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内,所述第二导正嵌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正夹板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半漏斗形槽,所述第四半漏斗形槽位于所述第二半漏斗形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所述第三半漏斗形槽与对应的所述第四半漏斗形槽闭合形成一供导正所述物料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二导正漏斗,且所述第二导正漏斗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正漏斗的正下方。

较佳地,所述导正闭合驱动机构包含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及所述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导正夹板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开闭驱动器的左驱动端与所述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的左驱动端之间,所述第二导正夹板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开闭驱动器的右驱动端与所述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的右驱动端之间。

较佳地,所述导正放料装置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含载具及与所述夹取机构所夹取的物料一一对应的承载定位块,所述承载定位块竖直固定于所述载具上,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与所述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所述承载定位块对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正漏斗的正下方。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正夹板于所述第一半漏斗形槽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所述承载定位块顶部的第一避让台阶,所述第一导正嵌件伸出于所述第一避让台阶;所述第二导正夹板于所述第二半漏斗形槽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所述承载定位块顶部的第二避让台阶,所述第二导正嵌件伸出于所述第二避让台阶。

较佳地,所述承载定位块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导正嵌件的第一避让凹槽,所述承载定位块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二导正嵌件的第二避让凹槽。

较佳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竖直滑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竖直滑座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外壳上,且所述竖直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架固定于所述竖直滑座上。

由于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的升降架设于升降驱动机构上,升降驱动机构驱使升降架竖直上下移动;夹取机构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均设于升降架上,夹取机构传动连接于夹取开闭驱动机构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驱使夹取机构闭合夹取物料或张开释放物料;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第一导正夹板上开设有与夹取机构所夹取的物料一一对应的第一半漏斗形槽,第二导正夹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半漏斗形槽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半漏斗形槽;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第一半漏斗形槽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闭合形成一供导正物料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一导正漏斗,第一导正漏斗位于夹取机构所夹取的对应物料的下方;第一撑开导柱固定于升降架的左侧,第一撑开导柱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一导正夹板;第二撑开导柱固定于升降架的右侧,第二撑开导柱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二导正夹板;待物料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后,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顶推第一导正夹板向左移动,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顶推第二导正夹板向右移动,使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夹取机构继续向下移送物料;第一导正夹板及第二导正夹板均传动连接于导正闭合驱动机构,物料位于第一导正夹板上方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闭合。则,当夹取开闭驱动机构驱使夹取机构闭合夹取有物料,升降驱动机构驱使升降架向下移动,此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处于闭合位置,当物料的下端靠近第一导正漏斗时,即使夹取机构夹取的物料出现了歪斜,在第一半漏斗形槽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的导正作用下,使得出现歪斜的物料被导引扳正,保障物料能够竖直的通过第一导正漏斗并准确定位的顺利放料到下方的承接工位上,防止物料因歪斜而发生碰撞无法准确放料,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保障物料的完整性,防止出现报废的情况。而且,当物料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后,物料即可被导引扳正,而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即可顶推第一导正夹板向左移动,以及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即可顶推第二导正夹板向右移动,则在第一半漏斗形槽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完成导正物料准确定位的顺利进入到下方的承接工位后,即可使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夹取机构继续向下移送物料,来防止夹取机构与第一导正夹板和第二导正夹板发生碰撞,更进一步的确保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钢管物料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在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在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闭合时的左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在第一导正夹板与第二导正夹板张开时的左视图。

图7为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中d-d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的升降架、第一撑开导柱、第二撑开导柱、夹取开闭驱动机构、夹取机构及所夹取物料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的承载组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10,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适用于放料时对物料200进行导正,其中,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包括升降架10、升降驱动机构20、夹取机构30、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第一导正夹板50、第二导正夹板60、第一撑开导柱10a、第二撑开导柱10b及导正闭合驱动机构(图中未标注),升降架10设于升降驱动机构20上,升降驱动机构20驱使升降架10竖直上下移动。夹取机构30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均设于升降架10上,夹取机构30传动连接于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驱使夹取机构30闭合夹取物料200或张开释放物料200。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第一导正夹板50上开设有与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物料200一一对应的第一半漏斗形槽51,第二导正夹板60上开设有与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时,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闭合形成一供导正物料200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一导正漏斗90a,第一导正漏斗90a位于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对应物料200的下方。第一撑开导柱10a固定于升降架10的左侧,第一撑开导柱10a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一导正夹板50;第二撑开导柱10b固定于升降架10的右侧,第二撑开导柱10b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二导正夹板60;如图7所示,待物料200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后,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10a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10b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夹取机构30继续向下移送物料200。第一导正夹板50及第二导正夹板60均传动连接于导正闭合驱动机构,如图2至图5所示,物料200位于第一导正夹板50上方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则,当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驱使夹取机构30闭合夹取有物料200,升降驱动机构20驱使升降架10向下移动,此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处于闭合位置(如图2至图5所示),当物料200的下端靠近第一导正漏斗90a时,即使夹取机构30夹取的物料200出现了歪斜,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的导正作用下,使得出现歪斜的物料200被导引扳正,保障物料200能够竖直的通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并准确定位的顺利放料到下方的承接工位上,防止物料200因歪斜而发生碰撞无法准确放料,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保障物料200的完整性,防止出现报废的情况。而且,当物料200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后,物料200即可被导引扳正,而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10a即可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以及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10b即可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则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完成导正物料200准确定位的顺利进入到下方的承接工位后,即可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相互远离张开(图7及图8所示)来避让夹取机构30继续向下移送物料200,来防止夹取机构30与第一导正夹板50和第二导正夹板60发生碰撞,更进一步的确保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具体地,如下:请参阅图2至图10,夹取机构30包含第一夹紧滑座31及第二夹紧滑座32,第一夹紧滑座31与第二夹紧滑座32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于升降架10上,第一夹紧滑座31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夹爪311,第二夹紧滑座32向下延伸有与第一夹爪31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夹爪321,物料200夹取于相互闭合的第一夹爪311与第二夹爪321之间。从而通过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夹取和释放物料200。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10,夹取机构30还包含第一连动杆33及第二连动杆34,第一连动杆33沿前后方向固定于第一夹紧滑座31上,第二连动杆34沿前后方向固定于第二夹紧滑座32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41及驱动板42,第一直线驱动器4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直线驱动器41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升降架10上,驱动板42沿竖直方向滑动于升降架10上,驱动板42的上端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41的输出端,驱动板42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长形驱动槽421及第二长形驱动槽422,第一长形驱动槽421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由上往下呈逐渐相互靠近的设置,第一连动杆33呈间隙的穿置于第一长形驱动槽421内,第二连动杆34呈间隙的穿置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内。第一直线驱动器41驱使驱动板42向上移动时,第一长形驱动槽421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分别驱使第一连动杆33与第二连动杆34带动第一夹紧滑座31与第二夹紧滑座32相互靠近闭合,使得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靠近闭合来夹取物料200;第一直线驱动器41驱使驱动板42向下移动时,第一长形驱动槽421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分别驱使第一连动杆33与第二连动杆34带动第一夹紧滑座31与第二夹紧滑座32相互远离张开,使得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远离张开来释放物料200。

请参阅图2、图5、图9及图10,夹取机构30还包含与第一夹爪311一一对应的弹性脱料组件35,弹性脱料组件35包含固定座351、顶推件352、限位杆353及弹性件354,固定座351固定于升降架10上,顶推件35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固定座351上,限位杆353水平固定于固定座351上,顶推件352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限位长形孔3521,限位杆353间隙穿置于限位长形孔3521内,弹性件354优选为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354抵接于顶推件352与固定座351之间,弹性件354恒驱使顶推件352向下移动,顶推件352顶推于对应的第一夹爪311与第二夹爪321之间所夹取的物料200顶部。在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远离张开来释放物料200后,在弹性件354的弹力作用下驱使顶推件352顶推物料200向下移动,避免物料200黏连于第一夹爪311或第二夹爪321上,保障物料200能够顺利脱料,结构更为安全合理。

请参阅图4及图7,,第一撑开导柱10a的下端开设有朝向左下方的第一倾斜顶推面11,第一导正夹板50开设有第一穿置孔52,第一穿置孔52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朝向右上方的第一倾斜受推面53,第一倾斜顶推面11可脱离的滑动抵触于第一倾斜受推面53;第二撑开导柱10b的下端开设有朝向右下方的第二倾斜顶推面12,第二导正夹板60开设有第二穿置孔62,第二穿置孔62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朝向左上方的第二倾斜受推面63,第二倾斜顶推面12可脱离的滑动抵触于第二倾斜受推面63。第一撑开导柱10a向下移动至第一倾斜顶推面11滑动抵触于第一倾斜受推面53上,即可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第二撑开导柱10b向下移动至第二倾斜顶推面12滑动抵触于第二倾斜受推面63上,即可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将第一撑开导柱10a与第二撑开导柱10b的竖直移动转换为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的水平张开移动。

请参阅图2、图5、图8、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还包括与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一一对应的第一导正嵌件50a及与第二半漏斗形槽61一一对应的第二导正嵌件60a,第一导正嵌件50a沿左右方向固定嵌置于第一导正夹板50内,第一导正嵌件50a靠近第二导正夹板6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半漏斗形槽55,第三半漏斗形槽55位于第一半漏斗形槽51的正下方;第二导正嵌件60a沿左右方向与第一导正嵌件50a相对的固定嵌置于第二导正夹板60内,第二导正嵌件60a靠近第一导正夹板50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半漏斗形槽65,第四半漏斗形槽65位于第二半漏斗形槽61的正下方;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时,第三半漏斗形槽55与对应的第四半漏斗形槽65闭合形成一供导正物料200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二导正漏斗90b,且第二导正漏斗90b位于对应的第一导正漏斗90a的正下方。则通过第三半漏斗形槽55与对应的第四半漏斗形槽65闭合形成的第二导正漏斗90b进一步辅助导正物料200竖直向下移动,进一步的保障物料200能够更顺畅的被导引扳正放料至下方的承接工位上。

请参阅图2至4及图7,导正闭合驱动机构包含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其中,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均优选为平行气爪,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第一导正夹板50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于第一开闭驱动器的左驱动端与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的左驱动端之间,第二导正夹板60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于第一开闭驱动器的右驱动端与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的右驱动端之间。则通过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与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的驱动作用实现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自动复位闭合,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由中泄式电磁阀控制,当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需要张开时,电磁阀处于中间泄气位置,保证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的气缸内部与外面的大气接通,从而在第一撑开导柱10a及第二撑开导柱10b的作用下能顺利张开;当需要闭合时,只需电磁阀通电对第一直线开闭驱动器71及第二直线开闭驱动器72的气缸充气,即可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

请参阅图2至图8及图11,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还包括承载组件80,承载组件80包含载具81及与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物料200一一对应的承载定位块82,承载定位块82竖直固定于载具81上,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时,承载定位块82对位于对应的第二导正漏斗90b的正下方,即承载定位块82是位于第二导正漏斗90b的正下方的承接工位上,来承接由第一导正漏斗90a及第二导正漏斗90b导正后的物料200。第一导正夹板50于第一半漏斗形槽51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承载定位块82顶部的第一避让台阶54,第一导正嵌件50a伸出于第一避让台阶54;第二导正夹板60于第二半漏斗形槽61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承载定位块82顶部的第二避让台阶64,第二导正嵌件60a伸出于第二避让台阶64。从而通过第一避让台阶54及第二避让台阶64的避让结构设计,使得承载定位块82能够更靠近于第二导正漏斗90b的下方来更稳定准确的承接物料200。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定位块8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避让第一导正嵌件50a的第一避让凹槽821,承载定位块8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避让第二导正嵌件60a的第二避让凹槽822。使得第一导正嵌件50a及第二导正嵌件60a能够维持导正物料200至承载定位块82的内部,保障物料200是处于导引扳正的竖直状态放料至承载定位块82上的。

请参阅图2及图3,升降驱动机构20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21及竖直滑座22,第二直线驱动器2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直线驱动器21沿竖直方向设置,竖直滑座22竖直滑动于第二直线驱动器21的外壳上,且竖直滑座22固定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21的输出端;升降架10固定于竖直滑座22上。通过第二直线驱动器21驱使竖直滑座22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升降架10上下移动。可选择的,第二直线驱动器21还可以选择安装于外部的移动平台或移动机械手上,来带动夹取机构30将其他工位的物料200夹取移送至第一导正漏斗90a的上,即可通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及第二导正漏斗90b来将物料200导引扳正放料至承载定位块82上,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

首先,由外部的移动平台或移动机械手驱使第二直线驱动器21带动升降架10和夹取机构30移动到上一取料工位,由第一直线驱动器41驱使驱动板42向上移动,第一长形驱动槽421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分别驱使第一连动杆33与第二连动杆34带动第一夹紧滑座31与第二夹紧滑座32相互靠近闭合,使得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靠近闭合来夹取物料200。

此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处于闭合位置,再由外部的移动平台或移动机械手驱使第二直线驱动器21带动升降架10和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物料200移动到第一导正漏斗90a的正上方(如图2至图5所示)。再由第二直线驱动器21驱使竖直滑座22带动升降架10竖直向下移动。

当物料200的下端靠近第一导正漏斗90a时,即使夹取机构30夹取的物料200出现了歪斜,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的导正作用下,使得出现歪斜的物料200被导引扳正,保障物料200能够竖直的通过第一导正漏斗90a;然后物料200再继续向下移送至第二导正漏斗90b,则通过第三半漏斗形槽55与对应的第四半漏斗形槽65闭合形成的第二导正漏斗90b进一步辅助导正物料200竖直向下移动,并准确顺利的导入到承载定位块82上。

此时,第一撑开导柱10a向下移动至第一倾斜顶推面11滑动抵触于第一倾斜受推面53上,即可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第二撑开导柱10b向下移动至第二倾斜顶推面12滑动抵触于第二倾斜受推面63上,即可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将第一撑开导柱10a与第二撑开导柱10b的竖直移动转换为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的水平张开移动。则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完成导正物料200准确定位的顺利导入到下方的承接工位上的承载定位块82上后,即可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相互远离张开(如图6至图8所示)来避让夹取机构30继续向下移送物料200。

接着,由第一直线驱动器41驱使驱动板42向下移动时,第一长形驱动槽421与第二长形驱动槽422分别驱使第一连动杆33与第二连动杆34带动第一夹紧滑座31与第二夹紧滑座32相互远离张开,使得第一夹爪311与对应的第二夹爪321相互远离张开来释放物料200。同时,在弹性件354的弹力作用下驱使顶推件352顶推物料200向下移动,避免物料200黏连于第一夹爪311或第二夹爪321上,保障物料200能够顺利脱料承接于承载定位块82上,从而完成放料时对物料200进行导正操作。

可选择地,在本实施例中,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物料200为电子烟内部的细长的钢管物料201(如图1所示),即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烟行业,同时不局限于电子烟行业,凡是存在物料200细长,且夹持面积较小,物料200容易歪斜却要求准确定位,准确装入到孔中的场合,均可适用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发明的导正放料装置100的升降架10设于升降驱动机构20上,升降驱动机构20驱使升降架10竖直上下移动;夹取机构30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均设于升降架10上,夹取机构30传动连接于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上,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驱使夹取机构30闭合夹取物料200或张开释放物料200;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沿左右方向呈可开闭的移动,第一导正夹板50上开设有与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物料200一一对应的第一半漏斗形槽51,第二导正夹板60上开设有与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时,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闭合形成一供导正物料200竖直向下穿过的第一导正漏斗90a,第一导正漏斗90a位于夹取机构30所夹取的对应物料200的下方;第一撑开导柱10a固定于升降架10的左侧,第一撑开导柱10a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一导正夹板50;第二撑开导柱10b固定于升降架10的右侧,第二撑开导柱10b可脱离的关联于第二导正夹板60;待物料200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后,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10a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10b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夹取机构30继续向下移送物料200;第一导正夹板50及第二导正夹板60均传动连接于导正闭合驱动机构,物料200位于第一导正夹板50上方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闭合。则,当夹取开闭驱动机构40驱使夹取机构30闭合夹取有物料200,升降驱动机构20驱使升降架10向下移动,此时导正闭合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处于闭合位置,当物料200的下端靠近第一导正漏斗90a时,即使夹取机构30夹取的物料200出现了歪斜,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的导正作用下,使得出现歪斜的物料200被导引扳正,保障物料200能够竖直的通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并准确定位的顺利放料到下方的承接工位上,防止物料200因歪斜而发生碰撞无法准确放料,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保障物料200的完整性,防止出现报废的情况。而且,当物料200的下端穿过第一导正漏斗90a后,物料200即可被导引扳正,而向下移动的第一撑开导柱10a即可顶推第一导正夹板50向左移动,以及向下移动的第二撑开导柱10b即可顶推第二导正夹板60向右移动,则在第一半漏斗形槽51与对应的第二半漏斗形槽61完成导正物料200准确定位的顺利进入到下方的承接工位后,即可使第一导正夹板50与第二导正夹板60相互远离张开来避让夹取机构30继续向下移送物料200,来防止夹取机构30与第一导正夹板50和第二导正夹板60发生碰撞,更进一步的确保避免异常停机和避免工装损坏情况发生。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