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9257发布日期:2021-05-11 15:1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



背景技术: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机器人属于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manipulator),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机器人最后一个轴的机械接口,通常是一个连接法兰,可接装不同工具或称末端执行器。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割)枪的,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

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在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推动至工作区域后,难以对其进行固定并将滚轮进行收纳,从而容易导致焊接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滑动,从而对焊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且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侧壁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蜗杆,所述蜗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相互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螺纹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螺纹杆的前表面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表面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铰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焊接有脚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前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脚座的外侧壁粘接有防滑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等距焊接有四个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顶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蜗轮进行转动,使得蜗轮带动蜗杆进行旋转,由于蜗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并且通过转轴对螺纹杆移动的限制,使得螺纹杆进行上升,通过螺纹杆的上升带动滚轮进入内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滚轮进行收纳,同时,当螺纹杆向上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固定杆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脚座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固定,避免焊接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滑动,且防止对焊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弹簧;3、蜗轮;4、蜗杆;5、第一凹槽;6、壳体;7、电机;8、内槽;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轴承;12、转轴;13、滚轮;14、第三通孔;15、螺纹杆;16、固定板;17、固定块;18、连接杆;19、固定杆;20、防滑垫;21、脚座;22、螺纹槽;2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可移动式底座,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表面四角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壳体6,壳体6的内侧壁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轮3,蜗轮3的外侧壁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蜗杆4,蜗杆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支撑板1的下表面四角相互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内部开设有内槽8,内槽8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轴12,螺纹杆15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14,转轴12的一端贯穿于第三通孔14的内部,转轴1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13,螺纹杆15的前表面焊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前表面铰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底端铰接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的外侧壁铰接于固定板16的前表面,固定杆19的一端焊接有脚座21。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9,螺纹杆1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通孔9的内部,通过第一通孔9的设置,对螺纹杆15的移动进行限制,避免螺纹杆1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板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3,支撑板1靠近第二凹槽23的前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槽22,通过第二凹槽23的设置,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放置在第二凹槽23中,使得提高对焊接机器人的固定效果,通过螺纹槽2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上。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脚座21的外侧壁粘接有防滑垫20,通过防滑垫20的设置,避免脚座21在支撑的过程中产生侧滑,提高对焊接机器人的防护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通孔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1,转轴12的一端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于第三通孔14的内部,通过轴承11的设置,使得转轴12的一端在轴承11的内部进行转动,减小转轴12的一端与第三通孔14的内部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转轴12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转轴12对螺纹杆15的移动进行限制,使得螺纹杆15无法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6的上表面等距焊接有四个弹簧2,弹簧2的顶端焊接于第一凹槽5的内顶壁,当在移动的过程中地面凹凸不平时,使得壳体6向上挤压弹簧2,通过弹簧2的反推力反向推动壳体6,从而使得壳体6进行复位,避免其对焊接机器人造成影响。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放置在第二凹槽23的内部,然后通过将焊接机器人上的螺栓转动进入螺纹槽22中,从而将焊接机器人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然后推动支撑板1,对焊接机器人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工作区域后,通过同时启动四个电机7,通过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蜗轮3进行转动,通过蜗轮3的转动带动蜗杆4进行转动,由于蜗杆4和螺纹杆15之间为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转轴12对螺纹杆15移动的限制,使得螺纹杆15跟随蜗杆4的转动而进行上升,通过螺纹杆15的上升带动转轴12在第二通孔10的内部向上滑动,从而带动滚轮13进入内槽8的内部,对滚轮13进行收纳,当螺纹杆15向上移动时,螺纹杆15带动固定块17进行上移,通过固定块17的移动带动连接杆18进行转动,由于固定杆19的外侧壁铰接于固定板16的前表面,因此可以通过连接杆18带动固定杆19进行转动,使得通过脚座21对支撑板1进行支撑固定,当在移动的过程中地面凹凸不平时,使壳体6向上挤压弹簧2,通过弹簧2的反推力反向推动壳体6,从而使得壳体6进行复位,避免其对焊接机器人造成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