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6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⑴项至(6)项中任1项所记载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述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为590~1800MPa。
[0028] (8)如⑴项至(7)项中任1项所记载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述冲压成型品为汽车的车身的骨架部件。
[0029] 根据(1)~(8)项的本发明,即使在将抗拉强度为590~1800MPa的被称作高强 度钢材的高强度钢板作为原材料钢板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褶皱、裂纹而成型品的边缘 位置精度良好地冲压成型具有帽形截面形状并且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在侧视时弯曲的 形状的冲压成型品,例如能够实现下边梁、横梁、后侧前纵梁这样的汽车的车身的骨架部件 的轻量化。
[0030] 发明的效果
[0031] 根据本发明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即使在将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780MPa 以上或者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作为原材料钢板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褶皱、裂纹而成 型品的边缘位置精度良好地冲压成型具有帽形截面形状并且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在侧 视时弯曲的形状的冲压成型品。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中,图1(a)~图1(c)分别是作为预成型而进行了拉深成型的中间成型体的 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
[0033] 图2是表示在用于预成型为中间成型体的拉深成型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的构成的 说明图。
[0034] 图3中,图3(a)~图3(d)分别是表示被修边后的修整后中间成型体的立体图、俯 视图、侧视图以及Sec-B截面图。
[0035] 图4中,图4(a)~图4(d)分别是表示连续地依次进行弯曲成型和拉深成型而成 型的最终成型体的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及Sec-C截面图。
[0036] 图5是表示在第二工序的弯曲拉深连续成型中使用的模具的构成的说明图。
[0037] 图6-1是在第二工序的弯曲拉深连续成型中使用的修整后中间成型体的侧视图。
[0038] 图6-2是进行第二工序的弯曲拉深连续成型的模具设置时的图6-1的Sec-D截面 图。
[0039] 图6-3是进行第二工序的弯曲拉深连续成型的模具设置时的图6-1的Sec-E截面 图。
[0040] 图7-1是弯曲拉深连续成型工序的Sec-D截面图。
[0041] 图7-2是弯曲拉深连续成型工序的Sec-D截面图。
[0042] 图7-3是弯曲拉深连续成型工序的Sec-D截面图。
[0043] 图8中,图8(a)是表示在第二工序中开始弯曲拉深连续成型的时刻的中间成型体 的中间凸缘部与最终成型体的凸缘部之间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即,中间成型体的中间纵 壁的高度与最终成型品的纵壁的高度之差)的说明图,图8(b)是图8(a)的Sec-F截面图。
[0044] 图9中,图9(a)、图9(b)分别是实施例所示的最终成型体的侧视图、Sec-G截面 图。
[0045] 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X、Y方向的位移评价位置的图。
[0046]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拉深成型模具的构成的说明图。
[0047]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7中使用的原材料钢板的说明图。
[0048]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中使用的弯曲成型模具的构成的说明图。
[0049] 图14是具有帽形截面并具有朝长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的冲压部件即后侧前纵梁 4的说明图,图14 (a)是立体图,图14 (b)是俯视图,图14 (c)是侧视图,图14 (d)是图14 (c) 的Sec-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51] 1.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冲压成型品
[0052]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冲压成型品的形状与图14(a)~图14(d)所示的冲压成型品4 相同。
[0053] 冲压成型品4具有由顶板部2、与顶板部相连的两个纵壁3、3、以及与两个纵壁3、 3分别相连的两个凸缘部1、1构成的帽形截面。此外,冲压成型品4在长度方向的内部具有 在侧视时弯曲为山形状的形状的弯曲部0。进而,如图14(b)所示,冲压成型品4为,在从顶 板部2侧俯视长度方向时,具有平缓地弯曲的形状,但也可以不存在该弯曲。
[0054]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冲压成型品为最终成型体。
[0055]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冲压成型品(以下,简称为"冲压成型品"),例如被用作为下边 梁、横梁、后侧前纵梁这样的汽车的车身的骨架部件。
[0056] 冲压成型品由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780MPa以上或者980MPa以上且1800MPa 以下的高强度钢板构成。在汽车的车身的骨架部件中一般使用的钢板的抗拉强度为440MPa 级,但为了提高碰撞安全性能而期望部件材质的高强度化,期望使用590MPa以上的高强度 钢板。此外,从燃料消耗率提高的观点出发期望进一步的轻量化,由于通过高强度化能够实 现板厚的减少,因此更期望使用780MPa以上、甚至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
[0057] 2.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0058] 如上所述,为了不生成褶皱地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冲压成型品,通常进行拉深成 型。但是,在原材料钢板为可加工性不充分的抗拉强度59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的情况下, 当进行拉深成型时,成型品会产生裂纹,并且材料不规则地伸缩而产生原材料流入,由此位 置精度降低。此外,当进行弯曲成型时,在凸缘部产生较多的褶皱。
[0059] 因此,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经由如下工序来制造冲压成型品:第一工序,通过 对由高强度钢板构成的坯料进行预加工,由此成为中间成型体;第二工序,对该中间成型体 进行主加工。以下,依次对第一工序、第二工序进行说明。
[0060] (1)第一工序
[0061] 图1(a)~图1(c)分别是作为预成型而进行了拉深成型的中间成型体11的立体 图、俯视图、侧视图。图2是表示在用于预成型为中间成型体11的拉深成型工序中使用的 模具的构成的说明图。
[0062] 如图I (a)~图I (c)以及图2所示,在第一工序中,使用图2所示的模具对原材料 金属板35进行预加工直至成为中间成型体形状11。图2中的符号5表示预加工用上模冲 模,符号6表示预加工用下模冲头,符号7表示预加工用压料圈。
[0063] 在图14 (a)~图14(d)所示的冲压成型品4中,顶板部2变得最高的截面I(Sec-A) 的部分、即冲压成型品4中的弯曲部0,是最难成型的部分。此外,在将原材料金属板35的 外周缘部12g的形状尽量维持为接近平板的形状的状态下,通过拉深成型来形成成型为弯 曲部〇的部分最高、朝向其两侧平缓地倾斜的山形的突起12,而成为中间成型体11。
[0064] 即,中间成型体11具有由成型为顶板部0的中间顶板部12a、与中间顶板部12a 相连的两个中间纵壁12b、12b、以及与两个中间纵壁12b、12b分别相连的两个中间凸缘部 12c、12c构成的帽形截面。
[0065] 此外,两个中间纵壁12b、12b的高度为,(A)在成型为弯曲部0的区域12d中,比最 终成型体即冲压成型品4的纵壁3、3的高度低若干;(B)在长度方向上除了成型为弯曲部0 的区域12d以外的剩余的两个区域12e、12f中,随着远离成型为弯曲部0的区域12d而逐 渐变低;并且(C)在最远离成型为弯曲部0的区域的位置成为近似零。
[0066] 图3(a)~图3(d)分别是表示被修边后的修整后中间成型体13的立体图、俯视 图、侧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