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926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下模冲头,符号42表不衬垫,符号43表不原材料 钢板。
[0094] 比较例1~3以及本发明例1~4的效果在表1中集中表示。
[0095] [表 1]
[0096]
[0097] ※I :壁高度比:修整后中间成型体13的中间纵壁的高度与最终成型体21的纵壁 的高度的比率
[0098] 比较例1是进行了基于现有的拉深成型法的冲压成型的例子。在比较例1中,产 生裂纹,并且X、Y方向的位移量非常大,而无法确保成型品的位置精度。
[0099] 比较例2是进行了基于现有的弯曲成型法的冲压成型的例子。在比较例2中,虽 然X、Y方向的位移量被抑制,但在凸缘产生褶皱。
[0100] 本发明例1~7是将弯曲部的中间成型体的中间纵壁的高度设为弯曲部的最终成 型体的纵壁的高度的5%、15%、25%、50%、75%、85%、95%的例子。在本发明例1~7中 均为,在冲压成型品未产生褶皱,X、Y方向的位移量也被抑制,能够确认本发明的有效性。
[0101] 比较例3是将弯曲部的中间成型体的中间纵壁的高度设为弯曲部的最终成型体 的纵壁的高度的100%的例子。在比较例3中,在第一工序的成型时产生裂纹,不能够进行 第二工序的成型。
[0102] 本发明例8是使原材料钢板为590MPa级的高强度钢板,并且将弯曲部的中间成型 体的中间纵壁的高度设为弯曲部的最终成型体的纵壁的高度的85%的例子。在本发明例8 中,在冲压成型品未产生褶皱,X、Y方向的位移量也被抑制,能够确认本发明的有效性。
[0103] 并且,本发明例9是使原材料金属板为780MPa级的高强度钢板,并且将弯曲部的 中间成型体的中间纵壁的高度设为弯曲部的最终成型体的纵壁的高度的85%的例子。在本 发明例9中,在冲压成型品未产生褶皱,X、Y方向的位移量也被抑制,能够确认本发明的有 效性。
[0104]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5]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将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作为原材料钢板的 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裂纹、褶皱而位置精度良好地成型具有帽形截面并且在长度方向的 内部具有在侧视时弯曲为山形的形状的弯曲部的冲压成型品。
[0106] 符号的说明
[0107] 0 :弯曲部;1 :凸缘;2 :顶板;3 :纵壁;4 :冲压成型品;5 :预加工用上模冲模;6 :预 加工用下模冲头;7 :预加工用压料圈;11 :中间成型体;12 :突起;12a :中间顶板部;12b : 中间纵壁;12c :中间凸缘部;12d :成型为弯曲部的区域;12e :除了成型为弯曲部的区域以 外的剩余的中间成型品前端部;12 f :除了成型为弯曲部的区域以外的剩余的中间成型品 后端部;12g :不构成最终成型体的范围即中间成型体的外周缘部;12h :突起的中间成型品 前端部;12i :突起的中间成型品后端部;13 :修整后中间成型体;21 :最终成型体;21a :弯 曲部;22 :最终成型体的顶板部;23 :最终成型体的纵壁;24 :最终成型体的凸缘部;25 :上 模冲模;26 :下模冲头;27 :衬垫;28 :压料圈;31 :冲压成型品;32 :X、Y方向的位移评价基 准点I ;33 :X、Y方向的位移评价基准点2 ;34 :X、Y方向的位移评价基准点3 ;35 :原材料钢 板。
【主权项】
1. 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对由高强度钢板构成的坯料进行预加工而成为 中间成型体,并通过对该中间成型体进行主加工,由此制造具有由顶板部、与该顶板部相连 的两个纵壁以及与该两个纵壁分别相连的两个凸缘部构成的帽形截面并且在长度方向的 内部具有在侧视时弯曲为山形的形状的弯曲部的最终成型体即冲压成型品的方法,其中, 上述中间成型体为,具有由形成上述顶板部的中间顶板部、与该中间顶板部相连的两 个中间纵壁以及与该两个中间纵壁分别相连的两个中间凸缘部构成的帽形截面,并且上述 两个中间纵壁的高度为,在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中比上述最终成型体的上述两个纵 壁的高度低,并且在上述长度方向上除了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以外的剩余的两个区域 中,随着远离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而逐渐变低并且在最远离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 的位置成为近似零;以及 经由如下步骤来进行上述主加工:第一步骤,在下模冲头以及压料圈、和与该下模冲头 以及压料圈对置地配置的上模冲模之间且上述下模冲头上,配置上述中间成型体;第二步 骤,以与上述中间凸缘部相接的方式配置上述压料圈;第三步骤,通过使上述上模冲模朝配 置有上述下模冲头以及上述压料圈的方向移动,由此对上述中间成型体进行成型直至达到 压料圈为止,而对上述纵壁的一部分进行成型;以及第四步骤,在维持通过上述压料圈将上 述中间成型体按压于上述上模冲模而进行夹持的状态的同时,通过使上述上模冲模以及上 述压料圈相对于上述中间成型体朝配置有上述压料圈的方向移动,由此对上述中间成型体 的纵壁部分和与纵壁相连的凸缘部分进行成型。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第一步骤中,进一步使用具有上述最终成型体的顶板部分的形状并且与上述下 模冲头以及上述压料圈对置地配置的衬垫,并且在上述第二步骤、上述第三步骤以及上述 第四步骤中,通过该衬垫将上述中间成型体的顶板部按压于上述下模冲头而进行夹持。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下模冲头具有上述顶板部以及与该顶板部相连的两个纵壁各自的形状,上述压料 圈具有包含上述凸缘部的形状在内的形状,并且上述上模冲模具有上述顶板部、与该顶板 部相连的两个纵壁以及与该两个纵壁分别相连的两个凸缘部各自的形状。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衬垫具有上述顶板部的形状。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对上述中间成型体进行上述主加工之前,对除了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以外的剩 余的两个区域中、不构成上述最终成型体的范围进行修边。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成型为上述弯曲部的区域中的上述中间纵壁的高度为上述弯曲部的上述纵壁的高度 的3~97%。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为590~1800MPa。8.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冲压成型品为汽车的车身的骨架部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即使在将高强度材料作为原材料金属板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裂纹、褶皱而位置精度良好地成型冲压部件,该冲压部件具有帽形截面形状且在长度方向上使顶板部成为上侧而从侧面侧观察成型品时具有包含遍及长度方向弯曲为へ字状的形状在内的形状。该冲压成型品为,截面为由两侧的凸缘(1)、顶板(2)和两侧的纵壁(3)构成的帽形形状,且在使顶板部成为上侧而从侧面侧观察成型品时,具有遍及长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弯曲为へ字状的形状。将原材料金属板拉深成型至中途形状而作为中间成型体,在对该中间成型体进行修边而调整了外形形状的基础上,弯曲拉深连续成型至最终形状。
【IPC分类】B21D22/26, B21D22/20
【公开号】CN104903020
【申请号】CN201380069175
【发明人】宫城隆司, 田中康治, 小川操, 麻生敏光
【申请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0日
【公告号】US20150336158, WO2014106931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