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炉加料装置以及相应的分配斜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60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竖炉加料装置以及相应的分配斜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竖炉中(尤其是鼓风炉中)的用于分配散装材料的加料装置。本 发明具体涉及用于将用来分配散装材料的分配斜道(分配斜槽,distribution chute)安 装至这种加料装置中的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地,这种加料装置包括用于转动支撑转子的机构,该支撑转子适于支撑分配 斜道。斜道具有细长的斜道本体(例如,槽形主部件),该斜道本体限定出滑道,该滑道具 有用于分配炉中的散装材料的出口 ;以及连接至细长本体的两侧中的两侧的安装件,该安 装件用于将分配斜道可拆除地连接至支撑转子。为了转动斜道,支撑转子绕基本上垂直的 轴线是可转动的,该轴线大体上与炉的轴线重合。为了支撑斜道,支撑转子包括与分配斜道 的斜道安装件相配合的悬挂凸缘,以用于分配斜道的可拆除的安装。典型地,悬挂凸缘以相 对面向的关系安装,并且可绕垂直于转子的转动轴线的轴线在转子上枢转,以设定斜道的 枢转角度。US 3,814,403、US5,022,806以及DE 3342572中描述了这种加料装置的实例。如将被理解的,这种加料装置的斜道经受磨损并且必须是可拆除的以使得可以通 过新的或整修过的斜道来替换之前的斜道。这是因为相当大量的炉料在斜道上的滑动造成 了严重的磨损。因此,用于安装斜道的结构应该可以实现简单的装备,并且在保证传送有效 的枢转扭矩的同时可拆除该斜道。为了可拆除地安装,美国专利No. 3,814,403中描述的装置中的斜道设置有侧向 悬挂轴颈。该斜道在一侧上包括两个独立的轴颈,这两个轴颈被容纳在悬挂凸缘的两个独 立的座中,该悬挂凸缘连接至枢转机构以使得该悬挂凸缘可以将枢转扭矩传送至斜道。斜 道在相对侧上包括可以在固定凸缘的座中转动的单个悬挂轴颈。这些轴颈通过横向楔被固 定在两个凸缘中。美国专利No. 5,022,806中描述的装置中的斜道也设置有侧向悬挂轴颈。斜道在 一侧上包括两个独立的轴颈,这两个轴颈被容纳在悬挂凸缘的座中,该悬挂凸缘连接至枢 转机构以使得该悬挂凸缘可以将枢转扭矩传送至斜道。斜道在相对侧上包括单个轴颈,该 轴颈被容纳在可以在枢轴上转动的凸缘中。在德国专利申请DE 3342572中描述的装置中,斜道设置有两个专门的、鸭嘴形的 悬挂件,这种斜道在英国专利GB 1478527中也进行了阐述。通过每个悬挂凸缘上的三个轴 颈形成的对应的三点式悬挂物来容纳每个悬挂件,每个悬挂凸缘均可以被枢转机构驱动而 转动。悬挂件的特殊形状实现了将斜道固定至该悬挂凸缘的三点式悬挂物,与此同时允许 通过提升斜道的出口端而方便地将斜道取出。PCT专利申请WO 01/18255中公开了加料装置中的又一种斜道安装机构。这种装 置的斜道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向悬挂臂,其中这两个侧向悬挂臂连接至支撑转子。圆 柱形的悬挂销与每个悬挂臂相结合以用于将每个悬挂臂可枢转地连接至支撑转子。这两个 悬挂销中的每一个均以可缩进的方式被布置在支撑转子的轴承中。控制杆通过铰接接头连接至支撑转子。驱动装置连接至控制杆以将枢转扭矩传送至控制杆。为了将枢转扭矩传送 至悬挂臂,控制杆设置有止动件,该止动件与设置在斜道的对应悬挂臂上的反止动件接合。上述安装结构的缺点在于,它们需要相对费时且复杂的装配以及拆除过程,这种 装配和拆除过程典型地还需要定制的设备,即,用于在装配或拆除过程中操作斜道的专门 目的的装置。卢森堡专利LU 65663以及PCT专利申请WO 01/18255中都描述了这种附加 装置。在其他情况下也需要这种装置,因为在可以将斜道固定至支撑转子之前必须将斜道 保持在加料装置下面的适当位置中,并且还因为必须确保避免斜道无意间坠落的风险。技 术问题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料装置以及对应的分配斜道,其允许简便且安 全地拆除或装配斜道,例如,通过新的或经整修的斜道取代被损耗的斜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竖炉的加料装置,尤其是用于鼓风炉的加料装置,该加料 装置包括分配斜道,分配斜道具有细长的斜道本体,该斜道本体典型地为槽形主部件的形 式,其限定出用于散装材料的滑道;以及两个斜道安装件,侧向地连接至斜道本体的两侧, 用于将分配斜道可拆除地安装至加料装置。该加料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转动分配斜道的机 构,该结构具有可转动的支撑转子,该支撑转子具有与分配斜道的斜道安装件配合的两个 悬挂凸缘以用于将分配斜道安装至支撑转子。典型地,悬挂凸缘以相对面向的关系安装,并 且可绕垂直于转子的转动轴线的轴线在转子上枢转。根据本发明,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钩形部,该钩形部形成悬挂钩以用于将分 配斜道钩在悬挂凸缘上。每个悬挂凸缘均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被构造成沿着钩接合 (hook engagement)方向与钩形部接合。进一步,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邻接部(abutment portion),该邻接部与对应的悬挂凸缘上的反邻接部配合以提供沿横切于钩接合方向的方 向上的邻接,从而防止斜道绕着悬挂凸缘的支撑部枢转。本上下文中的钩形部是指这样的 部分该部分相对于从斜道的重心朝向大体的结合位置的方向至少局部是内弯的或向后弯 曲的。应在几何意义上理解本上下文中的横向,即,是横向的但不必是严格垂直的,尽管沿 基本上垂直方向的邻接对使构造和接合更容易而言是优选的。所提出的钩形安装结构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手段,该钩形结构可以通过根据提 升-移动-下降运动来简单地平移斜道而简单地实现接合和脱离,反之亦然。具体地,与 具有GB 1 478 527中所示的联接类型的斜道相反,在安装斜道以实现将斜道固定地安装 在支撑转子上的过程中,既不需要枢转斜道也不需要接合任何轴颈。因此,也不再需要专 门的斜道安装装置(诸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用来在装配和拆除过程中保持斜道的装 置)。无需进一步的测量,即可将斜道安全地安装至加料装置的支撑转子,即,当钩形部接 合在悬挂凸缘上时,藉由钩形部以及配合的支撑部来支撑斜道的重量。通过斜道安装件的 邻接部和悬挂凸缘的配合反邻接部来防止斜道相对于悬挂凸缘的无意间的摇摆。因此,此 后,当已经安全地安装了斜道时,可以采用额外的安全性措施,诸如借助偏心推杆的阻挡 (blocking)。提供安全安装的钩形结构的重量支撑部件(weight bearing part)不包括可 能会经受故障的可移动部件。本发明还提出了具有上述特征的分配斜道。并且给出了加料装置以及斜道的其他
5优选实施例。具体地,钩形部典型地包括突出部和凹部,并且因此,根据第一变型,钩形部可以 借助凹部(凸缘上的“阳”连接部,安装部件上的“阴”连接部)接合在悬挂凸缘的支撑部 上,或者根据第二变型,钩形部可以借助突出部(安装部件上的“阳”连接部,凸缘上的“阴” 连接部)接合在悬挂凸缘的支撑部上。关于邻接部以及配合反邻接部,将理解的是,这两者或者两者中的任一个可以包 括平行于所述接合方向定向的平的止动面,以使钩接合更容易,特别是在钩形部和支撑部 被设计成用于强制配合的情况下。然而,为了防止斜道安装件绕着悬挂凸缘上的支撑部枢 转,任何其他的横向定位也是充分可能的。


现在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鼓风炉的垂直横截面视图,其中以侧视图示出了在斜道更换过程中的分配 斜道并且局部地示出了布置在炉喉上的加料装置;图2是根据图1的视图,其中示出了当分配斜道被安装至加料装置时,在操作位置 中的分配斜道;图3A-图3D是示出了用于将图1的分配斜道安装至加料装置的过程的放大局部 垂直横截面视图;图4是根据图1-图3的斜道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图5A-图5B是示出了用于执行将图1的分配斜道安装至加料装置的步骤的可替 换方式的局部垂直横截面视图;图6是示出了图1-图5的分配斜道的斜道安装件以及加料装置的斜道支撑转子 上的对应安装结构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示出了斜道安装件和对应的安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图8是示出了斜道安装件和对应的安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在这些附图中,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特征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其他实施例的特 征,其通过由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的数字并在该数字后跟上与第一实施例结合使用的参考 标号而组成的参考标号来表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垂直横截面示出了鼓风炉10在炉喉12的区域中的部分。加料装置14被 布置在炉喉12的顶部上。加料装置14的工作原理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的BELL LESS TOPTM型,其允许将炉料(配料)精确地分配至鼓风炉10内部的任何位置处。图中仅示出 了加料装置14的与本发明有关的那些零部件。这种加料装置的其他结构性和功能性方面 在 US3, 814,434、US 5,022,806 以及 DE 3342572 中进行了描述。本加料装置14包括仅被示意性地示出的支撑转子16。该支撑转子16被加料装置 14支撑并且可绕大体上与炉轴线A重合的垂直转动轴线转动。转子16形成了中空本体,该 中空本体提供了用于炉10内的与炉轴线A共轴的炉料通道的内部空间,例如,穿过限定了 炉料通道(未示出)的供料机管口(feeder spout)。支撑转子16包括可枢转的安装结构18,该安装结构具有以面向关系布置在轴线A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盘形悬挂凸缘20。具有悬 挂凸缘20的安装结构18可绕枢转轴线B (在图1和图2中以横截面示出)枢转,该枢转轴 线正交于轴线A,即,垂直于图1和图2的平面。悬挂凸缘20以它们的盘中心相对于轴线B 偏心的方式被安装在支撑轴上,支撑轴限定了枢转轴线B并且被连接至驱动机构(未示出) 以用来使悬挂凸缘20枢转(见图2)。图1和2进一步示出了包括槽形主部件形式的细长本体M的分配斜道22。本体 24限定了用于散装材料的滑道,散装材料沿着轴线A由加料装置14送进,并穿过中空的支 撑转子16,进而到达斜道22上。炉料可以在本体M上朝向斜道22的出口沈滑动。通过 使斜道22绕轴线A转动并使斜道22绕轴线B枢转,加料装置14允许将炉料分配至炉10 内的任何位置处。本体M的结构同样可以与GB 1 487 527中描述的实例相对应,但是无 论如何对于本发明而言不是重要的。为了可拆除地将分配斜道22安装至加料装置14,斜道22包括斜道安装件观,该 斜道安装件在细长的悬挂臂30的一个端部上,并且该细长的悬挂臂具有侧向地固定至本 体M的另一个相对端部。每个斜道安装件观均具有各自的钩形部(整体上以参考标号32 指示)。钩形部32允许将斜道22可拆除地安装在安装结构18的对应的配合支撑部23上, 具体地安装在加料装置14的悬挂凸缘20上,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图2 中所见,细长的悬挂臂30以角度α被固定至本体Μ,按照炉喉12的锥度的函数来选取上 述角度。每个臂30在其固定至本体M的位置与斜道安装件观之间还具有弯曲部33。弯 曲部33使得斜道22适合于炉喉12的锥度并且增大了角度a。由于弯曲部33,臂30到本 体M的可用的固定长度是增加的并且使悬挂臂30适合于限制支撑转子16内沿水平方向 的可用空间。还将理解的是,依据炉喉锥度和加料装置的设计,同样可以省去悬挂臂,即,在 此提出的斜道安装件可以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直接地连接至斜道的本体。图1示出了更换过程中的分配斜道22,即,其中斜道22从加料装置14上拆除或 者被安装到加料装置上。如图1中所见,通过在出口沈附件连接至本体M的主起重缆线 34、以及分别连接至每个悬挂臂30的两个辅助起重缆线36提升斜道22。可以承受斜道22 的重量的任何类型的绳索、缆线或链条34、36都可以用来起重。斜道22穿过炉10的壳中 的通道门37。图3A示出了将斜道22装配在加料装置14上的过程中的其他步骤。如图3A中所 见,通过辅助起重缆线36将斜道22的臂30提起,即,提升到外壳38中,安装结构18的悬 挂凸缘20被布置在该外壳中。外壳38还容纳连接至悬挂凸缘20以用于使被安装的斜道 22绕轴线B枢转的驱动机构。为了起重的目的,偏转滑轮40被固定至外壳38并且这些滑 轮允许辅助起重缆线36经由外壳38中的开口 41,进而通过加料装置14的壳体44中的门 42(见图1)朝向外部绞盘机构(未示出)偏离。如将被理解的,起重缆线36(替代现有技 术中所用的专门目的的保持装置)被用来朝向支撑转子16提升安装件观并将安装件提升 到支撑转子中。图IBB示出了安装过程的下一个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安装件置入用于钩接合的位 置中。为此目的,使用如图3A-图3D中所示地可拆除地连接于外壳38的线性致动器46。 一旦钩形部32如图3A中所示的那样定位,则线性致动器46 (例如,液压缸)就操作。致动 器46的活塞48可以包括用于与两个臂30都邻接的横杆49,或者可以提供两个线性致动器46,每个线性致动器用于各自的斜道安装件28 (如图4所见)。在冲程过程中,活塞48通过 朝向支撑部23平移来推动两个斜道安装件观。与此同时,起重缆线36稍微松开以避免提 起斜道22。在活塞48整个冲程完成时,斜道安装件观已经达到图:3B中所示的位置。在随后的步骤中,在从图:3B中的位置移动到图3C中的位置时,斜道22借助于钩 形部32与支撑部23的接合而连接至安装结构18并因此连接至支撑转子16。如图3A-图 3D中所见,每个悬挂臂30的上端部上的钩形部32均由内弯的向后突出部50形成,并且钩 形部限定出凹部52。应注意,尽管每个斜道安装件观可能作为独立的部分连接,但是优选 地,它作为各自的臂30的整体部分而形成。每个配合支撑部23均从各自的凸缘20朝向相 对的凸缘20横向地伸出(如图4中最佳示出),以限定在形状上与榫眼状的凹部52共轭 (conjugate)的凸榫Μ。因此,凹部52和凸榫M提供了榫-卯类型的强制锁定(positive locking,强制联锁),并且以可转动刚性的方式(rotationally stiff manner)将斜道22 的臂30阻挡在悬挂凸缘20上,从而避免斜道安装件28横切于接合方向偏移,该接合方向 在图3C中以参考标号C指明。如将理解的,每个斜道安装件观的爪形突出部50和每个悬 挂凸缘20的凸榫M的尺寸被确定成使得榫-卯类型的支撑至少能承受斜道22的整体重 量。通过使臂30随着它们的斜道安装件观一起沿着由轴线C所指的接合方向下降(松开 起重缆线36)以使得榫眼状凹部52与凸榫M接合,从而实现钩形部32与支撑部23的接
I=I ο图3C还示出了形成支撑部23的凸榫M和凹部52各自具有相对的侧面(side flank) 64、66(见图,上述侧面相对于沿着轴线C在图3C中朝下的接合方向成角度β, 但是该角度取决于凸缘20的枢转角。在优选实施例中,侧面64、66相对于轴线C均成大约 5°至15°的相等的角度β,并且凸榫讨沿接合方向变宽,以使得凸榫M和凹部52限定 接合锥度,以保证通过侧面64、66的整个表面进行力传输,从而避免过度集中的载荷(点载 荷)。然而,角度β被选择成小于对应的自闭塞(self-blocking)角度以使斜道22的拆除 更容易,即,拆卸斜道安装件观,具体地为从支撑部23拆卸钩形部32。一旦如图3C所示的那样接合,则就形成了榫眼-凸榫型接合,则钩形部32与支撑 部23就将斜道22安全地支撑在加料装置14中。随后,起重缆线36被移除。为了进一步 的安全性,将多个偏心推杆56 (每个偏心推杆均可抽出且可转动地支撑于相应的悬挂凸缘 20上)插入穿过每个臂30的上端部中的椭圆形(oblong,长圆形)推杆孔58。转动偏心 推杆56以按压整体形成在每个臂30上端上的平的止动面60,并使该止动面与每个凸缘20 上的对应的反邻接部62 (也为止动面的形式)保持邻接。推杆56被阻挡并且还依靠椭圆 形推杆孔的倾斜纵向轴线(longitudinal axis,长轴)来确保凹部52和凸榫M的接合。 因而,获得了图3C中所示的构造,其中斜道22被固定地安装至加料装置14。随后,如图3D 中所见,枢转扭矩可被传输至斜道22。如将从图3A-图3D中理解的,由于平的止动面60, 因此斜道安装件观除了用于可移除的连接的钩形部32之外,还各自包括邻接部,该邻接部 总体上以参考标记59指出。通过使各个斜道安装件观与对应的凸缘20 (即,与反邻接部 62)相邻接,邻接部59还被用来使斜道安装件观进入到准备用于钩形部32与支撑部23的 钩接合的位置中,如图3B中所见。由于止动面60平行于钩接合方向C延伸,因此可以简单 地通过使斜道安装件观下降,即,松开起重缆线36同时使止动面60、62保持邻接来实现图 3C中所见的钩接合。
一旦斜道安装件观接合在悬挂凸缘20上,则即使在偏心推杆56被接合之前,斜 道22也可被安全地安装至支撑转子16。依靠所提出的构造,简单的操纵就允许使斜道22 与凸缘20相接合,S卩,可以使用简单的提升来安装和拆除斜道22。因此,无需专门的设备来 支撑斜道。将会理解的是,通过颠倒上述的过程,还可以以简单且迅速的方式执行斜道22 的拆除。还会被理解的是,止动面60、62相对于支撑部23定向并定位(图1-图7中在上 方,图8中在下方),从而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接收或运载被施加到支撑部23上的扭矩(力矩 /力偶),该扭矩是由于斜道22 (可能还包括炉料)的重心位于侧向地偏离穿过支撑部23 的垂直平面的位置处而引起。因此,邻接部59和配合的反邻接部62被设计成有效地防止 斜道安装件观的重量引起的枢转,并因此防止斜道22绕悬挂凸缘20上的支撑部23枢转。图4以俯视图示出了包括相对的悬挂凸缘20的支撑转子16的主要部件,在相对 的悬挂凸缘之间提供用于炉料的中心通道25的空间。图4还示意性地示出了驱动机构的 齿轮箱27,齿轮箱具有输出轴,凸缘20被固定至该输出轴以便通过使所安装的斜道22绕轴 线B枢转来枢转斜道。以在俯视图中所见的那样,图4还示出了平板状的臂30和它们的安 装件观(全黑的元件)。图4进一步示出了 两个可拆除的液压缸46的布置,这两个液压 缸用于如上所述的那样将安装件观从图3A的位置移动到图:3B的位置;以及滑轮40,通过 这些滑轮在加料装置14内部引导起重缆线36,以将安装件28提升到图3A的位置中。图5A-图B示出了可替换的布置,该布置采用与图3A-图B中所示的平移类似的 方式来将安装件观平移到为钩链接合而准备的位置中。在图5A-图B的实施例中,液压缸 146用来推动可移动地被支撑的滑轮140,该滑轮被布置在由滑动导轨149支撑的托盘147 上,以使得滑轮140可水平地平移。因此,代替将液压缸146的活塞148直接推到安装件观 上,活塞可操作地连接至托盘147。通过侧向地移动滑轮140,斜道22通过紧固于安装件28 的起重缆线36而被支撑在滑轮上,图5A-图B的布置还允许使斜道22进入预接合的位置, 以用于钩形部50与凸缘20的接合。如图;3B中所示,当邻接部59与反邻接部62邻接时, 就到达该预接合位置。如图3B中所示,平的止动面60平行于钩接合方向(见图3C中的参 考标号C)延伸。图6更详细地示出了斜道22的斜道安装件观以及相关联的支撑转子16的安装 结构18的构造的放大视图。凸榫M与反邻接部62分开一距离,该距离提高了扭矩的传输 并且还允许悬挂臂30的爪形部50通过(见图3B)。由臂30上的突出所形成的平的止动面 60平行于接合方向或释放方向(即,平行于轴线C),并且通过被阻挡的偏心推杆56而牢固 地抵压在反邻接部62上。偏心推杆56提供附加的固定安全性并且可以降低由相当大的枢 转扭矩引起的榫眼状凹部52与凸榫M之间的后冲。偏心推杆56还用来吸收绕支撑部23 的任何反酌扭矩(opposite torque),即,与分别被凸缘20上的邻接部59的止动面60和反 邻接部的止动面62吸收的扭矩相反的任何扭矩。在所示的构造中,这种反酌扭矩诸如在斜 道22的本体M被引入比图2中所示的位置更垂直的位置中(例如,为了中心加料)的情况 下发生。一般地说,如果斜道枢转到斜道22 (可能包括炉料)的重心从通过支撑部23 (其 中通过止动面60、62吸收扭矩)的垂直平面的一侧穿过而到达该平面的另一侧的位置中, 则该反酌扭矩发生。椭圆形推杆孔58使推杆56的插入更容易并且还允许推杆56的偏心动作。如图 6中进一步可见,每个悬挂臂30均包括用作连接起重缆线36的紧固装置的通孔68。结合图1从图6中将会理解,凹部52定向成使它的孔朝向斜道22的本体M,且近似朝向斜道的 重心。因而,利用斜道22的重量可以有助于支撑部23与钩形部32之间的榫-卯型的全接 合,并且消除斜道22掉落的风险。图7示出了具有钩形部232的斜道安装件2 和悬挂凸缘220上的共轭的转子 侧支撑部223的第二实施例。在图7的实施例中,整体地形成在悬挂凸缘220上的单个突 出部具有两个功能它在悬挂凸缘220上提供榫眼状凹部255,以及提供平止动面形式的反 邻接部沈2。据此,图7中的斜道安装件228的内弯突出部250被用来通过与悬挂凸缘220 上的凹部255配合的鼻部253来接合支撑部223。换言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突出部 250的末端而非所限定的凹部(如图1-图6所示)来将钩形部232接合在支撑部223上。 此外,邻接部259具有不同的形状,该邻接部承载与凸缘220上的作为反邻接部的平止动面 262配合的平止动面沈0。然而,图1-图6的第一实施例的斜道安装件观一般被塑造成类 似于马头或海马头的形状,图7的斜道安装件2 —般类似于鹦鹉的头。图7中所示的安 装结构的其他方面与相对于图6所述的那些方面相同。图8示出了具有钩形部332的斜道安装件3 和悬挂凸缘320上的共轭的转子侧 支撑部323的第三实施例。图7的结构中的悬挂凸缘320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在 于尽管支撑部323包括相似形状的凸榫354,但是该支撑部被布置在反邻接部362上方而 非下方。对应地,扭矩关系反转了并且图7中的邻接沿着与图6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因此产 生了一般为水平地镜像(mirrored)布置。据此,考虑图8的斜道安装件328,钩形部332的 突出部350处在远离斜道22的出口端的一侧上。然而,同样地,榫眼状凹部352和支撑部 323的配合的凸榫3M具有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如在图8中进一步可见, 邻接部359被布置在钩形部332下方并且包括由臂330的狭窄侧相应形成的平止动面360, 该止动面与形成了悬挂凸缘320上的反邻接部362的平止动面配合。如在第二实施例中那 样,这两个止动面360、362都平行于钩接合方向延伸。图8中所示的安装结构的其他特征 通过与相对于图1-图4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那些特征的参考标号相对的、百位数增大的参 考标号指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竖炉的加料装置,尤其是用于鼓风炉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分配斜道,具有细长的斜道本体,其提供了用于散装材料的滑道;以及两个斜道安装 件,侧向地连接至所述斜道本体的两侧,以将所述分配斜道安装至所述加料装置;用于转动所述分配斜道的机构,所述机构具有可转动的支撑转子,所述支撑转子具有 与所述分配斜道的所述斜道安装件配合的两个悬挂凸缘,以安装所述分配斜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钩形部,所述钩形部形成用于将所述分配斜道安装至所述悬挂 凸缘的悬挂钩;每个悬挂凸缘均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被构造成沿着钩接合方向与所述钩形部接合;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邻接部,所述邻接部与对应的悬挂凸缘上的反邻接部配合,以 提供沿横切于所述钩接合方向的方向上的邻接,从而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悬挂凸缘的支撑 部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钩形部均包括突出部和凹部,并且其 中,每个支撑部均被构造成沿着所述钩接合方向与所述钩形部的所述凹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钩形部均包括突出部和凹部,并且其 中,每个支撑部均被构造成沿着所述钩接合方向与所述钩形部的所述突出部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斜道安装件的邻接部均包括平行于所述钩接合方向延伸的平止动面,所述平 止动面与对应的悬挂凸缘上的反邻接部配合,从而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支撑部枢转;或者每个所述悬挂凸缘的反邻接部均包括平行于所述钩接合方向延伸的平止动面,所述平 止动面与对应的斜道安装件上的邻接部配合,从而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支撑部枢转;或者每个邻接部和每个反邻接部均包括平行于所述钩接合方向延伸的相应的平止动面,所 述斜道安装件的止动面与对应的悬挂凸缘上的止动面配合,从而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支撑 部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所述钩形部和所述支撑部被构 造成通过强制锁定来提供可转动的刚性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所述钩形部和所述支撑部被构造成提供 榫-卯型的接合,所述接合防止被接合的斜道安装件沿横切于所述钩接合方向的两个方向 相对于所述悬挂凸缘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所述钩形部均包括突出部 或凹部,所述突出部或凹部包括相对的侧面,所述侧面相对于所述钩接合方向成角度地布 置,从而限定出接合锥度,并且所述突出部或凹部与对应的悬挂凸缘的支撑部上的共轭的 相对侧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所述相对的侧面相对于所述钩接合方向成 大约5°至15°的相等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所述钩形部均包括朝向所 述斜道本体定向的突出部或凹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线性致动器,所述线性致动器具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推动所述斜道安装件并使所述斜道安装件的邻接部 与对应的反邻接部邻接而使所述斜道进入到用来将每个所述钩形部接合在其对应的支撑 部上的位置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所述斜道包括细长的悬挂臂, 所述悬挂臂具有第一端部,侧向地固定至所述斜道本体;以及第二端部,相应的斜道安装 件与所述第二端部整体地形成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悬挂臂均包括在所述第一端部 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弯曲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用于容 纳对应的悬挂凸缘的偏心推杆的推杆孔,所述推杆孔优选地为具有纵向轴线的椭圆形,所 述纵向轴线被定向为使得所述推杆能够增强对应的钩形部与对应的支撑部的接合。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中,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用于将 所述斜道紧固至提升缆线的紧固装置。
15.一种分配斜道,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述分配斜道包括细长的斜道本体,提供了用于散装材料的滑道;以及两个斜道安装件,侧向地连接至所 述斜道本体的两侧,以将所述分配斜道安装至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两个悬挂凸缘, 所述悬挂凸缘与所述分配斜道的所述斜道安装件配合,以安装所述分配斜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钩形部,所述钩形部形成悬挂钩,通过所述悬挂凸缘上的对应 的支撑部与所述钩形部沿着钩接合方向的接合,所述悬挂钩将所述分配斜道安装至所述悬 挂凸缘;以及每个斜道安装件均包括邻接部,所述邻接部与对应的悬挂凸缘上的反邻接部配合,以 提供沿横切于所述钩接合方向的方向上的邻接,从而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悬挂凸缘的支撑 部枢转。
16.用于将分配斜道安装到竖炉的、尤其是鼓风炉的加料装置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斜道具有侧向地连接至细长的斜道本体的两侧的两个斜道安装件,每个件均 包括邻接部和钩形部,该钩形部形成用于将所述分配斜道安装至所述加料装置的悬挂钩;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可转动支撑转子,该可转动支撑转子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分配斜道的 两个悬挂凸缘,每个悬挂凸缘均具有支撑部和反邻接部,所述支撑部被构造成沿着钩接合 方向与所述钩形部接合,所述反邻接部与对应的斜道安装件上的所述邻接部配合,以提供 沿横切于所述钩接合方向的方向上的邻接;所述方法包括将提升装置紧固至所述安装件;用所述提升装置将所述安装件提升到所述支撑转子中;以及通过沿着所述钩接合方向将每个钩形部接合在所述支撑部上来将所述分配斜道钩到 所述支撑转子上,从而,通过所述钩形部将所述分配斜道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所述 邻接部与所述反邻接部的邻接来防止所述斜道绕所述支撑部的枢转。
全文摘要
一种竖炉加料装置(14)(具体为鼓风炉10的加料装置)以及相应的分配斜道(22)。分配斜道(22)具有提供了用于散装材料的滑道的细长斜道本体(24);以及两个斜道安装件(28),侧向连接至斜道本体(24)的两侧以将分配斜道安装至加料装置(14)。加料装置包括用于转动分配斜道的机构,该机构具有可转动的支撑转子(16),支撑转子具有与分配斜道(22)的斜道安装件(28)配合的两个悬挂凸缘(20)以安装分配斜道。斜道(22)的每个斜道安装件(28)均包括钩形部,钩形部形成用于将分配斜道(22)安装至悬挂凸缘(20)的悬挂钩。每个悬挂凸缘(20)依次具有支撑部(23),其被构造成沿钩接合方向(C)与斜道(22)的钩形部(32)接合。此外,每个斜道安装件(28)均包括邻接部(59),邻接部与对应的悬挂凸缘(20)上的反邻接部配合(62)以提供沿横切于钩接合方向(C)的方向的邻接,从而防止斜道(22)绕悬挂凸缘(20)的支撑部(23)的枢转。
文档编号C21B7/20GK102137940SQ20098013372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克劳德·廷内斯, 布鲁诺·弗洛拉, 杰夫·万迪威尼 申请人: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