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094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镀膜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镀膜机坩埚机构采用的手工设计方法,CAD只是起到辅助绘图的作用,同时新的设计人员对坩埚机构的设计知识掌握不足,设计效率很低,使镀膜机产品的生产制造周期大大延长,同时也增加了人为错误的概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建立坩埚机构的零、配件数据库、模块模型库、案例数据库,并根据客户在订单中的不同配置,从系统界面上确定参数,通过案例推理机制从零件库中选择、组合与模块重组,设计不同配置的坩埚机构,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本发明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系统包括镀膜机坩埚机构的组成零、配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所述各零、配件的结构尺寸以及零、配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模块模型库,该模型库中将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分成若干模块,且每一模块具备多型号、多系列;案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已经配置好的多型号、多系列的所述镀膜机坩埚机。
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的组成零、配件数据库是将由行与列组成的坩埚机构事物特性表通过SQL数据库记录保存,所述坩埚机构事物特性表中记录保存有坩埚机构的技术参数,该技术参数为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中的零件或装配体的各零、配件的结构尺寸以及零、 配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所述案例数据库的实现是将多型号和多系列的、既有的镀膜机坩埚机构中出现过的模块及模块之间约束规则在EXCEL文件中表达出来后,将该文件通过SQL软件自带接口导入到数据库中,由程序实现将案例显示到界面中,供客户进行坩埚机构的配置。
所述模块模型库的实现是根据所述案例数据库中出现过的坩埚机构的模块,通过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建立的零件和装配体的命名规则,需要同建立事物特性表时采用的线分类编码体系规则相对应,以方便模块重组时的调用。
所述配置系统中的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由坩埚、回转轴部、回转轴驱动部和电子枪及电子枪冷却水部四个模块构成。
四个所述模块之间配合部位的机构形状和尺寸具有相同的安装基面和相同的安装尺寸。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实现了从客户配置要求到镀膜机坩埚机构快速化自动化模块化设计,产品设计效率大大提高,避免了人工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设计人员经验缺乏的难题,并降低设计成本,使企业大大提高了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图I是本发明中坩埚机构的模块划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配置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中坩埚机构选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零、配件数据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4分别为坩埚I、回转轴部2、回转轴驱动部3、电子枪4。
实施例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置系统由模块模型库(含零件),案例数据库,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装配关系(即零、配件数据库)、接口类型数据库,程序界面、程序代码组成。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块模型库将坩埚机构分为坩埚I、回转轴部2、回转轴驱动部3、电子枪4。上述四个部件分别作为模块模型库的独立单元模块,其中单个独立单元模块内含有若干参数不同的同种部件,如坩埚I的模块模型库内含有若干参数不同的坩埚。模块模型库的实现是根据所述案例数据库中出现过的坩埚机构的模块,通过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建立的零件和装配体的命名规则,需要同建立事物特性表时采用的线分类编码体系规则相对应,以方便模块重组时的调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零、配件数据库中记录有坩埚I的种类、主参数、坩埚深度及对应的型号、回转轴部2、回转轴驱动部3的回转轴驱动方式及对应的型号、电子枪4角度及对应的型号。此处额外需要阐明的是上述零、配件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匹配的,即可以根据所需坩埚的参数得到该坩埚的型号,然后通过该坩埚的型号自动匹配出相对应的回转轴驱动方式。
零、配件数据库是由行与列组成的,通过SQL数据库记录保存。该数据库中主要记录坩埚机构的一些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描述了坩埚机构中的零件或装配体的一些具体属性取值,如针对零件有坩埚的直径、点数和针对装配体有坩埚机构与回转轴部的装配关系等特征。利用零、配件数据库的事物特性和几何实体参数之间产生映射关系,通过PR0/E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和各软件之间的接口,就可以实现驱动零部件的具体参数或者更换装配体中某一模块,进而实现零部件的快速变型设计,即通过零、配件数据库内参数修改,并且依靠其映射关系,对模块模型库内的四个模块都能进行参数修改。
案例数据库的实现过程主要通过将不同配置的合同中出现过的模块及模块之间约束规则在EXCEL文件中表达出来,这种约束规则是已经得到实践验证的。然后将EXCEL 文件通过接口导入到数据库中,由程序实现将案例显示到界面中,供客户进行坩埚机构的配置,即案例数据库含若干以往已完成设计的坩埚机构。
模块模型库的配合部位的机构形状和尺寸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因此对坩埚机构中不同模块的装配而言,具有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模块一定要具有相同的安装基面和相同的安装尺寸,才能保证模块的有效组合,这也是模块划分过程中的原则。不同模块的接口主要是在PR0/E中建立模块的基准面或参照线,并结合零、配件数据库中存储的一些基准面的相对距离参数以及运用PR0/E的API来编写程序自动实现的。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以某一型号的镀膜机坩埚机构为例,根据对镀膜机功能的要求,计算出坩埚机构中所需零件的参数和型号,以及各个模块的接口方式,如坩埚的类型、主参数、坩埚深度等等,根据所计算出来的坩埚的型号,回转轴部会自动匹配出回转轴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配置系统在完成客户方案中得出的坩埚机构各个模块的选型后,进行案例的检索,查询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案例设计,系统将查询结果返回到系统界面上(图4)供设计人员选择使用。 设计人员选择相似度最高的方案进行修改完成新方案的设计,程序会自动打开该相似度最高的方案中各个模块的三维模型,并完成虚拟的装配,同时设计人员可以进入需要修改的模块设计界面,具体修改模块需要更改的参数,如图4所示为坩埚机构的零、配件数据库,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0/E的二次开发功能驱动模型,实现变型设计。
本实施例的配置系统所采用的检索方法分为正向检索和反向检索。正向检索是将客户公司、客户地址、客户的合同号作为检索条件,通过程序将案例数据库内已完成的坩埚机构配置直接显示到系统界面,方便客户定制相同或相似配置的坩埚结构,提高了设计效率。反向检索是进行一个新的合同配置,通过在系统界面上直接输入镀膜机的主要配置模块,然后进行检索,系统返回的是一个结果集,而每条结果集行尾部都设置一个标识,通过这个标识设置相似度,这里的相似度指的是案例库中的案例与新设计的坩埚机构的参数的匹配个数。此处额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案例数据库内有两个相似度相同的案例可供选择时,选择时间较近的案例作为优先案例。
当根据设计要求的坩埚机构配置完成之后,可对案例数据库和模块模型库进行扩充,该扩充具体指的是将整个坩埚机构的配置作为新案例扩充至案例数据库中,将坩埚机构内的四个模块作为新模块扩充至模块模型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系统包括镀膜机坩埚机构的组成零、配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所述各零、配件的结构尺寸以及零、配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模块模型库,该模型库中将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分成若干模块,且每一模块具备多型号、多系列;案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已经配置好的多型号、多系列的所述镀膜机坩埚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的组成零、配件数据库是将由行与列组成的坩埚机构事物特性表通过SQL数据库记录保存,所述坩埚机构事物特性表中记录保存有坩埚机构的技术参数,该技术参数为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中的零件或装配体的各零、配件的结构尺寸以及零、配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案例数据库的实现是将多型号和多系列的、既有的镀膜机坩埚机构中出现过的模块及模块之间约束规则在EXCEL文件中表达出来后,将该文件通过SQL软件自带接口导入到数据库中,由程序实现将案例显示到界面中,供客户进行坩埚机构的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模型库的实现是根据所述案例数据库中出现过的坩埚机构的模块,通过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建立的零件和装配体的命名规则,需要同建立事物特性表时采用的线分类编码体系规则相对应,以方便模块重组时的调用。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系统中的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由坩埚、回转轴部、回转轴驱动部和电子枪及电子枪冷却水部四个模块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模块之间配合部位的机构形状和尺寸具有相同的安装基面和相同的安装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真空镀膜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镀膜机坩埚机构模块化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系统包括镀膜机坩埚机构的组成零、配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所述各零、配件的结构尺寸以及零、配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模块模型库,该模型库中将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构分成若干模块,且每一模块具备多型号、多系列;案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已经配置好的多型号、多系列的所述镀膜机坩埚机。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实现了从客户配置要求到镀膜机坩埚机构快速化自动化模块化设计,产品设计效率大大提高,避免了人工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设计人员经验缺乏的难题,并降低设计成本,使企业大大提高了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文档编号C23C14/26GK102925865SQ2012103315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同喜, 仲梁维, 李晟昊, 戴秀海, 宫健 申请人:光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