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尤其指应用在精密铸造产品的毛边与浇道磨除作业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密铸造完成的产品,都是连接在浇道上,必须将铸件产品从浇道处切割分离。然而采用切割方式取下铸件产品时,其表面仍会留下小段的浇道,有时也可能发生一些毛边,因此必须再使用研磨机将浇道及毛边磨除,以确保铸件产品的品质。传统磨除浇道及毛边的方式有多种,一般是由工人手持铸件产品靠向砂轮机(例如公告第M380858号所示的研磨机),将浇道及毛边磨除。但是,这种方法会因工人的技术能力影响品质的统一性,因为每次徒手将铸件产品靠向砂轮机进行研磨,其动作不能保持相同,同理品质也参差不齐。而且,由工人手持铸件产品靠向砂轮机,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并不是一般人能容易上手的。再者,即使受过相当的训练,仍然可能因失误而导致手部接触砂轮而受伤。为此,现有的技术手段曾提出一种自动进料的铸物毛边研磨机送料回转装置(公告第340434号),然而上述回转装置的作动方式只能上下升降及回转,对于结构复杂的精密铸件而言,已经不符合时下的需求,亟待更新的进给平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进而达到自动化进给及可设定各种研磨动作的目的,并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及安全作业环境等功效。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包括一底座。一鞍座,设置于该底座上,其包括一第一座体、至少一第一导轨,及一第一油汽压缸;该第一座体结合于该底座上,该第一导轨水平地结合于该第一座体。一 Y轴向平台,设置于该鞍座上,其包括一第二座体、至少一第二导轨,及一第二油汽压缸;该第二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一导轨,该第二导轨水平地结合于该第二座体;上述该鞍座的第一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二座体。一X轴向平台,设置于该Y轴向平台上,其包括一第三座体、至少一第三导轨,及一第三油汽压缸;该第三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二导轨,该第三导轨及该第三油汽压缸垂直地结合于该第三座体;上述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三座体。一 Z轴向平台,设置于该X轴向平台上,其包括一第四座体,该第四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三导轨;上述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四座体。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Z轴向平台的第四座体上,其包括一分度装置及一连结于该分度装置的马达;及一回转平台,该回转平台结合于该分度装置上,该回转平台被该分度装置带动旋转。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鞍座的第一座体为U形座,该鞍座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设置于该鞍座的U形座上。[0008]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座体为U形座,该Y轴向平台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设置于该Y轴向平台的U形座上。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座体为U形座,该X轴向平台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三导轨,该第三导轨设置于该X轴向平台的U形座上。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第一导轨、该第二导轨及该第三导轨为圆杆。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座体设有套置于该第一导轨的第二滑座。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座体设有套置于该第二导轨的第三滑座。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该回转平台为一平板,该平板设有多个治具固定部。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于该治具固定部的治具。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于该治具固定部的旋转治具,该旋转治具包括一固定座,一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座的齿轮,一连结于该齿轮一端的旋转元件,一结合于该固定座的驱动装置,及一连接于该驱动装置的齿条,该齿条啮合在齿轮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上述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包括一研磨机及至少一座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其中该研磨机设有一砂轮;及该研磨机进给平台设置于该研磨机的前侧,且该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回转平台邻靠于该砂轮。有选地,所述的设有有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该研磨机设有两个砂轮,及两座设置于该研磨机前侧的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各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回转平台邻靠于该砂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能够提供将精密铸造完成的产品夹置在回转平台上,通过回转平台将产品输送到砂轮,将产品上多余的毛边及浇道部位磨除,进而达到自动化进给、提升生产效率及安全作业环境等功效。
图I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移动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升降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研磨机的俯视及回转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研磨机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研磨机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治具的安装状态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治具的安装状态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治具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治具的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旋转治具的安装侧视示意图。[00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旋转治具的安装俯视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旋转治具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旋转治具的动作示意图二。部件名称10研磨机进给平台;I底座;11控制箱;12工作台;13悬臂;2鞍座;21第一座体;22第一导轨;23第一油汽压缸;3 Y轴向平台;31第二座体;32第二导轨;33第二油汽压缸;34第二滑座;4 X轴向平台;41第三座体;42第三导轨;43第三油汽压缸;44第三滑座;5 Z轴向平台;51第四座体;52第四滑座;6驱动装置;61分度装置;62马达;I回转平台;71治具固定部;8治具;8a旋转治具;81固定座;82齿轮;83旋转元件;831转盘;84驱动装置;85齿条;86快速夹具;20研磨机;201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进给平台,研磨机进给平台10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一底座I、一鞍座2、一 Y轴向平台3、一 X轴向平台4、一 Z轴向平台5、一驱动装置6及一回转平台7,其中该底座I可为图示所示的矩型座体或其他型体,底座I内部可供设置油压系统及电气设备等,而且其一侧可以设置一控制箱11,其前侧可设有一工作台12。其中,如图I所示,该控制箱11可直接结合在底座I的一侧,或如图8所示结合在一悬臂13上,使控制箱11位于研磨机进给平台上方。该鞍座2设置于底座I上,其包括一第一座体21、至少一第一导轨22,及一第一油汽压缸23 ;其中,第一座体结合于底座I上,第一导轨22水平地结合于第一座体21上,而第一油汽压缸23水平地结合于第一座体21的一端,使第一油汽压缸23的一作用端(第一油汽压缸23的芯轴)延伸到第一座体21中。该Y轴向平台3设置于鞍座2上,其包括一第二座体31、至少一第二导轨32,及一第二油汽压缸33 ;其中,第二座体31活动地结合于鞍座2的第一导轨22,使第二座体31能沿着第一导轨22前后移动;第二导轨32水平地结合于第二座体31上;而第二油汽压缸33水平地结合于第二座体31的一端,并使第二油汽压缸33的一作用端(第二油汽压缸33的芯轴)延伸到第二座体31中;而且,上述该鞍座2的第一油汽压缸23的一作用端连结于第二座体31,以带动整个Y轴向平台3前后移动(如图3所示)。X轴向平台4设置于Y轴向平台3上,其包括一第三座体41、至少一第三导轨42,及一第三油汽压缸43 ;其中,第三座体41活动地结合于Y轴向平台3的第二导轨32,使第三座体41能左右移动;第三导轨42及第三油汽压缸43垂直地结合于第三座体41的中央,并使第三油汽压缸43的一端突伸到第三座体41上;而且,上述Y轴向平台3的第二油汽压缸33的一作用端连结于第三座体41,以带动整个X轴向平台4左右移动(如图3所示)。[0061 ] 该Z轴向平台5设置于X轴向平台4上,其包括一第四座体51,第四座体51活动地结合于X轴向平台4的第三导轨42上,使第四座体51能升降活动;而且,上述该X轴向平台4的第三油汽压缸42的一作用端连结于第四座体51下方,以带动Z轴向平台5升降活动(如图4所示)。该驱动装置6设置于Z轴向平台5的第四座体51上,其包括一分度装置61及一连结于分度装置61的马达62,通过马达62驱动分度装置61,使分度装置61的一出力轴(未图示)能带动回转平台7。该回转平台7结合于分度装置61上的一平板,使回转平台7被分度装置61带动旋转,而且能够依特定的角度进行回转(如图4所示)。如此通过上述底座I、鞍座2、Y轴向平台3、X轴向平台4、Z轴向平台5、驱动装置6及回转平台7的结构设计,就能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如图I所示),可用于安装在研磨机前侧或选定侧,用于将待研磨物输送进给到研磨机的砂轮,以达到自动化进给、提升生产效率及安全作业环境等功效。如图2所示,上述该鞍座2的第一座体21可为U形座,而且具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导轨22,将两个第一导轨22水平设置于鞍座2的第一座体21 ( U形座)上。上述该Y轴向平台3的第二座体31可为U形座,而且也具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32,并将两个第二导轨32水平地设置于Y轴向平台3的第二座体31 ( U形座)上。上述该X轴向平台4的第三座体41也可为U形座,同样具有两个平行的第三导轨42,并将两个平行的第三导轨42设置于X轴向平台4的第三座体41 ( U形座)上。如图2所不,上述的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32及第三导轨42为圆杆,用于导引各座体移动及升降。为此,上述该Y轴向平台3的第二座体31设有套置于第一导轨22的第二滑座34。该X轴向平台4的第三座体41也设有套置于第二导轨32的第三滑座44。同理,Z轴向平台5的第四座体51也设有套置于第三导轨42的第四滑座52。如此就能使Y轴向平台3、X轴向平台4及Z轴向平台5平顺地移动及升降。为方便将待研磨物固定在回转平台7上,如图2所示,上述该回转平台7为一平板,平板设有多个治具固定部71,治具固定部71可为沟槽、螺孔或其他结构,可将至少一治具8安装于治具固定部71 (如图5及图7所示为两组治具8),除了方便安装治具8,还能利用多组治具8夹持待研磨物,以增进其工作效率。其中,该治具8可为快速夹具(例如机械四连杆夹具),用以将工件夹持固定,以配合上述机构进行平面研磨;或如图8及图9所示,也可为一种旋转治具8a,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旋转治具8a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固定座81,一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座81的齿轮82, —连结于该齿轮82 —端的旋转兀件83, —结合于该固定座81的驱动装置84,及一连接于该驱动装置84的齿条85 ;该驱动装置84可为油/汽压缸,使齿条85结合在油/汽压缸的出力轴上,并使齿条85啮合在齿轮82上;这样,能利用驱动装置84驱动齿条85,进而带动齿轮82及旋转元件83,因此固定在旋转元件83上的工件,将能进行弧形面研磨工作。再如图12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该旋转治具8a可以设置不同的方向,而其旋转元件83可为一矩形或其他形状的转盘831,并于该转盘831上另结合一快速夹具86 (例如机械四连杆夹具);这样,如图13至图15所示,能利用驱动装置84驱动齿条85,进而带动齿轮82及转盘831旋转,因此被固定在快速夹具86上的工件,将能进行其他弧形曲面的研磨作业。参阅图5至图7所示,通过上述研磨机进给平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可提出一种设有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其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一研磨机20及至少一座研磨机进给平台10,其中该研磨机20设有至少一砂轮201 ;而上述该研磨机进给平台10设置于研磨机20的前侧,并使研磨机进给平台10的回转平台7邻靠于砂轮201。更佳的实施例是该研磨机20设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砂轮201,并设置有两座该研磨机进给平台10于研磨机20前侧,使各研磨机进给平台10的回转平台7邻靠于砂轮201,因此被固定在治具8或旋转治具8a上的工件,就能进行平面或弧面研磨作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包括一底座;一鞍座,设置于该底座上,其包括一第一座体、至少一第一导轨,及一第一油汽压缸;该第一座体结合于该底座上,该第一导轨水平地结合于该第一座体;一 Y轴向平台,设置于该鞍座上,其包括一第二座体、至少一第二导轨,及一第二油汽压缸;该第二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一导轨,该第二导轨水平地结合于该第二座体;上述该鞍座的第一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二座体;一 X轴向平台,设置于该Y轴向平台上,其包括一第三座体、至少一第三导轨,及一第三油汽压缸;该第三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二导轨,该第三导轨及该第三油汽压缸垂直地结合于该第三座体;上述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三座体;一 Z轴向平台,设置于该X轴向平台上,其包括一第四座体,该第四座体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三导轨;上述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油汽压缸的一作用端连结于该第四座体;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Z轴向平台的第四座体上,其包括一分度装置及一连结于该分度装置的马达;及一回转平台,该回转平台结合于该分度装置上,该回转平台被该分度装置带动旋转。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鞍座的第一座体为U形座,该鞍座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设置于该鞍座的U形座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座体为U形座,该Y轴向平台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设置于该Y轴向平台的u形座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座体为U形座,该X轴向平台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三导轨,该第三导轨设置于该X轴向平台的U形座上。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轨、该第二导轨及该第三导轨为圆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Y轴向平台的第二座体设有套置于该第一导轨的第二滑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X轴向平台的第三座体设有套置于该第二导轨的第三滑座。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回转平台为一平板,该平板设有多个治具固定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于该治具固定部的治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机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安装于该治具固定部的旋转治具,该旋转治具包括一固定座,一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座的齿轮,一连结于该齿轮一端的旋转元件,一结合于该固定座的驱动装置,及一连接于该驱动装置的齿条,该齿条啮合在齿轮上。
11.一种设有权利要求I至10任一项所述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研磨机及至少一座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其中该研磨机设有一砂轮;及该研磨机进给平台设置于该研磨机的前侧,且该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回转平台邻靠于该砂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有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该研磨机设有两个砂轮,及两座设置于该研磨机前侧的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各研磨机进给平台的回转平台邻靠于该砂轮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机进给平台及其研磨机,该研磨机进给平台包括一底座上设置一鞍座;鞍座设有导轨及油汽压缸,用以驱动设置在其上的一Y轴向平台前后移动;Y轴向平台设有导轨及油汽压缸,用以驱动设置在其上的一X轴向平台左右横移;X轴向平台设有导轨及油汽压缸,用以驱动设置在其上的一Z轴向平台进行升降;Z轴向平台上设置一驱动装置及一回转平台,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回转平台进行旋转;由此组成研磨机进给平台,并可将研磨机进给平台设置在研磨机前侧,进而组成设有研磨机进给平台的研磨机,达到自动化进给及可设定各种动作的功能。
文档编号B24B37/00GK202804906SQ2012204784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萧于盛 申请人:萧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