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07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低压铸造模具主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压铸造过程中,液态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向模具型腔中充型,模具型腔为密闭型腔,型腔中的气体在液态金属充入的过程中需要迅速排出模具,在低压铸造模具中大多采用大量排气塞、缝隙方式依靠液态金属充型时产生的型腔压力来排气,由于型腔压力的存在,铸件充型过程中常常伴有卷气,最终产生铸件气孔的缺陷,甚至带来浇不足的铸造缺陷,而采用主动排气的方式,在液态金属充型过程同时,排气装置将型腔内的气体向外抽出,减少模具型腔内的压力,将减少由于排气不畅带来的铸件浇不足、气孔等缺陷,也将减少排气塞的数量,降低模具加工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低压铸造模具提供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低压铸造模具主动排气装置,以减少由于模具排气不畅造成的铸造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排气装置,由电磁阀、抽真空装置、管路、模具排气塞组成,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的开启,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排气塞,模具排气塞安装于模具上。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由电磁阀、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抽真空装置负压口、模具排气塞、管路组成,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连接,模具排气塞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装置负压口连接。电磁阀根据压铸机设定的电信号,在低压铸造充型开始时电磁阀启动,压缩空气管路开通,抽真空装置工作,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模具排气塞,实现排气塞内有一定的真空度,使模具型腔中的气体主动流向模具排气塞,降低模具型腔内由于液态金属充型时形成的型腔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低压铸造液态金属充型过程中模具排气不畅,形成模具型腔压力,造成铸造缺陷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2_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 ;3_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 ;4-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5_模具排气塞;6-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电磁阀1、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 2、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 3、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4、模具排气塞5、管路6组成。电磁阀I通过管路6与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 2连接,模具排气塞5通过管路6与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4连接。电磁阀I根据压铸机设定的电信号,在低压铸造充型开始时电磁阀启动,压缩空气管路6开通,压缩空气抽真空装置工作,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4连接模具排气塞5,实现排气塞内有一定的真空度,使模具型腔中的气体主动流向模具排气塞,降低模具型腔内由于液态金属充型时形成的型腔压力。电磁阀I开启,压缩空气通过管路6进入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 2,在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 3流出,在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4产生负压,模具排气塞5通过管路6连接抽真空装置负压口 4,在模具排气塞5内产生一定真空度,主动将模具型腔气体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主动排气装置,由电磁阀(I)、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2)、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3)、抽真空装置负压口(4)、模具排气塞(5)、管路(6)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阀(I)通过管路(6 )与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 2 )连接,模具排气塞(5 )通过管路(6 )与抽真空装置负压口(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排气装置,由电磁阀(1)、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2)、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出口(3)、抽真空装置负压口(4)、模具排气塞(5)、管路(6)组成,电磁阀(1)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装置压缩空气入口(2)连接,模具排气塞(5)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装置负压口(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低压铸造液态金属充型过程中模具排气不畅,形成模具型腔压力,造成铸造缺陷的问题。
文档编号B22D18/04GK202951864SQ2012205429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陈志 , 王志学, 李甲天 申请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