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31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路基表面进行抛丸处理的路面工程设备部件,具体是一种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机可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毛处理,使得表面均匀粗糙,因此,抛丸清理强化工艺在路基表面,桥梁,机场跑道养护等基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最主要的设备是移动抛丸机,移动抛丸机的操作方式主要分为手扶式和车载式。手扶式抛丸机是通过操作员操控手把控制抛丸机的行走速度及行走路径,手扶式抛丸机一般为中小型抛丸机,特点是操作灵活,但效率偏低;车载式抛丸机则是操作员在驾驶室内操控方向盘及其他控制设备来控制抛丸机的行走速度及行走路径,车载抛丸机配置大型抛丸机头,施工效率较高。现有技术的车载式抛丸机在施工过程中,钢丸冲击施工表面之后,钢丸和灰尘杂质一起经反弹室到储料斗,但是当钢丸冲击冲击不平整的施工表面时,其反弹角度会不一样,少部分钢丸无法回收,遗落在施工表面上,造成钢丸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载抛丸机的钢丸回收利用率,减少原料浪费,同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车架的底部并位于抛丸装置反弹室后方的回收筒,回收筒能够绕水平转轴旋转;回收筒的前下方设置有一个回收槽;回收筒内沿圆周排列多个能对外产生吸附磁场的电磁铁;各个电磁铁旋转至回收筒的前上至前下位置时,各电磁铁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其断电去磁,各电磁铁旋转至其他位置时控制电路控制其通电工作;在回收槽边缘与回收筒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回收槽上的橡胶刷,用来清理回收筒表面。

所述回收筒截面为正六边形,在其表面形成六个矩形吸附平面;所述电磁铁有六个,分别位于回收筒表面六个吸附平面内侧。

所述吸附平面长度为车载抛丸机工作面宽度的1.1-1.2倍。

所述吸附平面的宽度与回收筒六边形截面的外切圆半径相等。

本发明采用在原有车载抛丸机反弹室后方设置电磁铁回收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漏出反弹室的丸料进行吸附回收,减少了丸料浪费,同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和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在车载抛丸机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车载抛丸机钢丸二次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车架的底部并位于抛丸装置反弹室后方的回收筒1,回收筒能够绕水平转轴旋转。

如图2、图3所示,回收筒1的前下方设置有一个回收槽2;回收筒内沿圆周排列多个能对外产生吸附磁场的电磁铁3;各个电磁铁旋转至回收筒的前上至前下位置时,各电磁铁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其断电去磁,各电磁铁旋转至其他位置时控制电路控制其通电工作;在回收槽边缘与回收筒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回收槽上的橡胶刷4,用来清理回收筒表面。回收筒1截面为正六边形,在其表面形成六个矩形吸附平面;电磁铁有六个,分别位于回收筒表面六个吸附平面内侧。吸附平面长度为车载抛丸机工作面宽度的1.1-1.2倍。吸附平面的宽度与回收筒六边形截面的外切圆半径相等。

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如图3所示,回收筒1逆时针旋转,反弹室漏出的丸料在回收筒1底部被吸附,并旋转送至前上部,由于前上部至前下部区域电磁铁断电去磁,因此吸附在表面的丸料即落入回收槽2。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将回收槽回收的丸料送回丸料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