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46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Al-Mg-Si-Cu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i为0.6~0.8%,Mg为1.0~1.2%,Fe为0.25~0.5%,Cu为0.2~0.4%,Mn为0.1~0.15%,Cr为0.1~0.2%,Zn为0.10~0.20%,Ti≤0.10%,其他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Mg-Si-Cu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i为0.622~0.79%,Mg为1.03~1.18%,Fe为0.25~0.45%,Cu为0.2~0.28%,Mn为0.11~0.14%,Cr为0.11~0.15%,Zn为0.11~0.15%,Ti≤0.10%,其他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3.一种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铝、镁和锌采用铝锭、镁锭和锌锭;

(2)将铝锭装入熔炼炉,加热到740~780℃进行熔化,再加入镁锭、锌锭、和中间合金进行合金化,得到铝熔体A;

(3)向铝熔体A中加入精炼剂,于730~760℃进行精炼,在精炼的同时向铝熔体A中通入精炼气体进行搅拌、排气,然后扒渣,得到铝熔体B;

(4)将熔体B静置,得到铝熔体C;

(5)将铝熔体C于685~710℃条件下进行铸造,得到合金圆铸锭;

(6)将得到的合金圆铸锭加热至450±5℃后保温4小时,再用水雾强冷至室温,得到Al-Mg-Si-Cu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得到铝熔体B还包括成分微调的步骤:将得到的铝熔体B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若合金成分不在步骤(1)所述的范围内,则通过成分微调,将合金成分控制在步骤(1)所述的范围内;

步骤(4)中所述的得到铝熔体C还包括净化的步骤;

步骤(5)中所述的铸造为采用半连续水冷铸造法进行铸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精炼剂的添加量按1.0kg/吨铝熔体A计算;

步骤(3)中所述的精炼气体为高纯氩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精炼的温度为740℃,精炼的时间为15~30分钟;

步骤(4)中所述的静置时间为25~40分钟。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l-Mg-Si-Cu合金在加工电子设备结构连接件所用的挤压管棒型材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l-Mg-Si-Cu合金在加工电子设备结构连接件所用的挤压管棒型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Al-Mg-Si-Cu合金装入铝棒加温炉进行加热;

②再将合金进行挤压,得到合金材料;

③将得到的合金材料进行在线淬火;

④将淬火后的合金材料进行拉伸矫直;

⑤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l-Mg-Si-Cu合金在加工电子设备结构连接件所用的挤压管棒型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①中所述的铝棒加温炉为三区加温方式的铝棒加温炉,入口预热区温度为480~520℃,中间保温区温度为540~560℃,出口区温度为480~500℃;

步骤⑤中所述的人工时效处理的条件为:170±5℃保温1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l-Mg-Si-Cu合金在加工电子设备结构连接件所用的挤压管棒型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①中所述的加热的时间为5~5.5小时;

步骤②中所述的挤压的速度为2.0~3.0mm/s,挤压的温度为480~490℃;挤压比为18~34;

步骤③中所述的在线淬火的冷却速率为40℃/s;

步骤④中所述的拉伸量为1~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