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过滤装置及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99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集尘过滤装置及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尘过滤装置及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动工具(如砂光机)的过程中,被打磨物件会产生比较细小且重量比较轻的粉尘,因此对人体健康会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电动工具通常会设有一种可防止灰尘进入周围环境中去的装置,从而使得操作者工作时不会被暴露于过量的粉尘中。

目前,市场上的砂光机利用砂光机壳体内设置的风扇,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或粉尘通过砂光机底板上的吸尘孔吸入安装于砂光机壳体的集尘过滤装置中去,从而起到收集碎屑或粉尘的目的。传统的集尘过滤装置会在其内设置过滤片,以便过滤灰尘,但该种集尘过滤装置的过滤片安装于集尘过滤装置的上盖上,安装与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集尘过滤装置的滤纸安装与更换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过滤片安装与更换的集尘过滤装置及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

一种集尘过滤装置,用于连接电动工具的机身的出尘管从而过滤所述电动工具操作时产生的灰尘,所述集尘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灰尘容置室的主体及盖体,所述主体一侧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灰尘容置室的开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灰尘容置室,

所述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电动工具的机身,以将具有灰尘的空气导入所述灰尘容置室,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开设有若干贯通所述灰尘容置室的排气孔,所述第二端内侧开设有所述排气孔处粘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出尘管外壁上的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自其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有与所述电动工具的所述机身的所述出尘管相配的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与所述出尘管连通,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筒状壳体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设有限位部,以在所述集尘过滤装置安装过程中抵接于所述出尘管,从而对所述出尘管限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筒状壳体的轴线与所述电动工具的所述机身的所述出尘管的轴线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内壁设有若干定位筋条,若干所述定位筋条围设形成一与所述过滤片形状相配的固定位,所述过滤片沿所述定位筋条围设形成的所述固定位粘结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端的内壁。

一种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包括:

机身;

出尘管,设于所述机身;

所述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还包括如上述的集尘过滤装置,所述集尘过滤装置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机身。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尘管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卡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出尘管轴向的方向,所述机身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导槽,所述主体相对两侧分别延伸设有两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内侧对应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沿平行于所述出尘管轴向的方向滑设于所述导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为砂光机。

上述集尘过滤装置及用于磨削的电动工具,在安装与更换过滤片的过程中,打开盖体,操作人员将过滤片从主体的开口处伸入并粘结于主体远离电动工具机身的一端,操作空间大,安装与更换快捷。此外,在风扇的作用下,具有灰尘的空气沿主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行进,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磨削的电动工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磨削的电动工具的集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集尘过滤装置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集尘过滤装置10,用于过滤电动工具100操作时产生的灰尘,该集尘过滤装置10包括具有灰尘容置室12的主体14及盖体16,该主体14一侧开设有贯通该灰尘容置室12的开口142,该盖体16可拆卸地配接于主体14的开口142处,以封闭或打开该灰尘容置室12。

该主体1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4及第二端146,第一端144可拆卸地配接于电动工具100的机身20,以将具有灰尘的空气导入灰尘容置室12。一并参阅图3,第二端146的端面开设有若干贯通灰尘容置室12的排气孔148,第二端 146的内侧开设有所述排气孔148处粘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片19(见图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电动工具100为砂光机。

如此,在安装与更换过滤片19的过程中,打开盖体16,操作人员将过滤片19从主体14的开口142处伸入并粘结于主体14远离电动工具100机身20的一端,操作空间大,安装与更换快捷。此外,在风扇的作用下,具有灰尘的空气沿主体14的第一端144至第二端146行进,过滤效果好。

具体地,该主体14具有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四个侧壁,底壁及四个侧壁围设形成该顶部开口142的灰尘容置室12,盖体16可拆卸地设于主体14的顶部,在安装更换过滤片19时,打开盖体16,操作人员将过滤片19伸入灰尘容置室12内,并抵住将其粘设于主体14的第二端146的内壁,安装视野广,操作空间大,使用便捷。

优选地,该主体14的第一端144卡设于电动工具100的机身20的出尘管22。本实施例中,该砂光机的机身20的一端延伸出出尘管22,该主体14的第一端144开设有一连通出尘管22与灰尘容置室12的通孔141,自该通孔141朝向主体14第二端146的方向延伸有与该出尘管22相配的筒状壳体143,该筒状壳体143内壁沿其周向设有用于与出尘管22的卡扣24相配合的卡槽145。在安装时,出尘管22伸入并通过前述的卡扣24与筒状壳体143上的卡槽145卡设。如此,相对现有的集成盒卡扣易变形,该种固定方式不易变形和松动,固定牢靠。

需要说明的是,筒状壳体143与出尘管22相配是指,筒状壳体143的内壁形状与出尘管22的外壁形状相同,以便于筒状壳体143与出尘管22的卡设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出尘管22与筒状壳体143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优选地,如图1所示,该筒状壳体143靠近所述主体14的所述第二端146的一端设有限位部26,以在所述集尘过滤装置10安装过程中抵接于所述出尘管22,从而对所述出尘管22限位。

优选地,该筒状壳体143的轴线与电动工具100的机身20的出尘管22的轴线重合。如此,便于出尘管22与筒状壳体143对准,且固定牢靠。

优选地,如图2所示,该第二端146的内壁设有若干定位筋条147,若干定 位筋条147围设形成一与过滤片19形状相配的固定位(图未示),该过滤片19沿前述的固定位粘结于主体14的第二端146的内壁。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过滤片19呈矩形,该过滤片19包括粘结区192与过滤区194,该粘结区192沿过滤区194周围设置,在安装过滤片19时,通过在粘结区192打胶,将过滤片19粘设于固定位中。

对应地,该定位筋条147为三根,包括两根竖向定位筋条147及连接两根竖向定位筋条147的一条横向定位筋条筋条147,三根定位筋条147围设形成一前述的固定位,沿三根定位筋条147内侧,过滤片19粘结于固定位中。如此,对过滤片19起到支撑与定位的作用,便于过滤片19的安装。

基于上述的集尘过滤装置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100,该电动工具100包括机身20及设于机身20一端的出尘管22,该集尘过滤装置10可拆卸地配接于该机身20。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出尘管22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卡扣24,该筒状壳体143内壁沿其周向设有用于与出尘管22的所述卡扣24相配合的卡槽145。如此,使集尘过滤装置10稳定的安装于电动工具100的机身20。

优选地,沿平行于出尘管22轴向的方向,该机身20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导槽(图未示),该主体14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设有两限位板18,两限位板18内侧对应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定位凸条182,该定位凸条182沿平行于出尘管22轴向的方向滑设于前述导槽。如此,两限位板18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进一步使集尘过滤装置10牢靠的固定于电动工具100的机身20。本实施例中,两限位板18由主体14相对的两侧壁延伸形成。

应当理解的是,两限位板18之间的距离应当略小于机身20两侧的两导槽之间的距离,如此,两限位板18类似于抱臂,进一步增加了集尘过滤装置10固定于电动工具100机身20的可靠性。当然,限位板18应当具有一定韧性,本实施例中,该集尘过滤装置10均为高分子材料注塑形成。

上述集尘过滤装置10及用于磨削材料的电动工具100,过滤片19粘设于主体14远离电动工具100机身20的第二端146,操作空间大,安装与更换快捷。 出尘管22外壁周向设有卡扣24,筒状壳体143内壁沿周向设有卡槽145,如此,集尘过滤装置10安装于机身20更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