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浇口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浇口即铸造浇铸时金属液进入的口,在浇铸成型后,成型工件上的浇口需要进行切除或修磨,成型工件的浇口处通常厚度不均匀或产生一些较粗的毛边,传统的磨浇口方式为工作人员用手抓握成型工件,将浇口置于磨砂轮上进行打磨,此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手抓握的力不足,成型工件容易颤动造成危险或误磨;成型工件顶住磨砂轮的压力不足,较粗的毛边或较厚的位置打磨效率低;工作人员容易手酸。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浇口辅助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浇口辅助工具,包括用以放置在人体大腿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连有相互平行的板体A,所述板体A的上表面的边缘固连有板体B,所述板体B垂直于板体A,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用以与人体大腿接触的左大腿橡胶支撑垫、右大腿橡胶支撑垫,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与右大腿橡胶支撑垫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以与人体大腿相贴合的弧形凹面,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与右大腿橡胶支撑垫均垂直于板体B,两弧形凹面在近板体B的端部均往下延伸有用以抵住人体膝盖的限位板,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在远离板体B端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两条弹性束带,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在远离板体B端的两侧也对称固设有两条弹性束带,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两条弹性束带之间经尼龙扣扣接,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两条弹性束带之间也经尼龙扣扣接。
优选的,所述板体A在位于板体B正对面的边缘处往外延伸并悬空于底板上,所述板体A在悬空的边缘侧开设有用以便于手提的直槽口。
优选的,所述尼龙扣包括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其中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另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设置有尼龙绒带,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其中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也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另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也设置有尼龙绒带。
优选的,所述板体A与底板之间经钉子固连,所述板体B与板体A之间经钉子固连,所述板体A、底板、板体B的材料均为木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磨浇口辅助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时工作人员坐在椅子上,其中工作人员的小腿往内倾斜,工作人员的大腿便同时向下倾斜,此时将底板放在工作人员的大腿上,其中弧形凹面贴在大腿的上部表面,限位板抵住工作人员的膝盖,弹性束带经尼龙扣扣接在左大腿与右大腿上进行辅助工具的固定,然后工作人员手持成型工件倾斜倚靠在板体B的上边缘,成型工件的浇口朝上对准磨砂轮的下方,磨砂时工作人员利用脚尖贴地,踮起脚跟,带动膝盖、大腿将底板往上顶,间接带动成型工件的浇口顶住磨砂轮进行磨砂,成型工件的浇口顶住磨砂轮的力增大,磨砂效率高,与此同时经板体B的倚靠以及手的抓握,成型工件颤动幅度小,安全性提高,手不容易发酸。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板体A,3-板体B,4-左大腿橡胶支撑垫,5-右大腿橡胶支撑垫,6-弧形凹面,7-限位板,8-弹性束带,9-直槽口,10-尼龙钩带,11-尼龙绒带,12-小腿,13-大腿,14-膝盖,15-磨砂轮,16-浇口,17-成型工件,18-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磨浇口辅助工具,包括用以放置在人体大腿上的底板1,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连有相互平行的板体A2,所述板体A的上表面的边缘固连有板体B3,所述板体B垂直于板体A,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用以与人体大腿接触的左大腿橡胶支撑垫4、右大腿橡胶支撑垫5,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与右大腿橡胶支撑垫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以与人体大腿相贴合的弧形凹面6,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与右大腿橡胶支撑垫均垂直于板体B,两弧形凹面在近板体B的端部均往下延伸有用以抵住人体膝盖的限位板7,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在远离板体B端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两条弹性束带8,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在远离板体B端的两侧也对称固设有两条弹性束带,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两条弹性束带之间经尼龙扣扣接,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两条弹性束带之间也经尼龙扣扣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体A在位于板体B正对面的边缘处往外延伸并悬空于底板上,所述板体A在悬空的边缘侧开设有用以便于手提的直槽口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尼龙扣包括尼龙钩带10和尼龙绒带11,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其中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左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另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设置有尼龙绒带,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其中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也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右大腿橡胶支撑垫上的另一条弹性束带的端部也设置有尼龙绒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体A与底板之间经钉子固连,所述板体B与板体A之间经钉子固连,所述板体A、底板、板体B的材料均为木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人体大腿的粗细不一样,所述弧形凹面的截面形状不需要完全与大腿吻合,所述弧形凹面仅需大致贴在大腿上部表面的部分肉体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板体B或板体A使用较久磨损后,可将板体B或板体A拆下进行更换。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工作人员坐在椅子上,其中工作人员的小腿12往内倾斜,工作人员的大腿13便同时向下倾斜,此时将底板放在工作人员的大腿上,其中弧形凹面贴在大腿的上部表面,限位板抵住工作人员的膝盖14,弹性束带经尼龙扣扣接在左大腿与右大腿上进行辅助工具的固定,然后工作人员手持成型工件倾斜倚靠在板体B的上边缘,成型工件的浇口朝上对准磨砂轮15的下方,磨砂时工作人员利用脚尖贴地,踮起脚跟,带动膝盖、大腿将底板往上顶,间接带动成型工件17的浇口16顶住磨砂轮进行磨砂,成型工件的浇口顶住磨砂轮的力增大,磨砂效率高,与此同时经板体B的倚靠以及手18的抓握,成型工件颤动幅度小,安全性提高,手不容易发酸;在磨砂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抓握成型工件,根据加工要求沿着板体B的上边缘调整成型工件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磨浇口辅助工具。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