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06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装置,尤其是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机械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造所用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圆环形薄壁的铝镁合金薄壁铸件常常容易出现翘曲变形的缺陷,同时劳动强度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型腔、砂芯和排气孔,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安装在上模的锁头和安装在下模的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外浇口设置在上模的中间位置;所述直浇道设置在外浇口的下方;所述横浇道横向设置在上模中,且一端连接直浇道,另一端连接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下端连接在型腔的底端;所述型腔设置在下模中;所述砂芯安装在型腔中,且所述砂芯上端位于上模中,下端位于型腔底端下部;所述排气孔设置在上模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中所用材料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外浇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浇道为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中安装有和型腔同等大小的空心蜡模,且蜡模空腔内正好能够安装砂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结构简单,铸件成品率高,不缩孔、缩松,翘曲变形,同时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效果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外浇口、4-直浇道、5-横浇道、6-内浇道、7-型腔、8-砂芯、9-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2、外浇口3、直浇道4、横浇道5、内浇道6、型腔7、砂芯8和排气孔9,所述上模1和下模2通过安装在上模1的锁头和安装在下模2的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外浇口3设置在上模1的中间位置;所述直浇道4设置在外浇口3的下方;所述横浇道5横向设置在上模1中,且一端连接直浇道4,另一端连接内浇道6;所述内浇道6下端连接在型腔7的底端;所述型腔7设置在下模2中;所述砂芯8安装在型腔7中,且所述砂芯8上端位于上模1中,下端位于型腔7底端下部;所述排气孔9设置在上模1中,所述上模1和下模2中所用材料相同,所述外浇口3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内浇道6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型腔7中安装有和型腔7同等大小的空心蜡模,且蜡模空腔内正好能够安装砂芯8。

使用时,将套装有蜡模的砂芯8放入下模2中的型腔7中,将波浪形的内浇道6蜡模底端连接型腔7底部,向下模2中加入砂,使之成型,在下模2上安装上上模1,在上模1中开设好横浇道5和直浇道4,横浇道5连接内浇道6,在直浇道4上设置好外浇道3,然后向上模1中加入砂,并开设好排气孔9,最后向外浇口3中加入铝镁合金溶液,等待冷却成型后,打开上下模,清砂取出铸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此可是铸件不缩孔、缩松,翘曲变形,提高成品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