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560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连铸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技术作为冶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目前已成为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的普遍模式。连铸过程是通过不断释放钢液的显热和潜热,并逐渐凝固形成一定形状铸坯的工艺过程。计算连铸机在给定冷却能力下的综合凝固系数,为评价连铸机综合冷却能力、优化二冷制度,准确控制凝固终点的位置,最终实现轻压下系统的良好使用等提供重要依据。铸坯凝固坯壳厚度是连铸生产中一个重要的中间参数,它直接反映了铸坯二次冷却区的冷却状况和连铸工艺的合理性。生产中希望凝固终点尽可能的接近连铸机的末端,若铸坯过早凝固完全,容易在矫直过程中进入第二脆性区产生表面裂纹,且压下系统不能改善已形成的偏析;若凝固终点超过铸机末端,带液芯的铸坯容易产生中心偏析和疏松等缺陷。而铸坯的凝固终点位置一般很难测出,可以先通过测出铸坯凝固坯壳的厚度,再计算得到铸坯的凝固终点位置等其他参数。最早测定铸坯坯壳厚度的测试方法有“坯壳穿孔法”、“板坯鼓肚法”、“放射元素示踪法”、以及“电磁超声波法”等,这些方法中有些具有破坏性,有些存在安全性上隐患,有些因测试成本较高很难普遍应用。70年代初,日本三菱重工发明了射钉法测试铸坯坯壳厚度的试验方法,我国在90年代后开始使用专门的射钉设备进行射钉试验,由于这种方法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其主要原理是将以硫为示踪剂的钢钉打入铸坯内部,在铸坯相应的位置取样分析,由于进入铸坯内的钢钉遇到液相钢水后熔化,形成不同的固相区和液相区形貌,从而可以通过低倍检验、硫印分析等手段测量凝固坯壳厚度。射钉试验过程一般都是将射钉枪固定在提前做好的射钉支架上,等到试验条件具备时进行射钉枪的击发。专利CN105149537A公开了一种大方坯射钉枪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提升机构、导向定位机构及控制机构组成。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卷筒、钢丝绳、摇柄及锁紧销;导向定位机构由滑轮组、导向溜槽及定位卡座组成;控制机构包括射钉枪控制箱及击发控制线。专利CN202726007U公开了一种连铸板坯射钉枪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支腿和射钉枪卡槽。第一类装置相对较复杂,不便于射钉枪在连铸生产过程中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第二类装置主要适合于空间复杂且狭小的环境,不具备支架空间位置的可调节性。因此,在此提供了一种可在常规条件下进行方坯射钉试验的特殊支撑装置,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试验中的射钉位置。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支撑装置无法快速安装和拆卸及不具备支架空间位置的可调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卡槽1、薄钢片2、内圆管3、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外圆管5和“H”型底座6;“U”型卡槽1用来固定射钉枪;薄钢片2用来连接“U”型卡槽1和内圆管3;内圆管3内套入外圆管5中,可沿外圆管5上下移动;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位于外圆管5的上部,用于调节内圆管3的垂直位置;外圆管5底端焊接于“H”型底座6的中心位置,“H”型底座6用来支撑所有零部件。作为优选,“U”型卡槽1深度20~40mm,宽度50~60mm。作为优选,薄钢片2长度、宽度50mm~80mm,厚度20~40mm。作为优选,内圆管3长度1000~1500mm,外直径18~20mm;外圆管5长度1000~1500mm,内直径20~22mm。作为优选,外圆管5上部1/8~1/4处对称两侧设置两圆孔,用于安装两个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作为优选,“H”型底座高度50~100mm,长度400~500mm,宽度200~300mm,“H”型底座可与地面平台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制作简单,易于放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在停止浇铸的有限时间内,可迅速将该装置放置在连铸机扇形段附近平台,通过调节紧固螺栓保持装置的垂直和射钉枪的平稳,同时可准确调节“U”型卡槽的高度使射钉枪枪口与连铸方坯侧面中心线对准,还可以根据需要横向移动装置选择其他位置的射钉点,完成一次射钉试验平均需5min时间。射钉试验结束后整个装置卸载方便,且能够进行二次直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特征和优点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U”型卡槽、2.薄钢片、3.内圆管、4.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5.外圆管、6.“H”型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卡槽1、薄钢片2、内圆管3、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外圆管5和“H”型底座6;“U”型卡槽1用来固定射钉枪;薄钢片2用来连接“U”型卡槽1和内圆管3;内圆管3内套入外圆管5中,可沿外圆管5上下移动;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位于外圆管5的上部,用于调节内圆管3的垂直位置;外圆管5底端焊接于“H”型底座6的中心位置,“H”型底座6用来支撑所有零部件。“U”型卡槽1深度30mm,宽度55mm。薄钢片2长度、宽度60mm,厚度30mm。内圆管3长度1200mm,外直径19mm;外圆管5长度1300mm,内直径21mm。外圆管5上部1/6处对称两侧设置两圆孔,用于安装两个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4。“H”型底座高度80mm,长度450mm,宽度260mm,某钢厂生产的Q420C钢种需要通过射钉试验测算铸坯的液相穴长度和铸机综合凝固系数,为进一步优化二冷配水、改善铸坯表面质量、降低中心凝固组织缺陷等提供指导。试验的连铸方坯断面为180mm×180mm,其他具体条件及参数控制由表1、表2可见。表1试验时的连铸机各参数序号名称连铸机单位1铸机机型全弧形——2铸机流数六机六流流3铸机半径6000mm4铸坯断面180×180mm25结晶器长度900mm6振动频率100+40V次/min7振幅±4mm8结晶器流量145t/h9结晶器温差6℃10拉速1.2~1.5m/min11足辊段长度600mm12二冷1段长度2030mm13二冷2段长度2500mm14空冷区长度26000mm表2试验时的拉速和冷却水量条件序号拉速,m/min冷却水量,m3/h折合比水量,L/min11.40段:11.0/1段:11.01.021.40段:11.0/1段:11.01.031.40段:8.8/1段:7.00.741.40段:8.8/1段:7.00.751.20段:7.5/1段:6.00.661.20段:7.5/1段:6.00.6根据以上试验条件,待浇铸过热度处在15~35℃,冷却水量、拉速等条件稳定一段时间后安排射钉实验。试验中主要通过调整拉速和比水量值来改变射钉试验的初始条件,为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两次射钉试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试验设备组装将射钉试验专用钢钉安装在射钉枪的中部靠近前端的位置,实验中根据Q420C钢180×180mm铸坯断面尺寸,选用120mm的钢钉。射钉的前进动力由专用子弹内的火药提供,子弹安装在钢钉的后部,子弹由射钉枪的后部的击发器击发。连接好射钉枪和控制箱之间的线路后,将控制箱与220V电源连接。二、试验要求事项射钉过程中要求射钉枪垂直于铸坯侧表面,保证射钉枪出口位置对准铸坯侧面中心线所在位置,射钉枪的枪口端到铸坯表面的距离小于50mm,并且不接触铸坯表面。根据现场条件,移动前后两个“H”型底座位置、调节紧固螺栓确定合适的射钉位置后,将“H”型底座焊接在地面平台上进行加固,本次射钉位置分别为距结晶器弯月面7.5m和8.5m两处,射钉枪放置在前后两个“U”型卡槽内后通过上述的支撑装置固定。三、试验操作过程(1)所有试验条件具备后,由射钉人员填装动力子弹,将射钉枪装在已放置好的上述支撑装置上,接通电源。(2)击发前,由专门人员拉开枪栓,现场一人负责向射钉击发人员传递切割信号,发出指令后即为射钉击发时间,由射钉人员按下控制箱击发键,钢钉即打入铸坯。击发后及时将射钉枪拆下拔出,准备下一次的射击操作。(3)进行完上述拉速和比水量工艺参数下的试验后,移动两“H”型底座至另一射钉点位置,调节紧固螺栓使射钉枪高度合适,重复上述射钉操作。试验中如发现射钉枪开始有所偏离后,可及时通过螺栓及螺母紧固装置进行快速调节、修正。(4)每一次射钉枪击发后在运行的铸坯上找到钢钉穿入的位置,及时在该铸坯位置处作好标记并跟踪。(5)将做标记的铸坯进行火焰切割形成100~200mm长度,编号并保存好,等待铸坯冷却进行后续加工。(6)射钉过程结束,取下电源线,卸下射钉枪,移出射钉枪支撑装置,整理其他工具。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铸方坯射钉枪支撑装置,整个试验过程成功、可靠,进行顺利,耗时较少,安装和拆卸射钉枪的过程能够保证在3min内完成,完成一次射钉试验平均需5min时间。不仅可以根据现场条件迅速调整所述射钉枪支撑装置的位置、高度,同时也降低了高温辐射对射钉人员的伤害。另外,所述支撑装置对于其它环境条件下的连铸方坯射钉试验可重复利用,缩短了试验的准备时间,相比原有无调节功能的支撑装置,设备的使用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