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9997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sp2杂化的碳原子以六方形格子的形式成键,所形成的碳的二维平面单层结构,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烯是构建其他维数碳材料的基本单元,当它以包裹、卷绕和堆砌的方式变化时,可以分别形成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和三维的石墨。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学与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热传导性能以及极高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同时还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石墨烯的这些性质,让它受到众多关注而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化学修饰处理的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更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可用于晶体管、液晶装置、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纳米粒子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尤其是优良的电子传输能力,然而银纳米粒子的性质与其形貌、尺寸、颗粒间距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虽已有一些关于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报道,但其制备方法较为复杂,并且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密度不可控。此外,氧化还原溶液法因为不需要真空设备,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因此各国对该领域都在加紧研究。然而,氧化还原溶液法所得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其片层并不连续,为多层石墨烯片相互糅合组成的“碳饼”,严重影响石墨烯/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复杂、石墨烯片层不连续、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密度不可控,提供一种片层连续、银纳米粒子尺寸、密度可控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2.二次超声分散: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于水中进行二次超声分散,然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s3.氧化石墨烯基底制备:将基底清洁、干燥以后,通过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浸入步骤s2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基底;s4.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基底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再加入0.01~0.03wt%的柠檬酸钠,然后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反应温度为80℃,时间为10~30min,反应完后,然后置于肼蒸汽中还原,反应完成以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得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s5.热处理:将步骤s4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温度为200℃~220℃;其中,步骤s2中第一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0000~25000hz、流速为1.0~4.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0.5~2.0h;第二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8000~25000hz、流速为2.0~5.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2~5h。本发明通过二次超声分散,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将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放置在基底上,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工艺简单,核心在于通过控制与硝酸银的反应时间,即可控制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和密度。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02~0.04g/l。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基底为碳化硅或氧化硅。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优选地,步骤s4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2mol/ml。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步骤s4采用氨水调节ph至9。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还原时间为24h。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导电率为12~34s/cm,银纳米粒子粒径稳定在2.5~5.5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通过优选氧化石墨烯与水的溶液浓度,再进行二次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浸入在基底上,从而在基底上得到分散均匀的单层氧化石墨烯,从而利于后续的银纳米粒子生长,解决了石墨烯/银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片层不连续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仅涉及到在硝酸银溶液中加热,通过控制氧化石墨烯基底与硝酸银的反应时间,即可达到控制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和密度。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电学性能优秀,导电率为12~34s/cm,银纳米粒子粒径稳定在2.5~5.5nm,该复合材料可为晶体管、传感器等高性能器件的制备提供原料,其应用前景可观。本发明对还原后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退火热处理,有助于结构的改善,增强导电性。本发明使用小分子柠檬酸钠,而非高分子型化合物作为银纳米颗粒表面的稳定剂,增强了纳米银与石墨烯的表面接触,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用水合肼还原银离子和氧化石墨烯,而柠檬酸钠的保护作用有效防止了还原的银纳米粒子自身的团聚,同时通过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得石墨烯片层上能够均匀的原位生长银纳米粒子,抑制还原后的石墨烯自身团聚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其导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氧化石墨烯表面生长银纳米粒子的afm图。图2实施例3氧化石墨烯表面生长银纳米粒子的sem图。图3第一超声设备结构示意图。图4第二超声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仅为示意性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本发明可以由
发明内容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2.二次超声分散: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于水中,进行二次超声分散,然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02~0.04g/l;s3.氧化石墨烯基底制备:将氧化硅或碳化硅基底清洁、干燥以后,通过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浸入步骤s2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基底;s4.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基底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再加入0.01~0.03wt%的柠檬酸钠,然后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反应温度为80℃,时间为10~30min,反应完后,然后置于肼蒸汽中还原24h,反应完成以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低温干燥12h,得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得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s5.热处理:将步骤s4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温度为200℃~220℃;其中,步骤s2中第一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0000~25000hz、流速为1.0~4.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0.5~2.0h;第二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8000~25000hz、流速为2.0~5.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2~5h。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次超声分散设备,包括第一超声设备和第二超声设备,第一超声设备包括第一混料池1和多个第一超声反应釜组成的第一循环系统,第一超声反应釜包括超声装置3和反应釜4,第一混料池1上设有投料口101,上端通过管道2与第一超声反应釜连接,下端分别通过管道6连接第一超声反应釜、管道7与第一卸料口8连接,管道6上设有离心泵61和流量计62,多个第一超声反应釜呈高度差排列连接,其中水平位置最低的第一超声反应釜与管道7之间通过管道9连接;第二超声设备包括第二混料池10和多个第二超声反应釜组成的第二循环系统,第二超声反应釜与第一超声反应釜结构相同,第二混料池的上端通过管道11与第二超声反应釜连接,下端与管道12连接;管道12上设有与第一卸料口8连接的进料口13、离心泵14、流量计15和第二卸料口16,第二超声反应釜水平位置依次连接,并设有排气阀,并且通过管道17与管道12连接,其中第一超声设备和第二超声设备还包括多个设置在管道上的球阀18。本实施例超声分散设备通过超声装置3来控制频率和温度,离心泵来控制流速,第一、第二混料池中的搅拌器来控制搅拌速度,然后通过控制球阀来实现分步骤进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石墨烯基底在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时间为20min。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石墨烯基底在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时间为30min。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石墨烯基底在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时间为40min。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采用一次超声分散,温度为30~50℃、频率为10000~25000hz、流速为1.0~4.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0.5~2.0h。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步骤s2中采用一次超声分散,温度为30~50℃、频率为18000~25000hz、流速为2.0~5.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2~5h。对比例3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不采用基底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2.二次超声分散: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于水中,氧化石墨烯与水的质量比为1:400,进行二次超声分散,然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s3.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0.2mol/ml的硝酸银溶液中,然后置于氮气氛围中,反应温度为80℃,时间为10min,反应完后,采用氨水调节ph为9,再加入80%浓度的水合肼进行还原反应,反应时间为3~5h,反应温度为98℃,还原反应完成以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至中性、低温干燥12h,得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步骤s2中第一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0000~25000hz、流速为1.0~4.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0.5~2.0h;第二次超声分散的温度为30~50℃、频率为18000~25000hz、流速为2.0~5.0m3/h、循环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超声分散时间为2~5h。性能表征对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3进行银纳米粒子粒径测试和导电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银纳米粒子粒径(nm)导电率(s/cm)实施例13±0.534实施例24±0.521实施例35±0.512实施例45±0.512对比例13±0.568对比例23±0.572对比例33±0.581其中,图1是实施例1中氧化石墨烯表面生长银纳米粒子的afm图,由图1可知,与硝酸银反应10分钟,形成在go表面上的银纳米粒子表现出较低的密度和较小的直径,图2是实施例3中氧化石墨烯表面生长银纳米粒子的sem图,由图2可知,与硝酸银反应30分钟,形成在go表面上的银纳米粒子表现出很高的密度和较大的直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