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10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而压铸是一种在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压铸时,金属液先充型进压铸模锻机上的压铸模具的型腔(压室空腔)内,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使金属毛坯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得到压铸件产品。现有技术中,一个压铸模具的型腔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对应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即每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就要生产一种压铸模具,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模具,具备变换压铸大小和形状的功能,解决了以往压铸模型单一不可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压铸模具,包括模具A板和模具B板,所述模具A板合页连接模具B板,所述模具A板的下方固定定模夹板,所述模具A板的压铸面雕凿有定模模芯,所述定模模芯的上方设有浇口套,所述定模模芯的突出槽内固定设有斜导柱,所述模具A板的压铸面的四个对角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套,所述模具B板的下方固定设有两根模脚,所述模脚之间固定设有顶针固定板和顶板,所述顶针固定板设置在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下方固定设有动模夹板,所述模具B板的压铸面雕凿有型芯镶件,所述型芯镶件分为左侧的动模模芯和右侧的抽芯型芯,所述型芯镶件的突出槽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斜导柱插入的进口,所述定模模芯和型芯镶件相互对应可以合并,所述模具B板的四个对角固定设有四根导柱。

优选的,所述模具B板上的导柱与模具A板的导套相互对应,导柱的外径等于导套内径。

优选的,所述型芯镶件的下方固定设有分流锥,分流锥可以与浇口套相互切合。

优选的,所述模具B板的压铸板面固定设有复位杆。

优选的,所述顶针固定板固定顶针在型芯镶件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压铸件的质量好,模具的使用寿命长,节省了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可生产多种规格的压铸产品,使用更灵活,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铸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套,2-定模模芯,3-斜导柱,4-模具A板,5-定模夹板,6-导柱,7-滑块,8-模具B板,9-顶针固定板,10-顶板,11-模脚,12-动模夹板,13-抽芯型芯,14-动模模芯,15-分流锥,16-型芯镶件,17-顶针,18-复位杆,19-浇口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铸模具,包括模具A板4和模具B板8,所述模具A板4合页连接模具B板8,所述模具A板4的下方固定定模夹板5,所述模具A板4的压铸面雕凿有定模模芯2,所述定模模芯2的上方设有浇口套19,所述定模模芯2的突出槽内固定设有斜导柱3,所述模具A板4的压铸面的四个对角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套1,所述模具B板8的下方固定设有两根模脚11,所述模脚11之间固定设有顶针固定板9和顶板10,所述顶针固定板9设置在顶板10的上方,所述型芯镶件16分为左侧的动模模芯14和右侧的抽芯型芯13,所述模具B板8的压铸面雕凿有型芯镶件16,所述型芯镶件16的右端为抽芯型芯13,所述型芯镶件16的突出槽固定设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上设置有用于斜导柱3插入的进口,所述定模模芯2和型芯镶件16相互对应可以合并,所述模具B板8的四个对角固定设有四根导柱6。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B板8上的导柱6与模具A板4的导套1相互对应,导柱6的外径等于导套1内径,模具B板8上的导柱6的设置是为了与模具A板4上的导套相互卡紧,保证了工作时不会因晃动而导致内部塑模原料的流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芯镶件16的下方固定设有分流锥15,分流锥15可以与浇口套19相互切合,通过分流锥15可以与浇口套19相互切合,保证了工作时不会因晃动而导致内部塑模原料的流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B板8的压铸板面固定设有复位杆18,复位杆18的作用为使得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因为故障导致机器工作异常,复位杆18电性连接电源,可以通过扭动复位杆18使得模具停止工作,而拔电源会导致机器内部电流异常并不推荐。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固定板9固定顶针17在型芯镶件16的一侧,采用多层结构减小了模具的体积,而顶针固定板9固定顶针17的结构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顶针固定板9而对顶针17进行左右调节。

工作原理:通过将型芯镶件16设置了动模模芯14和抽芯型芯13和滑块7,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块进行压铸,并且可以将不同的模块进行滑动控制器长度与大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