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补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366发布日期:2018-09-18 21: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缩结构,具体是一种阀体的模具的补缩结构。



背景技术:

我公司在制作阀体的模具中,发现产品在最终冷却后,存在产品本身的完整性缺陷,出现缩孔缺陷等现象,合格率太低,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证产品完整性的模具的补缩结构。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模具的补缩结构,包括相互匹配连接的上模、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砂芯、成型块和下模,下模底面设置有第一浇注口,砂芯套装在成型块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模相匹配的下模镶件,其优点是:将下模分成两部分组装而成,节约工艺成本,所述的下模镶件上面设置有放置所述的成型块的台阶,其优点是:使下模镶件与成型块更好的配合安装,所述的下模镶件的侧面设置有排气孔,其优点是:将砂芯的发气量通过排气孔排除,避免产品成型后内部产生孔,所述的第一滑块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浇注口,其优点是:对产品厚大部位进行补缩,所述的下模上面设置有耐磨条,其优点是:使模具接触面积减小,减小开合模摩擦力,减小模具磨损。。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下部设置有与上模匹配的上模镶件,其优点是:将上模分成两部分组装而成,节约工艺成本。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的上面设置有砂芯冒口,其优点是:通过砂芯冒口,实现对零件上部厚大处进行补缩,减少缩孔缩松缺陷。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的下模设置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的砂芯设置有与成型块外轮廓所匹配的第一凹槽。

本申请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模和下模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申请的解释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2至图4,一种模具的补填结构,包括相互匹配连接的上模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和下模4,上模1上面设置有多个砂芯冒口11,上模1的两侧设置有四个对称的第一卡槽12,第一卡槽12与上部的气缸匹配连接,上模1的下部设置有上模镶件13,将上模1分成两部分组装可降低工艺成本以及难度,节约成本,下模4的下面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槽41,第二卡槽41与下部的基座匹配连接,防止模具滑动,下模4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模4相匹配的下模镶件5,下模镶件5上面设置有放置成型块6的台阶52,下模镶件5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51,在成型块6的上部还套有砂芯7,砂芯7设置有与成型块6外轮廓所匹配的第一凹槽71,下模4底面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浇注口43,

参见图4,第一滑块2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21,在第二凹槽21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二浇注口22,将金属液从第二浇注口22填入,对一些厚大的部位进行补缩。

参见图3,下模4上面还设置有四个对称的耐磨条42,耐磨条42的设置使第一滑块2与下模4的接触面积、第二滑块3与下模4的接触面积减小,减小开合模摩擦力,减小模具磨损。

本申请中有关上面、下面、上部、下部等位置关系的说明都是依据实施例的附图来描述的。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说明;而且,本申请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申请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