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和高比表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373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晶化处理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粉末用蒸馏 水洗涤、抽滤后在KKTC烘干,得到干粉体;将此干粉体在500°C焙烧2小时后,加入到含有 30mL乙醇-水(含乙醇80%)混合溶液中,搅拌10小时后在100°C烘干,得到前躯体粉末,将 此前驱体放于马弗炉中ll〇〇°C煅烧10小时后测定其比表面积,结果如表1。
[0017]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较,不同之处是在30mL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0. 153g硝酸镧 (La(NO3)3 · nH20) (LaAl2O3=L 875%,摩尔),搅拌溶解,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相 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18]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较,不同之处是在30mL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0. 082g硝酸钡(Ba/ Al2O3=L 25%,摩尔),搅拌溶解,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 面积如表1。
[0019]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较,不同之处是在30mL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0. 536g正硅酸乙 酯(Si/Al203=10%,摩尔),搅拌溶解,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 比表面积如表1。
[0020]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较,不同之处是在30mL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0. 153g硝酸镧 (La(NO3)3 · nH20) (La/Al203=l. 875%,摩尔)、0· 082g 硝酸钡(Ba/Al203=l. 25%,摩尔)、0· 536g 正硅酸乙酯(Si/Al203=10%,摩尔),搅拌溶解,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的 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X射线粉末衍射图如图1 ;透射电镜图如图2。
[0021]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相比较,不同之处是用14. 4g (NH4)2CO3代替23. 7g NH4HCO3 (铵/铝=6:1, 摩尔)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2] 实施例7: 与实施例6相比较,不同之处是用18. 757g硝酸铝(Al(NO3)3 · 9H20)代替12.072 g AlCl3 · 6H20,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3]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相比较,不同之处是NH4HCO3的加入量从23. 7g降至15. 8 g,使铵/铝=4:1 (摩尔),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4] 实施例9: 与实施例2相比较,不同之处是NH4HCO3的加入量从23. 7g降至19. 75 g,使铵/铝=5:1 (摩尔),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5]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相比较,不同之处是加入16. 661g硫酸铝(Al2 (SO4) 3 · 18H20)代替12. 072 g AlCl3 ·6Η20,晶化热处理温度从150°C降至100°C,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6]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0相比较,不同之处是用14. 4g (NH4)2CO3代替23. 7g NH4HCO3(铵/铝=6:1, 摩尔),晶化热处理温度从l〇〇°C降至50°C,晶化时间从5小时增加到10小时,其他过程与 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0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7]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1相比较,不同之处是正硅酸乙酯的加入量从0. 536g增加至0. 804g (Si/ Al203=15%,摩尔),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1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8]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4相比较,不同之处是用14. 4g (NH4)2CO3代替23. 7g NH4HCO3(铵/铝=6:1,摩 尔),正硅酸乙酯的加入量从0. 536g增加至I. 34g (Si/Al203=25%,摩尔),晶化温度为80°C, 晶化时间为7小时,其他过程与操作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所得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如表1。
[0029]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 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0] 说明书附表 表1 :各实施例样品经1100°c焙烧10小时后的比表面积。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耐高温和高比表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晶化热处理的方法 制备,原料为铝盐、含改性元素(M)的化合物、表面活性剂、铵盐、醇和水,其中M为稀土金 属、碱土金属、硅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铝盐为硝酸铝、硫酸铝、氯化铝; 所述的M为Si时,其特征为正硅酸乙酯;M为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时,其特征为M 的硝酸盐、盐酸盐、醋酸盐;其中稀土金属元素优选为La,碱土金属元素优选为Ba ;M与三氧 化二铝的摩尔比〇~〇. 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400~800,加 入的量为固体混合物体积的5~ 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铵盐,其特征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铵与铝的摩尔比为 3~6:1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其特征为甲醇、乙醇、丙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醇-水溶 液中醇的体积含量为60~99. 9% ;含M的化合物与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0~50 ;固体混 合物与醇-水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0. 1~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和高比表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 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含M的化合物和铝盐,将M化合物溶于醇-水混合溶液中;将铝盐研 细,加入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和碳酸氢铵(或碳酸铵),研磨均匀后静置5小时,转入带聚四氟 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50~200°C下晶化热处理3~10小时,冷却分离后,将得到的粉末用 蒸馏水洗涤、抽滤后在KKTC烘干,得到干粉体;将此干粉体于300~550°C焙烧2小时后,加 入到含M化合物的醇-水混合溶液中,搅拌10小时后在100°C的空气中烘干,即得前躯体粉 末;将制备得到的前驱体粉末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得到耐高温和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铝。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化热处理技术制备耐高温高比表面氧化铝的方法,将铝盐研细,再加入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和碳酸氢铵(或碳酸铵),研磨均匀后静置5小时,转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50~200℃下晶化热处理3~10小时,冷却分离后,将得到的粉末用蒸馏水洗涤、抽滤后在100℃烘干,得到干粉体。将此干粉体于300~550℃焙烧2小时后,加入到含改性元素(如硅、钡或镧)化合物的醇-水混合溶液中,搅拌10小时后在100℃的空气中烘干,即得前躯体粉末;将制备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在高温焙烧后即可得到耐高温和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铝或改性的氧化铝,如经1100℃空气中焙烧10小时后,表面积大于175m2/g。该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工艺环保和易于工业化的特点。
【IPC分类】B01J23-02, B01J21-12, B01J21-04, C01F7-02, B01J23-10
【公开号】CN104860341
【申请号】CN201510271419
【发明人】卢冠忠, 倪欢, 郭耘, 郭杨龙, 王艳芹, 詹望成, 王丽, 王筠松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