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358105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
目前丁烷二羧酸生产中的副产物尼龙酸中主要含有乙烷二羧酸、丙烷二羧酸、丁烷二羧酸等二羧酸和废铜、钒催化剂。分离尼龙酸非常困难,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国内只是将尼龙酸酯化,制成混合尼龙酸酯,作为塑料的增塑剂。至于废催化剂根本没有回收利用。公开号为CN1067046A的中国专利,就是采用酯化、精馏、水解等一系列的方法,提取单二羧酸及其酯类的方法。该方法流程长,能耗高,收率低。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涉及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减压直接蒸出的乙烷二羧酸酐和丙烷二羧酸酐都是重要而且国内短缺的有机合成原料,废催化剂也都是贵重金属。本发明从工业副产中提取这些产品,流程短,能耗低,收率高,投资少,效益高。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原料尼龙酸的相对组成为乙烷二羧酸15~20%,丁烷二羧酸20~30%,丙烷二羧酸50~60%,水补百。
称取200g尼龙酸和150g乙酸酐依次加入脱水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开动搅拌,加热回流4小时,120℃左右蒸出乙酸,然后减压蒸出多余的乙酸和乙酸酐,再在<103Pa,<150℃下分别蒸出乙烷二羧酸酐和丙烷二羧酸酐,两个馏分经冷却固化后得白色块状结晶。反应残液用热水溶解,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丁烷二羧酸。滤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回收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塔中控制交换温度20~50℃,流速2升/时·升(树脂)。采用氯化钠为洗脱剂,控制流速为3升/时·升(树脂)。在洗脱液中加入氯化铵使洗脱液中的废催化剂沉淀出来,然后再经过滤、洗涤、烘干,最后在500℃~700℃焙烧,脱氨而得到废催化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涉及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特征是以丁烷二羧酸生产主要副产物尼龙酸为原料,首先采用脱水剂将尼龙酸中的乙烷二羧酸和丙烷二羧酸脱水成酐,回流反应时间2~4小时,再在1~10KPa(150℃左右)减压蒸出二酐。然后将残液用热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丁烷二羧酸。最后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废催化剂。
2.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水剂可以是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乙酰氯和乙酸酐等,但最好是乙酸酐。
3.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水反应的回流时间最好为>4小时。
4.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酐/尼龙酸(重量比)最好为0.8/1。
5.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烷二羧酸酐和丙烷二羧酸酐蒸出的最佳参数分别为2.66KPa(150℃)和133KPa(150℃)。
6.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的最佳温度35℃,流速为2升/时·升(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尼龙酸分离并回收废催化剂的方法。提取出来的乙烷二羧酸酐、丙烷二羧酸酐和丁烷二羧酸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废催化剂中的铜、钒都是贵重的金属,是很有价值的。该方法是用脱水剂将尼龙酸中的乙烷二羧酸和丙烷二羧酸脱水成酐,再减压蒸出;残液中的丁烷二羧酸是采用热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提取出来;废催化剂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出来。该反应速度快,反应温度低,产品收率高;该方法流程短,投资省,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07C51/42GK1358706SQ0013456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2日
发明者张天德, 郭颖, 张怡 申请人:张天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