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3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及其农业上可用的盐 其中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R6,R7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3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4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R5为氢,C1-C6-烷基或卤素;R8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m为0,1或2;R9为基团IIa或IIb 其中R10为羟基,巯基,卤素,OR17,SR17,SOR18,SO2R18,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并且所述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11,R15为氢,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2,R14,R16为氢或C1-C4-烷基;R13为氢,卤素,羟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为1,3-二氧戊环-2-基,1,3-二噁烷-2-基,1,3-氧硫杂戊环-2-基,1,3-氧硫杂环己烷-2-基,1,3-二硫戊环-2-基或1,3-二噻烷-2-基,其中这后六个基团可以被1-3个C1-C4-烷基基团取代;或者R12与R13或者R13与R16一起形成π-键或形成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的C1-C5-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
或者R12与R16一起形成可以带有1-3个选自如下基团的C1-C4-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3与R14一起形成-O-(CH2)p-O-,-O-(CH2)p-S-,-S-(CH2)p-S-或-O-(CH2)q-或-S-(CH2)q-链,所述链可以被1-3个选自如下的基团取代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R17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1-C20-烷基羰基,C2-C6-链烯基羰基,C2-C6-炔基羰基,C3-C6-环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3-C6-链烯氧基羰基,C3-C6-炔氧基羰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C3-C6-链烯基氨基羰基,C3-C6-炔基氨基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1-C6-烷氧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代羰基,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羟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氨基羰基,C1-C4-烷基羰氧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硫代羰基,苯氨基羰基,N-(C1-C6-烷基)-N-(苯基)氨基羰基,苯基-C2-C6-链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杂环氧基羰基,杂环氧基硫代羰基,杂环氨基羰基,N-(C1-C6-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或杂环基-C1-C6-链烯基羰基,其中后18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17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炔基或C3-C6-环烷基,上述这四个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卤代烷硫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羰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杂环基或杂环基-C1-C4-烷基,其中最后所述的四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9为氢,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羰基,羟基,C1-C6-烷氧基,C3-C6-链烯氧基,C3-C6-炔氧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或C1-C6-烷基羰基氨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4-烷基或杂环基羰基,其中后六个所述取代基中的苯基或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20为氢,C1-C6-烷基,C3-C6-链烯基或C3-C6-炔基;p为2,3或4;q为1,2,3,4或5。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包含它们的组合物、以及这些衍生物和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在防治有害植物方面的应用。
WO 97/19087和EP-A 860 441中公开了三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们各自所包含的苯甲酰基单元都是经由3和4位与二环稠合。然而,这些现有技术化合物的除草性能及其作物耐受性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的具有改进性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特别是除草活性化合物。
我们发现,这一目的可由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及其除草作用实现。
此外,我们已经发现了合成式I化合物用的方法。我们还提供了包含式I化合物且具有十分优良除草活性的除草组合物。另外我们也提供了制备这些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应用化合物I防治不需要的植物生长的方法。
依据取代方式,式I化合物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以对映体形式或非对映体混合物形式存在。本发明不仅提供了纯粹对映体或非对映体,而且还提供了它们的混合物。
式I化合物还可以以其农业上可用盐的形式存在,但盐的种类通常并不重要。一般来讲,合适的盐为这样一些阳离子的盐,或这样一些酸的酸加成盐,即它们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各自不会对化合物I的除草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合适的阳离子尤为碱金属(优选锂,钠和钾)离子,碱土金属(优选钙和镁)离子,和过渡金属(优选锰、铜、锌和铁)离子,以及铵离子,并且视需要,铵离子的1-4个氢原子可被C1-C4-烷基、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羟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苯基或苄基置换,优选铵离子、二甲铵离子、二异丙基铵离子、四甲基铵离子、四丁基铵离子、2-(2-羟基乙-1-基氧基)乙-1-基铵离子,二(2-羟基乙-1-基)铵离子、三甲基苄基铵离子,此外,还包括磷鎓离子,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锍离子]和氧化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氧化锍离子]。
有用的酸加成盐的阴离子主要为氯、溴、氟离子,硫酸氢根,硫酸根,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硝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六氟硅酸根,六氟磷酸根,苯甲酸根以及C1-C4-链烷酸阴离子,优选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
在R10=羟基或巯基的情形下,IIa亦代表其互变异构体IIa′,IIa″和IIa 而且IIb亦代表其互变异构体IIb′,IIb″和IIb
取代基R1-R20或苯基与杂环基上的基团中所提及的有机分子部分以及本申请中所列的所有其它基团是单独列举的各组基团成员的总称。所有烃链,亦即所有烷基、卤代烷基、羟基烷基、二(烷氧基)甲基、(烷氧基)(烷硫基)甲基、二(烷硫基)甲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烷硫基-、卤代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卤代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卤代烷基磺酰基-、N-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烷基氨基磺酰基、三烷基锍、三烷基氧化锍、N-烷基氨基、N,N-二烷基氨基、烷基羰基氨基、N-烷基磺酰基氨基、N-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N-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N-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代烷氧基羰基、烷硫基羰基、烷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羰基-、二烷基氨基羰基-、二烷基氨基硫代羰基、烷氧基烷基-、羟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亚氨基烷基、苯基链烯基羰基、杂环基链烯基羰基、N-烷氧基-N-烷基氨基羰基、N-烷基-N-苯基氨基羰基-、N-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苯基烷基-、杂环基烷基-、苯基羰基烷基-、杂环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链烯基羰基-、链烯氧基羰基-、链烯基氨基羰基-、N-链烯基-N-烷基氨基羰基-、N-链烯基-N-烷氧基氨基羰基、炔基羰基-、炔氧基羰基-、炔基氨基羰基-、N-炔基-N-烷基氨基羰基-、N-炔基-N-烷氧基氨基羰基-、链烯基-、炔基-、卤代链烯基-、卤代炔基-、链烯氧基和炔氧基部分,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除另有说明外,卤化取代基优选带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术语“卤素”在每种情况下都是指氟、氯、溴或碘。
其它含义的实例包括-C1-C4-烷基与羟基-C1-C4-烷基、三-(C1-C4-烷基)锍和三-(C1-C4-烷基)氧化锍中的烷基部分例如甲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或1,1-二甲基乙基;-C1-C6烷基,以及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N-(C1-C6-烷氧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1-C6-烷基)-N-苯基氨基羰基、N-(C1-C6-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苯基-C1-C6-烷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杂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中的烷基部分上述C1-C4-烷基,以及例如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己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C1-C4-卤代烷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4-烷基,亦即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氟甲基,二氯氟甲基,氯二氟甲基,2-氟乙基,2-氯乙基,2-溴乙基,2-碘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氯-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2,2-二氯-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五氟乙基,2-氟丙基,3-氟丙基,2,2-二氟丙基,2,3-二氟丙基,2-氯丙基,3-氯丙基,2,3-二氯丙基,2-溴丙基,3-溴丙基,3,3,3-三氟丙基,3,3,3-三氯丙基,2,2,3,3,3-五氟丙基,七氟丙基,1-(氟甲基)-2-氟乙基,1-(氯甲基)-2-氯乙基,1-(溴甲基)-2-溴乙基,4-氟丁基,4-氯丁基,4-溴丁基或九氟丁基;-C1-C6-卤代烷基上述C1-C4-卤代烷基,以及例如5-氟戊基,5-氯戊基,5-溴戊基,5-碘戊基,十一氟戊基,6-氟己基,6-氯己基,6-溴己基,6-碘己基或十二氟代己基;-C1-C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丁氧基、1-甲基丙氧基、2-甲基丙氧基或1,1-二甲基乙氧基;
-C1-C6-烷氧基以及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N-(C1-C6-烷氧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和N-(C3-C6-炔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中的烷氧基部分上述C1-C4-烷氧基,以及例如戊氧基,1-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氧基,3-甲基丁氧基,1,1-二甲基丙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己氧基,1-甲基戊氧基,2-甲基戊氧基,3-甲基戊氧基,4-甲基戊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1,3-二甲基丁氧基,2,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3,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2-乙基丁氧基,1,1,2-三甲基丙氧基,1,2,2-三甲基丙氧基,1-乙基-1-甲基丙氧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4-烷氧基,亦即例如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二氟甲氧基,溴二氟甲氧基,2-氟乙氧基,2-氯乙氧基,2-溴乙氧基,2-碘乙氧基,2,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2,2-二氯-2-氟乙氧基,2,2,2-三氯乙氧基,五氟乙氧基,2-氟丙氧基,3-氟丙氧基,2-氯丙氧基,3-氯丙氧基,2-溴丙氧基,3-溴丙氧基,2,2-二氟丙氧基,2,3-二氟丙氧基,2,3-二氯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3,3,3-三氯丙氧基,2,2,3,3,3-五氟丙氧基,七氟丙氧基,1-(氟甲基)-2-氟乙氧基,1-(氯甲基)-2-氯乙氧基,1-(溴甲基)-2-溴乙氧基,4-氟丁氧基,4-氯丁氧基,4-溴丁氧基或九氟丁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上述C1-C4-卤代烷氧基,以及,例如,5-氟戊氧基,5-氯戊氧基,5-溴戊氧基,5-碘戊氧基,十一氟戊氧基,6-氟己氧基,6-氯己氧基,6-溴己氧基,6-碘己氧基或十二己氧基;
-C1-C4-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1-甲基乙硫基,丁硫基,1-甲基丙硫基,2-甲基丙硫基或1,1-二甲基乙硫基;-C1-C6-烷硫基以及(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和C1-C6-烷硫基羰基的烷硫基部分上述C1-C4-烷硫基,以及例如戊硫基,1-甲基丁硫基,2-甲基丁硫基,3-甲基丁硫基,2,2-二甲基丙硫基,1-乙基丙硫基,己硫基,1,1-二甲基丙硫基,1,2-二甲基丙硫基,1-甲基戊硫基,2-甲基戊硫基,3-甲基戊硫基,4-甲基戊硫基,1,1-二甲基丁硫基,1,2-二甲基丁硫基,1,3-二甲基丁硫基,2,2-二甲基丁硫基,2,3-二甲基丁硫基,3,3-二甲基丁硫基,1-乙基丁硫基,2-乙基丁硫基,1,1,2-三甲基丙硫基,1,2,2-三甲基丙硫基,1-乙基-1-甲基丙硫基或1-乙基-2-甲基丙硫基;-C1-C4-卤代烷硫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4-烷硫基,亦即例如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二氟甲硫基、溴二氟甲硫基、2-氟乙硫基、2-氯乙硫基、2-溴乙硫基、2-碘乙硫基、2,2-二氟乙硫基、2,2,2-三氟乙硫基、2,2,2-三氯乙硫基、2-氯-2-氟乙硫基、2-氯-2,2-二氟乙硫基、2,2-二氯-2-氟乙硫基、五氟乙硫基、2-氟丙硫基、3-氟丙硫基、2-氯丙硫基、3-氯丙硫基、2-溴丙硫基、3-溴丙硫基、2,2-二氟丙硫基、2,3-二氟丙硫基、2,3-二氯丙硫基、3,3,3-三氟丙硫基、3,3,3-三氯丙硫基、2,2,3,3,3-五氟丙硫基、七氟丙硫基、1-(氟甲基)-2-氟乙硫基、1-(氯甲基)-2-氯乙硫基、1-(溴甲基)-2-溴乙硫基、4-氟丁硫基、4-氯丁硫基、4-溴丁硫基或九氟丁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上述C1-C4-卤代烷硫基,以及,例如,5-氟戊硫基,5-氯戊硫基,5-溴戊硫基,5-碘戊硫基,十一氟戊硫基,6-氟己硫基,6-氯己硫基,6-溴己硫基,6-碘己硫基或十二己硫基;
-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S(=O)-)例如甲亚磺酰基,乙亚磺酰基,丙亚磺酰基,1-甲基乙亚磺酰基,丁亚磺酰基,1-甲基丙亚磺酰基,2-甲基丙亚磺酰基,1,1-二甲基乙亚磺酰基,戊亚磺酰基,1-甲基丁亚磺酰基,2-甲基丁亚磺酰基,3-甲基丁亚磺酰基,2,2-二甲基丙亚磺酰基,1-乙基丙亚磺酰基,1,1-二甲基丙亚磺酰基,1,2-二甲基丙亚磺酰基,己亚磺酰基,1-甲基戊亚磺酰基,2-甲基戊亚磺酰基,3-甲基戊亚磺酰基,4-甲基戊亚磺酰基,1,1-二甲基丁亚磺酰基,1,2-二甲基丁亚磺酰基,1,3-二甲基丁亚磺酰基,2,2-二甲基丁亚磺酰基,2,3-二甲基丁亚磺酰基,3,3-二甲基丁亚磺酰基,1-乙基丁亚磺酰基,2-乙基丁亚磺酰基,1,1,2-三甲基丙亚磺酰基,1,2,2-三甲基丙亚磺酰基,1-乙基-1-甲基丙亚磺酰基或1-乙基-2-甲基丙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6-烷基亚磺酰基,亦即,例如,氟甲基亚磺酰基、二氟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氯二氟甲基亚磺酰基、溴二氟甲基亚磺酰基、2-氟乙基亚磺酰基、2-氯乙基亚磺酰基、2-溴乙基亚磺酰基、2-碘乙基亚磺酰基、2,2-二氟乙基亚磺酰基、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2,2,2-三氯乙基亚磺酰基、2-氯-2-氟乙基亚磺酰基、2-氯-2,2-二氟乙基亚磺酰基、2,2-二氯-2-氟乙基亚磺酰基、五氟乙基亚磺酰基、2-氟丙基亚磺酰基、3-氟丙基亚磺酰基、2-氯丙基亚磺酰基、3-氯丙基亚磺酰基、2-溴丙基亚磺酰基、3-溴丙基亚磺酰基、2,2-二氟丙基亚磺酰基、2,3-二氟丙基亚磺酰基、2,3-二氯丙基亚磺酰基、3,3,3-三氟丙基亚磺酰基、3,3,3-三氯丙基亚磺酰基、2,2,3,3,3-五氟丙基亚磺酰基、七氟丙基亚磺酰基、1-(氟甲基)-2-氟乙基亚磺酰基、1-(氯甲基)-2-氯乙基亚磺酰基、1-(溴甲基)-2-溴乙基亚磺酰基、4-氟丁基亚磺酰基、4-氯丁基亚磺酰基、4-溴丁基亚磺酰基,九氟丁基亚磺酰基,5-氟戊基亚磺酰基,5-氯戊基亚磺酰基,5-溴戊基亚磺酰基,5-碘戊基亚磺酰基,十一氟戊基亚磺酰基,6-氟己基亚磺酰基,6-氯己基亚磺酰基,6-溴己基亚磺酰基,6-碘己基亚磺酰基或十二氟己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S(=O)2-),以及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和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中的烷基磺酰基基团例如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丙磺酰基,1-甲基乙磺酰基,丁磺酰基,1-甲基丙磺酰基,2-甲基丙磺酰基,1,1-二甲基乙磺酰基,戊磺酰基,1-甲基丁磺酰基,2-甲基丁磺酰基,3-甲基丁磺酰基,1,1-二甲基丙磺酰基,1,2-二甲基丙磺酰基,2,2-二甲基丙磺酰基,1-乙基丙磺酰基,己磺酰基,1-甲基戊磺酰基,2-甲基戊磺酰基,3-甲基戊磺酰基,4-甲基戊磺酰基,1,1-二甲基丁磺酰基,1,2-二甲基丁磺酰基,1,3-二甲基丁磺酰基,2,2-二甲基丁磺酰基,2,3-二甲基丁磺酰基,3,3-二甲基丁磺酰基,1-乙基丁磺酰基,2-乙基丁磺酰基,1,1,2-三甲基丙磺酰基,1,2,2-三甲基丙磺酰基,1-乙基-1-甲基丙磺酰基或1-乙基-2-甲基丙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以及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和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中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基团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6-烷基磺酰基,亦即,例如,氟甲基磺酰基、二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氯二氟甲基磺酰基、溴二氟甲基磺酰基、2-氟乙基磺酰基、2-氯乙基磺酰基、2-溴乙基磺酰基、2-碘乙基磺酰基、2,2-二氟乙基磺酰基、2,2,2-三氟乙基磺酰基、2-氯-2-氟乙基磺酰基、2-氯-2,2-二氟乙基磺酰基、2,2-二氯-2-氟乙基磺酰基、2,2,2-三氯乙基磺酰基、五氟乙基磺酰基、2-氟丙基磺酰基、3-氟丙基磺酰基、2-氯丙基磺酰基、3-氯丙基磺酰基、2-溴丙基磺酰基、3-溴丙基磺酰基、2,2-二氟丙基磺酰基、2,3-二氟丙基磺酰基、2,3-二氯丙基磺酰基、3,3,3-三氟丙基磺酰基、3,3,3-三氯丙基磺酰基、2,2,3,3,3-五氟丙基磺酰基、七氟丙基磺酰基、1-(氟甲基)-2-氟乙基磺酰基、1-(氯甲基)-2-氯乙基磺酰基、1-(溴甲基)-2-溴乙基磺酰基、4-氟丁基磺酰基、4-氯丁基磺酰基、4-溴丁基磺酰基,九氟丁基磺酰基,5-氟戊基磺酰基,5-氯戊基磺酰基,5-溴戊基磺酰基,5-碘戊基磺酰基,6-氟己基磺酰基,6-溴己基磺酰基,6-碘己基磺酰基或十二氟己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例如甲氨基,乙氨基,丙氨基,1-甲基乙氨基,丁氨基,1-甲基丙氨基,2-甲基丙氨基,1,1-二甲基乙氨基,戊氨基,1-甲基丁氨基,2-甲基丁氨基,3-甲基丁氨基,2,2-二甲基丙氨基,1-乙基丙氨基,己氨基,1,1-二甲基丙氨基,1,2-二甲基丙氨基,1-甲基戊氨基,2-甲基戊氨基,3-甲基戊氨基,4-甲基戊氨基,1,1-二甲基丁氨基,1,2-二甲基丁氨基,1,3-二甲基丁氨基,2,2-二甲基丁氨基,2,3-二甲基丁氨基,3,3-二甲基丁氨基,1-乙基丁氨基,2-乙基丁氨基,1,1,2-三甲基丙氨基,1,2,2-三甲基丙氨基,1-乙基-1-甲基丙氨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氨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例如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酰基,丙氨基磺酰基,1-甲基乙氨基磺酰基,丁氨基磺酰基,1-甲基丙氨基磺酰基,2-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1-二甲基乙氨基磺酰基,戊氨基磺酰基,1-甲基丁氨基磺酰基,2-甲基丁氨基磺酰基,3-甲基丁氨基磺酰基,2,2-二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乙基丙氨基磺酰基,己氨基磺酰基,1,1-二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2-二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甲基戊氨基磺酰基,2-甲基戊氨基磺酰基,3-甲基戊氨基磺酰基,4-甲基戊氨基磺酰基,1,1-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1,2-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1,3-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2,2-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2,3-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3,3-二甲基丁氨基磺酰基,1-乙基丁氨基磺酰基,2-乙基丁氨基磺酰基,1,1,2-三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2,2-三甲基丙氨基磺酰基,1-乙基-1-甲基丙氨基磺酰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例如N,N-二甲基氨基磺酰基、N,N-二乙基氨基磺酰基、N,N-二(1-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N-二丙基氨基磺酰基、N,N-二丁基氨基磺酰基、N,N-二(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N-二(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N-二(1,1-二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1,1-二甲基乙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1-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1-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2-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1,1-二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1-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1-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1-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1-甲基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1,1-二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戊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3-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乙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己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3-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4-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乙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2-乙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甲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戊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3-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乙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己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3-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4-甲基戊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乙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2-乙基丁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乙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磺酰基、N-丙基-N-戊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戊基氨基磺酰基、N,N-二戊基氨基磺酰基、N-丙基-N-己基氨基磺酰基、N-丁基-N-己基氨基磺酰基、N-戊基-N-己基氨基磺酰基或N,N-二己基氨基磺酰基;-二(C1-C4烷基)氨基例如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N,N-二丙基氨基、N,N-二(1-甲基乙基)氨基、N,N-二丁基氨基、N,N-二(1-甲基丙基)氨基、N,N-二(2-甲基丙基)氨基、N,N-二(1,1-二甲基乙基)氨基、N-乙基-N-甲基氨基、N-甲基-N-丙基氨基、N-甲基-N-(1-甲基乙基)氨基、N-丁基-N-甲基氨基、N-甲基-N-(1-甲基丙基)氨基、N-甲基-N-(2-甲基丙基)氨基、N-(1,1-二甲基乙基)-N-甲基氨基、N-乙基-N-丙基氨基、N-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N-丁基-N-乙基氨基、N-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N-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N-乙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N-(1-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N-丁基-N-丙基氨基、N-(1-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N-(2-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N-(1,1-二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N-丁基-N-(1-甲基乙基)氨基、N-(1-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N-(1-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N-丁基-N-(1-甲基丙基)氨基、N-丁基-N-(2-甲基丙基)氨基、N-丁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N-(1-甲基丙基)-N-(2-甲基丙基)氨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或N-(1,1-二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上述二-(C1-C4烷基)氨基,以及N,N-二戊基氨基、N,N-二己基氨基、N-甲基-N-戊基氨基、N-乙基-N-戊基氨基、N-甲基-N-己基氨基或N-乙基-N-己基氨基;-C1-C4-烷基羰基例如甲基羰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1-甲基乙基羰基,丁基羰基,1-甲基丙基羰基,2-甲基丙基羰基或1,1-二甲基乙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以及C1-C6-烷基羰基氨基中的烷基羰基部分上述C1-C4-烷基羰基,以及例如戊基羰基,1-甲基丁基羰基,2-甲基丁基羰基,3-甲基丁基羰基,2,2-二甲基丙基羰基,1-乙基丙基羰基,己基羰基,1,1-二甲基丙基羰基,1,2-二甲基丙基羰基,1-甲基戊基羰基,2-甲基戊基羰基,3-甲基戊基羰基,4-甲基戊基羰基,1,1-二甲基丁基羰基,1,2-二甲基丁基羰基,1,3-二甲基丁基羰基,2,2-二甲基丁基羰基,2,3-二甲基丁基羰基,3,3-二甲基丁基羰基,1-乙基丁基羰基,2-乙基丁基羰基,1,1,2-三甲基丙基羰基,1,2,2-三甲基丙基羰基、1-乙基-1-甲基丙基羰基或1-乙基-2-甲基丙基羰基;
-C1-C20-烷基羰基上述C1-C6-烷基羰基,以及庚基羰基、辛基羰基、十五烷基羰基或十七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1-甲基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1-甲基丙氧基羰基、2-甲基丙氧基羰基或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上述(C1-C4-烷氧基)羰基,以及,例如,戊氧基羰基,1-甲基丁氧基羰基,2-甲基丁氧基羰基,3-甲基丁氧基羰基,2,2-二甲基丙氧基羰基,1-乙基丙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1,1-二甲基丙氧基羰基,1,2-二甲基丙氧基羰基,1-甲基戊氧基羰基,2-甲基戊氧基羰基,3-甲基戊氧基羰基,4-甲基戊氧基羰基,1,1-二甲基丁氧基羰基,1,2-二甲基丁氧基羰基,1,3-二甲基丁氧基羰基,2,2-二甲基丁氧基羰基,2,3-二甲基丁氧基羰基,3,3-二甲基丁氧基羰基,1-乙基丁氧基羰基,2-乙基丁氧基羰基,1,1,2-三甲基丙氧基羰基,1,2,2-三甲基丙氧基羰基,1-乙基-1-甲基丙氧基羰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氧基羰基;-C1-C4-卤代烷氧基羰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1-C4-烷氧基羰基,亦即例如氟甲氧基羰基,二氟甲氧基羰基,三氟甲氧基羰基,氯二氟甲氧基羰基,溴二氟甲氧基羰基,2-氟乙氧基羰基,2-氯乙氧基羰基,2-溴乙氧基羰基,2-碘乙氧基羰基,2,2-二氟乙氧基羰基,2,2,2-三氟乙氧基羰基,2-氯-2-氟乙氧基羰基,2-氯-2,2-二氟乙氧基羰基,2,2-二氯-2-氟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五氟乙氧基羰基,2-氟丙氧基羰基,3-氟丙氧基羰基,2-氯丙氧基羰基,3-氯丙氧基羰基,2-溴丙氧基羰基,3-溴丙氧基羰基,2,2-二氟丙氧基羰基,2,3-二氟丙氧基羰基,2,3-二氯丙氧基羰基,3,3,3-三氟丙氧基羰基,3,3,3-三氯丙氧基羰基,2,2,3,3,3-五氟丙氧基羰基,七氟丙氧基羰基,1-(氟甲基)-2-氟乙氧基羰基,1-(氯甲基)-2-氯乙氧基羰基,1-(溴甲基)-2-溴乙氧基羰基,4-氟丁氧基羰基,4-氯丁氧基羰基,4-溴丁氧基羰基或九氟丁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上述C1-C4-卤代烷氧基羰基,以及5-氟戊氧基羰基,5-氯戊氧基羰基,5-溴戊氧基羰基,5-碘戊氧基羰基,6-氟己氧基羰基,6-溴己氧基羰基,6-碘己氧基羰基或十二氟己氧基羰基;-(C1-C4-烷基)羰氧基乙酰氧基、乙基羰氧基、丙基羰氧基、1-甲基乙基羰氧基、丁基羰氧基、1-甲基丙基羰氧基、2-甲基丙基羰氧基或1,1-二甲基乙基羰氧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例如甲氨基羰基、乙氨基羰基、丙氨基羰基、1-甲基乙氨基羰基、丁氨基羰基、1-甲基丙氨基羰基、2-甲基丙氨基羰基或1,1-二甲基乙氨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上述(C1-C4-烷基氨基)羰基,以及,例如,戊氨基羰基,1-甲基丁氨基羰基,2-甲基丁氨基羰基,3-甲基丁氨基羰基,2,2-二甲基丙氨基羰基,1-乙基丙氨基羰基,己氨基羰基,1,1-二甲基丙氨基羰基,1,2-二甲基丙氨基羰基,1-甲基戊氨基羰基,2-甲基戊氨基羰基,3-甲基戊氨基羰基,4-甲基戊氨基羰基,1,1-二甲基丁氨基羰基,1,2-二甲基丁氨基羰基,1,3-二甲基丁氨基羰基,2,2-二甲基丁氨基羰基,2,3-二甲基丁氨基羰基,3,3-二甲基丁氨基羰基,1-乙基丁氨基羰基,2-乙基丁氨基羰基,1,1,2-三甲基丙氨基羰基,1,2,2-三甲基丙氨基羰基,1-乙基-1-甲基丙氨基羰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例如N,N-二甲基氨基羰基、N,N-二乙基氨基羰基、N,N-二(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N-二丙基氨基羰基、N,N-二丁基氨基羰基、N,N-二(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N-二(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N-二(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乙基-N-甲基氨基羰基、N-甲基-N-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丁基-N-甲基氨基羰基、N-甲基-N-(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甲基氨基羰基、N-乙基-N-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丁基-N-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1-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羰基、N-丁基-N-丙基氨基羰基、N-(1-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羰基、N-(2-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羰基、N-丁基-N-(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1-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1-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丁基-N-(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丁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丁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N-(1-甲基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或N-(1,1-二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上述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以及,例如,N-甲基-N-戊基氨基羰基、N-甲基-N-(1-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2-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乙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己基氨基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甲基-N-(2-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甲基-N-(3-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甲基-N-(4-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1-乙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2-乙基丁基)氨基羰基、N-甲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甲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戊基氨基羰基、N-乙基-N-(1-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2-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乙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己基氨基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乙基-N-(2-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乙基-N-(3-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乙基-N-(4-甲基戊基)氨基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1-乙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2-乙基丁基)氨基羰基、N-乙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乙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羰基、N-丙基-N-戊基氨基羰基、N-丁基-N-戊基氨基羰基、N,N-二戊基氨基羰基、N-丙基-N-己基氨基羰基、N-丁基-N-己基氨基羰基、N-戊基-N-己基氨基羰基或N,N-二己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代羰基例如N,N-二甲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1-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1,1-二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甲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甲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甲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1-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2-甲基丙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1-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1-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1,1-二甲基乙基)氨基硫代羰基、N-(1-甲基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1,1-二甲基乙基)-N-(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3-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乙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己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3-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4-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乙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2-乙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乙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甲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3-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乙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己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3-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4-甲基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1-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2-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2-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3,3-二甲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乙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2-乙基丁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1,2-三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2,2-三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乙基-1-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乙基-N-(1-乙基-2-甲基丙基)氨基硫代羰基、N-丙基-N-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N-二戊基氨基硫代羰基、N-丙基-N-己基氨基硫代羰基、N-丁基-N-己基氨基硫代羰基、N-戊基-N-己基氨基硫代羰基或N,N-二己基氨基硫代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以及羟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的烷氧基烷基部分被上述C1-C4烷氧基取代的C1-C4烷基,亦即例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丙氧基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丁氧基甲基、(1-甲基丙氧基)甲基、(2-甲基丙氧基)甲基、(1,1-二甲基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1-甲基乙氧基)乙基、2-(丁氧基)乙基、2-(1-甲基丙氧基)乙基、2-(2-甲基丙氧基)乙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乙基、2-(甲氧基)丙基、2-(乙氧基)丙基、2-(丙氧基)丙基、2-(1-甲基乙氧基)丙基、2-(丁氧基)丙基、2-(1-甲基丙氧基)丙基、2-(2-甲基丙氧基)丙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丙基、3-(甲氧基)丙基、3-(乙氧基)丙基、3-(丙氧基)丙基、3-(1-甲基乙氧基)丙基、3-(丁氧基)丙基、3-(1-甲基丙氧基)丙基、3-(2-甲基丙氧基)丙基、3-(1,1-二甲基乙氧基)丙基、2-(甲氧基)丁基、2-(乙氧基)丁基、2-(丙氧基)丁基、2-(1-甲基乙氧基)丁基、2-(丁氧基)丁基、2-(1-甲基丙氧基)丁基、2-(2-甲基丙氧基)丁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丁基、3-(甲氧基)丁基、3-(乙氧基)丁基、3-(丙氧基)丁基、3-(1-甲基乙氧基)丁基、3-(丁氧基)丁基、3-(1-甲基丙氧基)丁基、3-(2-甲基丙氧基)丁基、3-(1,1-二甲基乙氧基)丁基、4-(甲氧基)丁基、4-(乙氧基)丁基、4-(丙氧基)丁基、4-(1-甲基乙氧基)丁基、4-(丁氧基)丁基、4-(1-甲基丙氧基)丁基、4-(2-甲基丙氧基)丁基或4-(1,1-二甲基乙氧基)丁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以及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的烷氧基烷氧基部分被上述C1-C4烷氧基取代的C1-C4烷氧基,亦即例如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丙氧基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氧基、丁氧基甲氧基、(1-甲基丙氧基)甲氧基、(2-甲基丙氧基)甲氧基、(1,1-二甲基乙氧基)甲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2-(丙氧基)乙氧基、2-(1-甲基乙氧基)乙氧基、2-(丁氧基)乙氧基、2-(1-甲基丙氧基)乙氧基、2-(2-甲基丙氧基)乙氧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乙氧基、2-(甲氧基)丙氧基、2-(乙氧基)丙氧基、2-(丙氧基)丙氧基、2-(1-甲基乙氧基)丙氧基、2-(丁氧基)丙氧基、2-(1-甲基丙氧基)丙氧基、2-(2-甲基丙氧基)丙氧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丙氧基、3-(甲氧基)丙氧基、3-(乙氧基)丙氧基、3-(丙氧基)丙氧基、3-(1-甲基乙氧基)丙氧基、3-(丁氧基)丙氧基、3-(1-甲基丙氧基)丙氧基、3-(2-甲基丙氧基)丙氧基、3-(1,1-二甲基乙氧基)丙氧基、2-(甲氧基)丁氧基、2-(乙氧基)丁氧基、2-(丙氧基)丁氧基、2-(1-甲基乙氧基)丁氧基、2-(丁氧基)丁氧基、2-(1-甲基丙氧基)丁氧基、2-(2-甲基丙氧基)丁氧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丁氧基、3-(甲氧基)丁氧基、3-(乙氧基)丁氧基、3-(丙氧基)丁氧基、3-(1-甲基乙氧基)丁氧基、3-(丁氧基)丁氧基、3-(1-甲基丙氧基)丁氧基、3-(2-甲基丙氧基)丁氧基、3-(1,1-二甲基乙氧基)丁氧基、4-(甲氧基)丁氧基、4-(乙氧基)丁氧基、4-(丙氧基)丁氧基、4-(1-甲基乙氧基)丁氧基、4-(丁氧基)丁氧基、4-(1-甲基丙氧基)丁氧基、4-(2-甲基丙氧基)丁氧基或4-(1,1-二甲基乙氧基)丁氧基;-C3-C6-链烯基,以及C3-C6-链烯基羰基、C3-C6-链烯氧基、C3-C6-链烯氧基羰基、C3-C6-链烯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和N-(C3-C6-链烯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的链烯基部分例如丙-2-烯-1-基、丁-1-烯-4-基、1-甲基丙-2-烯-1-基、2-甲基丙-2-烯-1-基、2-丁烯-1-基、1-戊烯-3-基、1-戊烯-4-基、2-戊烯-4-基、1-甲基丁-2-烯-1-基、2-甲基丁-2-烯-1-基、3-甲基丁-2-烯-1-基、1-甲基丁-3-烯-1-基、2-甲基丁-3-烯-1-基、3-甲基丁-3-烯-1-基、1,1-二甲基丙-2-烯-1-基、1,2-二甲基丙-2-烯-1-基、1-乙基丙-2-烯-1-基、己-3-烯-1-基、己-4-烯-1-基、己-5-烯-1-基、1-甲基戊-3-烯-1-基、2-甲基戊-3-烯-1-基、3-甲基戊-3-烯-1-基、4-甲基戊-3-烯-1-基、1-甲基戊-4-烯-1-基、2-甲基戊-4-烯-1-基、3-甲基戊-4-烯-1-基、4-甲基戊-4-烯-1-基、1,1-二甲基丁-2-烯-1-基、1,1-二甲基丁-3-烯-1-基、1,2-二甲基丁-2-烯-1-基、1,2-二甲基丁-3-烯-1-基、1,3-二甲基丁-2-烯-1-基、1,3-二甲基丁-3-烯-1-基、2,2-二甲基丁-3-烯-1-基、2,3-二甲基丁-2-烯-1-基、2,3-二甲基丁-3-烯-1-基、3,3-二甲基丁-2-烯-1-基、1-乙基丁-2-烯-1-基、1-乙基丁-3-烯-1-基、2-乙基丁-2-烯-1-基、2-乙基丁-3-烯-1-基、1,1,2-三甲基丙-2-烯-1-基、1-乙基-1-甲基丙-2-烯-1-基、或1-乙基-2-甲基丙-2-烯-1-基;
-C2-C6-链烯基以及C2-C6-链烯基羰基、苯基-C2-C6-链烯基羰基和杂环基-C2-C6-链烯基羰基的链烯基部分上述C3-C6-链烯基,以及乙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3-C6-链烯基,亦即例如2-氯烯丙基、3-氯烯丙基、2,3-二氯烯丙基、3,3-二氯烯丙基、2,3,3-三氯烯丙基、2,3-二氯丁-2-烯基、2-溴烯丙基、3-溴烯丙基、2,3-二溴烯丙基、3,3-二溴烯丙基、2,3,3-三溴烯丙基或2,3-二溴丁-2-烯基;-C3-C6-炔基,以及C3-C6-炔基羰基、C3-C6-炔氧基、C3-C6-炔氧基羰基、C3-C6-炔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和N-(C3-C6-炔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的炔基部分例如炔丙基、丁-1-炔-3-基、丁-1-炔-4-基、丁-2-炔-1-基、戊-1-炔-3-基、戊-1-炔-4-基、戊-1-炔-5-基、戊-2-炔-1-基、戊-2-炔-4-基、戊-2-炔-5-基、3-甲基丁-1-炔-3-基、3-甲基丁-1-炔-4-基、己-1-炔-3-基、己-1-炔-4-基、己-1-炔-5-基、己-1-炔-6-基、己-2-炔-1-基、己-2-炔-4-基、己-2-炔-5-基、己-2-炔-6-基、己-3-炔-1-基、己-3-炔-2-基、3-甲基戊-1-炔-3-基、3-甲基戊-1-炔-4-基、3-甲基戊-1-炔-5-基、4-甲基戊-2-炔-4-基或4-甲基戊-2-炔-5-基;-C2-C6-炔基以及C2-C6-炔基羰基的炔基部分上述C3-C6-炔基以及乙炔基;-C3-C6-卤代炔基被氟、氯、溴和/或碘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上述C3-C6-炔基,亦即例如1,1-二氟丙-2-炔-1-基、3-碘代丙-2-炔-1-基、4-氟丁-2-炔-1-基、4-氯丁-2-炔-1-基、1,1-二氟丁-2-炔-1-基、4-碘代丁-3-炔-1-基、5-氟戊-3-炔-1-基、5-碘戊-4-炔-1-基、6-氟己-4-炔-1-基或6-碘代己-5-炔-1-基;
-C3-C6-环烷基以及C3-C6-环烷基羰基的环烷基部分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杂环基,以及杂环基羰基、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氧基羰基、杂环氧基硫代羰基、杂环基-C2-C6-链烯基羰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N-(C1-C6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杂环基氨基羰基中的杂环基部分含有1-4个选自氧、硫和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且经碳连接的的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五-或六-元杂环,亦即例如含有一个杂原子、两个杂原子、三个杂原子或四个杂原子的5元环,或者为例如含有一个杂原子、两个杂原子、三个杂原子或四个杂原子的6元环。亦即含有一个杂原子的5-元环为例如四氢呋喃-2-基、四氢呋喃-3-基、四氢噻吩-2-基、四氢噻吩-3-基、四氢吡咯-2-基、四氢吡咯-3-基、2,3-二氢呋喃-2-基、2,3-二氢呋喃-3-基、2,5-二氢呋喃-2-基、2,5-二氢呋喃-3-基、4,5-二氢呋喃-2-基、4,5-二氢呋喃-3-基、2,3-二氢噻吩-2-基、2,3-二氢噻吩-3-基、2,5-二氢噻吩-2-基、2,5-二氢噻吩-3-基、4,5-二氢噻吩-2-基、4,5-二氢噻吩-3-基、2,3-二氢-1H-吡咯-2-基、2,3-二氢-1H-吡咯-3-基、2,5-二氢-1H-吡咯-2-基、2,5-二氢-1H-吡咯-3-基、4,5-二氢-1H-吡咯-2-基、4,5-二氢-1H-吡咯-3-基、3,4-二氢-2H-吡咯-2-基、3,4-二氢-2H-吡咯-3-基、3,4-二氢-5H-吡咯-2-基、3,4-二氢-5H-吡咯-3-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吡咯-2-基或吡咯-3-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五元环例如有四氢吡唑-3-基、四氢吡唑-4-基、四氢异噁唑-3-基、四氢异噁唑-4-基、四氢异噁唑-5-基、1,2-氧硫杂戊环-3-基、1,2-氧硫杂戊环-4-基、1,2-氧硫杂戊环-5-基、四氢异噻唑-3-基、四氢异噻唑-4-基、四氢异噻唑-5-基、1,2-二硫戊环-3-基、1,2-二硫戊环-4-基、四氢咪唑-2-基、四氢咪唑-4-基、四氢噁唑-2-基、四氢噁唑-4-基、四氢噁唑-5-基、四氢噻唑-2-基、四氢噻唑-4-基、四氢噻唑-5-基、1,3-二氧戊环-2-基、1,3-二氧戊环-4-基、1,3-氧硫杂戊环-2-基、1,3-氧硫杂戊环-4-基、1,3-氧硫杂戊环-5-基、1,3-二硫戊环-2-基、1,3-二硫戊环-4-基、4,5-二氢-1H-吡唑-3-基、4,5-二氢-1H-吡唑-4-基、4,5-二氢-1H-吡唑-5-基、2,5-二氢-1H-吡唑-3-基、2,5-二氢-1H-吡唑-4-基、2,5-二氢-1H-吡唑-5-基、4,5-二氢异噁唑-3-基、4,5-二氢异噁唑-4-基、4,5-二氢异噁唑-5-基、2,5-二氢异噁唑-3-基、2,5-二氢异噁唑-4-基、2,5-二氢异噁唑-5-基、2,3-二氢异噁唑-3-基、2,3-二氢异噁唑-4-基、2,3-二氢异噁唑-5-基、4,5-二氢异噻唑-3-基、4,5-二氢异噻唑-4-基、4,5-二氢异噻唑-5-基、2,5-二氢异噻唑-3-基、2,5-二氢异噻唑-4-基、2,5-二氢异噻唑-5-基、2,3-二氢异噻唑-3-基、2,3-二氢异噻唑-4-基、2,3-二氢异噻唑-5-基、Δ3-1,2-二硫杂环戊二烯-3-基、Δ3-1,2-二硫杂环戊二烯-4-基、Δ3-1,2-二硫杂环戊二烯-5-基、4,5-二氢-1H-咪唑-2-基、4,5-二氢-1H-咪唑-4-基、4,5-二氢-1H-咪唑-5-基、2,5-二氢-1H-咪唑-2-基、2,5-二氢-1H-咪唑-4-基、2,5-二氢-1H-咪唑-5-基、2,3-二氢-1H-咪唑-2-基、2,3-二氢-1H-咪唑-4-基、4,5-二氢噁唑-2-基、4,5-二氢噁唑-4-基、4,5-二氢噁唑-5-基、2,5-二氢噁唑-2-基、2,5-二氢噁唑-4-基、2,5-二氢噁唑-5-基、2,3-二氢噁唑-2-基、2,3-二氢噁唑-4-基、2,3-二氢噁唑-5-基、4,5-二氢噻唑-2-基、4,5-二氢噻唑-4-基、4,5-二氢噻唑-5-基、2,5-二氢噻唑-2-基、2,5-二氢噻唑-4-基、2,5-二氢噻唑-5-基、2,3-二氢噻唑-2-基、2,3-二氢噻唑-4-基、2,3-二氢噻唑-5-基、1,3-二氧杂环戊烯-2-基、1,3-二氧杂环戊烯-4-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4-基、1,3-氧硫杂环戊二烯(Oxathiol)-2-基、1,3-氧硫杂环戊二烯-4-基、1,3-氧硫杂环戊二烯-5-基、吡唑-3-基、吡唑-4-基、异噁唑-3-基、异噁唑-4-基、异噁唑-5-基、异噻唑-3-基、异噻唑-4-基、异噻唑-5-基、咪唑-2-基、咪唑-4-基、噁唑-2-基、噁唑-4-基、噁唑-5-基、噻唑-2-基、噻唑-4-基或噻唑-5-基;
含有3个杂原子的五元环例如有1,2,3-△2-噁二唑啉-4-基、1,2,3-Δ2-噁二唑啉-5-基、1,2,4-Δ4-噁二唑啉-3-基、1,2,4-Δ4-噁二唑啉-5-基、1,2,4-Δ2-噁二唑啉-3-基、1,2,4-Δ2-噁二唑啉-5-基、1,2,4-Δ3-噁二唑啉-3-基、1,2,4-Δ3-噁二唑啉-5-基、1,3,4-Δ2-噁二唑啉-2-基、1,3,4-Δ2-噁二唑啉-5-基、1,3,4-Δ3-噁二唑啉-2-基、1,3,4-噁二唑啉-2-基、1,2,3-Δ2-噻二唑啉-4-基、1,2,3-Δ2-噻二唑啉-5-基、1,2,4-Δ4-噻二唑啉-3-基、1,2,4-Δ4-噻二唑啉-5-基、1,2,4-Δ3-噻二唑啉-3-基、1,2,4-Δ3-噻二唑啉-5-基、1,2,4-Δ2-噻二唑啉-3-基、1,2,4-Δ2-噻二唑啉-5-基、1,3,4-Δ2-噻二唑啉-2-基、1,3,4-Δ2-噻二唑啉-5-基、1,3,4-Δ3-噻二唑啉-2-基、1,3,4-噻二唑啉-2-基、1,3,2-二氧硫杂戊环-4-基、1,2,3-Δ2-三唑啉-4-基、1,2,3-Δ2-三唑啉-5-基、1,2,4-Δ2-三唑啉-3-基、1,2,4-Δ2-三唑啉-5-基、1,2,4-Δ3-三唑啉-3-基、1,2,4-Δ3-三唑啉-5-基、1,2,4-Δ1-三唑啉-2-基、1,2,4-三唑啉-3-基、3H-1,2,4-二噻唑-5-基、2H-1,3,4-二噻唑-5-基、2H-1,3,4-噁噻唑-5-基、1,2,3-噁二唑-4-基、1,2,3-噁二唑-5-基、1,2,4-噁二唑-3-基、1,2,4-噁二唑-5-基、1,3,4-噁二唑-2-基、1,2,3-噻二唑-4-基、1,2,3-噻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噻二唑-5-基、1,3,4-噻二唑-2-基、1,2,3-三唑-4-基或1,2,4-三唑-3-基;含有4个杂原子的五元环例如有四唑-5-基,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六元环例如有四氢吡喃-2-基、四氢吡喃-3-基、四氢吡喃-4-基、哌啶-2-基、哌啶-3-基、哌啶-4-基、四氢噻喃-2-基、四氢噻喃-3-基、四氢噻喃-4-基、2H-3,4-二氢吡喃-6-基、2H-3,4-二氢吡喃-5-基、2H-3,4-二氢吡喃-4-基、2H-3,4-二氢吡喃-3-基、2H-3,4-二氢吡喃-2-基、2H-3,4-二氢吡喃-6-基、2H-3,4-二氢噻喃-5-基、2H-3,4-二氢噻喃-4-基、2H-3,4-二氢吡喃-3-基、2H-3,4-二氢吡喃-2-基、1,2,3,4-四氢吡啶-6-基、1,2,3,4-四氢吡啶-5-基、1,2,3,4-四氢吡啶-4-基、1,2,3,4-四氢吡啶-3-基、1,2,3,4-四氢吡啶-2-基、2H-5,6-二氢吡喃-2-基、2H-5,6-二氢吡喃-3-基、2H-5,6-二氢吡喃-4-基、2H-5,6-二氢吡喃-5-基、2H-5,6-二氢吡喃-6-基、2H-5,6-二氢噻喃-2-基、2H-5,6-二氢噻喃-3-基、2H-5,6-二氢噻喃-4-基、2H-5,6-二氢噻喃-5-基、2H-5,6-二氢噻喃-6-基、1,2,5,6-四氢吡啶-2-基、1,2,5,6-四氢吡啶-3-基、1,2,5,6-四氢吡啶-4-基、1,2,5,6-四氢吡啶-5-基、1,2,5,6-四氢吡啶-6-基、2,3,4,5-四氢吡啶-2-基、2,3,4,5-四氢吡啶-3-基、2,3,4,5-四氢吡啶-4-基、2,3,4,5-四氢吡啶-5-基、2,3,4,5-四氢吡啶-6-基、4H-吡喃-2-基、4H-吡喃-3-基、4H-吡喃-4-基、4H-噻喃-2-基、4H-噻喃-3-基、4H-噻喃-4-基、1,4-二氢吡啶-2-基、1,4-二氢吡啶-3-基、1,4-二氢吡啶-4-基、2H-吡喃-2-基、2H-吡喃-3-基、2H-吡喃-4-基、2H-吡喃-5-基、2H-吡喃-6-基、2H-噻喃-2-基、2H-噻喃-3-基、2H-噻喃-4-基、2H-噻喃-5-基、2H-噻喃-6-基、1,2-二氢吡啶-2-基、1,2-二氢吡啶-3-基、1,2-二氢吡啶-4-基、1,2-二氢吡啶-5-基、1,2-二氢吡啶-6-基、3,4-二氢吡啶-2-基、3,4-二氢吡啶-3-基、3,4-二氢吡啶-4-基、3,4-二氢吡啶-5-基、3,4-二氢吡啶-6-基、2,5-二氢吡啶-2-基、2,5-二氢吡啶-3-基、2,5-二氢吡啶-4-基、2,5-二氢吡啶-5-基、2,5-二氢吡啶-6-基、2,3-二氢吡啶-2-基、2,3-二氢吡啶-3-基、2,3-二氢吡啶-4-基、2,3-二氢吡啶-5-基、2,3-二氢吡啶-6-基、吡啶-2-基、吡啶-3-基或吡啶-4-基;含有两个杂原子的六元环例如有1,3-二噁烷-2-基、1,3-二噁烷-4-基、1,3-二噁烷-5-基、1,4-二噁烷-2-基、1,3-二噻烷-2-基、1,3-二噻烷-4-基、1,3-二噻烷-5-基、1,4-二噻烷-2-基、1,3-氧硫杂环己烷-2-基、1,3-氧硫杂环己烷-4-基、1,3-氧硫杂环己烷-5-基、1,3-氧硫杂环己烷-6-基、1,4-氧硫杂环己烷-2-基、1,4-氧硫杂环己烷-3-基、1,2-二噻烷-3-基、1,2-二噻烷-4-基、六氢嘧啶-2-基、六氢嘧啶-4-基、六氢嘧啶-5-基、六氢吡嗪-2-基、六氢哒嗪-3-基、六氢哒嗪-4-基、四氢-1,3-噁嗪-2-基、四氢-1,3-噁嗪-4-基、四氢-1,3-噁嗪-5-基、四氢-1,3-噁嗪-6-基、四氢-1,3-噻嗪-2-基、四氢-1,3-噻嗪-4-基、四氢-1,3-噻嗪-5-基、四氢-1,3-噻嗪-6-基、四氢-1,4-噻嗪-2-基、四氢-1,4-噻嗪-3-基、四氢-1,4-噁嗪-2-基、四氢-1,4-噁嗪-3-基、四氢-1,2-噁嗪-3-基、四氢-1,2-噁嗪-4-基、四氢-1,2-噁嗪-5-基、四氢-1,2-噁嗪-6-基、2H-5,6-二氢-1,2-噁嗪-3-基、2H-5,6-二氢-1,2-噁嗪-4-基、2H-5,6-二氢-1,2-噁嗪-5-基、2H-5,6-二氢-1,2-噁嗪-6-基、2H-5,6-二氢-1,2-噻嗪-3-基、2H-5,6-二氢-1,2-噻嗪-4-基、2H-5,6-二氢-1,2-噻嗪-5-基、2H-5,6-二氢-1,2-噻嗪-6-基、4H-5,6-二氢-1,2-噁嗪-3-基、4H-5,6-二氢-1,2-噁嗪-4-基、4H-5,6-二氢-1,2-噁嗪-5-基、4H-5,6-二氢-1,2-噁嗪-6-基、4H-5,6-二氢-1,2-噻嗪-3-基、4H-5,6-二氢-1,2-噻嗪-4-基、4H-5,6-二氢-1,2-噻嗪-5-基、4H-5,6-二氢-1,2-噻嗪-6-基、2H-3,6-二氢-1,2-噁嗪-3-基、2H-3,6-二氢-1,2-噁嗪-4-基、2H-3,6-二氢-1,2-噁嗪-5-基、2H-3,6-二氢-1,2-噁嗪-6-基、2H-3,6-二氢-1,2-噻嗪-3-基、2H-3,6-二氢-1,2-噻嗪-4-基、2H-3,6-二氢-1,2-噻嗪-5-基、2H-3,6-二氢-1,2-噻嗪-6-基、2H-3,4-二氢-1,2-噁嗪-3-基、2H-3,4-二氢-1,2-噁嗪-4-基、2H-3,4-二氢-1,2-噁嗪-5-基、2H-3,4-二氢-1,2-噁嗪-6-基、2H-3,4-二氢-1,2-噻嗪-3-基、2H-3,4-二氢-1,2-噻嗪-4-基、2H-3,4-二氢-1,2-噻嗪-5-基、2H-3,4-二氢-1,2-噻嗪-6-基、2,3,4,5-四氢哒嗪-3-基、2,3,4,5-四氢哒嗪-4-基、2,3,4,5-四氢哒嗪-5-基、2,3,5-四氢哒嗪-6-基、3,4,5,6-四氢哒嗪-3-基、3,4,5,6-四氢哒嗪-4-基、1,2,5,6-四氢哒嗪-3-基、1,2,5,6-四氢哒嗪-4-基、1,2,5,6-四氢哒嗪-5-基、1,2,5,6-四氢哒嗪-6-基、1,2,3,6-四氢哒嗪-3-基、1,2,3,6-四氢哒嗪-4-基、4H-5,6-二氢-1,3-噁嗪-2-基、4H-5,6-二氢-1,3-噁嗪-4-基、4H-5,6-二氢-1,3-噁嗪-5-基、4H-5,6-二氢-1,3-噁嗪-6-基、4H-5,6-二氢-1,3-噻嗪-2-基、4H-5,6-二氢-1,3-噻嗪-4-基、4H-5,6-二氢-1,3-噻嗪-5-基、4H-5,6-二氢-1,3-噻嗪-6-基、3,4,5,6-四氢嘧啶-2-基、3,4,5,6-四氢嘧啶-4-基、3,4,5,6-四氢嘧啶-5-基、3,4,5,6-四氢嘧啶-6-基、1,2,3,4-四氢吡嗪-2-基、1,2,3,4-四氢吡嗪-5-基、1,2,3,4-四氢嘧啶-2-基、1,2,3,4-四氢嘧啶-4-基、1,2,3,4-四氢嘧啶-5-基、1,2,3,4-四氢嘧啶-6-基、2,3-二氢-1,4-噻嗪-2-基、2,3-二氢-1,4-噻嗪-3-基、2,3-二氢-1,4-噻嗪-5-基、2,3-二氢-1,4-噻嗪-6-基、2H-1,2-噁嗪-3-基、2H-1,2-噁嗪-4-基、2H-1,2-噁嗪-5-基、2H-1,2-噁嗪-6-基、2H-1,2-噻嗪-3-基、2H-1,2-噻嗪-4-基、2H-1,2-噻嗪-5-基、2H-1,2-噻嗪-6-基、4H-1,2-噁嗪-3-基、4H-1,2-噁嗪-4-基、4H-1,2-噁嗪-5-基、4H-1,2-噁嗪-6-基、4H-1,2-噻嗪-3-基、4H-1,2-噻嗪-4-基、4H-1,2-噻嗪-5-基、4H-1,2-噻嗪-6-基、6H-1,2-噁嗪-3-基、6H-1,2-噁嗪-4-基、6H-1,2-噁嗪-5-基、6H-1,2-噁嗪-6-基、6H-1,2-噻嗪-3-基、6H-1,2-噻嗪-4-基、6H-1,2-噻嗪-5-基、6H-1,2-噻嗪-6-基、2H-1,3-噁嗪-2-基、2H-1,3-噁嗪-4-基、2H-1,3-噁嗪-5-基、2H-1,3-噁嗪-6-基、2H-1,3-噻嗪-2-基、2H-1,3-噻嗪-4-基、2H-1,3-噻嗪-5-基、2H-1,3-噻嗪-6-基、4H-1,3-噁嗪-2-基、4H-1,3-噁嗪-4-基、4H-1,3-噁嗪-5-基、4H-1,3-噁嗪-6-基、4H-1,3-噻嗪-2-基、4H-1,3-噻嗪-4-基、4H-1,3-噻嗪-5-基、4H-4-噁嗪-2-基、2H-1,4-噁嗪-3-基、2H-1,4-噁嗪-5-基、2H-1,4-噁嗪-6-基、2H-1,4-噻嗪-2-基、2H-1,4-噻嗪-3-基、2H-1,4-噻嗪-5-基、2H-1,4-噻嗪-6-基、4H-1,4-噁嗪-2-基、4H-1,4-噁嗪-3-基、4H-1,4-噻嗪-2-基、4H-1,4-噻嗪-3-基、1,4-二氢哒嗪-3-基、1,4-二氢哒嗪-4-基、1,4-二氢哒嗪-5-基、1,4-二氢哒嗪-6-基、1,4-二氢吡嗪-2-基、1,2-二氢吡嗪-2-基、1,2-二氢1,3-噻嗪-6-基、6H-1,3-噁嗪-2-基、6H-1,3-噁嗪-4-基、 6H-1,3-噁嗪-5-基、6H-1,3-噁嗪-6-基、6H-1,3-噻嗪-2-基、 6H-1,3-噁嗪-4-基、6H-1,3-噁嗪-5-基、6H-1,3-噻嗪-6-基、 2H-1,吡嗪-3-基、1,2-二氢吡嗪-5-基、1,2-二氢吡嗪-6-基、1,4-二氢嘧啶-2-基、1,4-二氢嘧啶-4-基、1,4-二氢嘧啶-5-基、1,4-二氢嘧啶-6-基、3,4-二氢嘧啶-2-基、3,4-二氢嘧啶-4-基、3,4-二氢嘧啶-5-基或3,4-二氢嘧啶-6-基、哒嗪-3-基、哒嗪-4-基、嘧啶-2-基、嘧啶-4-基、嘧啶-5-基或吡嗪-2-基;含有3个杂原子的六元环例如有1,3,5-三嗪-2-基、1,2,4-三嗪-3-基、1,2,4-三嗪-5-基或1,2,4-三嗪-6-基;含有4个杂原子的六元环例如有1,2,4,5-四嗪-3-基;其中,如果可能的话,上述杂环中的硫可被氧化成S=O或S(=O)2并且上述杂环可通过与苯环或与C3-C6-碳环或与另外的5-或6-元杂环稠合形成二环环系;-N-键合杂环基包含至少一个氮以及任选的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N-键合杂环,亦即,例如,N-键合五元环,例如四氢吡咯-1-基、2,3-二氢-1H-吡咯-1-基、2,5-二氢-1H-吡咯-1-基、吡咯-1-基、四氢吡唑-1-基、四氢异噁唑-2-基、四氢异噻唑-2-基、四氢咪唑-1-基、四氢噁唑-3-基、四氢噻唑-3-基、4,5-二氢-1H-吡唑-1-基、2,5-二氢-1H-吡唑-1-基、2,3-二氢-1H-吡唑-1-基、2,5-二氢异噁唑-2-基、2,3-二氢异噁唑-2-基、2,5-二氢异噻唑-2-基、2,3-二氢异噁唑-2-基、4,5-二氢-1H-咪唑-1-基、2,5-二氢-1H-咪唑-1-基、2,3-二氢-1H-咪唑-1-基、2,3-二氢噁唑-3-基、2,3-二氢噻唑-3-基、吡唑-1-基、咪唑-1-基、1,2,4-Δ4-噁二唑啉-2-基、1,2,4-Δ2-噁二唑啉-4-基、1,2,4-Δ3-噁二唑啉-2-基、1,3,4-Δ2-噁二唑啉-4-基、1,2,4-Δ5-噻二唑啉-2-基、1,2,4-Δ3-噻二唑啉-2-基、1,2,4-Δ2-噻二唑啉-4-基、1,3,4-Δ2-噻二唑啉-4-基、1,2,3-Δ2-三唑啉-1-基、1,2,4-Δ2-三唑啉-1-基、1,2,4-Δ2-三唑啉-4-基、1,2,4-Δ3-三唑啉-1-基、1,2,4-Δ1-三唑啉-4-基、1,2,3-三唑-1-基、1,2,4-三唑-1-基、四唑-1-基;以及N键合六元环,例如哌啶-1-基、1,2,3,4-四氢吡啶-1-基、1,2,5,6-四氢吡啶-1-基、1,4-二氢吡啶-1-基、1,2-二氢吡啶-1-基、六氢嘧啶-1-基、六氢吡嗪-1-基、六氢哒嗪-1-基、四氢-1,3-噁嗪-3-基、四氢-1,3-噻嗪-3-基、四氢-1,4-噻嗪-4-基、四氢-1,4-噁嗪-4-基、四氢-1,2-噁嗪-2-基、2H-5,6-二氢-1,2-噁嗪-2-基、2H-5,6-二氢-1,2-噻嗪-2-基、2H-3,6-二氢-1,2-噁嗪-2-基、2H-3,6-二氢-1,2-噻嗪-2-基、2H-3,4-二氢-1,2-噁嗪-2-基、2H-3,4-二氢-1,2-噻嗪-2-基、2,3,4,5-四氢哒嗪-2-基、1,2,5,6-四氢哒嗪-1-基、1,2,5,6-四氢哒嗪-2-基、1,2,3,6-四氢哒嗪-1-基、3,4,5,6-四氢嘧啶-3-基、1,2,3,4-四氢吡嗪-1-基、1,2,3,4-四氢嘧啶-1-基、1,2,3,4-四氢嘧啶-3-基、2,3-二氢-1,4-噻嗪-4-基、2H-1,2-噁嗪-2-基、2H-1,2-噻嗪-2-基、4H-1,4-噁嗪-4-基、4H-1,4-噻嗪-4-基、1,4-二氢哒嗪-1-基、1,4-二氢吡嗪-1-基、1,2-二氢吡嗪-1-基、1,4-二氢嘧啶-1-基或3,4-二氢嘧啶-3-基,以及N-键合环状酰亚胺,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琥珀酰亚胺、马来酰亚胺,戊二酰亚胺,5-氧代三唑啉-1-基、5-氧代-1,3,4-噁二唑啉-4-基或2,4-二氧代-(1H,3H)-嘧啶-3-基;并且上述杂环通过与苯环或与C3-C6-碳环或与另外的5-或6-元杂环稠合形成二环环系;
所有苯环或杂环基基团以及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苯基链烯基羰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硫代羰基、苯基氨基羰基和N-(C1-C6-烷基)-N-苯基氨基羰基中的所有苯基组分或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杂环氧基硫代羰基、杂环基链烯基羰基、杂环氧基羰基、杂环基氨基羰基和N-(C1-C6-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中的所有杂环基组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都优选为未取代的或带有一至三个卤原子和/或一个硝基基团、一个氰基基团和/或一个或两个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取代基。
此外,措辞“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杂环”代表例如含有一个杂原子的5-元环,例如四氢呋喃亚基、四氢噻吩亚基、四氢吡咯亚基、二氢呋喃亚基、二氢噻吩亚基、二氢吡咯亚基、呋喃亚基、噻吩亚基或吡咯亚基;或含有两个杂原子的5-元环,例如四氢吡唑亚基、四氢异噁唑亚基、1,2-氧硫杂戊环亚基、四氢异噻唑亚基、1,2-二硫戊环亚基、四氢咪唑亚基、四氢噁唑亚基、四氢噻唑亚基、1,3-二氧戊环亚基、1,3-氧硫杂戊环亚基、二氢吡唑亚基、二氢异噁唑亚基、二氢异噻唑亚基、1,2-二硫杂环戊二烯亚基、二氢咪唑亚基、二氢噁唑亚基、二氢噻唑亚基、间二氧杂环戊烯亚基、氧硫杂环戊二烯亚基(Oxathioldiyl)、吡唑亚基、异噁唑亚基、异噻唑亚基、咪唑亚基、噁唑亚基或噻唑亚基;或含有三个杂原子的5-元环,例如1,2,3-噁二唑啉亚基、1,2,3-噻二唑啉亚基、1,2,3-三唑啉亚基、1,2,3-噁二唑亚基、1,2,3-噻二唑亚基或1,2,3-三唑亚基;
或含有一个杂原子的6-元环,例如四氢吡喃亚基、哌啶亚基、四氢噻喃亚基、二氢吡喃亚基、二氢噻喃亚基、四氢吡啶亚基、吡喃亚基、噻喃亚基、二氢吡啶亚基或吡啶亚基;或含有两个杂原子的6-元环,例如1,3-二噁烷亚基、1,4-二噁烷亚基、1,3-二噻烷亚基、1,4-二噻烷亚基、1,3-氧硫杂环己烷亚基、1,4-氧硫杂环己烷亚基、1,2-二噻烷亚基、六氢嘧啶亚基、六氢吡嗪亚基、六氢哒嗪亚基、四氢-1,3-噁嗪亚基、四氢-1,3-噻嗪亚基、四氢-1,4-噁嗪亚基、四氢-1,2-噁嗪亚基、二氢-1,2-噁嗪亚基、二氢-1,2-噻嗪亚基、四氢哒嗪亚基、二氢-1,3-噁嗪亚基、二氢-1,3-噁嗪亚基、二氢-1,3-噻嗪亚基、四氢嘧啶亚基、四氢吡嗪亚基、二氢-1,4-噻嗪亚基、二氢-1,4-噁嗪亚基、二氢-1,4-二噁英亚基、二氢-1,4-二噻英亚基(Dihydro-1,4-dithiindiyl)、1,2-噁嗪亚基、1,2-噻嗪亚基、1,3-噁嗪亚基、1,3-噻嗪亚基、1,4-噁嗪亚基、1,4-噻嗪亚基、二氢哒嗪亚基、二氢吡嗪亚基、二氢嘧啶亚基、哒嗪亚基、嘧啶亚基或吡嗪亚基;或含有3个杂原子的6-元环,例如1,2,4-三嗪亚基;其中,如果合适的话,所述杂环中的硫可以氧化成S=O或S(=O)2;并且所述基团经由两个相邻碳原子与骨架稠合。
其中R9=IIa的本发明式I化合物称为式Ia化合物,而R9=IIb的式I化合物则称为Ib化合物。
就本发明式I化合物作为除草剂的应用来讲,各变量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组合存在都优选具有下列含义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2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为氢或C1-C6-烷基;R3为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R4为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特别是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R5为氢;R6,R7为氢或C1-C6-烷基;R8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m为0,1或2;R9为基团IIa 其中R10为羟基,巯基,卤素,OR17,SR17,SO2R18,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并且所述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11,R15氢,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
优选氢或甲基;R12,R14,R16为氢或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优选氢或甲基;R13为氢,羟基,C1-C6-烷基,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或者为1,3-二氧戊环-2-基,1,3-二噁烷-2-基,1,3-氧硫杂戊环-2-基,1,3-氧硫杂环己烷-2-基,1,3-二硫戊环-2-基或1,3-二噻烷-2-基,其中后述六个基团可以被1-3个C1-C4-烷基基团取代;优选氢,羟基或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或者R12与R13或者R13与R16一起形成π-键或形成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的C3-C5-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1与R16一起形成可以带有1-3个选自如下基团的C1-C4-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3与R14一起形成-O-(CH2)p-O-,-O-(CH2)p-S-或-S-(CH2)p-S-链,所述链可以被1-3个选自如下的基团取代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31与R14优选一起形成-O-(CH2)p-O-,-O-(CH2)p-S-或-S-(CH2)p-S-链,所述链可以被1-3个选自如下的基团取代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31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R17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炔基,C1-C20-烷基羰基,C2-C6-链烯基羰基,C3-C6-环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3-C6-链烯氧基羰基,C3-C6-炔氧基羰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C3-C6-链烯基氨基羰基,C3-C6-炔基氨基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1-C6-烷氧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代羰基,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羟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基羰氧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硫代羰基,苯基-C2-C6-链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杂环氧基羰基,杂环氧基硫代羰基或杂环基-C1-C6-链烯基羰基,其中后14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优选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炔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氨基羰基或N,N-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其中所述烷基或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
苯基,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苯氧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杂环氧基羰基,其中后10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R18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或C3-C6-环烷基,上述这三个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杂环基或杂环基-C1-C4-烷基,其中最后所述的这四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9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链烯氧基或二-(C1-C6-烷基)氨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4-烷基或杂环基羰基,其中最后所述的这六个取代基中的苯基或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20为C1-C6-烷基或C3-C6-链烯基;p为2,3或4;特别优选这些式I化合物,其中各变量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组合存在都具有下列含义X为氧,硫,S=O,S(=O)2,CR6R7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在下述杂环的图式中,上波折线在每种情形下均表示与带有基团R1和R2的碳原子键连,而下波折线则表示与苯甲酰基部分的间位碳键连)。 其中所述杂环中的硫可以氧化成S=O或S(=O)2;特别是,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
R1,R2都为氢;R3为C1-C6-烷基,如甲基、乙基或正丙基;特别是甲基;R4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特别是硝基,卤素,如氟、氯或溴,C1-C6-卤代烷基如三氟甲基,C1-C6-烷硫基如甲硫基或乙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如甲磺酰基或乙磺酰基;特别优选硝基,氯,三氟甲基,甲硫基或甲磺酰基;R5为氢;R6,R7为氢或C1-C6-烷基,如甲基或乙基;特别是氢或甲基;m为0,1或2;特别是0或1;R9为基团IIaR10为羟基,巯基,OR17,SR17或NR19R20。
特别优选这些式Ia化合物,其中X为氧,硫,S(=O)2,CH2或一个键;
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 R1,R2都为氢;R3为C1-C4-烷基;R4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R5为氢或C1-C6-烷基m为0,1或2。
更特别优选其中R10为羟基的式Ia化合物。
同样,更特别优选这些式I化合物,其中R10为卤素,OR17,SR17,SO2R18,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并且所述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同样,更特别优选这些式Ia化合物,其中
R11,R15为氢或C1-C4-烷基;R12,R14,R16为氢或C1-C4-烷基;R13为氢,羟基,C1-C6-烷基,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特别是氢,羟基或C1-C6烷基;或者R12与R16一起形成可以带有1-3个选自如下基团的C1-C4-烷基链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特别是R12与R16一起形成亚甲基,它可以带有1个或2个选自如下的基团卤素,C1-C2-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或者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
同样,更特别优选这些式I化合物,其中R11,R15为氢或C1-C4-烷基;R12,R14,R16为氢或C1-C4-烷基;R13为氢,羟基,C1-C6-烷基,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特别是氢,羟基或C1-C6烷基;或者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
同样,还特别优选其中R9具有下列含义的式I化合物
同样,还特别优选这些式Ia1(≡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且杂环如结构式中定义),尤其是化合物Ia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对于本发明化合物来讲,无论是在彼此组合的情形下还是单独出现时,所给出的基团R1-R16,X,Y和m的定义以及稠合杂环的含义都特别重要。(为了更加清楚说明,式Ia1,Ia2…中的稠合杂环含义在每种情况下各自见相应的结构式中描述)。
表1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1.n,其中变量X,R4至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1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2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m=0),尤其是化合物Ia2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6=H,R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2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H,m=0),尤其是化合物Ia2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2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2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2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2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2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2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2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3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3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3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3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3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4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4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4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13=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4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4-R16=H,R3和R13=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4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和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4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4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4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4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4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4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5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5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5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5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5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5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6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6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6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6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13和R14=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6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2,R15,R16=H,R3,R13和R14=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6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7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7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7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7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7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7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8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8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6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3和R11=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8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8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8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9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1化合物(≡Ia,其中R1,R2,R5,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9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2化合物(≡Ia,其中R1,R2,R5,R13-R16=H,R3,R11和R12=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9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9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9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2-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9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9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9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9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9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9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0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0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0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0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11和R12=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0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3-R16=H,R3,R11和R12=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1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1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1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1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11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1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2),尤其是化合物Ia11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1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1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1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1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2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2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2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2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2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3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15和R16=CH3,m=0),尤其是化合物Ia13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4=H,R3,R15和R16=CH3,m=1),尤其是化合物Ia13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3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3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4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3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5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3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6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2),尤其是化合物Ia13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7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3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8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2),尤其是化合物Ia13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39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3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0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4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1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2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3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4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5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6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4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7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4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8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49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4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0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5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1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5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2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5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3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0),尤其是化合物Ia15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4化合物(≡Ia,其中R1,R2和R5=H,R3,R11,R12,R15和R16=CH3,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m=1),尤其是化合物Ia15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5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5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5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2),尤其是化合物Ia15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5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5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2),尤其是化合物Ia16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6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7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67.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8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68.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69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69.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0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70.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1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71.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2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72.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3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73.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4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74.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5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0),尤其是化合物Ia175.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同样还特别优选式Ia176化合物(≡Ia,其中R1,R2,R5和R11,R13-R15=H,R12与R16一起形成-(CH2)2-链,m=1),尤其是化合物Ia176.n,其中变量X,R4和R10如表1中定义。 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制备,例如用下列方法之一制备A通过式Iα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I,其中R10=羟基)与卤化剂反应,制备其中R10=卤素的式I化合物 合适的卤化剂例如为光气、双光气、三光气、亚硫酰氯、草酰氯、磷酰氯、五氯化磷、甲磺酰氯、氯亚甲基-N,N-二甲基氯化铵、草酰溴、三溴氧化磷等。
通常使用等摩尔量起始原料。但其中一种组分的用量过量同样也可能有利。
合适溶剂例如为氯化烃,例如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氯苯,极性非质子传递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反应亦可以在无溶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反应温度通常为0℃-反应混合物的沸点。
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进行后处理以获得产物。
B.通过使式Iα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I,其中R10=羟基)与烷基化剂IIIα或磺酰化剂IIIβ反应,制备式I中R10=OR17或OSO2R18的化合物。 L1为可亲核置换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如氯或溴,杂芳基如咪唑基,羧酸酯如乙酸酯,或磺酸酯如甲磺酸酯或三氟甲磺酸酯等。
式IIIα或IIIβ的化合物可以直接使用(例如在羧酰卤的情况下),或者也可以就地制备,例如活化羧酸(使用羧酸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就地制备)。
通常使用等摩尔量起始原料。但其中一种组分的用量过量可能也比较有利。
如果合适的话,反应宜在碱存在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反应物与碱的用量适宜为等摩尔量。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过量的碱可能比较有利,例如1.5-3摩尔当量。
合适的碱包括三烷基胺如三乙胺,芳香胺如吡啶,碱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钠或碳酸钾,碱金属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碱金属醇盐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或碱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钠。优选使用三乙胺或吡啶。
合适的溶剂例如为氯化烃例如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氯苯,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极性非质子传递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或酯如乙酸乙酯,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通常在0℃-反应混合物的沸点范围内。
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进行后处理以获得产物。
C.使Iβ化合物(≡I,其中R10=卤素)与式IVα、IVβ、IVγ、IVδ或IVε的化合物反应,如果合适的话该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或者与它们预先形成的盐反应,制备其中R10=OR17、SR17、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的式I化合物HOR17IVα或 I(其中R10=OR17,SR17,Iβ+HSR17IVβ→OSO2R18,NR19R20或或 N-键合杂环基)HOSO2R18IVγ或HNR19R20IVδ或H(N-键合杂环基) IVε通常使用等摩尔量起始原料。但使用过量的一种或另一种组分可能也比较有利。
如果合适的话,反应宜在碱存在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反应物与碱的用量宜为等摩尔量。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过量的碱可能比较有利,例如1.5-3摩尔当量,以Iβ化合物(其中R10=卤素)的量为基准。
合适的碱为三烷基胺如三乙胺,芳胺如吡啶,碱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钠或碳酸钾,碱金属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碱金属醇盐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或碱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钠。优选使用氢化钠或叔丁醇钾。
合适的溶剂例如为氯化烃如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氯苯,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极性非质子传递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通常为0℃-反应混合物的沸点。
可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进行后处理以获得产物。
D.通过使其中R10=SR18的式I化合物(Iγ)与氧化剂反应,制备其中R10=SOR18、SO2R18的式I化合物。
合适的氧化剂例如为间-氯过苯甲酸,过乙酸,三氟过乙酸,过氧化氢,如果合适的话还存在有催化剂如钨酸盐。
通常使用等摩尔量起始原料。但其中一种组分的用量过量可能也比较有利。
合适的溶剂例如为氯化烃如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氯苯,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极性非质子传递溶剂如乙腈或二甲基甲酰胺,或酯如乙酸乙酯,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通常为0℃-反应混合物的沸点。
可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进行后处理以获得产物。
E.式Iα化合物(≡I,其中R10=羟基)的制备包括使活化的式VIα三环系苯甲酸或三环系苯甲酸VIβ(优选就地活化)与式V环己烷二酮反应,生成酰化产物VII,接着进行重排。 L2为可亲核置换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如氯或溴,杂芳基如咪唑基或吡啶基,羧酸酯如乙酸酯或三氟乙酸酯等。
活化的三环系苯甲酸VIα以直接使用(例如在三环系苯甲酰卤的情况下),或者也可以就地制备,例如使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三苯膦/偶氮二羧酸酯、2-吡啶二硫化物/三苯膦、羰基二咪唑等就地制备。
如果合适的话,酰化反应宜在碱存在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反应物与助剂碱的用量适宜为等摩尔量。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稍微过量的助剂碱可能比较有利,例如1.2-1.5摩尔当量,以VI的量为基准。
合适的助剂碱为三烷基胺,吡啶,或碱金属碳酸盐。合适的溶剂例如为氯化烃如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氯苯,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极性非质子传递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或酯如乙酸乙酯,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如果使用三环系苯甲酰卤作为活化羧酸组分,则当加入这种反应物时,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10℃。混合物随后在20-100℃(优选25-50℃)下搅拌至反应完全。后处理按常规方式进行,例如将反应混合物倾入到水中,提取所需产物。适于这一目的的溶剂尤其为二氯甲烷、乙醚和乙酸乙酯。干燥有机相并除去溶剂,粗产物随后无需进一步纯化而直接用于重排反应。
式VII酯重排形成式Iα化合物的反应宜在溶剂中在碱存在下以及,如果合适的话,使用氰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于20-100℃下进行。
可使用的溶剂例如为乙腈,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二噁烷,乙酸乙酯,甲苯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溶剂为乙腈和二噁烷。
合适的碱为叔胺如三乙胺,芳胺如吡啶,或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钠或碳酸钾。以所用酯的量为基准,碱的用量优选为等摩尔量或多至四倍过量。优选使用三乙胺或碱金属碳酸盐,并且优选为等摩尔比的两倍(以酯的量为基准)。
合适的氰基化合物为无机氰化物例如氰化钠、氰化钾,以及有机氰基化合物,例如丙酮合氰化氢,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物,其用量通常为酯用量的1-50mol%。优选使用例如5-15(优选10)mol%量的丙酮合氰化氢或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物(以酯的量为基准)。
后处理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完成。例如,将反应混合物用稀无机酸(例如5%浓度盐酸或硫酸)酸化,并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随后将有机提取物用5-10%浓度的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提取。酸化水相,抽滤出所产生的沉淀物和/或用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提取,干燥并浓缩提取物。
式VIα的三环系苯甲酰卤(其中L2=Cl,Br)可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由式VIβ(≡VIb)的三环系苯甲酸与诸如亚硫酰氯、亚硫酰溴、光气、二光气、三光气、草酰氯或草酰溴之类的卤化剂反应而制备。
式VIβ(≡VIb)的三环系苯甲酸则可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通过酸解或碱水解相应的酯VIc制得。
下述式VI三环系苯甲酸衍生物是新的,并且也构成了本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其中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R6,R7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3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4为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R5为氢,C1-C6-烷基或卤素;R8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
m为0,1或2;R21为羟基或可水解除去的基团。
可水解除去的基团实例包括可以是未取代的或者被取代的烷氧基、苯氧基、烷硫基和苯硫基基团,卤素,经由氮连接的杂芳基,可以是未取代或者被取代的氨基与亚氨基基团,等等。
优选三环系苯甲酰卤VIα(其中R21=卤素的VI) 其中变量X,Y,R1-R5和m如式VI中定义,且Hal为卤素,尤其是氯或溴。
还优选式VIb的三环系苯甲酸(其中R17=羟基的VI;≡VIγ) 其中变量X,Y,R1-R5和m如式VI中定义。
同样也优选式VIc的三环系苯甲酸酯(VI,其中R21=T=C1-C6-烷氧基)
其中变量X,Y,R1-R5和m如式VI中定义,且T为C1-C6-烷氧基。
就变量X,Y,R1-R5和m而言,特别优选的式VI、VIa、VIb和VIc的三环系苯甲酸衍生物的实施方案与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相对应。
特别优选这些化合物VI,VIa,VIb和VIc,其中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 这里格外优选这些化合物VI,VIa,VIb和VIc,其中R4为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特别是C1-C6-烷基磺酰基。
三环系苯甲酸酯VIc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备。
例如,式VIII的苯甲酸酯可以环化成式IX环酮(例如,参见Chem.Ber.1923,56,1819;J.Chem.Soc.Perkin I 1991,2763;J.Med.Chem.1988,31,230;Tetrahedron 1987,43,4549;Synlett1991,6,443;Chem.Pharm.Bull.1985,33(8),3336),而前者则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参见Chem.Pharm.Bull.1985,33(8),3336;Helv.Chim.Acta1987,70,1326;J.Chem.Soc.Perkin Trans.1972,2019;J.Chem.Soc.Perkin Trans.1991,2763;TetrahydronAsymmetry1998,9,1137)。类似于已知方法(例如,参见J.Heterocyclic Chem.1976,13,545;J.Heterocyclic Chem.1972,9,1341;J.Org.Chem.1978,43,3015;J.Chem.Soc.Perkin Trans.I1978,86;J.Org.Chem.1986,51,2021),这些IX化合物可以转化为式VIc的三环系苯甲酸酯。 此外,适宜的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乙酰化式IX环酮成(X),例如使用酐或酸酐,如果合适的话在催化量的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存在下进行(例如,参见Can.J.Chem.1979,57,3292;J.Am.Chem.Soc.1953,75,626),接着与肼反应(参见A.R.Katritzky等,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5,p.121,277-280(1984),Pergamon Press;J.Org.Chem.1961,26,451;Org.Synth.1949,29,54),由此产生的吡唑基可用常规方法进一步修饰。
而且,二酮X还可以与羟胺或其等效物反应(参见A.R.Katritzky等,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6,p.61-64,118(1984),Pergamon Press;Chem.Ber.1967,100,3326),从而生成相应的异噁唑衍生物,后者可用常规方法进一步修饰。
二酮X同样也能够与脒反应(例如,参见A.R.Katritzky等,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3,p.112-114(1924),Pergamon Press;J.Chem.Soc.C 1967,1922;Org.Synth.1963,IV,182)。根据需要,所生成的嘧啶衍生物可用常规方法进一步修饰。
在上述反应中,同样还能使用二酮X的等效物如烯醇醚或烯胺来代替二酮X,这些等价物可以用与已知方法类似的方式制备。
式IX环酮还能够按照与已知方法类似的方式与醛或酮(XI)反应(例如,参见Tetrahedron Lett.1978,2111;Tetrahedron Lett.1981,5251;Chem.Ber.1960,2294;J.Chem.Soc.PerkinTrans.1,1991,1467;Tetrahedron Lett.1992,8091)。所生成的式XI不饱和环酮可以按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再与肼反应(例如,参见A.R.Katritzky等,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2,6(1984),Pergamon Press;J.Heterocyclic Chem.1969,533;J.Heterocyclic Chem.1968,853),由此得到的吡唑啉可以用常规方法进一步修饰。
此外,式XI不饱和环酮还能与羟胺或其等效物反应(Z.Chem.1980,20,19),从而生成相应的异噁唑啉衍生物。后者可以用常规方法进一步修饰。
另外,类似于文献中的已知方法,通过与肼或羟胺(或它们的等效物)反应,式XII的醛还能够转化为相应的腙或肟(例如,参见Synth.Commun.1990,20,1373;J.Org.Chem.1980,45,3756),而其中所述醛则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这些腙或肟进而可以按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转化为相应的1,3-偶极体,然后再进行[3+2]-环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VIc(例如,参见Synth.Commun.1990,20,1373;EP-A 386 892;J.Org.Chem.1980,45,3756;Tetrahedron Lett.1981,22,1333.)。
所生成的吡唑或吡唑啉以及异噁唑或异噁唑啉可以用惯常方法进一步修饰。 式IX环酮还可以类似文献方法所述(例如参见T.W.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 Sons,133-140)与二硫醇或“混合醇”反应,随后在溴或合适的路易斯酸如四氯化碲存在下进行重排(参见Tetrahedron1991,47,4187;Synthesis 1991,223;J.Chem.Am.Soc.Chem.Commun.1985,1645)。 如果需要的话,所得杂环可进一步利用本领域已知方法进行修饰。
上述取代基R3a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羟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且上述基团R3b为氢,C1-C6-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
式VIc的三环系苯甲酸酯或式VIb的三环系苯甲酸的制备可以由式XIII三环系苯衍生物与C1-C6-醇或水反应完成,该反应是在一氧化碳、
L3为离去基团,如卤素例如氯、溴或碘,或磺酸酯如甲磺酸酯或三氟甲磺酸酯;优选溴或三氟甲磺酸酯。
合适的催化剂有其中钯氧化态为O的钯配合物、金属钯(如果合适的话负载在载体上)、且优选钯(II)盐。使用钯(II)盐和金属钯的反应优选在配位体存在下进行。
合适的钯(O)配合物例如有四(三苯膦)合钯。
金属钯优选负载在惰性载体上,例如活性炭、二氧化硅、氧化铝、硫酸钡或碳酸钙。反应优选在配位体例如三苯膦存在下进行。
合适的钯(II)盐例如有乙酸钯和氯化钯。优选反应在配位体例如三苯膦存在下进行。
用于钯配合物的适当配位体,或者使用金属钯或钯(II)盐进行反应时优选存在的配位体为叔膦,其结构由下列各式表示 其中n为数值1-4,且基团Ra-Rg为C1-C6-烷基,芳基-C1-C2-烷基或优选芳基。芳基例如为萘基和任选取代的苯基,例如2-甲苯基,尤其是未取代的苯基。
钯配盐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以市售钯盐(例如氯化钯或乙酸钯)和相应的膦如三苯膦或1,2-双(二苯膦基)乙烷为原料制备。很多钯配盐也可以从市场上购得。优选的钯盐为[(R)(+)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基]氯化钯(II),乙酸二(三苯膦)合钯(II),尤其是氯化二(三苯膦)合钯(II)。
钯催化剂通常以0.05-5mol%,优选1-3mol%的浓度使用。
适宜的碱为叔胺,如N-甲基哌啶、乙基二异丙基胺、1,8-双(二甲氨基)萘,尤其是三乙胺。同样适宜的还有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钠或碳酸钾。不过,碳酸钾与三乙胺的混合物也同样适宜。
以式IX三环系苯衍生物的量为基准,通常使用2-4摩尔当量,尤其是2摩尔当量碱金属碳酸盐,和1-4摩尔当量、尤其是2摩尔当量叔胺。
适宜的溶剂有腈类如苄腈和乙腈,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C1-C4-烷基脲或N-甲基吡咯烷酮,且优选醚如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特别优选使用醚如1,4-二噁烷和二甲氧基乙烷作为溶剂。
此外,式VIb三环系苯甲酸还可以按下所述制备与例如正丁基锂或镁反应,将其中L3为卤素,如氯或溴(尤其是溴)的式XIII三环系苯衍生物转化成金属化衍生物,进而再同二氧化碳反应(例如,参见J.Org.Chem.1990,55,773;Angew.Chem.Int.Ed.1969,8,68)。 通过用与文献类似的方法水解相应的腈,也可以制得三环系苯甲酸VIb。而所述腈则可以通过卤素/腈交换或者由相应的苯胺XIV进行Sandmeyer反应制得。
定义如下的式XIII化合物是新的,并且也构成了本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其中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R6,R7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3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4为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R5为氢,C1-C6-烷基或卤素;R8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m为0,1或2;L3为卤素,C1-C6-烷基磺酰氧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氧基或苯磺酰氧基,其中最后所述基团中的苯环可以是未取代的或者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硝基,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优选其中L3为卤素,尤其是溴的式XIII化合物。
就变量X、Y、R1-R5以及m而言,式XIII化合物的特别优选实施方案与式I的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一致。
特别优选这些式XIII化合物,其中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 在此格外优选这些式XIII化合物,其中R4为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特别是C1-C6-烷基磺酰基。
式XIII化合物可以用不同方法制得。例如,稠合体系可以用类似对式VIc化合物所述的方法构造。
然而,稠合体系也能够由合适的母体化合物构造(类似制备式VIc化合物所述的方法),随后利用常规卤化反应引入L3=卤素。
下列式XIV苯胺化合物与式XV的腈化合物也是新的,并且它们构成了本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其中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R6,R7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3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4为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R5为氢,C1-C6-烷基或卤素;R8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m为0,1或2。
就变量X、Y、R1-R5以及m而言,式XIV与XV化合物的特别优选实施方案与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一致。
特别优选这些式XV或XVI化合物,其中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杂环 在此格外优选这些式XIV或XV化合物,其中R4为为硝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特别是C1-C6-烷基磺酰基。
式XIV的化合物可以用不同方法制得。例如,稠合体系可以用类似制备式VIc化合物所述的方法构造。
然而,稠合体系也能够由合适的母体化合物构造(类似制备式VIc化合物所述的方法),随后按照与文献中已知方法类似的方式通过硝化在R4的对位引入硝基,进而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还原将此基团转化为氨基。
当某些官能团对所需的反应条件不相容时,如果合适的话,在上述合成方法变型中引入保护基保护这些官能团可能是有利的。
保护基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与分子结构。保护基、它们的引入与除去是文献中普遍已知的(例如,参见T.W.Greene等,“Protective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二版,Wiley,New York,1991),并且它们可以类似于文献中的已知方法使用。
此外,进行上述方法变型的组合可能也是必要的。
通过亲电子、亲核、自由基或金属有机反应以及氧化或还原反应,还能够引入其它取代基或者修饰所存在的取代基。
制备例1.(5,5-二甲基-1,3-二氧代环己-2-基)(6-甲氧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9-基)甲酮(化合物2.2)2-羟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0-5℃下,将209.0g(1.1mol)四氯化钛的150ml二氯甲烷溶液逐滴加到50.1g(0.275mol)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与88g(0.725mol)二氯甲氧基甲烷在40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内,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混合物随后在搅拌下加到冰水中,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碳酸氢钠溶液、水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并干燥,然后除去溶剂。硅胶层析(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得到24.5g(42%)无色固体2-羟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m.p.123-124℃。
1H-NMR(CDCl3,δin ppm)3,92(s,3H);3,98(s,3H);6,49(d,1H);8,19(d,1H);10,39(s,1H)。
2-烯丙氧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室温下,将23.2g(0.192mol)烯丙溴逐滴加到21.0g(0.375mol)氢氧化钾与20.2g(0.096mol)2-羟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在500ml二甲亚砜中的混合物内,并且室温搅拌混合物4小时。混合物随后在搅拌下加到1.5升3%浓度盐酸中,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洗合并的有机相并且干燥,尔后除去溶剂。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2进行硅胶层析,得到7.7g(36%)淡黄色油状物2-烯丙氧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H-NMR(CDCl3,δin ppm)3,86(s,3H);3,93(s,3H);4,58(d,2H);5,32(d,1H);5,39(d,1H);6,15(m,1H);6,79(d,1H);8,04(d,1H);10,41(s,1H)。
6-甲氧基-9-甲氧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步骤a)室温下,将4.6g(18.4mmol)2-烯丙氧基-3-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70ml甲醇溶液逐滴加到2.25g(32.3mmol)氯化羟胺与2.7g吡啶在70ml水中的溶液内。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加入150ml水,混合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并用3%浓度盐酸水溶液洗涤合并的有机相,尔后干燥并除去溶剂。所得肟熔点为126-129℃。
步骤b)所得肟无需进一步纯化而直接用于反应。将其溶解在40ml二氯甲烷中,逐滴加入15.0ml(25.0mmol)次氯酸钠(Natriumhypochlorid)溶液(12.5%活性氯)。加入一药勺尖乙酸钠,混合物室温搅拌12小时。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提取,并将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尔后干燥并除去溶剂。采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进行硅胶层析,得到2.2g(49%)无色固体6-甲氧基-9-甲氧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m.p.199-203℃。1H-NMR(CDCl3,δin ppm)3,84(s,3H);3,98(s,3H);3,8-4,0(m,2H);4,16(dt,1H);4,63(t,1H);4,84(dd,1H);6,61(d,1H);7,93(d,1H)。
6-甲氧基-9-羟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室温下,将0.8g(20.0mmol)氢氧化钠的7ml水溶液逐滴加到2.1g(8.0mmol)6-甲氧基-9-甲氧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的40ml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混合物6小时。冷却后,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约50ml水中,进而以二氯甲烷洗涤。水相随后用10%强度盐酸酸化(pH=1-2),抽滤出沉淀物,水洗并于60℃干燥。从而获得1.7g(86%)无色结晶6-甲氧基-9-羟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1H-NMR(CDCl3,δin ppm)3,73(dd,1H);3,89(s,3H);3,84-3,95(m,1H);4,11(dd,1H);4,54(dd,1H);4,79(dd,1H);6,61(d,1H);7,81(d,1H)。
(5,5-二甲基-1,3-二氧代环己-2-基)-(6-甲氧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9-基)甲酮(化合物2.2)步骤a)室温下,向0.50g(2.0mmol)6-甲氧基-9-羟基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的30ml四氯化碳溶液内加入0.26g(2.2mmol)亚硫酰氯和一滴二甲基甲酰胺,混合物于40-50℃搅拌3小时。随后减压除去溶剂,从而定量得到(0.54g)淡棕色油状物6-甲氧基-9-氯甲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
将0.54g(2.0mmol)6-甲氧基-9-氯甲酰基-3a,4-二氢-3H-色烯并[4,3-c]异噁唑啉溶于30ml乙腈,并于0℃下逐滴加到0.28g(2.0mmol)5,5-二甲基环己烷-1,3-二酮与0.6g(6.0mmol)三乙胺在20ml乙腈中的溶液内。室温搅拌12小时后,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再加以水洗。干燥混合物并且蒸除溶剂。将残留物溶于25ml乙腈,用0.59g(6.0mmol)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物分解,然后40℃搅拌混合物5小时。过滤后,除去溶剂,利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层析残留物。从而获得0.59g(79%)无色结晶化合物2.2,熔点203-206℃。1H-NMR(CDCl3,g in ppm)1,09(s,6H);2,31(s,1H);2,62(s,1H);3,7-4,1(m,6H);4,52(dd,1H);4,61(dd,1H);6,62(d,1H);7,43(d,1H);17,0(Cs,1H)。
(5-溴-8-甲磺酰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2-烯丙基-6-氯苯甲醛在保护气体气氛下,冷却10.89g(0.107mol)三甲基乙二胺的5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至-10℃,滴加66.6ml1.6M正丁基锂己烷溶液(0.107mol)加以混合。10分钟后,逐滴加入15g(0.107mol)6-氯苯甲醛的70ml四氢呋喃溶液,混合物与另一份0.214mol正丁基锂己烷(146.8ml)溶液混合,并于0℃下搅拌2.5小时。冷却混合物至-20℃,加入12.42g(0.139mol)氰化铜(I),-10℃搅拌混合物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28.42g烯丙溴的100ml四氢呋喃溶液。0℃继续2.5小时,尔后逐滴加入230ml饱和氯化铵溶液。分出所产生的固体物,水相用乙醚提取。合并的有机相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洗涤并干燥,其后减压除去溶剂。从而得到17.0g深色油状物2-烯丙基-6-氯苯甲醛(89%)。1H-NMR(CDCl3,δin ppm)3,73(d,2H);5,05(dd,2H);5,96(m,1H);7,05-7,48(m,3H);10,58(s,1H)。
2-烯丙基-6-氯苯甲醛肟取5.58g碳酸氢钠加到4.62g盐酸羟胺的50ml水溶液内,冷却混合物到0℃。加入9.7g(44.32mmol)2-烯丙基-6-氯苯甲醛的50ml甲醇溶液,混合物室温搅拌过夜。随后减压除去甲醇,在搅拌下将残留物加到300ml水中。水相用乙醚提取,合并的有机相再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洗涤,干燥后除去溶剂。从而得到8.7g(定量)粘性油状物2-烯丙基-6-氯苯甲醛肟。1H-NMR(CDCl3,δin ppm)3,58(d,2H);5,02(2d,2H);5,95(m,1H);7,08-7,36(m,3H);8,49(s,1H)。
8-氯-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室温下,向8.4g(42.9mmol)2-烯丙基-6-氯苯甲醛肟的100ml二氯甲烷溶液中逐滴加入37.0ml次氯酸钠溶液(12.5%活性氯),加入药匙尖端量乙酸钠。混合物室温搅拌2小时,分出有机相,水相进而以二氯甲烷提取,合并的有机相再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洗涤,干燥后除去溶剂。从而获得7.0g(94%)粘性油状物8-氯-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1H-NMR(CDCl3,δin ppm)2,81(dd,1H);3,24(dd,1H);3,78-4,03(s,2H);4,78(t,1H);7,23-7,41(m,3H)。
8-甲硫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室温下,向5.0g(25.8mmol)8-氯-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的60ml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加入3.6g(52.0mmol)甲硫醇钠,搅拌混合物过夜。混合物随后在搅拌下加到800ml水中,水相用乙醚提取,合并的有机相再用氯化铵饱和溶液洗涤,干燥后除去溶剂。从而获得4.6g(87%)深棕色固体8-甲硫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1H-NMR(CDCl3,δin ppm)2,54(s,3H);2,78(dd,1H);3,21(dd,1H);3,72-3,93(s,2H);4,64(t,1H);7,09-7,38(m,3H)。
5-溴-8-甲硫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冷却120ml硫酸(98%强度)到0℃,分批加入11.2g(54.8mmol)8-甲硫基-3α,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然后逐滴加入9.2g(57.5mmol)溴,并且于0℃搅拌混合物2小时。将所形成的溶液倒入2升冰水混合物内,搅拌混合物1.5小时,抽滤出沉淀固体物,然后洗涤并干燥。从而得到11.4g(73%)棕色固体5-溴-8-甲硫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m.p.127-135℃。1H-NMR(CDCl3,δin ppm)2,53(s,3H);2,71(dd,1H);3,24(dd,1H);3,81-4,02(s,2H);4,71(t,1H);7,01(d,1H);7,47(d,1H)。
5-溴-8-甲磺酰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加热11.2g(39.4mmol)5-溴-8-甲硫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与1.55g钨酸钠在250ml甲苯与50ml冰乙酸中的溶液到70℃,滴加10.73g(39%强度,86.8mmol)过氧化氢进行混合。70℃继续搅拌3小时,有固体析出。冷却混合物至室温,搅拌下倒入1升水中,并且抽滤出白色固体物。分出滤液的有机相,水相以乙酸乙酯提取。水洗合并的有机相,干燥后除去溶剂。从而得到一粘性棕色油状物,进而与己烷/乙酸乙酯(4∶1)一同搅拌。抽滤出所产生的沉淀物,与上面得到的固体合并。由此得到7.3g(59%)5-溴-8-甲磺酰基-3a,4-二氢-3H-茚并[1,2-c]异噁唑。1H-NMR(d6-DMSO,δin ppm)2,93(dd,1H);3,23(dd,1H);3,41(s,3H);3,94(dd,1H);4,16(m,1H);4,81(t,1H);7,82(d,1H); 8,03(d,1H)。
3.2-甲基-6-羟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并[4,3-c]吡唑2-氯磺酰基-4-氯苯甲酸甲酯0-5℃下,将60.9g(0.88mol)亚硝酸钠的100ml水溶液逐滴加到139g(0.75mol)2-氨基-4-氯苯甲酸甲酯的400ml浓盐酸中,并且于0℃继续搅拌1小时。
在另一装置内,混合3g氯化铜(II)、3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0ml水与400ml1,2-二氯乙烷,并且通入64g(1mol)二氧化硫。
然后在10-15℃下加入上述重氮盐,混合物缓慢加热到50℃。然后通入另一份54g(0.84mol)二氧化硫,50℃继续搅拌30分钟。冷却后,在室温下通入7.4g(0.1mol)氯气,继续搅拌15分钟,然后分离所形成的各相。干燥有机相,除去溶剂。从而得到207g2-氯磺酰基-4-氯苯甲酸甲酯。1H-NMR(CDCl3,δin ppm)4,00(s,3H);7,75(m,2H);8,18(m,1H)2-巯基-4-氯苯甲酸甲酯1.5小时内,将243.5g(3.7mol)锌粉(少量多次)加到205g(0.75mol)2-氯磺酰基-4-氯苯甲酸甲酯在1升浓盐酸与375g冰中的悬浮液内。继续搅拌3小时,混合物然后缓慢加热到70℃。在此温度下2小时后冷却混合物。室温放置反应混合物12小时,尔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干燥合并的有机相并且除去溶剂。从而获得125.4g(83%)2-巯基-4-氯苯甲酸甲酯。1H-NMR(CDCl3,δin ppm)3,95(s,3H);4,88(s,1H);7,10(m,1H);7,30(m,1H);7,96(d,1H)。
2-(2-羟基羰基乙-1-基)硫基-4-氯苯甲酸甲酯将179.5g(1.3mol)碳酸钾和94.5g(0.62mol)3-溴丙酸(少量多次)加到125.4g(0.62mol)2-巯基-4-氯苯甲酸甲酯的1.5升丙酮溶液内,并且室温搅拌反应混合物12小时。蒸除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水,混合物以乙醚提取。水相尔后利用浓盐酸调节呈酸性,抽滤出所产生的沉淀物、干燥。从而得到150g(88%)2-(2-羟基羰基乙-1-基)硫基-4-氯苯甲酸甲酯。
M.p.133-136℃5-氯-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70℃下,将50g(0.18mol)2-(2-羟基羰基乙-1-基)硫基-4-氯苯甲酸甲酯加到500g多磷酸中,搅拌混合物30分钟。反应混合物随后在搅拌下加到水中,抽滤出所产生的沉淀物、干燥。从而获得41.1g(88%)5-氯-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
1H-NMR(CDCl3,δin ppm)3,08(m,4H);3,96(s,3H);7,14(d,1H);7,95 (d,1H)。
5-氯-3-(N,N-二甲氨基亚甲基)-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将30g(0.078mol)5-氯-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在300mlN,N-二甲基甲酰胺缩二甲醇中加热回流6小时。然后蒸除挥发性组分,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并水洗有机相。干燥后除去溶剂,得到35.3g(97%)5-氯-3-(N,N-二甲氨基亚甲基)-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
1H-NMR(CDCl3,δin ppm)3,18(s,6H);3,80(s,2H);3,95(s,3H);7,24(d,1H);7,64(s,1H);7,82(d,1H)。
2-甲基-6-甲氧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并[4,3-c]吡唑向7.0g(22.5mmol)5-氯-3-(N,N-二甲氨基亚甲基)-4-氧代二氢苯并噻喃-8-羧酸甲酯的700ml乙醇溶液内逐滴加入1.3g(29.2mmol)甲肼,加热回流混合物2小时。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硅胶层析,使用乙酸乙酯/环己烷(2∶3)作为流动相。从而得到4.0g(60%)2-甲基-6-甲氧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并[4,3-c]吡唑。1H-NMR(CDCl3,δin ppm)3,76(s,2H);3,95(s,3H);4,00(s,3H);7,24(s,1H);7,36(d,1H);7,70(d,1H)。
2-甲基-6-羟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并[4,3-c]吡唑将4.0g(13.6mmol)2-甲基-6-甲氧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4,3-c]吡唑在100ml甲醇/水(1∶1)中与0.8g(20mmol)氢氧化钠一同回流1小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相用浓盐酸酸化,并且抽滤出产生的沉淀物,尔后干燥。从而获得3.5g(92%)2-甲基-6-羟基羰基-9-氯-[1]-二氢苯并噻喃[4,3-c]吡唑。1H-NMR(CDCl3,δin ppm)3,80(s,2H);3,96(s,3H);7,40(d,1H);7,65(m,2H)。
除上述化合物之外,表2-4中还列出了其它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已经用相似方法制得,或者可以用相似方法制备。
表2
Ia,其中m=0,R1,R2,R5=H,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下列异噁唑啉
表3
Ia,其中R1,R2,R5=H,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如下的取代吡唑
表4
Ia,其中R1,R2,R5=H,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如下的甲基取代嘧啶
式I化合物及其农业上可用的盐,无论是其异构体混合物形式还是纯净立体异构体形式,都适合用作除草剂。包含式I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在防治非耕地植物方面非常有效,特别是在高施用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它们可以用来防治诸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棉花之类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而不会对作物造成明显的伤害。这种效果特别是出现在低施用量的情况下。
根据施用方法的不同,化合物I或含有它们的组合物也可以用于其它许多作物,用于消灭有害植物。适合的作物的实例是洋葱、凤梨、落花生、石刁柏、甜菜(Beta vulgaris spec.altissima)、芜菁甜菜(Beta vulgaris spec.rapa)、蔓菁(Brassica napus var.napus)、芜菁甘蓝(Brassica napus var.napobrassica)、芜菁(Brassica rapavar.silvestris)、茶、红花、美洲山核桃、柠檬、甜橙、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大果咖啡)、黄瓜、狗牙根、胡萝卜、油棕、欧洲草莓、大豆、陆地棉、(鸡脚棉、草棉、Gossypium vitifolium)、向日葵、巴西橡校、大麦、啤酒花、甘薯、核桃、兵豆、亚麻、蕃茄、苹果属、木薯、紫苜蓿、芭蕉属、烟草(黄花烟草)、油橄榄、稻、金甲豆、菜豆、欧洲云杉、松属、豌豆、欧洲甜樱桃、离核光桃、西洋梨、红醋栗、蓖麻、甘蔗、黑麦、马铃薯、芦黍(蜀黍)、可可、红车轴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蚕豆、葡萄和玉米。
另外,化合物I也可以用在通过育种(包括基因工程方法育种)方式对除草剂的作用产生耐药性的作物上。
式I化合物或含有它们的除草组合物可以例如以可直接喷雾水溶液、粉剂、悬浮液(同样也包括高浓度水悬剂、油悬剂或其它悬浮剂或分散液)、乳剂、油基分散液、糊剂、喷粉剂、撒施物或颗粒剂的形式,通过喷雾、弥雾、喷粉、撒施或浇泼方式施用。使用形式取决于预定目的,但在每种情况下,都应确保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的分散尽可能的细微与均匀。
除草组合物包括除草活性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或I的农业上可用的盐以及用于配制作物保护剂的常规助剂。
合适的惰性助剂主要包括中至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如煤油和柴油,此外还有煤焦油和动植物油,脂族烃、环烃和芳烃,例如,石蜡、四氢化萘、烷基化萘及其衍生物、烷基化苯及其衍生物,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环己醇,酮如环己酮,强极性溶剂,例如胺,如N-甲基吡咯烷酮和水。
含水的使用形式是由乳油、悬浮液、糊剂、可湿性粉剂或可以用水分散的颗粒通过添加水制成。为了制备乳液、糊剂或油分散液,可以借助于润湿剂、粘附剂、分散剂或乳化剂,将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原药或其溶解在油或溶剂中的溶液在水中均化。另一方面,同样也可以制备包含活性化合物、润湿剂、粘附剂、分散剂或乳化剂以及(如需要的话)溶剂或油的浓缩物,这些浓缩物均适合用水稀释。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芳族磺酸(例如木质素磺酸、苯酚磺酸、萘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以及脂肪酸、烷基-和烷基芳基磺酸、烷基硫酸、十二烷基醚硫酸和脂肪醇硫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以及硫酸化的十六烷基醇、十七烷基醇和十八烷基醇以及脂肪醇乙二醇醚的盐,磺化萘和其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乙氧基化异辛基-、辛基-或壬基苯酚,烷基苯基或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芳基聚醚醇,异十三烷基醇、脂肪醇/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或聚氧丙烯烷基醚,十二烷基醇聚乙二醇醚乙酸酯,山梨醇酯、木素亚硫酸盐废液或甲基纤维素。
粉剂、撒施物和喷粉剂可以通过活性物质与固态载体的混合或混磨来制备。
颗粒剂例如包衣颗粒剂、浸渍颗粒剂和匀质颗粒剂可以通过将活性物质与固态载体混合制备。固态载体是矿质土类如硅酸、硅胶、硅酸盐、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陶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研碎的合成物质、肥料如硫酸铵、磷酸铵和硝酸铵、尿素以及植物产品如谷类作物粉末、树皮、木材粉和核桃壳粉,纤维素粉或其他固态载体。
活性成分I在现用型产物中的浓度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说来,制剂包含约0.001~98重量%、优选0.01~95重量%的至少一种活性化合物。所用活性化合物的纯度是90~100%,优选95~100%(根据NMR光谱确定)。
下列配制实施例说明了这类制剂的制备I.将20重量份的化合物3.1溶于如下组成的混合物80重量份的烷基化苯、10重量份的8至10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油酸N-单乙醇酰胺的加合物、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5重量份的40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蓖麻油的加合物。将溶液倒入到100,000重量份的水中,并使之细微分散,从而得到含0.02%(重量)活性化合物的水分散液。
II.将20重量份的化合物3.2溶于如下组成的混合物40重量份的环己酮、30重量份的异丁醇、20重量份的7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异辛基酚的加合物和10重量份的40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蓖麻油的加合物。将溶液倒入到100,000重量份的水中,并使之细微分散,从而得到含0.02%(重量)活性化合物的水分散液。
III.将20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3.4溶于如下组成的混合物25重量份的环己酮、65重量份沸点为210至280℃的矿物油馏份和10重量份的40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蓖麻油的加合物。将溶液倒入到100,000重量份的水中,并使之细微分散,从而得到含0.02%(重量)活性化合物的水分散液。
IV.将20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3.5与3重量份的二异丁基萘磺酸钠、17重量份的源于亚硫酸盐废液的木素磺酸钠盐和60重量份的粉状硅胶充分混合,并在锤磨中磨碎。最后通过将混合物细分散于20,000重量份的水中,获得含有0.1%(重量)活性化合物的喷雾混合液。
V.将3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4.1与97重量份细分散的高岭土混合。从而获得含有3%(重量)活性化合物的喷粉组合物。
VI.将20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4.2与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乙二醇醚、2重量份的酚/脲/甲醛缩合物的钠盐和68重量份的石蜡样矿物油均匀混合。获得稳定的油分散液。
VII.将1重量份的化合物3.3溶于如下组成的混合物70重量份的环己酮、20重量份的乙氧基化异辛基苯酚和10重量份的乙氧基化蓖麻油。从而获得稳定的乳油。
VIII.将1重量份的化合物4.2溶于由80重量份的环己酮和20重量份的WettolREM31(基于乙氧基化蓖麻油的非离子乳化剂)所组成的混合物,从而获得稳定的乳油。
式I活性化合物或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使用可以在苗前或苗后进行。如果这种活性成分对某些品种农作物是较不耐受的,那么可以采用这样的施用技术,即借助喷洒设备喷洒该除草组合物,以便尽可能地不要喷洒到敏感性农作物的叶面上,同时活性化合物到达生长于其下的不希望的植物的叶面上或到达未覆盖的土表上(苗后直接处理、铺施)。
活性化合物I的施用量为0.001-3.0,优选0.01-1.0,kg/ha活性物质(a.s.),这取决于防治靶标、施药季节、靶标植物和植物生长阶段。
为了拓宽作用谱和得到协同的效果,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可以与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其他除草剂或生长调节活性成分混合,并且合并使用。例如合适的混合组分是1,2,4-噻二唑类、1,3,4-噻二唑类,酰胺类、氨基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三唑类,N-酰苯胺、芳氧基-/杂芳氧基链烷酸和其衍生物、苯甲酸类和其衍生物、苯并噻二嗪酮类、2-芳酰基-1,3-环己二酮类、杂芳基芳基酮、苄基异噁唑烷酮类、间-CF3-苯基衍生物、氨基甲酸酯类、喹啉羧酸和其衍生物、氯乙酰苯胺类、环己烯酮肟醚衍生物、二嗪类、二氯丙酸和其衍生物、二氢苯并呋喃类、二氢呋喃-3-酮类、二硝基苯胺类、二硝基苯酚类、二苯基醚、联吡啶、卤代羧酸和其衍生物、脲类、3-苯基尿嘧啶类、咪唑类、咪唑啉酮类、N-苯基-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噁二唑类、环氧乙烷类、苯酚类、芳氧基-和杂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苯基乙酸和其衍生物、2-苯基丙酸和其衍生物、吡唑类、苯基吡唑类、哒嗪类、吡啶羧酸和其衍生物、嘧啶基醚、磺酰胺类、磺酰脲类、三嗪类、三嗪酮类、三唑啉酮类、三唑甲酰胺类和尿嘧啶类。
此外,有利的是式I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除草剂一起与其他的作物保护剂混合使用,例如与灭害虫或植物病原真菌或细菌的物质一起使用。此外,有意义的是与无机盐溶液的可混溶性,这类无机盐溶液可用来消除营养与微量元素的缺乏。同样可以加入无植物毒性的油和油的浓缩物。
应用实施例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利用下述温室试验证实所用的栽培容器是塑料花盆,盆中装有腐殖质含量约为3.0%的壤砂土作为基质。对于每种试验物质,分别播种不同试验植物的种子。
在苗前处理的情况下,在播种后,将悬浮或乳化于水中的活性化合物用分布性能良好的喷嘴直接喷施。花盆稍微浇些水,以促使种子发芽与生长,随后覆盖上透明塑料地膜,直到植物生根。除非受到活性成分的不利影响,覆盖应会使试验植物均匀地发芽。
进行苗后处理时,先让试验植物长出,根据植物的不同习性,让其长到3至15cm高,此时方用悬浮或乳化于水中的活性化合物处理。为此,试验植物或是直接播种并在同一花盆中生长,或是先以秧苗分开生长,再在处理前几天,将它们移栽到试验花盆中。苗后处理的施用量是0.5、0.25或0.125kg/ha活性物质(a.s.)。
根据物种的不同,将植物分别维持在10-25℃或20-35℃下。试验期历经2至4周。在此期间,悉心照料植物,并评价它们对各种处理物的反应。
以0至100的等级进行评价。这里100是指没有植物出苗或者至少地上部分完全毁灭,而0则指无伤害或生长正常。温室实验中所用植物包括下列种类
分别在0.25和0.125kg/ha的施用量下,化合物2.1对上述有害植物白藜(Chenopodium album)、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牵牛(Ipomoea ssp.)、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龙葵(Solanum nigrum)都具有非常优良的苗后活性。此外,在0.5或0.25kg/ha的施用量下,化合物4.2在苗后处理方法中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治有害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欧白芥(Sinapis alba)和龙葵(Solanum nigrum)。
权利要求
1.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及其农业上可用的盐 其中X为氧,硫,S=O,S(=O)2,CR6R7,NR8或一个键;Y与其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元杂环,这种杂环含有1-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R1,R2,R6,R7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3为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R4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6-烷基)-N-(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或N-(C1-C6-烷基)-N-(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R5为氢,C1-C6-烷基或卤素;R8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m为0,1或2;R9为基团IIa或IIb 其中R10为羟基,巯基,卤素,OR17,SR17,SOR18,SO2R18,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并且所述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11,R15为氢,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2,R14,R16为氢或C1-C4-烷基;R13为氢,卤素,羟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二(C1-C6-烷氧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甲基,二(C1-C6-烷硫基)甲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为1,3-二氧戊环-2-基,1,3-二噁烷-2-基,1,3-氧硫杂戊环-2-基,1,3-氧硫杂环己烷-2-基,1,3-二硫戊环-2-基或1,3-二噻烷-2-基,其中这后六个基团可以被1-3个C1-C4-烷基基团取代;或者R12与R13或者R13与R16一起形成π-键或形成可以带有1-3个下列基团的C1-C5-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2与R16一起形成可以带有1-3个选自如下基团的C1-C4-烷基链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3与R14一起形成-O-(CH2)p-O-,-O-(CH2)p-S-,-S-(CH2)p-S-,-O-(CH2)q-或-S-(CH2)q-链,所述链可以被1-3个选自如下的基团取代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或者R13和R1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R17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1-C20-烷基羰基,C2-C6-链烯基羰基,C2-C6-炔基羰基,C3-C6-环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3-C6-链烯氧基羰基,C3-C6-炔氧基羰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C3-C6-链烯基氨基羰基,C3-C6-炔基氨基羰基,N,N-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1-C6-烷氧基)-N-(C1-C6-烷基)氨基羰基,N-(C3-C6-链烯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N-(C3-C6-炔基)-N-(C1-C6-烷氧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代羰基,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羟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氨基羰基,C1-C4-烷基羰氧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C1-C6-烷基,苯基羰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硫代羰基,苯氨基羰基,N-(C1-C6-烷基)-N-(苯基)氨基羰基,苯基-C2-C6-链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C1-C6-烷基,杂环基羰基,杂环氧基羰基,杂环氧基硫代羰基,杂环氨基羰基,N-(C1-C6-烷基)-N-(杂环基)氨基羰基,或杂环基-C1-C6-链烯基羰基,其中后述18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18为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炔基或C3-C6-环烷基,上述这四个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卤代烷硫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羰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杂环基或杂环基-C1-C4-烷基,其中最后所述的四个取代基中的苯基和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R19为氢,C1-C6-烷基,C3-C6-链烯基,C3-C6-卤代链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羰基,羟基,C1-C6-烷氧基,C3-C6-链烯氧基,C3-C6-炔氧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或C1-C6-烷基羰基氨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和烷氧基基团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或C3-C6-环烷基;为苯基,苯基-C1-C4-烷基,苯基羰基,杂环基,杂环基-C1-C4-烷基或杂环基羰基,其中后六个所述取代基中的苯基或杂环基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卤代的和/或可以带有1-3个下述基团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R20为氢,C1-C6-烷基,C3-C6-链烯基或C3-C6-炔基;p为2,3或4;q为1,2,3,4或5。
2.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其中R10=卤素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α的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I,其中R10=羟基)与卤化剂反应 其中变量R1-R5,R11-R16,X,Y和m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
3.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其中R10=OR17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α的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I,其中R10=羟基) 其中变量R1-R5,R11-R16,X,Y和m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与式IIIα或IIIβ的化合物反应L1-R17L1-SO2R18IIIα IIIβ其中变量R17和R18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且L1为可亲核置换的离去基团。
4.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其中R10=OR17、SR17、OSO2R18、NR19R20或N-键合杂环基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β化合物(≡I,其中R10=卤素) 其中变量R1-R5,R11-R16,X,Y和m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与式IVα、IVβ、IVγ、IVδ或IVε的化合物反应HOR17HSR17OSO2R18HNR19R20H(N-键合杂环基)IVα IVβ IVγ IVδ IVε其中变量R17-R20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如果合适的话,该反应是在碱存在下进行。
5.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其中R10=SOR18、SO2R18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γ的化合物(≡I,其中R10=SR18)与氧化剂反应 其中变量R1-R5,R11-R16以及R18,X,Y和m如权利要求1中。
6.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Iα(=I,其中R10=羟基)的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活化的式VIα三环系苯甲酸或用三环系苯甲酸VIβ 其中变量R1-R5,X,Y和m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且L2为可亲核置换的离去基团,酰化式V环己烷二酮,其中变量R11-R16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 进而重排酰化产物,如果合适的话,该重排反应系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7.一种组合物,它包括除草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或其农业上可用的盐,以及配制作物保护剂惯常使用的辅助剂。
8.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除草活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或其农业上可用的盐,与配制作物保护剂惯常使用的辅助剂混合。
9.防治不希望的植物生长的方法,它包括使除草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或其农业上可用的盐作用于植物、其生存环境和/或作用于种子。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或其农业上可用的盐作为除草剂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三环系苯甲酰基环己烷二酮衍生物及其农业上可用的盐:其中:X为氧,硫,S=O,S(=O)
文档编号C07D495/04GK1358186SQ00809576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日
发明者M·维茨切尔, S·库迪斯, K·兰格曼, E·鲍曼, W·V·德恩, G·梅耶, U·米斯里茨, U·内德莱恩, M·奥登, K-O·维斯特法伦, H·沃尔特 申请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