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3547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制备方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简称TDEC,是三元乙丙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其结构式为 由于三元乙丙胶具有优秀的耐臭氧、较高的热稳定性(485℃)、好的耐热老化性能、耐气候、耐化学品、耐油以及优秀的电绝缘性能,使其主要用于耐热运输带,电线、电缆、密封垫圈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TDEC)是属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快速硫化促进剂,它不仅可以提高三元乙丙胶的硫化效率,降低能耗,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制品的发泡均匀性和机械强度。因此,TDEC是三元异丙胶制品生产中重要的助剂。
目前,TDEC一般是通过可溶性的碲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而获得的。但由于可溶性碲盐如亚硫酸碲、四氯化碲等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水解成氧化碲,在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时不能得到均匀相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因此,三元异丙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由于该助剂中有效组分的减少而使用量增加,使得制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和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制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方法,该方法将能够获得均匀相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本发明以稳定性好的氧化碲为原料,用苛性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解氧化碲,然后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将碲的碱溶液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制备得到均匀相以及颗粒大小均匀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碲溶液的制备用碱液溶解氧化碲,使之成为碲的溶液,碱液的浓度为0.1~2moll-1。碱的浓度小于0.1moll-1,氧化碲不能完全溶解在苛性碱溶液中;而大于2moll-1时,形成的碲酸盐易析出,不能得到均匀的碲的碱溶液;碲的碱溶液中碲的浓度对下一步的反应并无实质性的影响,但一般以0.02~0.08moll-1为宜;所说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②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合成将步骤①所获得的碲的碱溶液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进行反应,反应条件如下pH=7~11、反应温度20~80℃;碲的碱溶液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过程中,控制pH在7~11之间。如pH小于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碲的碱溶液易分解,不能得到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如pH大于11,碲不能完全沉淀,得率下降。
pH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入pH调节剂来实现,如可以加入pH缓冲溶液、无机酸如盐酸、醋酸、硝酸等;反应温度为20~80℃,如反应温度低于20℃,反应不能完全,TDEC的得率下降;而反应温度大于80℃,反应速度太快,形成TDEC凝胶,对后处理增加困难,且颗粒大小不均匀;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最好先配制成溶液,浓度以5~20wt%为好;③分离采用常规的方法,如过滤、洗涤、干燥等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TDEC。
采用上述公开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TDEC,能够获得均匀相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为降低三元异丙胶制品的生产成本提供了条件,且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其得率可高于96%。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将40gTeO2加入到500ml 1mol l-1NaOH溶液中,加热至TeO2完全溶解。取10%(wt)2260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50℃,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上述碲的NaOH溶液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用硼砂-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pH为8.4)调节系统的pH为8-9之间,鲜黄色沉淀即为TDEC。经过滤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得到182gTDEC,其中碲含量为16.9%,熔点为110-118℃,颗粒大小2-10μm。
实施例2将40gTeO2加入到1000ml 0.5mol l-1KOH溶液中,加热至TeO2完全溶解。取10%(wt)2260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50℃,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入上述碲的KOH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用0.1mol l-1HCl调节系统的pH为8-10之间,鲜黄色沉淀即为TDEC。经过滤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得到177.5gTDEC,其中碲含量为18%,熔点为113-117℃,颗粒大小2-8μm。
实施例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方法,以KOH和NaOH(1∶1质量)的混合溶液取代NaOH,得到174gTDEC,其中碲含量为18.5%,熔点为113-117℃,颗粒大小2-8μm。
实施例4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方法,以碳酸钠溶液取代NaOH,得到160gTDEC,其中碲含量为19.5%,熔点为113-117℃,颗粒大小2-8μm。
实施例5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方法,以碳酸钾溶液取代NaOH,得到161gTDEC,其中碲含量为19.0%,熔点为113-117℃,颗粒大小2-8μm。
权利要求
1.一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碲溶液的制备用碱液溶解氧化碲,碱液的浓度为0.1~2moll-1;②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合成将步骤①所获得的碲的碱溶液在pH=7~11的条件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进行反应;③分离采用常规的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TDE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合成过程中加入pH调节剂以控制溶液的p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pH调节剂包括pH缓冲溶液或无机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碲的碱溶液中碲的浓度为0.02~0.08moll-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浓度为5~20wt%的溶液。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0~80℃。
全文摘要
一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的制备方法,以稳定性好的氧化碲为原料,用苛性碱溶解氧化碲,然后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将碲的碱溶液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制备得到均匀相以及颗粒大小均匀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所述的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C07C333/20GK1321637SQ0110588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9日
发明者杨云霞, 毛峰, 连千荣, 徐志珍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乐清市超微细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