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3698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态锂离子电池是继Ni-H、Ni-Cd及铅酸二次电池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由于其固有的一些优点如单体电池电压平台高,对环境友好,重量比能量高且无记忆效应等,使液态锂离子电池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继液态锂离子电池之后新一代电池产品,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成材料中,除了封装方式,聚合物电解质膜是聚合物电池与液态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最明显的差别,所以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聚合物电解质膜在锂离子电池除了起到隔开正负极片及提供锂离子通道外,还起到保持电解液的作用,同时由于其与极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于电池后期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
聚合物隔膜从结构组成上可分为纯聚合物隔膜及聚合物复合隔膜。纯聚合物隔膜多选用某一种电化学性能良好的聚合物,使其溶于一定配比的溶剂中,同时加入造孔剂及其它助剂,搅拌均匀后制膜。以Bellcore公司专利为代表(U.S.patent5,540,741),该纯聚合物隔膜制备方法,造孔过程一般采用萃取法,即采用萃取剂将膜中均匀分散的造孔剂萃取出来,从而制得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孔膜。但是,这种方法须采用大量萃取剂,回收不易,增加成本,且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复合隔膜的制备一般先选用力学性能较高的薄膜作为基体膜,在其表面或延伸结构内部涂敷或交联其它功能聚合物,制得性能相互补充的的复合薄膜,其造孔原理与纯聚合物隔膜相同。这种方法使得制作大面积、超薄型、高能量密度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隙率高、力学强度好、吸液性优异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复合隔膜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将基体膜增强体和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混匀得到均匀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经热处理后得到聚合物复合隔膜;所述基体膜增强体选自下述1)至4)中的任意一种1)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2)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3)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4)有机单体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
该方法中的热处理过程包括了有机单体的聚合过程即形成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也包括溶剂组份的挥发过程及隔膜材料孔结构的形成过程。
所述无纺布基体膜是将PP无纺布或PE无纺布或PP/PE复合无纺布或PP/PE/PP复合无纺布进行密实化处理制成的厚度为10-50μm的薄膜。
所述有机单体为含有不饱和键的丙烯酸酯类任意一种单体或多种单体的组合,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优选自下述物质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选用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作为基体增强体时,有两种制膜方式A)所述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共聚反应2-4小时得均匀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干燥后得到聚合物复合膜。例如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热引发剂(BPO)在加热状态下与无机纳米颗粒如纳米SiO2搅拌共聚2-4小时得均匀浆料,涂布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一定厚度,烘干后得聚合物复合膜。
所述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混匀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后,再通过加热或光照聚合成膜,达到结构增强的效果。例如可选用MMA加聚合引发剂(BPO或偶氮二异丁腈ALBN)和无机纳米粒子(如SiO2)在有机溶剂中搅拌混匀涂敷于基体膜两面后,再通过加热聚合物或光照聚合成膜。由于有机单体在体系中能够以分子级混合均匀,热聚合后,形成立体交叉互穿网络结构,制得的聚合物复合膜,其强度、电化学稳定性及其它性能均有所改善。有机单体也可选用其它含有不饱和键的丙烯酸酯类任意一种单体或多种单体的组合,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
所述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聚氧乙烯(PEO)、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二甲基醚(PEGDME),聚丙烯酸酯类(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聚类氟化合物(如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等等。上述这些聚合物分子量无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溶于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丁酮中任意分子量均可使用。
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作为基体膜增强体时,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如纳米SiO2,在混合有机溶剂(溶剂和造孔剂)中搅拌混均匀后,涂敷于基体膜表面烘干制得聚合物复合隔膜,聚合物复合隔膜厚度在20-100μm之间。例如可选用PVDF-HFP与PMMA,此时PVDF-HFP(a)与PMMA(b)按a∶b为3∶7~7∶3(wt%)的重量比例混合,与纳米SiO2粒子在有机溶剂中搅拌混匀后涂敷于基体膜两面,烘干制得无纺布聚合物复合隔膜。
基体膜增强体可以是多种有机聚合物与有机单体的共混体系,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组份与有机交联剂共混作为基体膜增强体,例如选用PVDF-HFP(a)与PEG(b)和PEGDMA(c,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按一定比例(a∶b∶c=5∶4∶1或5∶3∶2或5∶2∶3)与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混合溶剂中搅拌共混均匀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烘干制得聚合物复合隔膜。PEGDMA虽含有不饱和双键,但在不加热引发剂的情况下,在≤70℃时几乎不发生聚合反应,利用在此条件下PVDF-HFP/PEG/PEGDMA/无机纳米材料共混物涂敷于无纺布表面制得薄膜,其离子电导率>10-3s·cm-1,其它物理化学性能均良好。同时可以利用PEGDMA在高温下(>130℃)能快速聚合的特点,可使薄膜微孔在高温下自动封闭,产生热封闭阻断效应,防止电池燃烧爆炸,提高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该聚合物复合隔膜所具有的双重功能优于PE微孔隔膜。
所述热引发剂可为能够溶于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丁酮的任意过氧化物类热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异丙苯基的氢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酯等。其中,优选BPO或ALBN。
所述有机溶剂分为溶剂组分和造孔剂组分;所述溶剂组分可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丁酮;所述造孔剂组分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所述无机纳米材料为纳米SiO2、纳米Al2O3、纳米TiO2、纳米BaTiO3和纳米CuO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100nm。
同时,为增加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效果,选用的纳米颗粒表面也可带有一定数量的表面基团,如-CH2-、-CH3、等其它非极性基团。
其中,所得聚合物复合膜的孔隙率和孔隙度与混合溶剂中溶剂组份与造孔剂组份含量比有关。
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体膜增强体的添加量为2.5-16重量份,无机纳米材料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溶剂组分的的添加量为40-70重量份,所述造孔剂的添加量为10-30重量份。
若采用有机单体与引发剂,其两者的添加量为2.5-16重量份,其中的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可为95∶5-80∶20。而两种聚合物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不同组合仅对最终得到的聚合物复合隔膜孔结构及孔隙率有所影响,其配比可在浆料能够均匀分散的前提下随意选取。此时,所有聚合物的添加量为2.5-16重量份以内;若采用聚合物组份与有机单体混合体系,则两者的总添加量为2.5-16重量份以内。
所述方法中将均匀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的方法可为浸渍法、浸涂法、刮涂法或喷涂法。
上述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复合隔膜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聚合物复合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本发明选用力学及电化学性能稳定的PP、PE、PP/PE或PP/PE/PP无纺布作基体膜,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电化学性能良好、且成膜性良好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有机单体和热引发剂等作为基体膜增强体,与无机纳米颗粒共同构造聚合物隔膜。在高速搅拌下将基体膜增强体与无机纳米颗粒分散于溶剂组份中配成组分均匀的制膜浆料,均匀的涂敷在基体膜表面制得聚合物复合隔膜。实验表明,采用本方法可制得具有互穿网络孔结构的聚合物复合隔膜,孔隙率为30%-60%,透气率为20±5Sec/100CC,自关闭性能在130℃-160℃可调、吸附电解液性能达100-200%,力学强度约500kg/cm2、离子电导率可达1.5S·cm-1。调整浆料中各组份所占比例,得到一系列具有均匀孔分布的聚合物复合隔膜。用该聚合物复合隔膜组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短路率低,电性能优异。该方法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以PVDF和PEG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以聚合物PVDF和PEG为基体膜增强体,以纳米SiO2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厚度为90-150μm的PP无纺布清洗后经密实化(可平压或辊压)得到3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3重量份聚偏氟乙烯(PVDF)及1重量份的聚乙二醇(PEG)在室温下溶于35重量份丁酮中配成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5重量份碳酸二乙酯(DEC)搅拌均匀配成溶液A;另外,将1重量份纳米SiO2(粒径在3-15nm之间,平均粒径为5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丁酮与25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分散1-4小时,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基体膜浸渍于浆料中25秒,取出置于80℃烘箱中烘烤5分钟,再置于空气中搁置30分钟,然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8h,即得到厚度约为50μm的多孔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检测得到的聚合物复合隔膜的各项指标,其中,隔膜透气率采用Gurley-ASTM-D726标准;隔膜孔隙率采用ASTM-D2873标准;隔膜力学拉伸强度采用ASTM-D882标准;隔膜吸附电解液能力的检测是将一定面积的隔膜样品浸泡电解液中1h,拿出来用面巾纸擦干表面电解液,称重,增加的重量/原来隔膜重量×100%;隔膜离子电导率的测量通过夹在两个不锈钢电极之间聚合物样品的阻抗响应来实现,由得到的交流阻抗图谱中尾线与实轴的交点,可得到样品的本体电阻Ω,再由公式k=d/(Rb·S),即可计算得以样品的离子电导率(d是样品厚度,S为样品面积)。
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复合隔膜,孔隙率为52,透气率为22Sec/100CC,吸附电解液性能达160%,力学强度约490kg/cm2、离子电导率为1.0S·cm-1。
将该隔膜组装成聚合物锂离子电池(LiCoO2/聚合物复合隔膜/MCMB),在2.75V-4.2V电压范围内,以0.2C的电流充放电时,其3.6V电压平台在90%以上,这说明该电池内阻较低,电池充放性能优良。
实施例2、以PVDF-HFP(重均分子量25万)、PEG(重均分子量2万)以及MMA和热引发剂BPO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以聚合物组份[PVDF-HFP(重均分子量25万)和PEG(重均分子量2万)]、有机单体(MMA)和热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基体膜增强体,以平均粒径为5nm TiO2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厚度为40-50μm的PP无纺布清洗后经密实化(平压或辊压)得到3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3重量份重均分子量为23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及1重量份聚乙二醇(PEG,重均分子量1000万)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丁酮中配成溶液A;1重量份纳米TiO2(粒径在3-15nm之间,平均粒径为5nm)、0.8重量份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2重量份热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丙酮与24重量份乙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分散1-4小时,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基体膜浸渍于浆料中30秒,取出置于80℃烘箱中烘烤5min,再置于空气中搁置30分种,然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8h,即得到约4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按实施例1的方法组装电池,测试电池循环性能(测试标准参照GB2000-T18287),结果表明该电池循环性能优良,经过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90%以上。
实施例3、以PVDF-HFP和PMMA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以聚合物组份(PVDF-HFP和PMMA)为基体膜增强体,以纳米BaTiO3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厚度为40-50μm的PE无纺布清洗后按例2方法密实化得到3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4重量份PVDF-HFP(重均分子量25万)和PMMA(重均分子量3000)的聚合物混合物(PVDF-HFP∶PMMA=3∶1,重量比)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丙酮中配成溶液A,1重量份纳米BaTiO3(粒径在10-50nm之间,平均粒径30nm)共混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丁酮与25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分散1-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基体膜浸渍于浆料中5-30秒,取出置于80℃烘箱中烘烤5min,再置于空气中搁置30分钟,然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8h,即得到约4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
实施例4、以聚合物PVDF-HFP、PEG和PEGDMA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以聚合物组份PVDF-HFP、PEG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为基体膜增强体,以CuO为无机纳米材料,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厚度为50-100μm的PP/PE复合无纺布,清洗后按实施例1方法密实化得到35μm薄膜作为基体膜;将4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重均分子量25万)、PEG(重均分子量2000)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的混合物(PVDF-HFP∶PEG∶PEGDMA=5∶3∶2,重量比),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丙酮配成溶液A,1重量份纳米CuO(粒径在10-50nm之间,平均粒径为30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丙酮与25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分散1-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基体膜浸渍于浆料中5-30秒,取出置于80℃烘箱中烘烤5min,再置于空气中搁置30min,然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8h,即得到5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经测试,其离子电导率>10-3s·cm-1。
PEGDMA虽含有不饱和双键,但在不加热引发剂的情况下,在≤70℃时几乎不发生聚合反应,利用在此条件下PVDF-HFP/PEG/PEGDMA/无机纳米材料共混物涂敷于无纺布表面制得薄膜,其离子电导率>10-3s·cm-1,其它物理化学性能均良好。同时可以利用PEGDMA在高温下(>130℃)能快速聚合的特点,可使薄膜微孔在高温下自动封闭,产生热封闭阻断效应,防止电池燃烧爆炸,提高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由于基体膜为两种不同熔点的材料PP/PE,故最终得到的聚合物复合隔膜具有高温自闭合功能,可以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该聚合物复合隔膜所具有的功能优于PE微孔隔膜。
将该隔膜组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LiCoO2/聚合物复合隔膜/MCMB),经测试离子电导率达1.5S·cm-1。
实施例5、以聚合物组份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以聚合物PVDF-HFP、聚乙二醇二甲基醚(PEGDM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膜增强体,以无机纳米材料纳米Al2O3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厚度为40-50μm的PP无纺布,清洗后按实施例1方法密实化得到2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4重量份的三种聚合物的混合物(PVDF-HFP∶PEGDME∶PMMA=5∶4∶1,重量比,三者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5万、2000和2000)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丁酮中配成溶液A,1重量份纳米Al2O3(粒径在5-20nm之间,平均粒径为10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丁酮与25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搅拌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浆料浸涂基体膜两面,收卷后置于100℃真空烘箱中(真空度<0.085MPa)干燥8h,即得到4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
采用该聚合物电解质复合隔膜组装成钮扣电池,在Voltammetry Analyzer(Model-601A,CH Instruments)上测得电化学窗口为4.8V(扫描速率为1mV/s,工作电极为不锈钢电极,参比电极为锂电极)。
实施例6、以聚合物组份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以聚合物PVDF-HFP、聚丙烯腈(PAN)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膜增强体,以无机纳米材料纳米SiO2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厚度为90-100μm的PP无纺布,清洗后经按实施例1方法密实后得到5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3重量份三种聚合物混合物(PVDF-HFP∶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5∶2∶3,重量比,三者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0万、8000及2000)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配成溶液A;将1重量份纳米SiO2(粒径在2-10nm之间,平均粒径为5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NMP与26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分散1-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浆料刮涂于基体膜表面,收卷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8h,即得到7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实施例7、以有机单体和热引发剂为基体膜增强体,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以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和热引发剂BPO为基体膜增强体,以无机纳米材料纳米SiO2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厚度为80-100μm的PP/PE/PP无纺布,清洗后经按实施例1方法密实化得到5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1.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2重量份热引发剂BPO及1重量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丁酮中配成溶液A;将1重量份纳米SiO2(粒径在2-10nm之间,平均粒径为5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丁酮与26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搅拌1-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浆料刮涂于基体膜表面,收卷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9h,即得到7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实施例8、以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和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LBN)为基体膜增强体,以无机纳米材料纳米SiO2为离子导电增强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厚度为80-100μm的PP/PE/PP无纺布,清洗后经按实施例1方法密实化得到50μm薄膜为基体膜;将1.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2重量份热引发剂ALBN及1重量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在室温下溶于40重量份丁酮中配成溶液A;将1重量份纳米SiO2(粒径在2-10nm之间,平均粒径为5nm)均匀分散于30重量份丁酮与26重量份丁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B混合,再搅拌1-4h,得到溶质均匀的聚合物浆料。将浆料刮涂于基体膜表面,收卷后置于100℃真空烘箱(真空度<0.085MPa)中干燥9h,即得到70μm厚多孔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的方法,是将基体膜增强体和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混匀得到均匀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经热处理后得到聚合物复合隔膜;所述基体膜增强体选自下述1)至)中的任意一种1)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2)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3)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4)有机单体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体膜是将PP无纺布或PE无纺布或PP/PE复合无纺布或PP/PE/PP复合无纺布进行密实化处理制成的厚度为10-50μm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单体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下述物质组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膜增强体为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复合隔膜按照下述A)或B)的方法进行制备A)所述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共聚反应2-4小时得均匀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干燥后得到聚合物复合膜;B)所述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混匀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后,再通过加热或光照聚合成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甲基醚,聚丙烯酸酯类和共聚类氟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分为溶剂组分和造孔剂组分;所述溶剂组分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或丁酮;所述造孔剂组分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所述无机纳米材料为纳米SiO2、纳米Al2O3、纳米TiO2、纳米BaTiO3和纳米CuO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膜增强体的添加量为2.5-16重量份,无机纳米材料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溶剂组分的的添加量为40-70重量份,所述造孔剂的添加量为10-3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单体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95∶5-80∶20;所述聚合物复合隔膜涂敷浆料的方式采用浸渍法或浸涂法或刮涂法或喷涂法。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复合隔膜。
10.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物复合隔膜制备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的方法,是将基体膜增强体和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混匀得到均匀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无纺布基体膜两面,经热处理后得到聚合物复合隔膜;所述基体膜增强体选自下述1)至3)中的任意一种1)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2)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3)有机单体和其相应的引发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4)有机单体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用该聚合物复合隔膜组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短路率低,电性能优异。该方法制备聚合物复合隔膜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C08J5/22GK1851957SQ20061007812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陈继涛, 刘红英, 徐斌 申请人: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