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

文档序号:360714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其步骤包括:一、蛋白辅助干热处理改性淀粉的制备:蛋白溶解:取蛋白慢慢加入蒸馏水,高速搅拌待其完全溶解;淀粉和蛋白混合:将淀粉分散到3-10%的蛋白溶液中,在35°C下分散搅拌2h;将分散液转移到玻璃皿中,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箱保持恒温45V,直到水分含量小于10%,将干燥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过100目筛;二、干热改性:将步骤一过筛得到的混合物在110?130°C下加热2?4h或微波干热lmin?6min,得到干热改性样品。本发明原料来源广、安全、可再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得到不同糊化特性的改性淀粉。
【专利说明】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淀粉改性及其精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 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对淀粉进行改性最常使用的是三种方法,分别为: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酶法 改性法。目前,化学改性需加入化学试剂,这就导致淀粉中某些物质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并且用化学方法来改性淀粉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再者,在食品热处理中产生的活性化合 物可以进入到食品中,所以化学修饰有潜在的毒性。酶法改性是通过加入酶制剂,与淀粉发 生反应,从而达到改性目的。虽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但酶制剂往往成本过高,或者需要 配合化学改性才能达到改性效果,难以满足产业化需要。物理改性不同于化学改性,它最突 出的优点就是不添加化学试剂,因而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无环境污染,成本低,收益高等优 点。
[0003] 淀粉的物理改性包括湿热处理和干热处理等。湿热改性是指在少量的水(一般 20-35% )存在情况下,一定的温度范围(低于糊化温度)热处理的一种物理方法。干热 改性是指干燥后的淀粉在较高的温度下热处理一段时间至无水或相对无水的状态。国外 对于干热改性淀粉的研究开始较早,并且已经趋于成熟。早在1998年,Chiu等人就已经证 明干燥加热的处理环境能够保持原样品不被污染,并且能够实现淀粉改性。热处理是指将 淀粉或面粉置于l〇〇°C到200°C之间进行热处理,水分控制在10%以下,该处理会使糊化后 的淀粉黏度发生变化,且降落值减少。1987年,Theander等人将少量的左旋葡萄糖与小麦 淀粉的混合物进行干热处理,最终获得了葡萄糖苷键;1995年、1996年,Miladinov. V. D与 Hanna. M. A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如果将淀粉与黄原胶混合,并在混合物中注入交联剂,最 终会发现混合物的表观粘度明显增强。据此,热干法改性淀粉也能达到淀粉改性的目的,并 克服了化学改性的缺点。但目前,对于淀粉干热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淀粉和离子胶上,离 子胶如卡拉胶、黄原胶等价格较高,且添加过量对人体不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 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
[0005]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 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0006] -、蛋白辅助干热处理改性淀粉的制备:
[0007] 蛋白溶解:取蛋白慢慢加入蒸馏水,高速搅拌待其完全溶解;
[0008] 淀粉和蛋白混合:将淀粉分散到3-10%的蛋白溶液中,在35°C下分散搅拌2h ;将 分散液转移到玻璃皿中,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箱保持恒温45°C,直到水分含量小于 10%,将干燥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过100目筛;
[0009] 二、干热改性:将步骤一过筛得到的混合物在110?130°C下加热2?4h或微波 干热Imin?6min,得到干热改性样品。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或花生分离蛋白。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錯质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或甘薯淀 粉一种。
[0012]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大豆或花生分离蛋白是一种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植物蛋白,淀粉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蛋白含有大量亲水性基团,如羧 基、羟基、氨基等,由于其结构特点,蛋白的氨基或羧基可以与淀粉组合成一体。随着混合物 特性的改变,有助于增加混合物的分子质量,从而得到不同糊化特性的改性淀粉。并且原料 来源广、安全、可再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 同时间,得到黏度不同的淀粉,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也可以进一步作为可食性膜 的成膜材料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CS和CS/SPI混合物在干热前后的黏度变化曲线;
[0015] 图2为本发明的WCS和WCS/SPI混合物在干热前后的黏度变化曲线。
[0016] 图中:0h :混合未干热;2h :干热2h ;4h :干热4h。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取大豆分离蛋白放在烧杯中,慢慢加入蒸馏水,配制成3%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充分搅拌。待大豆分离蛋白完全溶解后,将玉米淀粉(CS)或蜡质玉米淀粉(WCS) (97g,db) 分散到大S·分尚蛋白的溶液中。在35°C下分散搅拌2h。将分散液转移到玻璃皿中,在干燥 箱中进行干燥,干燥箱要保持恒温45°C,直到水分含量小于10%。将干燥的淀粉大豆分离 蛋白混合物研磨成粉末,并通过100目筛。淀粉蛋白的混合物在130°C下加热2h或4h,得 到干热改性样品。
[0019] 实施例2
[0020] 取花生分离蛋白放在烧杯中,慢慢加入蒸馏水,配制成10%的花生分离蛋白溶液, 充分搅拌。待花生分离蛋白完全溶解后,将木薯淀粉或甘薯淀粉(90g,db)分散到花生分离 蛋白溶液中。在35°C下分散搅拌2h。将分散液转移到玻璃皿中,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 燥箱要保持恒温45°C,直到水分含量小于10%。将干燥的淀粉花生分离蛋白混合物研磨成 粉末,并通过100目筛。淀粉蛋白的混合物在微波干热3min,得到干热改性样品。
[0021] 大豆或花生分离蛋白是一种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植物蛋 白。淀粉是由两个主要成分构成的,即线性直链淀粉和大量的支链淀粉,并被组织成半结晶 的颗粒结构。作为一种用之不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通过物理化学方 法可以很容易地被修饰。淀粉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蛋白含有大量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羟 基、氨基等。由于其结构特点,蛋白的氨基或羧基可以与淀粉组合成一体。随着混合物特性 的改变,有助于增加混合物的分子质量,从而得到不同糊化特性的改性淀粉。
[0022]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①原料来源广、安全、可再生;②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 大规模生产;③得到不同糊化特性的改性淀粉。
[0023]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一、 蛋白辅助干热处理改性淀粉的制备: 蛋白溶解:取蛋白慢慢加入蒸馏水,高速搅拌待其完全溶解; 淀粉和蛋白混合:将淀粉分散到3-10%的蛋白溶液中,在35°C下分散搅拌2h ;将分散 液转移到玻璃皿中,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箱保持恒温45°C,直到水分含量小于10%, 将干燥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过100目筛; 二、 干热改性:将步骤一过筛得到的混合物在110?130°C下加热2?4h或微波干热 Imin?6min,得到干热改性样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或花生分离蛋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与蛋白共混干热技术制备不同黏度淀粉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錯质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或甘薯淀粉一种。
【文档编号】C08B31/00GK104211820SQ201410478097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孙庆杰, 熊柳, 邱超, 姜岁岁, 刘成珍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