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3813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尤指一种优选茶叶籽干燥方式后,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耦合分子蒸馏制备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的成熟种子,衰老茶园、群体品种茶园、有性繁殖茶园的产量可年产450kg/公顷。中国是茶叶资源大国,茶园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茶叶籽作为茶叶生产的副产物,因无人收购和利用,大多被废弃在茶园里自生自灭,造成了极大浪费。研究表明,茶叶籽仁中含有18-32%脂肪酸、10-16%茶皂素、18-31%淀粉、10-12%蛋白质以及多种活性物质(如脂溶性多酚、角鲨烯、甾醇、维生素E、γ-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木焦油酸等),其中,在所含脂肪酸中,51%以上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27%左右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21%左右为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理化特性与橄榄油相似,化学组成与机体表层脂肪酸组成相似,且其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保护心脏、降血糖、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是开发功能性油脂及美容护肤油等的理想原料,且国家卫生部于2009年12月批准茶叶籽油为“新资源食品”。

目前制备茶叶籽油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溶剂萃取法、水酶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但大多局限于茶叶籽油粗品制备的工艺优化,而鲜见针对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严重阻碍了茶叶籽功能性油脂、美容护肤用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利用。本发明以茶叶生产副产物茶叶籽为原料,以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集成自然阴干、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等先进技术,高效提制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以期为功能性茶叶籽油及美容护肤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茶叶籽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及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开发利用技术的不足,创新集成自然风干、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等先进工艺技术,最大限度提制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为功能性油脂及美容护肤用油的原料用油提供一种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新鲜茶叶籽干燥及粉碎处理:将新鲜茶叶籽摊放于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风干,至茶叶籽含水量稳定后,对茶叶籽进行脱衣处理,再进行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5-7%,将干燥完毕的茶叶籽粉碎,以作为超临界CO2萃取的原料;

b、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将粉碎后的茶叶籽粉于萃取温度43-47℃、分离温度53-57℃、萃取压力25-27MPa、分离压力8-12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120-180min,收集茶叶籽油,一般每隔40-60min收集一次;

c、茶叶籽油乙酯化:先于茶叶籽油中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在65-75℃进行酸化酯化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钾和无水乙醇溶液进行碱化酯化反应,得到脂肪酸乙酯产物;其中,酸化酯化反应时茶叶籽油与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1:10,浓硫酸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1.5%;碱化酯化反应时茶叶籽油与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1:9,氢氧化钾用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0.5%;浓硫酸和氢氧化钾皆为分析纯;

上述步骤c茶叶籽油乙酯化的具体过程为:在65-75℃下,于茶叶籽油中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磁力搅拌回流1-1.5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用60-80℃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无水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残留的水分(即无水层形成,可以采用无水硫酸钠或滤纸等进行吸干),然后加入氢氧化钾和无水乙醇,磁力搅拌回流0.5-1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油层中残留的皂苷,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即无水层形成,可以采用无水硫酸钠或滤纸等进行吸干),再加入等体积正己烷,待其完全溶解后放入冰箱过夜,过滤,减压回收正己烷,得到脂肪酸乙酯产物。

d、分子蒸馏纯化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将脂肪酸乙酯产物采用分子蒸馏法在真空度为0.1Pa、温度95-115℃、转速150-350r/min、进料流速40-80滴/min条件下分离得到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

上述步骤d的具体操作为:将脂肪酸乙酯产物置于分子蒸馏进料装置中,开通冷凝水,向冷阱中加入液氮后,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稳定(0.1Pa)后,调节温度至95-115℃并打开刮膜器低速旋转,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调节刮膜器转速150-350r/min,此时调节进料流量控制阀至进料流速40-80滴/min,收集轻相瓶中产物即可。

上述步骤a中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0-90℃。粉碎后的茶叶籽粉粒度小于40目。

上述步骤b中超临界CO2萃取使用的CO2为食品级CO2,稳定流量为20-30kg/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在筛选出最适于保留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干燥方法基础上,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试验证性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的工艺技术,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以茶叶生产副产物茶叶籽为原料,创新集成自然阴干、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等先进技术,高效提制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实现了茶叶籽的变废为宝,而且为功能性油脂及美容护肤用油的开发提供了高品质原料,充分体现了有限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新鲜茶叶籽自然风干至含水量稳定,脱衣处理后8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6%,粉碎;打开超临界设备冷凝回流装置,使CO2达到超临界状态,称取茶叶籽粉350g,装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55℃、萃取压力26MPa、分离压力10MPa,待所有参数达到要求后,打开回路循环,待循环流量稳定,萃取150min,每隔50min收集一次茶叶籽油。

在70℃下,将超临界萃取茶叶籽油置于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油醇摩尔比1:10、浓硫酸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1.5%),磁力搅拌回流1.25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用70℃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然后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油醇摩尔比为1:9,氢氧化钾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0.5%),磁力搅拌回流0.75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油层中残留的皂苷,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再加入等体积正己烷,待其完全溶解后放入冰箱过夜,过滤,减压回收正己烷,得到脂肪酸乙酯产物。

取100g上述脂肪酸乙酯产物置于分子蒸馏进料装置中,开通冷凝水,向冷阱中加入液氮后,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1Pa后,调节温度至105℃并打开刮膜器低速旋转,待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调节刮膜器转速250r/min,此时调节进料流量控制阀至进料流速60滴/min,收集轻相瓶中产物即可。

经气相色谱检测,所获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得率为6.75%(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质量×100%/茶叶籽仁干重),纯度为69.49%。

实施例2

取新鲜茶叶籽自然风干至含水量稳定,脱衣处理后7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7%,粉碎;打开超临界设备冷凝回流装置,使CO2达到超临界状态,称取茶叶籽粉350g,装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53℃、萃取压力27MPa、分离压力12MPa,待所有参数达到要求后,打开回路循环,待循环流量稳定,萃取120min,每隔40min收集一次茶叶籽油。

在65℃下,将超临界萃取茶叶籽油置于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油醇摩尔比1:10、浓硫酸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1.5%),磁力搅拌回流1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用80℃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然后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油醇摩尔比为1:9,氢氧化钾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0.5%),磁力搅拌回流1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油层中残留的皂苷,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再加入等体积正己烷,待其完全溶解后放入冰箱过夜,过滤,减压回收正己烷,得到脂肪酸乙酯产物。

取100g上述脂肪酸乙酯产物置于分子蒸馏进料装置中,开通冷凝水,向冷阱中加入液氮后,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1Pa后,调节温度至95℃并打开刮膜器低速旋转,待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调节刮膜器转速150r/min,此时调节进料流量控制阀至进料流速40滴/min,收集轻相瓶中产物即可。

经气相色谱检测,所获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得率为6.47%(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质量×100%/茶叶籽仁干重),纯度为77.062%。

实施例3

取新鲜茶叶籽自然风干至含水量稳定,脱衣处理后9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5%,粉碎;打开超临界设备冷凝回流装置,使CO2达到超临界状态,称取茶叶籽粉350g,装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温度47℃、分离温度57℃、萃取压力25MPa、分离压力8MPa,待所有参数达到要求后,打开回路循环,待循环流量稳定,萃取180min,每隔60min收集一次茶叶籽油。

在75℃下,将超临界萃取茶叶籽油置于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油醇摩尔比1:10、浓硫酸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1.5%),磁力搅拌回流1.5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用60℃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然后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油醇摩尔比为1:9,氢氧化钾加入量为茶叶籽油质量的0.5%),磁力搅拌回流0.5h后转移至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油层中残留的皂苷,减压浓缩回收残留的乙醇后,去除浓缩液中的残留水分,再加入等体积正己烷,待其完全溶解后放入冰箱过夜,过滤,减压回收正己烷,得到脂肪酸乙酯产物。

取100g上述脂肪酸乙酯产物置于分子蒸馏进料装置中,开通冷凝水,向冷阱中加入液氮后,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1Pa后,调节温度至115℃并打开刮膜器低速旋转,待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调节刮膜器转速350r/min,此时调节进料流量控制阀至进料流速80滴/min,收集轻相瓶中产物即可。

经气相色谱检测,所获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得率为6.38%,(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质量×100%/茶叶籽仁干重),纯度为72.44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