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氨酯应用的物质多元醇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344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用于聚氨酯应用的物质多元醇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2月28日、进入中国的申请号为201380022554.5、发明名称为“用于聚氨酯应用的物质多元醇的组合物”的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酯多元醇(esterpolyols)用的,特别是由来源于植物油或脂肪的脂肪酸的臭氧分解且随后用伯多元醇酯化形成的酯多元醇用的制备方法。所述酯多元醇可用于多种应用中,特别是制备聚氨酯泡沫体和/或涂料。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中所列或讨论的明显在先发表的文件,应不必然被认为是认可该文件是本领域水平的一部分或者是公知常识。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来自植物和动物的油和/或脂肪、脂肪酸和脂肪酸酯)制造酯多元醇的方法,在本质上通过臭氧分解工艺定量产出。该酯多元醇对生产聚氨酯类涂料和泡沫体以及聚酯的应用非常有用。大部分目前的聚氨酯泡沫体是由石油类多元醇制造的。期望的是:当制造聚氨酯泡沫体或涂料时,用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来源的多元醇来代替部分或全部的石油多元醇。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来源的多元醇被称作生物多元醇。棕榈油,其主要由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链组成,是用于通过由多种化学工艺利用这些双键以引入羟基来制造多元醇的潜在前体。所希望的是:这个羟基官能团,对提高多元醇在通过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中的反应性是主要的,而不是次要的。植物和动物脂肪的其它实例包括大豆油(soybeanoil)、红花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榄油、油菜油(canolaoil)、芝麻油、棉籽油、芥子油、亚麻荠油(camelinaoil)、麻风树油(jatrophaoil)、花生油、椰子油、菜籽油、乌桕油(chinesetallowoil)、桐油(tungoil)、蓖麻油、藻油、小麦胚芽油、豆油(soyaoil)、大麻油(hempoil)、鱼油、猪油或牛油(tallow)等及其混合物。上述油和脂质的副产物,例如棕榈脂肪酸馏出物(pfad)、棕榈仁脂肪酸馏出物、分级的棕榈脂肪酸馏出物和分级的棕榈仁脂肪酸馏出物、豆油的脂肪酸、棕榈脂肪酸烷基酯或任意生物类脂质(biobasedlipids)的烷基酯等,或其混合物或级分,可用作脂肪酸的来源。在一些专利中已经公开了利用天然油来制造酯多元醇。在多元醇的制造中,天然油提供两个反应位点: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和将脂肪酸键合至甘油的羧酯基。us专利号7,125,950描述一种通过酯交换工艺,形成对制备聚氨酯有用的脂肪酸聚酯多元醇组合物用的无溶剂工艺。在该专利中,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碱或盐催化剂存在下,在不存在溶剂下,将天然油与多官能羟基化合物反应。制得组合物的羟基含量取决于制备中使用的多官能羟基化合物的量。pct公开号wo2007027223描述了由植物或动物来源制备产物酯多元醇的多种基于溶剂的途径。pct公开号wo2007027223公开了:在各种伯多元醇(例如甘油)和作为催化剂的布朗斯台德酸或路易斯酸存在下,由豆油的臭氧分解制造1-甘油单酯(monoglycerides)、2-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diglycerides)。该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多元酸或聚酯反应,以制造聚氨酯和聚酯涂料。然而,wo2007027223未公开或建议使用支链伯多元醇。us专利申请号us2006/0194974描述了一种制造改性甘油三酯用的方法,其包括:在羟基化化合物和碱催化剂存在下,将植物油与臭氧在反应混合物中反应。臭氧与植物油反应,来将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基的双键裂解,并且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酯共价键,将羟基化化合物加至裂解双键的末端碳原子。在该
技术领域
,对具有用于改善硬质(rigid)和软质(flexible)泡沫体和聚氨酯涂料用的效能特性的酯多元醇,仍存在需求。由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原料制备的酯多元醇,易于遭受显著的相分离,导致蜡状固体的沉淀。然后,这样的酯多元醇可能需要额外的工艺步骤,以使得它们适合于加工成更有用的产品,如涂料和泡沫体。因而,期望的是要进一步研究改善酯多元醇的、特别是可包括大量饱和脂肪酸的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了在本领域中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制备酯多元醇用的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ozoneacid),以制造酯多元醇。特别是,本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将支链伯多元醇并入酯多元醇的结构中,可能获得具有增加的对相分离和沉淀的抵抗力的酯多元醇。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用的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以制造酯多元醇。在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酯多元醇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来制备酯多元醇,并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所得酯多元醇,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在又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泡沫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来制备酯多元醇,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所得酯多元醇,并进一步将所得酯多元醇酯与选自石油多元醇、交联剂、开孔添加剂(cellopeningadditive)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反应。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或者可获得的酯多元醇。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酯多元醇,其中该酯多元醇包括至少一种臭氧酸与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的反应产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该酯多元醇组合物制造聚氨酯泡沫体用的方法。本文中描述了通过使用支链伯多元醇提供的具有独特支链结构的酯多元醇、用途和性质。利用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组分制备泡沫体和/或聚氨酯涂料,该酯多元醇组分可以在没有其它酯多元醇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可以是生物类酯多元醇(bio-basedesterpolyol)和石油多元醇的共混物。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的或者可获得的泡沫体。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体,其中该泡沫体是由根据上述任意方法的酯多元醇和/或根据上述任意方法的酯多元醇酯制备的。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体,其中该泡沫体包括至少一种臭氧酸与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的反应产物。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酯多元醇,其中该酯多元醇具有下式:其中,和r选自棕榈酸酯、硬脂酸酯、己酸酯、壬酸酯,和丙酸单酯和壬二酸二酯,其中n是1至约3。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可包括至少一种臭氧酸和至少一种伯多元醇的反应产物。特别是,伯多元醇是支链伯多元醇。更特别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支链伯多元醇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季戊四醇(pe);二季戊四醇(dipe)和新戊二醇(npg);或其混合物。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可具有约20至约450mgkoh/g的羟基值(hv)。还提供至少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酯多元醇的泡沫体。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泡沫体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石油多元醇。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聚氨酯涂料,利用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制备。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减少在单一相中包括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组合物分离成两个或多个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从而减少该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相分离。根据特定的实施方案,该减少酯多元醇组合物相分离的方法涉及单一液相。根据另一特定的实施方案,该减少酯多元醇组合物相分离的方法,结果形成实质上未分成多于一个相的酯多元醇组合物。根据另一特定的实施方案,该减少酯多元醇组合物相分离的方法涉及让该组合物达到约20℃至约80℃的温度。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本发明方法产生的酯多元醇可与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聚氨酯。通过本发明制造的酯多元醇具有20-450mgkoh/g范围的羟基含量,其将导致具有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适合于各种应用的聚氨酯材料。在本发明另外的方面,一种制备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方法,其包括: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以制造酯多元醇。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一种制备酯多元醇酯的方法,其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制备酯多元醇,并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酯多元醇,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在本发明的又再一方面,一种制备泡沫体的方法,其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来制备酯多元醇,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酯多元醇,以制备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并进一步将酯多元醇酯与选自石油多元醇、交联剂、开孔添加剂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反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制备酯多元醇的方法包括用至少两种伯多元醇来酯化一种或多种臭氧酸。附图说明并入并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以上本发明的概述和以下详细说明一起阐明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用来解释本发明。图1是在相对高的羟基/羧基比下,由臭氧酸与甘油的酯化作用形成的酯多元醇的示意图。图1表示典型的脂肪酸组分的氧化裂解,以形成氧化酸,之后在相对高的羟基/羧基比下用甘油酯化。图2是在相对低的羟基/羧基比下,由臭氧酸与甘油的酯化作用形成的酯多元醇的示意图。图2表示由脂肪酸衍生的氧化酸与甘油在相对低的甘油与臭氧酸之比下的酯化形成的酯多元醇,显示单官能酸的封端和涉及甘油的支化。图3阐明相对于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和羟基/羧基比(hcr)浓度,由tmp和分级的pfad臭氧酸形成的理想结构。图4是为配方筛选(formulationscreening)而制备的硬质泡沫体试样的照片。图5是为配方筛选用甘油制备的硬质泡沫体试样的照片。图6是为配方筛选而制备的硬质泡沫体试样在120℃下加热60分钟后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定义当在本文中所有方面和实施方案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或其变形可被术语"由……组成"或其变形所替代,反之亦然。为了本发明的目的,"羟基值"(hv)是每单位重量酯多元醇的羟基数的量度。它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将所有多元醇羟基乙酰化,随后用氢氧化钾滴定该乙酰化的羟基。它以mg氢氧化钾每克试样的单位来表示。该氢氧化钾的重量换算为对应的氢氧化钾摩尔数,提供每克试样的羟基摩尔数。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酸值"(av)是试样中每单位重量中存在的酸根数量的量度。它是通过用标准的氢氧化钾溶液直接滴定至酚酞终点而获得的,并以mg氢氧化钾每克试样来表示,其中氢氧化钾的摩尔等于可滴定的酸根的摩尔。为了本发明的目的,"相分离"是指单一相中组合物中的一些组分通过它分成两个或多个相的过程。所得两个或多个相可具有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例如,酯多元醇的液相组合物可能遭受一些酯多元醇沉淀为固体,减少保持在液态的酯多元醇的量。这将会导致形成液相和固相,二者都可能包括酯多元醇。这样的酯多元醇随后可能要求附加的工艺步骤,来使得它们适合于加工成更有用的产品(如涂料和泡沫体),例如将它们加热,来使得固体酯多元醇恢复为液态。对于本发明的目的,石油多元醇为来源于石油资源的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是在全球多元醇市场消费的两种主要的石油多元醇。在聚醚多元醇的实例中,如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的引发剂与烯化氧反应,以制备带有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emeg)、聚氧化丙烯二醇(ppo)和聚氧化丁烯二醇(pbo)。在聚酯多元醇的实例中,二醇(例如1,6-己二醇)或多元醇(例如甘油)与二酯或二酸反应,以形成伯聚酯多元醇。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异氰酸酯是含有官能团-n=c=o的有机化合物。例如,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在全球异氰酸酯市场中消费的两种主要的异氰酸酯。可使用可商购获得的异氰酸酯,例如mondurmrs-2、rubinate1680和rubinatem。其它类型的异氰酸酯,像1,6-己烷二异氰酸酯(h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1,4-苯撑二异氰酸酯(pdi),也被用于不同的应用中。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开孔添加剂是用于聚氨酯制造中以改善聚氨酯尺寸稳定性的化学试剂。实例是可商购获得的开孔添加剂,例如lumulsepoe26、niaxi-670,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开孔添加剂,例如有机酸,如安息香酸、水杨酸或己二酸,这些酸的碱金属盐,和硅氧烷-氧化烯共聚物。本发明涉及制备酯多元醇用的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由脂肪酸的臭氧分解且随后被伯多元醇酯化而形成的酯多元醇。用于本发明的脂肪酸可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特别是来自棕榈类材料,例如棕榈油或棕榈脂肪酸馏分(pfad)。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使用棕榈油和/或pfad。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用于多种应用中,特别是制备聚氨酯泡沫体和/或涂料。取决于酯多元醇中间物的羟基值,可制造硬质至软质的泡沫体。酯多元醇是由臭氧酸的酯化制造的。特别是,例如分级的棕榈脂肪酸馏出物(pfad)或高油酸脂肪酸混合物等的原料,进行臭氧分解反应,以产生它们各自的臭氧酸。根据一个特定的方面,本发明设法将支链伯多元醇并入酯多元醇的结构中,以便获得具有增加的对相分离和沉淀的抵抗力的酯多元醇。因此,酯多元醇遭受减少的相分离或不遭受相分离,并且可直接加工成聚氨酯和/或其它有用的物料。因此,提供一种制备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以制造酯多元醇。在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酯多元醇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来制备酯多元醇,并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所得酯多元醇,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在又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泡沫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酯化至少一种臭氧酸来制备酯多元醇酯,进一步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所得酯多元醇,并进一步将所得酯多元醇酯与选自石油多元醇、交联剂、开孔添加剂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反应。本发明的方法使用预期由氧化臭氧分解工艺制造的臭氧酸,例如由us2,813,113和相关专利描述的。特别是,来源于植物油和/或动物油的脂肪酸,首先经受氧化裂解,以致所有双键被裂解并转化成羧酸基。在来源于植物油或动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裂解中,产生了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混合物(称作臭氧酸)。棕榈脂肪酸馏出物(pfad)也可用作起始物料或原料和脂肪酸的来源。甘油三酯,例如棕榈油,是脂肪酸的另一来源。主要由脂肪酸组成但也包含单-、二-和甘油三酯的pfad,可被水解以制造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实例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可选自:大豆油、红花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榄油、油菜油、芝麻油、棉籽油、芥子油、亚麻荠油、麻风树油、花生油、椰子油、菜籽油、乌桕油、桐油、蓖麻油、藻油、小麦胚芽油、豆油、大麻油、鱼油、猪油、牛油、鸭脂或黄油等及其混合物。脂肪酸的其它来源包括分级的棕榈脂肪酸馏出物、豆油的脂肪酸、棕榈脂肪酸烷基酯、任意生物类脂质的烷基酯等、或其混合物或分级物。众所周知,如在us2,813,113中说明的脂肪酸的氧化臭氧分解,导致在各个脂肪酸中原本包括双键的两个碳原子的每一处产生羧酸官能团。因此,可预知将由各种脂肪酸的臭氧分解产生的个体臭氧酸的实例。该知识使得人们能够计算和预知:由任何脂肪酸原料组合物的氧化臭氧分解形成的二酸(壬二酸)和所有一元酸的具体百分比。因而,通过将期望由任意原料氧化臭氧分解的计算量的二酸(壬二酸)和一元酸混合,可模拟不同的臭氧酸组合物。我们称这些混合物为模拟臭氧酸。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模拟的双官能和单官能臭氧酸的混合物用于制备在聚氨酯应用中评价用的酯多元醇。用于制备酯多元醇的一种具体的模拟臭氧酸混合物,是预知从棕榈类脂肪酸的氧化臭氧分解获得的混合物。一些期望的原料具有高浓度的饱和脂肪酸,这导致形成固体酯多元醇。发现通过位阻的伯多元醇或支链伯多元醇(例如1,2-丙二醇或2-甲基-1,3-丙二醇)的混合缓和了该现象。通常,由全组成(fullcomposition)的脂肪酸混合物制备的酯多元醇,与分级组成的脂肪酸混合物相比,需要明显更支化的可替代的伯多元醇(例如2-甲基-1,3-丙二醇(缩写为me-pg)),以减少或防止相分离。在本发明中,酯多元醇具有独特的结构,因为它们可包括支链伯多元醇。支链伯多元醇,对在烃的链中抑制和/或减少相分离特别有效。当由棕榈原料制备多元醇时,伯多元醇是重要的,因为棕榈原料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其引起相分离。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支链伯多元醇是至少一种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支链伯多元醇: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季戊四醇(pe);二季戊四醇(dipe)和新戊二醇(npg);或其混合物。更特别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支链伯多元醇包括2-甲基-1,3-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tmp)和新戊二醇或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将支链伯多元醇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的结构中的多元醇,在聚氨酯泡沫体和/或涂料中获得高的生物类含量,同时维持所需的性能特征,而不管高饱和脂肪酸(例如,棕榈酸)水平的潜在成问题的量。在本发明中,多元醇酯还可具有阻碍聚酯链紧密堆积从而抑制结晶的支链结构。进一步地,本发明表明:在酯化中使用的羧酸和伯多元醇的量,影响酯多元醇的粘性、分子量和交联。由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形成的泡沫体和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例如密度、导热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如在本发明中建议的途径和方法,将制造独特种类的中间物,该中间物由来源于伯多元醇与各种羧酸的酯化作用的酯多元醇组成。由于该酯多元醇的独特结构,可调整中间物的粘性、羟基值和分子量。该因素允许开发具有宽范围羟基值(hvs)的多元醇。通过调整酯多元醇的性质,可调节泡沫体和/或聚氨酯涂料的官能团,以适合使用规范。进一步地,本发明显示:在酯化中使用的羧酸和伯多元醇的量,影响酯多元醇的粘性、分子量和交联。本发明还将显示:在过量伯多元醇与臭氧酸的形成酯多元醇的酯化作用中,改进羟基比羧基的参数,导致酯多元醇的羟基值(hv)、粘性和结构的改进。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形成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酯多元醇。这些因素允许开发来源于具有广泛性质的多元醇的泡沫体。多元醇工艺的通用性,是能够开发生物多元醇的关键特征,该生物多元醇覆盖一系列性质和特性,并允许用于不同的应用中。例如,硬质泡沫体多元醇典型地具有250-450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软质泡沫体多元醇典型地具有20-150koh/g范围内的、特别是50-150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且涂料多元醇典型地具有150-250范围内的羟基值(hv)。如在图3中所示,通过选择给料化合物(inputcompound),并调整它们的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和羟基/羧基比(hcr),可获得这些特性。在所有多元醇中,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和hcr的选择,是产物多元醇羟基含量或羟基值(hv)过量的原因。这是通过在多元醇合成中伯多元醇的相对量与含羧酸基化合物(二元酸和一元酸两者)的量来实现的。因而,伯多元醇的量越高,所得产物多元醇的羟基值(hv)越高。在下列实施例中,将由分级的棕榈脂肪酸馏出物(pfad)和分级的高油酸脂肪酸混合物的氧化臭氧分解预期的模拟臭氧酸,用支链伯多元醇2-甲基-1,3-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tmp)酯化,以生成酯多元醇。图1显示脂肪酸来源,例如含有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饱和脂肪酸等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的氧化裂解。氧化臭氧分解产物是臭氧酸壬二酸(1,9-壬二酸)、己酸、壬酸(pelargonicacid(nonanoicacid))、丙酸,和原始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在氧化臭氧分解期间不变化。裂解发生在脂肪酸的双键位点,从而由不同的脂肪酸产生一些相同的臭氧酸。例如,亚油酸制得壬二酸和己酸,而油酸制得壬二酸和壬酸。丙二酸(c3二元酸)是由亚油酸和亚麻酸两者形成的,并在氧化臭氧分解的第二阶段中使用的温度下,分解成乙酸(未显示)和二氧化碳。然而,乙酸未显示在图1和2中,因为可轻易地调节在臭氧酸的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净化工艺,以除去乙酸。当在相对于臭氧酸浓度比较高的甘油浓度下,用甘油将该臭氧酸混合物酯化时,主要的甘油酯产品是所示的甘油单酯类型。这些甘油单酯被称作酯多元醇。甘油单酯固有地将具有比在图2中所示的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更高的羟基值(hv)。高hv酯多元醇结构被用于包括聚氨酯硬质泡沫体的应用中。与图2相比,甘油单酯类酯多元醇表现出多元醇的有限结构类型。然而,在高的甘油对臭氧酸浓度的条件下,可形成在图2中所示的少量多元醇酯结构。在图1和2中发现的它们的酯多元醇相对浓度,将具体地取决于甘油对臭氧酸的浓度。对于图1和2,使用分子模型来预知在不同的甘油对臭氧酸浓度下形成的酯多元醇结构的相对浓度。图2显示:通过氧化臭氧分解,由脂肪酸与甘油在相对低的甘油与臭氧酸之比下制造臭氧酸。如图所示,当在相对低的甘油浓度下,用甘油将该臭氧酸混合物酯化时,主要的甘油酯产物(酯多元醇)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与图1中所示的结构相比,该酯多元醇具有扩大的(extended)分子量,并且单官能羧酸(棕榈酸、硬脂酸、己酸、壬酸和丙酸)用来将一些甘油酯的羟基封端。如在图2中低级酯多元醇支链结构中所示,图2的酯多元醇的其它特性是通过双官能壬二酸部分(moiety)交联。图2的酯多元醇通常具有更低的羟基值(hv),这使它们有资格作为对聚氨酯软质泡沫体和涂料有用的多元醇。将在改变甘油对臭氧酸浓度下获得的结构的范围和相对浓度可通过分子建模来预知。在本发明中,酯多元醇由于它们结合了支链伯多元醇而具有另外的独特结构方面。支链伯多元醇在减少和/或抑制烃链中的、特别是来自棕榈原料的烃链中的相分离是有效的原料,因为棕榈原料含有大量引起相分离的饱和脂肪酸。支链伯多元醇的实例是如下所示的三羟甲基丙烷(tmp)。支链伯多元醇可选自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新戊二醇(npg);季戊四醇(pe);和二季戊四醇(dipe)。具体地,酯多元醇可具有重复基团(rco2r'),其中r表示棕榈酸酯、硬脂酸酯、己酸酯、壬酸酯、丙酸酯和壬二酸酯,如来源于臭氧酸的二酯类,如图1和2中所示。r'来源于伯多元醇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酯多元醇可为线形结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酯多元醇酯可为支链结构。两者都可包括至少一种支链多元醇。支链多元醇酯阻碍烃链的紧密堆积,这抑制了结晶。在所有多元醇中,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和羟基与羧基之比(hcr)的选择,是产物多元醇的过量羟基含量或羟基值(hv)的原因。这是通过在多元醇合成中伯多元醇的相对量与含羧酸基化合物(二元酸和一元酸两者)的量来实现的。因而,伯多元醇的量越高,产物多元醇所得的羟基值(hv)越高。多元醇工艺的通用性,是能够开发该生物多元醇的关键特征,该生物多元醇覆盖一系列性质和特性,并允许用于不同的应用中。例如,硬质泡沫体多元醇典型地具有250-450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交联,以提供硬质。软质泡沫体多元醇典型地具有50-150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涂料多元醇典型地具有150-250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通过选择给料化合物,并调整它们的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和羟基/羧基比(hcr),也可获得这些特性。双官能/单官能比(dmr)是在臭氧酸或臭氧酸混合物中,二元酸与一元酸的摩尔量之比。使用较高的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导致增加的酯多元醇r粘度和减少的挥发性。相反地,减少的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导致减少的酯多元醇组分分子量,导致酯多元醇减少的粘性和增加的挥发性。图3显示由臭氧酸与伯多元醇的酯化反应形成的最佳结构。双官能酸与单官能酸之比(dmr)和羟基与羧基之比(hcr)两者决定酯多元醇的结构。这些具体比例的联合,确立了关键参数和由此可以应用的领域。从广义上讲,如在图3中所示,可在该双轴制图中表示三个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例如润滑剂基料(lubricantbasestock)、聚氨酯硬质泡沫体和/或软质泡沫体。在多元醇酯的制造中,双官能酸与单官能酸之比(dmr)被认为是关键的控制参数。它通常由原料的潜在双官能羧酸组分所制约,所述原料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的在形成的主要二酸是壬二酸下的臭氧分解直接形成的。分级的pfad的脂肪酸组合物的最大理论dmr是0.71。为了对比,由于增加的不饱和水平,豆油脂肪酸的dmr具有1.51的值。如在图3中所示,通过另外的一元酸,可下调pfad的双官能酸与单官能酸之比(dmr),以达到适合于润滑剂基料的多元醇的组成范围。增加的壬二酸存在量,有利于形成更高的扩链结构(chainextedndedstructures)。在所有多元醇中,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和羟基/羧基比(hcr)的选择,是产物多元醇的过量羟基含量或羟基值(hv)的原因。这是通过在多元醇合成中伯多元醇的相对量与含羧酸基化合物(二元酸和一元酸两者)的量来实现的。因而,伯多元醇的量越高,产物多元醇所得的羟基值(hv)越高。在结合中,对于给定原料的双官能与单官能酸之比(dmr)和羟基/羧基比例(hcr)、伯多元醇的选择和另外的一元酸,可用来制造各式各样具有变化的结构和羟基值(hv)的多元醇。在所有多元醇中,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和羟基与羧基之比(hcr)的选择,是产物多元醇羟基值(hv)的原因。这是通过在多元醇合成中伯多元醇和羧基(二酸和一元酸两者)的量来实现的。因而,伯多元醇的量越高,所得的产物羟基值(hv)越高。表a列出分级的pfad的脂肪酸和重量百分比,随后进行模拟的氧化臭氧分解以制造臭氧酸混合物,以它们各自计算的重量百分比(%wt)示出。表a:表b列出脂肪酸和预期来自高油酸豆油的脂肪酸的重量百分比,其随后进行模拟的氧化臭氧分解以制造臭氧酸混合物,以它们的重量百分比(%wt)示出。表b:高油酸脂肪酸混合物%wt臭氧酸%wt油酸75.64壬二酸49.38亚油酸11.35乙酸2.22亚麻酸0.59己酸3.89棕榈酸4.41壬酸35.09硬脂酸2.83丙酸0.13肉豆蔻酸0.43棕榈酸3.65月桂酸4.53硬脂酸2.34花生酸0.22肉豆蔻酸0.36总计100.00月桂酸3.75花生酸0.18总计100.00用来配制硬质聚氨酯泡沫体的酯多元醇的目标羟基值(hv)范围是250-450mgkoh/g。因此,引入每分子具有大量羟基的伯多元醇,例如甘油和山梨糖醇,以增加羟基值和交联可能性。确定制造用于各种泡沫体应用的酯多元醇的配方的基础计算是羟基与羧酸之比(oh:cooh)。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硬质"泡沫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将臭氧酸的至少一种混合物反应,一种或多种臭氧酸的混合物具有至少一个羟基和至少一个羧基,至少一个羟基与至少一个羧基之比是羟基/羧基比;根据本发明,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一种或多种臭氧酸的混合物,以制造酯多元醇;将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该酯多元醇,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和将该酯多元醇酯与至少一种石油多元醇、至少一种交联剂、开孔添加剂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以制造泡沫体。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软质"泡沫体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将至少一种臭氧酸反应,该臭氧酸(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一个羟基和至少一个羧基,该至少一个羟基与至少一个羧基之比是羟基/羧基比;根据本发明,用至少一种伯多元醇酯化一种或多种臭氧酸,以制造酯多元醇;用至少一种羧酸酯化该酯多元醇,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酯;和将该酯多元醇酯与至少一种石油多元醇、至少一种开孔添加剂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以制造泡沫体。因此,还提供一种酯多元醇,其中该酯多元醇包括以下的反应产物:至少一种臭氧酸;和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酯包括以下结构支链伯多元醇可选自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季戊四醇(pe)、二季戊四醇(dipe);新戊二醇(npg);及其混合物。特别是,一种或多种支链伯多元醇选自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新戊二醇(npg)及其混合物。更特别地,支链伯多元醇包括三羟甲基丙烷(tmp)。更特别地,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包括加入至少两种支链伯多元醇的混合物,例如2-甲基-1,3-丙二醇(2-mepg)和三羟甲基丙烷(tmp)。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可为具有下式的一种或多种酯多元醇:其中,和r选自棕榈酸酯、硬脂酸酯、己酸酯、壬酸酯、丙酸单酯和壬二酸二酯,其中n是1至3。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可具有约20(mgkoh/g)至约450(mgkoh/g)的羟基值(hv)。根据另一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任意方法可获得的或获得的酯多元醇酯。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酯多元醇酯,包括以下结构:还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任一方法获得的或可获得的泡沫体。特别是,提供一种泡沫体,其中该泡沫体是由根据本发明的酯多元醇和/或酯多元醇酯制备的。特别是,提供一种泡沫体,其中该泡沫体包括以下的反应产物:至少一种臭氧酸;和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该泡沫体可为硬质或软质泡沫体。根据本发明的泡沫体可具有测量为约7.75(psi)至约36.9(psi)的拉伸强度。特别是,约9.7(psi)至约36.9(psi)。特别是,约9.7(psi)至约13.5(psi)。更特别地,约9.7(psi)至约11.55(psi)。又更特别地,约7.75(psi)至约11.55(psi)。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包括约10%至约100%量的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酯多元醇,且石油多元醇为约90%至约0%的量。特别是,酯多元醇为约10%的量,石油多元醇组分为约90%的量。或者,酯多元醇为约20%的量,且石油多元醇组分为约80%的量。或者,酯多元醇为约100%的量,且石油多元醇组分为约0%的量。或者,酯多元醇为约50%的量,石油多元醇组分为约50%的量。或者,酯多元醇为约90%的量,石油多元醇组分为约10%的量。在本发明的泡沫体制备中,该多元醇可具有约20(mgkoh/g)至约450(mgkoh/g)的羟基值(hv)。特别是,约250(mgkoh/g)至约400(mgkoh/g)。或者,其中,酯多元醇具有约50(mgkoh/g)至约150(mgkoh/g)范围的羟基值(hv)。本发明的泡沫体可具有约2.1(pcf)至2.6(pcf)的自由发泡密度(freerisedensity)。特别是,约2.1(pcf)至约2.3(pcf)。或者,约2.3(pcf)至约2.6(pcf)。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约2.4(pcf)至2.5(pcf)的密度。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约0.148至约0.154的导热系数(k因子)。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约5.50%至6.25%的最大负荷。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测量为约78.3%至约118.5%的断裂伸长率。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约23.1%至59.0%的回弹性。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具有约23.1%至约59.0%的回弹(rebound)百分比的球(16mm)回弹(resilience)。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包括选自石油多元醇、交联剂、开孔添加剂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特别是,该泡沫体可包括至少一种开孔添加剂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泡沫体可包括:至少一种交联剂,其包括选自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季戊四醇(pe);二季戊四醇(dipe)和新戊二醇(npg);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特别是,泡沫体可包括选自2-甲基-1,3-丙二醇(2-me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新戊二醇(npg)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该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可包括三羟甲基丙烷(tmp)。本发明的泡沫体可包括至少两种支链伯多元醇的混合物,例如2-甲基-1,3-丙二醇(2-mepg)和三羟甲基丙烷(tmp)。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的酯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涂料。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减少在单一相中包括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组合物向两个或多个相的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支链伯多元醇将至少一种臭氧酸酯化,以制造至少一种酯多元醇,从而减少该至少一种酯多元醇的相分离。特别是,该组合物可为单一液相。根据一个特定的方面,该至少一种酯多元醇实质上不分离成多于一个相。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使组合物达到约20℃至约80℃范围的温度。现在已经一般性地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下列实施例将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下列实施例是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提供的,并不意欲限定本发明。实施例实施例1:制备棕榈类硬质泡沫体多元醇为制造棕榈类硬质泡沫体多元醇,将80.36g壬二酸、3.69g乙酸、6.46g己酸、58.29g壬酸、0.22g丙酸、6.06g棕榈酸、4.15g硬脂酸、0.6g肉豆蔻酸、6.23g月桂酸、69.03g甘油、41.22g山梨糖醇和0.17g草酸锡(ii)称量至500m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利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180℃,以确保所有组分溶解并均匀化。然后,将温度升至215℃-220℃,在整个反应期间收集副产物水。通过测量酸值(av)来监测反应,当av达到低于3mgkoh/g时,认为反应完成。所得多元醇(标记为53144-09-10)具有378.8mgkoh/g的羟基值(hv)和1.04mgkoh/g的av。最终产物是澄清液体。硬质泡沫体多元醇制备棕榈类聚氨酯硬质泡沫体试样表c列出用来制备硬质聚氨酯试样的典型组分。为了比较,采用相同的配方,也使用常规蔗糖类多元醇jeffolsg-360来制作聚氨酯泡沫体试样。在105的异氰酸酯指数下,用生物类多元醇53144-09-10作为唯一的多元醇和50%替换为jeffolsg360多元醇,在加入或不加入10%甘油做交联剂下,制备泡沫体。合并有enovate3000(hfc-245fa)的水作为发泡剂。如在表d中所示,为了平衡发泡分布,与基于蔗糖类多元醇jeffolsg-360的参考配方中相比,在基于棕榈类多元醇53144-09-10的配方中,减少dabco33lv的量,并增加niaxa1的量。dabco33lv作为"发泡"和"凝胶化"催化剂两者。添加剂niaxa1是非常强的"发泡"催化剂。表c:硬质泡沫体配方组分利用标准的实验室高扭矩混合器来制备全部的硬质泡沫体。将多元醇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混合10秒。随后,在乳白时间(creamtime)之前,将混合物转移至开口饼盒(cakebox)中。在所有泡沫体上测量发泡分布,包括乳白时间、凝胶时间、发泡时间(risetime)和消粘时间(tack-freetime)。利用jeffolsg-360和多元醇53144-09-10的两种泡沫体的性能概括在表d中。在50%和100%石油多元醇的替换水平下,生物多元醇表现出类似的反应分布时间(乳白、凝胶和发泡)以及密度。在室内条件下老化一周之后,切割泡沫体,并根据astmd1622-03来测量密度,并通过在120℃下老化60分钟来测量表观尺寸稳定性(筛选泡沫体尺寸稳定性用的室内方法)。没有甘油的生物多元醇的尺寸稳定性是令人满意的。表d:在0%、50%和100%替换下聚氨酯硬质泡沫体用配方的实例及其性能分布在本发明中,酯多元醇中间物的优点是:在相同性能水平下,它可替换高达100%的石油多元醇。如在表d中所示,本发明的高羟基生物多元醇,在硬质泡沫体配方中可替代石油多元醇组分。比较的多元醇jeffolsg-360的羟基值是365,对于多元醇53144-09-10是378.8。当配制本发明的泡沫体时,jeffolsg-360将被用作比较例。用来替代石油多元醇的多元醇53144-09-10的量在45%-100%范围内。这可单独用生物多元醇或者与少量甘油结合来完成,甘油用来增加泡沫体的机械硬度。甘油被视为可接受的添加剂,因为它也是生物类的,然而,当大量使用时,它可导致形成易碎和脆性的泡沫体。进行的实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甘油,在全部多元醇开发中表现出增加的改善。随后的绝热试验也表明:用棕榈类生物多元醇配制的硬质泡沫体与石油参考泡沫体是可比的,因此,适合于绝缘应用。热绝缘是硬质聚氨酯泡沫体的重要应用,因此,必须确定该生物类多元醇是否会满足关键的性能要求。在表e中示出了在该评价中使用的系列原材料。表e:绝热试验用的硬质泡沫体配方组分k因子测量用泡沫体,是利用同样的手动搅拌工序,通过将泡沫体混合物倒入3”×18”×121/4”尺寸的纸箱中制备的。在室内条件下老化11天后,切割k因子测量用的泡沫体。在切割为具有12”×12”×1”尺寸的试样后,进行24小时的k因子测量。在热导系数分析器anacon,型号tca-12上,根据astmc518-02进行测量。采用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提供的标准参考物质1450c(玻璃纤维板)来校准热导系数分析器。对于k因子测量,将冷却板的温度设定为50°f,且加热板的温度设为100°f。泡沫体的性质也概括在表d中。基于生物类多元醇53144-09-10的泡沫体的表观孔结构类似于参考泡沫体(图4和5)。所有的泡沫体表现出比目标的2pcf稍高的密度。包括基于50%和100%生物类多元醇53144-09-10的泡沫体制备的和没有甘油制备的所有泡沫体,在120℃暴露60分钟,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图6)。在没有任何甘油制备的泡沫体上,进行导热系数测量。基于棕榈类多元醇的泡沫体的k因子,类似于参考泡沫体的,表明:在目标热绝缘性的硬质泡沫体配方中,硬质泡沫体用的常规蔗糖类聚醚多元醇,可替换为生物类多元醇53144-09-10。对于所得的k因子,参考泡沫体测量的0.148btu-in/hr-ft2°f和基于生物类多元醇的泡沫体测量的0.153-0.154btu-in/hr-ft2°f,落在用类似的hfc-245fa水平制备的具有相同密度范围的泡沫体所报告的范围内。所有的泡沫体表现出比目标的2pcf稍高的密度。利用实验室手动搅拌设备制备泡沫体,其不是非常适合于在共混物中控制挥发性enovate3000的量。在筛选试验中制备全部泡沫体,包括基于50%和100%生物类多元醇53144-09-10、没有甘油而制备的泡沫体,在120℃暴露60分钟,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如在图4中以rp-1、b50和b100所示。图5显示为配方筛选用的、用甘油制备的硬质泡沫体试样的照片。在图5中,泡沫体试样被称作rp-1(比较例)和实验例b50g和b100g。图6显示配方筛选制备的硬质泡沫体试样(有或没有甘油)在120℃下加热60分钟后的照片。图6显示比较例rp-1和实验例b50和b100、b50g和b100g。软质泡沫体多元醇迄今为止,没有可按100%水平配制以制造典型的消费品(例如夹具和床上用品)使用的高回弹泡沫体的生物类多元醇。目前,使用目前的商品化生物多元醇,需要大量的石油多元醇,一般超过多元醇的70wt%,来实现关键的效能特性,例如回弹性。需要改善,以在维持效能特性的同时,增加软质泡沫体的生物多元醇的含量。试验一些组合物,并与常规石油多元醇配方对比。这些未优化的配方和结果显示:用具有低羟基值(hv)的棕榈类多元醇,来增加生物多元醇含量的潜力。软质泡沫体用酯多元醇中间物的制备方法类似于硬质泡沫体的,但是在在1.05至1.15之间的不同的羟基:羧基比(oh/cooh)下。软质泡沫体多元醇典型地具有50-150mg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由臭氧类方法制备的最低hv的多元醇,将典型地用于软质泡沫体。在这些软质泡沫体试验对象中使用的1.10的减少的起始物料羟基/羧基比,与硬质泡沫体和涂料多元醇相比,预期提供甚至更低的羟基值,同时也提供更高分子量的多元醇。实施例2:制备棕榈类软质泡沫体多元醇为制造棕榈类软质聚氨酯泡沫体多元醇,将361.62g壬二酸、16.62g乙酸、29.07g己酸、332.88g壬酸、0.99g丙酸、27.27g棕榈酸、18.66g硬脂酸、2.70g肉豆蔻酸、28.05g月桂酸、195g甘油、35.01g2-甲基-1,3-丙二醇和0.63g草酸锡(ii)称量至1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利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180℃,以确保所有组分溶解并均匀化。然后,将温度升至210℃-215℃,在整个反应期间收集副产物水。通过酸值(av)来监测反应,当av达到低于3mgkoh/g时,认为反应完成。所得多元醇(标记为53045-13-10)具有23.2mgkoh/g的hv和0的av。最终产物是澄清液体。制备聚氨酯软质泡沫体试样采用在下表f中所列的成分,来制备软质聚氨酯泡沫体试样。为了比较,也使用常规石油类多元醇jeffolg31-28,来制作聚氨酯泡沫体试样。在90的异氰酸酯指数下,用生物类多元醇来替换10%、30%和50%的jeffolg31-28,来制备泡沫体。试样的其它组分是水、作为开孔剂的lumulsepoe26、作为表面活性剂的tegostabb4690,和dabco33lv、作为交联剂的二乙醇胺和作为发泡催化剂的niaxa-1。异氰酸酯体系是单一体系,并使用mondurmrs-2。所得泡沫体的配方和性质概况在表f中。表f:软质泡沫体配方组分表g:软质泡沫体配方和性质如在表g中所示,生物类多元醇(53045-13-10)成功替换了高达50%的石油类多元醇,且仍旧满足要在高弹力(resilient)泡沫体应用中的最小40%的回弹性质(resilientproperty)。其它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高达30%替换下可与石油类多元醇相比。在50%替换下,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100%石油类多元醇的低。涂料多元醇涂料多元醇典型地具有150-250mgkoh/g范围内的羟基值(hvs),可具有一些交联,以提供增强的硬度。1.58的减少的起始物料羟基/羧基比,与硬质泡沫体多元醇相比,预期可提供较低的羟基值,还提供较高的分子量,基于众所周知的聚合原则。实施例3制备棕榈类聚氨酯涂料多元醇为制造棕榈类聚氨酯涂料多元醇,将62.95g壬二酸、3.55g乙酸、30.25g己酸、42.13g壬酸、0.33g丙酸、13.6g棕榈酸、1.6g硬脂酸、1.6g肉豆蔻酸、68.5g三羟甲基丙烷(支链伯多元醇)、25.5g2-甲基-1,3-丙二醇和0.15g草酸锡(ii)称量至500m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利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180℃,以确保所有组分已溶解并均匀化。然后,将温度升至210℃-215℃,在整个反应期间收集副产物水。通过酸值(av)来监测反应,当av达到低于3mgkoh/g时,认为反应完成。所得多元醇(标记为52781-32-30)具有207mgkoh/g的hv和0.0的av。最终产物是澄清液体。表h:棕榈类聚氨酯涂料试样的性质性质值酸值(mgkoh/g)0.0羟基值(mgkoh/g)207.0分子量(g/mol)1065粘度(cps40℃下)161.8外观澄清液体硬度水平(铅笔试验)h硬度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体和涂料是通过异氰酸酯、交联剂、开孔添加剂和/或多元醇组分的反应形成的。多元醇组分包括酯多元醇和石油多元醇组分。酯多元醇的羟基值(hv),决定所得泡沫体或涂料的酯多元醇替换水平。酯多元醇包括约10%至约100%的多元醇组分。通过选择起始臭氧酸的双官能单官能比(dmr)和羟基:羧基比(hcr),可微调酯多元醇的羟基值(hv)。实施例4由全组成pfad的有效臭氧酸,利用甘油、tmp和me-pg制备酯多元醇由全组成pfad的有效臭氧酸,用伯多元醇甘油、tmp和me-pg,同时从1.85至1.10地改变羟基/羧基比,来制备一系列酯多元醇。表i显示多元醇组成和用来确定这些多元醇制备有用产物的可用性的物理参数,例如hv、av、cot、粘性和挥发百分比的值。多元醇2、11和14。如在图i中所示,多元醇2、11和14全部引入1.85的羟基/羧基比。有启发性的是:使用甘油和me-pg的混合物作为伯多元醇的多元醇2,制造了主要是固体的多元醇。然而,多元醇11和11r(其以较大规模重复制备),其除了使用精确摩尔替换甘油的tmp以外与多元醇10几乎一致,是仍未沉淀任何固体的液体。然而,多元醇14,其除了me-pg组分被替换为相同摩尔量的tmp以外与多元醇11类似,是浑浊的浓稠材料,其最终沉淀固体。下面是从这些多元醇性质获得的结论:·在全棕榈组成多元醇中,tmp在维持相均一性中明显比甘油更好(如之前在来自分级的pfad组合物的多元醇中观察的)。·在维持多元醇相均一性中,tmp和me-pg的混合物比单独tmp更好多元醇10、12&15。如在表i中所示,多元醇10、12和15全部引入1.30的羟基/羧基比。可看出:使用甘油和me-pg作为伯多元醇的多元醇10,实质上是固体。然而,除了使用精确摩尔替换甘油的tmp外,与多元醇10相同的多元醇12,是仍未发现固体的液体。多元醇15和15r(其大规模重复制备),除了将me-pg替换为精确摩尔量的tmp以外,与多元醇12类似,并且起始是液体,并随着时间一直维持其相均一性。这些结果的含意是:在较低的羟基/羧基比下,相均一性对me-pg被tmp总体替换的依赖性,不如在较高羟基/羧基比下敏感。这可归因于以下事实:在较高比例下,多元醇分子量较小,所以存在较高的概率:完全饱和物不会被结合至足够量的(或任意的)增溶替代物。由多元醇11利用己撑二异氰酸酯(hdi)制备聚氨酯涂料,发现该聚氨酯涂料具有1h硬度和良好的光泽值。这与当该多元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固化时只获得了5b硬度,形成对比。实施例5:利用原料(牛油)的硬质泡沫体多元醇为了证实工艺的可扩展性和产品一致性,已经进行了18l规模的反应器运行,来利用作为原料的牛油类脂肪酸合成硬质泡沫体多元醇。称量原料和其它组分的量(如在表100中所示),并装入18l的玻璃反应器中。利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180℃,以确保所有组分溶解并均匀化。然后,将温度升至210℃-220℃,在整个反应期间除去副产物水。通过酸值(av)的减少来监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观察到av下降的速率减少。为了便于除去痕量水和酸,将惰性气体喷射引入至每个反应。当av达到3mgkoh/g或以下时,停止反应并认为反应完成。所得多元醇具有下列如表200中所示的性质。表100:利用牛油类原料的硬质多元醇18l运行表200:来自18l小规模(benchscale)运行的所得多元醇的性质反应运行1运行2运行3酸值(mgkoh/g)2.022.200.49羟基值(mgkoh/g)443.40401.40420.30%molgly10.4710.429.34%mol单-gly39.0538.7838.84%mol二-gly41.4042.3942.74%molsorb9.098.419.081°/2°oh1.041.061.03由在18升运行1、2和3中产生的多元醇制造的泡沫体,在制造硬质泡沫体中是令人满意的。在外部实验室进行的独立分析显示:产物泡沫体非常适合于热绝缘性用的硬质泡沫体配方。做了相对利用类似泡沫体配方的石油类多元醇的比较。硬质泡沫体性能的主要性质的概括示下表300中。表300-利用硬质运行1、硬质运行2和硬质运行3的pu泡沫体性能实施例6:使用棕榈类原料的运行以如在表400中所示的特定量将棕榈类壬二酸和壬酸称量至500ml四颈圆底烧瓶中,用于其各个应用。利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180℃,以确保所有组分溶解并均匀化。然后,将温度升至210℃-220℃,在整个反应期间除去副产物水。通过酸值(av)减少来监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av下降速率在减少。为了便于除去痕量水和酸,将惰性气体喷射引入至反应中。当av达到3mgkoh/g或以下时,停止反应并认为反应完成。所得多元醇具有以下如表500中所示的性质。表400:利用现有棕榈类原料的实验室规模(labscale)合成聚酯多元醇用的重量组成表500:所有三个应用-硬质、软质和涂料的实验室规模棕榈类聚酯多元醇的性质下表600至1000显示由实施例6的工艺获得的产品的性质。最终产物配方和分析1)棕榈类硬质泡沫体配方和性质表600:基于棕榈类硬质多元醇的硬质pu泡沫体的配方和发泡分布。用水作为唯一的发泡剂来制备2)棕榈类软质泡沫体配方和性质表800:基于软质棕榈类多元醇的自由发泡泡沫体的性质表900:基于棕榈类涂料多元醇的涂料在不同异氰酸酯指数下的性质表1000:基于棕榈类涂料多元醇在不同异氰酸酯指数下的涂料溶液的性质本文中要求的主题不局限于解决任何缺点或只在如上所述那些情况中操作的实施方案。更确切地说,仅仅提供该背景来阐明本文中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可在其中实施的示例性
技术领域
。为了方便起见以参考列表的形式,列举了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参考文献,并加在实施例的最后。这些书目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以作参考。参考文献:1.wo20070272232.u.s.预授权的公开号2005/01122673.u.s专利号7,125,9504.us专利申请号us2006/01949745.us2,813,113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