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91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一根或多根导线经过绞合制作成导体线芯,再在导体上施以相应的绝缘层,外面包上密封护套而形成的导线,主要由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构成。电缆具有占用地面和空间少;供电安全可靠,触电可能性小;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运行、维护工作简单方便;有利于美化城市,具有保密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电缆的护套层性能是决定电缆使用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电缆的使用环境也决定了电缆护套层材料的性能要求。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性能好等优点,在电子、汽车、机械及化工领域均有应用。在电缆领域中,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也是电缆较为常用的材料之一。尽管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但随着电缆应用的范围不断增加,电缆铺设的跨度也不断提高,因而,对电缆的抗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发展和应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抗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抗拉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本发明将经过改性处理的,具有优异抗拉性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作为电缆护套层中的外被层,提高了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抗拉性,使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适应性更好,应用范围更大。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包括:至少一根导体线芯、包绕于所述导体线芯外的绝缘层、包绕于所述绝缘层外的屏蔽层、包覆绕于所述屏蔽层外的护套层;所述的护套层包括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所述外被层采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20-30份的玄武岩纤维、8-12份的改性剂、20-30份的聚丙烯、35-45份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3-0.8份的偶联剂、0.1-0.3份的交联剂;所述的改性剂为丙烯酸酯与苯甲酸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聚丙烯聚合度为120-180;所述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合度为1200-2000;所述的偶联剂为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本发明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采用具有优异抗拉性和加工性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作为电缆护套层中的外被层,不仅利用了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中由于针对性筛选改性剂、偶联剂和交联剂协同玄武岩纤维才赋予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更好的抗拉性来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还利用了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中的通过控制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使抗拉性与加工性之间具有的最佳平衡关系,使得到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在具有优异抗拉性的同时,加工性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对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的大量生产具有积极作用。上述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其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直径为0.01-0.5μm,长度为10-100μm;玄武岩纤维直径和长度越小,分散性越差,对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强度的增强作用降低,玄武岩纤维直径和长度越大,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相中相容性越差,容易出现界面分离,影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强度;优选的,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直径为0.05-0.2μm,长度为30-80μm;最优选的,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直径为0.1μm,长度为45μm;通过优选,玄武岩纤维对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增强效果最好。上述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其中,所述的改性剂为丙烯酸酯与苯甲酸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改性剂能改善玄武岩纤维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相容性,增加材料抗拉强度;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剂中丙烯酸酯与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上述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其中,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越大,交联后抗拉性越差,加工性越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物越小,则交联后抗拉性越好,加工性越差,因此,选择合理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合度,是平衡抗拉性和加工性的重要手段。优选的,所述的聚丙烯的聚合度为140-160;最优的,所述的聚丙烯的聚合度为150。优选的,所述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为900-1100;最优选的,所述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为900;通过优选,得到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既具有优异的抗拉性,也具有较好的加工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性能也更好。其中,所述的偶联剂为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能增加玄武岩纤维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性能,从而提高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性能。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该交联剂不仅能将两种不同聚合度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适当交联,提高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性,能提高与玄武岩纤维的相容性,增加玄武岩纤维对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改性作用,与玄武岩纤维形成协同增效作用。其中,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原材料还包括分散剂、增塑剂、抗静电剂、染色剂、増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助剂能提高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加工性,增加其功能性等作用,从而提高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性能。其中,所述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玄武岩纤维用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改性剂进行包覆处理并干燥;(3)将干燥后的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交联剂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上述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其中,所述的导体线芯是由导电材料制备而成的导线;优选的,所述的导体材料为铜、铝及其合金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屏蔽层由屏蔽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的屏蔽材料为复合屏蔽材料。其中,所述的绝缘层采用高性能绝缘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材料为复合绝缘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电缆外被层使用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中针对性筛选的改性剂、偶联剂和交联剂种类能与玄武岩纤维形成协同作用,提高玄武岩纤维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之间的相容性,使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性更好,从而使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的抗拉性也更好。2、本发明电缆外被层使用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通过控制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使抗拉性与加工性之间具有了最佳平衡关系,使得到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电缆在具有优异抗拉性的同时,加工性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对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的大量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聚氯乙烯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5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5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3份的丙烯酸酯和6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5份的聚合度为150的聚丙乙烯、40份的聚合度为10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2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实施例2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铝合金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0份的直径为0.5μm、长度为18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4份的丙烯酸酯和8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3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0份的聚合度为120的聚丙乙烯、45份的聚合度为12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1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实施例3一种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铝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密封层:硅橡胶;屏蔽层:碳纤维-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30份的直径为0.01μm、长度为1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4份的丙烯酸酯和4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8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30份的聚合度为180的聚丙乙烯、35份的聚合度为8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3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对比例1一种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聚氯乙烯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3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45μm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1)将25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5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2)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5份的聚合度为150的聚丙乙烯、40份的聚合度为10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2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3)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对比例2一种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聚氯乙烯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5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5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3份的丙烯酸酯和6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5份的聚合度为100的聚丙乙烯、40份的聚合度为7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2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对比例3一种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聚氯乙烯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一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5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5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3份的丙烯酸酯和6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5份的聚合度为200的聚丙乙烯、40份的聚合度为14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2份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对比例4一种电缆,由内向外依次为:导体线芯:铜导线;绝缘层:聚丙烯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屏蔽层:碳纤维-聚氯乙烯复合屏蔽材料;护套层:分为内护套、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被层通过一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25份的直径为0.1μm、长度为50μm的玄武岩纤维用3份的丙烯酸酯和6份的苯甲酸进行改性处理后并干燥;(2)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用0.5份的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3)将偶联后的玄武岩纤维与25份的聚合度为150的聚丙乙烯、40份的聚合度为1000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0.2份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4)用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包绕形成电缆外被层。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中的电缆,进行性能检测,记录结果如下:性能拉伸强度(n/mm2)拉伸率(%)加工性实施例134.3102.3+++实施例233.892.8+++实施例334.283.9+++对比例128.273.8++对比例245.762.2+对比例326.2137.3++++对比例426.993.7++注:“+”越多,表示性能越好。对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实施例1-3中的本发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抗拉电缆,抗拉性好,加工性好;而对比例1中使用的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未采用改性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玄武岩纤维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相容性变差,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性增强作用降低,加工性变差,从而导致电缆加工性变差,抗拉性变差;对比例2中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聚丙烯的聚合度太小,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加工性变差,电缆加工性变差;对比例3中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合度大,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加工性变好,但抗拉性显著降低,导致得到的电缆抗拉性变差;对比例4中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改变了交联剂,改性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的抗拉性、加工性降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