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3428发布日期:2020-04-03 18:0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杂环化合物,具体涉及连接吡嗪环的1,2,4-三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背景技术:

吡嗪和三唑类化合物都属于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相当广泛的生物和生理活性。在农药领域,主要用于除草、植物生长调节、防止水稻白叶枯病、柑桔溃疡病、番茄青枯病等;同时在医药领域还具有驱虫、消炎、杀菌、杀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三唑类化合物连有不同取代基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在抗肿瘤方面,由于其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公开号为cn103373988a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披露了一种对人肺癌、肝癌和胃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名称为(e)-n'-苯亚甲基-2-(4-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醚基)乙酰肼的含吡嗪的1,2,4-三唑化合物(见公开号为cn103373988a专利申请的实施例2)。但是,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还不够理想,而且结构中的酰腙结构单元稳定性较差。因此,寻求抗肿瘤治疗效果更好的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控制人前列腺癌,人肺癌细胞和人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显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ⅰ)所示,

上述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得:

(1)将如化学式ii所示的4-氨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醇与如化学式iii所示的邻苯二甲酸酐按照下式(v)进行反应,制备得如化学式iv所示的2-[3-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

(2)将如化学式iv所示的2-[3-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与如化学式vi所示的2-溴-1-环丙基乙酮按照下式(vii)进行反应,制得到化学式(i)所示的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具体名称为2-{3-[(2-环丙基-2-羰基-乙基)-硫醚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

上述的含吡嗪的1,2,4-三唑类化合物抑制人前列腺癌、肺癌或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显著,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该药物由所述的含吡嗪的1,2,4-三唑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2-{3-[(2-环丙基-2-羰基-乙基)-硫醚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的氢核磁共振谱图。

图2是2-{3-[(2-环丙基-2-羰基-乙基)-硫醚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的碳核磁共振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化合物)

1、中间体2-[3-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iv)的制备

将2.0mmol4-氨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醇(ii)与2.1mmol邻苯二甲酸酐(iii)加入到8ml醋酸中,搅拌加热回流;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减压脱去溶剂,无水硫酸镁干燥,乙醇重结晶,得到淡黄色固体0.538克。将所得到的淡黄色固体采用核磁共振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1hnmr(400mhz,dmso-d6)δ:8.10–8.07(m,2h,arh),8.17–8.14(m,2h,arh),8.44(dd,j1=1.6hz,j2=2.4hz,1h,arh),8.75(d,j=2.4hz,1h,arh),9.34(d,j=1.2hz,1h,arh),15.05(s,1h,sh).esi-ms:m/z=325.7[m+1]+.由上述鉴定结果可知,所得淡黄色固体为中间体2-[3-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iv),其结构式为经计算本例所述方法的产率为83.1%。

2、化合物2-{3-[(2-环丙基-2-羰基-乙基)-硫醚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ⅰ)的制备

将1.0mmol2-[3-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1.0mmol2-溴-1-环丙基乙酮和1.1mmol新炒的碳酸钾加入10ml无水乙醇中,搅拌加热回流;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倾入100ml水中,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静置分液,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80ml×3)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减压除去乙酸乙酯,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粉末0.302克,mp152.5–153.4℃。

将所得到的白色固体采用核磁共振谱(见图1和图2)、元素分析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1hnmr(400mhz,dmso-d6)δ:1.03–0.92(m,4h,2×ch2),2.32–2.26(m,1h,ch),4.62(s,2h,ch2),8.22–8.09(m,5h,arh),8.67(d,j=2.8hz,1h,arh),9.43(d,j=1.2hz,1h,arh).13cnmr(100mhz,dmso-d6)δ:11.6,19.9,42.6,125.5,129.4,136.9,140.6,143.3,144.4,146.8,148.8,155.4,163.5,203.3.esi-ms:m/z=429.4[m+na]+,407.4[m+1]+.anal.calcd.forc19h14n6o3s:c56.15,h3.47,n20.68,s7.89;foundc56.21,h3.29,n20.62,s7.97.由上述鉴定结果可知,所得白色固体为2-{3-[(2-环丙基-2-羰基-乙基)-硫醚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4-}异吲哚-1,3-二酮,其结构式为经计算本例所述方法的产率为74.5%。

实施例2(抗肿瘤活性测试)

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将胰酶消化的细胞以3×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0.1ml。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化合物(即ⅰ式化合物)溶解于dmso中配成1m的母液,用培养液配成终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320μm的加药培养基,相同浓度的(e)-n'-苯亚甲基-2-(4-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醚基)乙酰肼(见公开号为cn103373988a专利申请实施例2)作为药剂对照。细胞在96孔板中培养24h后,吸去上清,换成加药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弃培养基,每孔加入100μl浓度1%cck-8的培养液,室温孵育若干分钟。在酶标仪上测450nm处测对照的od值为1.0左右即可。每个浓度做3个复孔,抑制率(%)=(1–t-b/c-b)×100%

其中t、c、b分别表示实验孔和空白对照孔及背景的吸光值,用公式xm-i(σp-0.5)计算半数抑制量ic50。

生测活性结果如表1所示:

对照品与样品ⅰ比较,**p<0.01,***p<0.001

上表中的对照品是公开号为cn103373988a专利申请实施例2中所公开的(e)-n'-苯亚甲基-2-(4-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醚基)乙酰肼。

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测试细胞显示出了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针对三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肺癌细胞a549、人结肠癌细胞hct116,本发明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与对照品(e)-n'-苯亚甲基-2-(4-苯基-5-(吡嗪-2-基)-4h-1,2,4-三唑-3-硫醚基)乙酰肼相比,对pc-3、a549、hct116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