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_3

文档序号:8407651阅读:来源:国知局
蓝藻的筛选
[0088] 1)蓝藻菌株转化
[0089] 将细长聚球藻PCC 7942培养至OD73tlmi为0. 4-0. 8,取IOmL蓝藻培养液,5, OOOXg 离心5分钟,去除上清收集菌体;用无菌的IOmM NaCl洗涤一次,用5mL新鲜的BGll培养基 将菌体重悬;取500 yL蓝藻重悬液至I. 5mL离心管中,加入终浓度为100ng/mL的重组质 粒,混匀后,30°C避光培养12-18小时;将蓝藻重悬液与重组质粒DNA的混合物涂布于BGll 固体培养基(含有壮观霉素20 μ g/mL),30°C、100 μ E ·πΓ2的光照强度下培养10-14天, 至BGll固体培养基上出现单菌落。
[0090] 2)基因工程蓝藻的筛选
[0091] 将BGll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蓝藻转化子单菌落,挑取至5mL BGll液体培养基 中(含有壮观霉素20 μ g/mL),30°C、100 μ E · S4 ·πΓ2的光照强度下培养10-14天。提取蓝 藻转化子的基因组DNA,使用相应的引物,利用PCR的方法从蓝藻转化子基因组DNA中扩增 重组质粒引入的基因片段,能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的蓝藻转化子,为正确的基因工程蓝藻。
[0092] 实施例4 :利用基因工程蓝藻转化0)2生产二羟基丙酮
[0093] 1)基因工程蓝藻YW2的构建
[0094]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AM-YW2转化至细长聚球藻PCC 7942,获得基因 工程蓝藻YW2。
[0095] 2)利用基因工程蓝藻转化0)2生产二羟基丙酮
[0096] 将基因工程蓝藻YW2接种到BGll液体培养基中,30°C光照培养7-10天,制得种 子;将种子接种到新鲜BGl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30°C光照培养2-3天至OD 73cJi 到0. 5-0. 6,加入ImM IPTG诱导基因表达,继续光照培养16天,得到含有二羟基丙酮的培养 液。将培养液收集,使用液相色谱仪检测培养液中二羟基丙酮的产量,可达到78. 6mg/L,如 图2所示。
[0097] 实施例5 :利用基因工程蓝藻转化CO2生产3-羟基丙酸
[0098] 1)基因工程蓝藻YW3的构建
[0099]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AM-YW3转化至细长聚球藻PCC 7942,获得基因 工程蓝藻YW3。
[0100] 2)利用基因工程蓝藻转化CO2生产3-羟基丙酸
[0101] 将基因工程蓝藻YW3接种到BGll液体培养基中,30°C光照培养7-10天,制得种 子;将种子接种到新鲜BGl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30°C光照培养4-6天至OD 73cJi 到1. 〇,离心收集菌体,使用新鲜的BGll培养基或去除氮源和磷源的BGll培养基重悬菌体 至OD73tlmi为5. 0,加入ImM IPTG诱导基因表达,使用如图3中所示的光照或黑暗、有氧或无 氧的条件培养8天,得到含有3-羟基丙酸的培养液。将培养液收集,使用液相色谱仪检测 培养液中3-羟基丙酸的产量。当基因工程蓝藻YW3使用去除氮源和磷源的BGll培养基、 黑暗和无氧的培养条件时,可生产最高浓度的3-羟基丙酸31. 7mg/L,如图3所示。所生产 的3-羟基丙酸,使用液相色谱仪和液质联用仪进行了验证,如图4所示。
[0102] 其中,所使用的去除氮源和磷源的BGll培养基为:不添加 K2HPOjP NaNO 3的BGll 培养基。
[010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 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 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 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碳化合物合成途 径的相关基因转化到蓝藻中,制得基因工程蓝藻,通过扩大培养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 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三碳化合物包括二羟基丙酮、3-羟基丙酸、1,3-丙二醇、D-甘油酸和羟基丙酮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三碳化合物为二羟基丙酮,对应的所述基因工程蓝藻中携带有甘油-3-磷酸酶的 编码基因和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或者所述三碳化合物为3-羟基丙酸,对应的所述基因工程蓝藻中携带有甘油-3-磷酸 酶的编码基因、甘油脱水酶的编码基因和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或者所述三碳化合物为1,3-丙二醇,对应的所述基因工程蓝藻中携带有甘油-3-磷酸 酶的编码基因、甘油脱水酶的编码基因和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或者所述三碳化合物为d-甘油酸,对应的所述基因工程蓝藻中携带有甘油-3-磷酸酶 的编码基因、醛醇氧化酶的编码基因和过氧化氢酶的编码基因; 或者所述三碳化合物为羟基丙酮酸,对应的所述基因工程蓝藻中携带有甘油-3-磷酸 酶的编码基因、醛醇氧化酶的编码基因、过氧化氢酶的编码基因和甘油酸氧化酶的编码基 因。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基因工程蓝藻中,各个基因是串联表达,且串联结构含有启动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所述甘油-3-磷酸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1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 有甘油-3-磷酸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甘油-3-磷酸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酿酒酵母; 所述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2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甘 油脱氢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肺炎克雷伯氏菌; 所述甘油脱水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3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甘 油脱水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甘油脱水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丁酸梭菌; 所述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4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醛脱 氢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 所述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5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醇脱 氢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 所述醛醇氧化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6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醛 醇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醛醇氧化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链霉菌; 所述过氧化氢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7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过 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过氧化氢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 所述甘油酸氧化酶的编码基因能够与SEQIDNO. 8的核苷酸序列杂交,并且编码具有 甘油酸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所述甘油酸氧化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假单胞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蓝藻选自聚球藻属、集胞藻属、念珠藻属、隐球藻属、鱼腥藻属、球藻属、颤藻属、阿 格藻属、双歧藻属和鞭枝藻属中的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蓝藻为聚球藻属。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要转化到蓝藻中的基因启动子一同连接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蓝藻中, 制得基因工程蓝藻; 2) 将步骤(1)中的基因工程蓝藻接种到BGll液体培养基中,30°C光照培养7-10天,制 得种子; 3) 将步骤⑵中制得的种子接种到新鲜BGl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30°C光照培 养2-3天至OD73tol达到0. 5-0. 6,加入IPTG诱导基因表达,继续光照培养10-20天,得到含 有相应产物的培养液。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 (2) (3)中所述的光照培养为100UE? ?HT2光强度下连续光照,并连续 通入5 %体积比CO2气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3)中,IPTG的终浓度为0. 1-2.O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直接转化CO2生产三碳化合物的方法,是将三碳化合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转化到蓝藻中,制得基因工程蓝藻,扩大培养基因工程蓝藻生产三碳化合物如二羟基丙酮、3-羟基丙酸、1,3-丙二醇、d-甘油酸和羟基丙酮酸。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避免了生物质资源高成本的收集、处理和分解过程,直接使用廉价原料CO2作为碳源,生产应用广泛的化学品和燃料,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排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IPC分类】C12P7-18, C12P7-42, C12P7-28, C12N15-53, C12N15-60, C12N15-74, C12N15-55
【公开号】CN104726505
【申请号】CN201510146093
【发明人】许平, 王钰, 陶飞, 唐鸿志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