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融合菌混菌剂及其液体菌剂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2258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4] e嗜酸乳杆菌琼脂斜面培养的制备:
[0025] 番茄酵母吐温-80醋酸盐培养基:蛋白胨的含量重量百分比0.8-1.2,牛肉膏的含 量重量百分比〇 .8-1.2,葡萄糖的含量重量百分比0.8-1.2,酵母霄的含量重量百分比0.8-1.2,番前汁的加量重量百分比15-20毫升,吐温-80的含量重量百分比0.03-0.07毫升,琼脂 含量重量百分比1.8-2.2,另加醋酸缓冲液(PH5.4)含量重量百分比0.03-0.06mol,分别用 58.84Kpa,15分钟灭菌,用时混合;
[0026]对以上酵母融合菌,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五种菌,分 别取母钟转种各自制备的琼脂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为一级菌种;
[0027] B液体培养基及液体菌种的制备
[0028] a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在一升新鲜豆腐废水或粉丝废水或玉米淀粉废水或马铃薯 淀粉废水中加入红糖l_2g,硫酸铵l_2g,碳酸钙l-2g,磷酸0.5-lml,用1 %石灰水调PH6.2-7.5,分装于5001111三角烧瓶中,分装量为瓶子容量的1/4,然后经110-112°(3,30-35分钟高压 灭菌,冷却后备用;
[0029] b分别取酵母融合菌、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的一级菌 种,在无菌条件下分别转种于液体三角烧瓶培养基中,经28-32°C,24-72h静置培养。其培养 菌液为二级菌种;
[0030] c分别将酵母融合菌、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的二级菌 种,在无菌条件下转种于液体三角烧瓶培养基中,上摇床进行震荡培养,振幅100-120转/分 钟,温度28-32°C,时间24-72h,其培养液为三级菌种,根据需要继续可逐级扩大培养;
[0031] d分别将重量百分比为酵母融合菌为25-40%、地衣芽孢杆菌15-30%、圆褐固氮菌 15-30%、根霉菌15-30%、嗜酸乳杆菌15-30%的三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五种液体菌同时转 种在同一发酵罐中经28-32°C,18-24h通气搅拌发酵培养,其培养液为酵母融合菌混菌剂。
[0032] 使用酵母融合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科学配伍制 备液体混菌剂的液体培养基的原料是以新鲜的豆腐废水或粉丝废水或玉米淀粉废水或马 铃薯淀粉废水为基料添加少量红糖无机盐经溶解后,不需高压灭菌,发酵制备混菌剂。该混 合菌剂制备液体菌剂时所用的液体培养基原料是食品工业产生的下脚料,在制备液体混合 菌剂时,整个生产过程在发酵罐内进行,无"三废"污染,操作方便,生产工艺简单,节省了人 力和能源。
[0033] 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的种类,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五种菌的固体试管斜面培养 基的制备,为能够用于培养酵母融合菌(Fusant between Candida tropicalisand Saccharmycescevisiae)F105,地衣芽抱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36,圆褐固氮菌 (Azotobacter chroococum)LGN_09,根霉菌(Rhizopus)R,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m)L例如以下培养基的一种或几种,如用于培养酵母融合菌的酵母膏或麦芽汁 培养基。用于培养地衣芽孢杆菌中的营养牛肉膏或营养牛肉汁培养基,用于培养圆褐固氮 菌的阿须贝培养基,用于培养根霉菌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用于培养嗜酸乳杆菌培养基番 茄酵母吐温-80醋酸盐培养基。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采用先进的单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热带假丝 酵母(Candidatropicalis)968和酒精酵母(Saecharomyces cervsiar)2·399两亲本菌株做 融合,构建新的基因工程菌,这些融合菌即具有双亲的生物特征,又具有优于双亲的活性 酶、絮凝性和耐高温的生物特征,能充分利用豆腐、粉丝、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 有机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利用2014年12月3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的酵母融合菌F105,配伍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 杆菌五菌组合。地衣芽孢杆菌具有适应性强,耐受性好,易生长,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磷和 钾元素转化为有效磷和速效钾供农作物生长;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为有机 物可利用的有机氮;根霉菌能产生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特别是它的 纤维素酶还能将土壤或固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淀粉和糖为植物生长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嗜 酸乳杆菌的代谢物乳酸和有机酸可抑制土壤或固料中的致病菌。以上五种菌经科学配比和 独特的发酵工艺,使其菌剂中各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质成为各自 或相互生长的基料和原料,通过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 系统,发挥了多功能优势。
[0035] 酵母融合菌、配伍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在新鲜的豆 腐、粉丝、玉米、马铃薯淀粉产生的废水中,添加少量的红糖和无机盐,直接发酵制备液体菌 剂,既节省了培养基的原料,减少原料配制和高压灭菌的工序,节省了能源,也解决了这些 淀粉生产行业治污的难题,是一项变废为宝,一举多得的生物技术。
[0036] 酵母融合菌、配伍地衣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根霉菌和嗜酸乳杆菌混菌剂即可作 为秸杆畜禽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发酵剂和助植物生长剂,也可作为禽畜养殖业的饲料添加 剂、有机废水处理净化剂及土壤改良剂。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酵母融合菌混菌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9]实施例1: 一种酵母融合菌混菌剂,其主要特点在于包括有酵母融合菌(Fusant between Candida tropicalisand Saccharmycescevisiae)F105,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号院3号中国科 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时间为2014年12月3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0.10263;地衣芽孢杆 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36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Acccl 1080; 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um)LGN_09,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 所,保藏时间为2010年4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勵.3768;根霉菌(1^1丨2〇?118)1?和嗜酸乳 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m)L两菌种均为市场公开销售菌种,其中所述酵母融合菌 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25-40%,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30%,圆褐固氮 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30%,根霉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30%,嗜酸乳杆菌的 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35%。
[0040] 实施例2:所述的酵母融合菌混菌剂,还包括有发酵淀粉废水为玉米、豆类、小麦、 大麦、薯类农产品加工生产淀粉时所产生的废水或豆腐废水或粉丝废水或玉米淀粉废水或 马铃薯淀粉废水,废水有机物C0D CT为10000-50000mg/L。
[0041] 实施例3:所述的酵母融合菌混菌剂,所述的酵母融合菌的制备有如下步骤:将酒 精酵母菌作母种的斜面菌转种和培养,在液体振荡培养14小时后,用EDTA-巯基乙醇进行预 处理,使用1%的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进行酶解脱壁,时间为2小时,温度33°C,得到酒精酵 母原生质体;将热带假丝酵母菌作母种的斜面菌转种和培养,在液体振荡培养14小时后,用 EDTA-巯基乙醇进行预处理,使用1.5%的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进行酶解脱壁,时间为 2.5小时,温度33°C,得到热带假丝酵母原生质体;将热带假丝酵母原生质体经0.1 %碘乙酸 灭活,与酒精酵母原生质体以1:1混合,将沉淀悬于35%聚乙二醇的促溶剂中,30°C水浴静 止处理,PH6.0,时间为40min,融合菌液经高渗磷酸缓冲液反复冲洗,涂布于高渗基础培养 基和高渗完全培养基平板培养基上,经30°C、7天培养,平板生长出酵母融合菌。
[0042] 实施例4:所述的酵母融合菌混菌剂,所述的圆褐固氮菌的制备有如下步骤:
[0043] (1)采样:圆褐固氮菌是从兰州市南北两区地区的暗灰钙土,淡灰钙土,红泥土和 碱土的四种不同土壤类型和多个植物根区的CKlOcm、10-20cm、20-30cm 土壤深度的266份土 样;
[0044] (2)分离培养:取10g新鲜土样加入盛有100ml无菌水的500ml三角烧瓶中,放摇床 上振荡l〇min使土样均勾地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吸取lml上清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