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446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属于固体发酵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通氧装置、发酵培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通氧装置包括通氧管和氧气泵,所述通氧管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所述发酵培养装置侧壁设有氧气计量表;所述通氧管经气体过滤器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安装有氧气分配盘,所述氧气分配盘将氧气分配至所述发酵培养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一声光报警仪。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专利说明】
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培养的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固态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从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本质考虑,固态发酵是以气相为连续相的生物反应过程。固体发酵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发酵过程容易控制、对无菌要求相对较低、不易发生大面积的污染等优点,因而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固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由外到内逐渐形成一个缺氧的环境,从这一方面来讲,供氧问题成为固体发酵培养的难题。同时,固体发酵培养中,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较空气和氧气的比重大,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发酵原料周围的浓度较高,虽然通入氧气或增加氧压可以增加氧气与微生物的接触,但是仍不能充分穿透发酵使用的固体原料,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固体发酵装置。目前采用的固体发酵装置中,通常仅仅是安装机械搅拌设备来增强物料与鼓入氧气或空气的混合,这样的搅拌容易对微生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因此,急需一种能给固体发酵培养中通入氧气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酵培养装置底部增加通氧装置,解决了固体发酵培养时的供氧问题;同时,进入的气体通过气体过滤器,保证了氧气的纯度,降低了进入发酵培养装置内气体的污染;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通氧装置,氧气计量表用来测量发酵培养装置内的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声光报警仪进行报警,提醒人们启动通氧装置进行通氧。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5]—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包括通氧装置、发酵培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酵培养装置和通氧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外侧,所述通氧装置包括通氧管和氧气栗,所述通氧管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所述发酵培养装置侧壁设有氧气计量表;
[0006]所述通氧管经气体过滤器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底部安装有氧气分配盘,所述氧气分配盘将氧气分配至所述发酵培养装置;
[0007]所述通氧管上设有稳定阀;
[0008]所述发酵培养装置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0009]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一声光报警仪。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分配器由直管和伞形盘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伞形盘设有200-300个分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培养装置还设有雾化加湿装置、搅拌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雾化加湿装置、搅拌器和温度传感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酵培养装置底部增加通氧装置,解决了固体发酵培养时的供氧问题,实现了固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由外至内都是有氧环境,进而能更好地进行固体发酵培养。
[0015]2、本实用新型中,通氧装置进入的气体通过气体过滤器才能进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保证了进入发酵培养装置内氧气的纯度,降低了进入发酵培养装置内气体的污染。
[00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通氧装置,同时所述氧气计量表用来测量发酵培养装置内的氧气含量,当发酵培养装置内的氧气含量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声光报警仪会进行报警,进而提醒人们启动通氧装置进行通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通氧装置;2、发酵培养装置;3、控制系统;4、通氧管;5、氧气栗;6、氧气计量表;
7、气体过滤器;8、氧气分配盘;8-1、直管;8-2、伞形盘;
[0020]9、稳定阀;10、通风装置;11、声光报警仪;12、雾化加湿装置;13、搅拌器;1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包括通氧装置1、发酵培养装置2和控制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发酵培养装置2和通氧装置1,所述控制系统3设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外侧,所述通氧装置I包括通氧管4和氧气栗5,所述通氧管4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侧壁设有氧气计量表6;通过氧气计量表6测量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内的氧气含量。
[0024]所述通氧管4经气体过滤器7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安装有氧气分配盘8,所述氧气分配盘8将氧气分配至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通过气体过滤器7过滤通入的气体,这样能保证进入发酵培养装置2内氧气的纯度,降低了进入发酵培养装置2内气体的污染。
[0025]所述通氧管4上设有稳定阀9;通过稳定阀9可以保证通氧管4内氧气的稳定,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0026]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设有通风装置10,所述通风装置10连接所述控制系统3;通风装置10可以保证固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的通风,因为不同的固体发酵需要的条件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通风装置10内的通风,保证发酵培养的过程。
[0027]所述控制系统3还连接一声光报警仪11。当发酵培养装置2内的氧气含量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可以通过声光报警仪11提醒人们通氧,保证发酵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为方便提醒人们,所述声光报警仪11位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的外侧。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为了方便氧气的分配和使用,所述氧气分配盘8由直管8-1和伞形盘8-2组成。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为了均匀分配氧气,所述伞形盘8-2上设有200-300个分孔。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为了实现发酵培养中氧气的充分进入,同时,为了实现发酵培养中的湿度及温度,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还设有雾化加湿装置12、搅拌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控制系统3连接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2、搅拌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温度值和湿度值,当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值或者湿度值达不到标准时,声光报警仪11也可以报警提醒人们进行人工改变温度或湿度,确保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参数符合要求,进而使得发酵培养顺利进行。
[0031]具体发酵培养过程中,氧气计量表6测量的氧气值不符合要求时,声光报警仪11进行报警,提醒人们启动通氧装置I,此时,氧气栗5提供的氧气经过通氧管4进入,氧气管4内的氧气经气体过滤器7过滤后进入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经过氧气分配盘8进行均匀分布,使得发酵培养过程充分进行。
[00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包括通氧装置(I)、发酵培养装置(2)和控制系统(3),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发酵培养装置(2)和通氧装置(I),所述控制系统(3)设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装置(I)包括通氧管(4)和氧气栗(5),所述通氧管(4)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侧壁设有氧气计量表(6);所述通氧管(4)经气体过滤器(7)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连接,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底部安装有氧气分配盘(8),所述氧气分配盘(8)将氧气分配至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 所述通氧管(4)上设有稳定阀(9); 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设有通风装置(10),所述通风装置(10)连接所述控制系统(3); 所述控制系统(3)还连接一声光报警仪(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分配盘(8)由直管(8-1)和伞形盘(8-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盘(8-2)设有200-300个分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的通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装置(2)还设有雾化加湿装置(12)、搅拌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控制系统(3)连接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2)、搅拌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
【文档编号】C12M1/02GK205528792SQ20162005536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发明人】何小建
【申请人】西安爱普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