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413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剂及其生产工艺,具体为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各种类型车辆的普及,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汽车玻璃隔热都是用贴膜隔热方法,具有明显缺陷:1、操作麻烦, 具备较高的操作技术才能完成;2、贴膜粘贴后影响玻璃表面透光;3、贴膜时间久后容易老化起泡, 再次贴粘新膜时,旧膜的留下的痕迹难以清洁干净,增加了玻璃的贴膜成本;4、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及其生产工艺, 可直接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具有透明、隔热、隔紫外线的特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30%-45%、氟表面流平剂 1%-5%、聚四氟乙烯微粉5%-10%、增韧剂5%-10%、合成纳米隔热膏10%-15%、反光漆5%-10%、绝热粉2%-5%、纳米氧化铟锡10%-25%、二氧化硅5%-10%、LPG抛射剂5%-10%。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氟碳树脂剂的CAS号为:24937-79-9、分子式:-(CH2-CF2)n-;所述氟表面流平剂的CAS号为:9003-01-4、分子式:[C3H4O2]N。

进一步地,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粉的CAS号为:9002-84-0、分子式:(C2F4)n;所述增韧剂的CAS号为:63231-66-3、分子式:[ CH2-CHCl-CH2-CH2 ]n。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纳米隔热膏的CAS号为:25037-45-0、分子式:C31H32O7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粉CAS号为:1344-09-8、分子式:Na2O3Si,纳米氧化铟锡CAS号为:50926-11-9、分子式:In2O5Sn。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硅的CAS号为:14808-60-7、分子式:SiO2;所述LPG抛射剂的CAS号为: 115-10-6、分子式:CH3OCH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先按相应配比将透明氟碳树脂剂、氟表面流平剂注入搅拌桶内并搅拌均匀;

2)再按相应配比加入聚四氟乙烯微粉、增韧剂,并搅拌均匀

3)再按相应配比加入合成纳米隔热膏、反光漆,并搅拌均匀,并且合成纳米隔热膏、反光漆在添加过程中也需同时进行搅拌;

4)再按相应配比加入绝热粉、纳米氧化铟锡,二氧化硅,并搅拌均匀,即得喷剂料液;

5)将喷剂料液灌充于喷雾包装瓶内;

6)向装好喷剂料液的喷雾包装瓶内按相应配比灌充LPG抛射剂剂,即制成一种汽车透光隔热玻璃隔热喷膜喷剂。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中,步骤1)-6)均需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温度为20℃-28℃环境中进行。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中,步骤 5)-步骤 6)之间还要在喷雾包装瓶上加装喷雾阀门。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中,所述喷雾包装瓶以马口铁为材料制成,可耐气态压力15Mpa。

本发明使用时直接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该薄膜具有高透光性,不影响汽车玻璃的光学性能;高隔热性,有效阻隔太阳光能量;高紫外线隔绝率,遮挡太阳热能使车内热能温度不升高。

本发明利用反射原理进行隔热,有效降低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是集反射、辐射与空心微珠隔热于一体的新型降温涂料,采用添加陶瓷微珠的隔热涂料能对400nm--2500nm范围的太阳红外线进行高反射,不让太阳的热量在物体表面进行累积升温,又能自动进行热量辐射散热降温,降低物体受热的温度。

本发明将透明氟碳树脂剂、氟表面流平剂、棸四氟乙烯微粉、増韧剂、纳米隔热膏、反光漆、绝热粉、二氧化硅微粉八种隔热材料结合配伍,其化学和物理活性得到明显增强,加强了透光隔热玻璃隔热能力,能根据太阳辐射强度自动调节遮蔽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并且膜层性能好、操做简单、施工方便,应用于需要隔热处理的透明基材、汽车玻璃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30%、氟表面流平剂 5%、聚四氟乙烯微粉5%、增韧剂5%、合成纳米隔热膏10%、反光漆5%、绝热粉3%、纳米氧化铟锡25% 、二氧化硅7%、 LPG抛射剂5%。

实施例2

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38%、氟表面流平剂 1%、聚四氟乙烯微粉7%、增韧剂7%、合成纳米隔热膏12%、反光漆10%、绝热粉5%、纳米氧化铟锡10%、二氧化硅5%、LPG抛射剂5%。

实施例3

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45%、氟表面流平剂 3%、聚四氟乙烯微粉5%、增韧剂5%、合成纳米隔热膏15%、反光漆5%、绝热粉2%、纳米氧化铟锡10% 、二氧化硅5%、 LPG抛射剂5%。

实施例4

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30%、氟表面流平剂1%、聚四氟乙烯微粉10%、增韧剂5%、合成纳米隔热膏12%、反光漆7%、绝热粉3%、纳米氧化铟锡17% 、二氧化硅5%、 LPG抛射剂10%。

实施例5

一种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透明氟碳树脂剂30%、氟表面流平剂1%、聚四氟乙烯微粉10%、增韧剂10%、合成纳米隔热膏12%、反光漆7%、绝热粉3%、纳米氧化铟锡10% 、二氧化硅10%、 LPG抛射剂7%。

实施例1-5中所述透明氟碳树脂剂CAS号为:24937-79-9、分子式:-(CH2-CF2)n-;所述氟表面流平剂的CAS号为:9003-01-4、分子式:[C3H4O2]N;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粉的CAS号为:9002-84-0、分子式:(C2F4)n;所述增韧剂的CAS号为:63231-66-3、分子式:[ CH2-CHCl-CH2-CH2 ]n;所述合成纳米隔热膏的CAS号为:25037-45-0、分子式:C31H32O7; 所述绝热粉CAS号为:1344-09-8、分子式:Na2O3Si,纳米氧化铟锡CAS号为:50926-11-9、分子式:In2O5Sn;所述二氧化硅的CAS号为:14808-60-7、分子式:SiO2;所述LPG抛射剂的CAS号为: 115-10-6、分子式:CH3OCH3

实施例1-5所述的汽车玻璃隔热保护喷剂的生产工艺相同,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温度为20℃-28℃环境中配伍,先按相应配比将透明氟碳树脂剂、氟表面流平剂注入搅拌桶内并搅拌均匀;

2)再按相应配比加入聚四氟乙烯微粉、增韧剂,并搅拌均匀

3)再按相应配比加入合成纳米隔热膏、反光漆,并搅拌均匀,并且合成纳米隔热膏、反光漆在添加过程中也需同时进行搅拌;

4)再按相应配比加入绝热粉、纳米氧化铟锡,二氧化硅,并搅拌均匀,即得喷剂料液;

5)将喷剂料液灌充于喷雾包装瓶内,并在喷雾包装瓶上加装喷雾阀门;

6)向装好喷剂料液的喷雾包装瓶内按相应配比灌充LPG抛射剂剂,即制成一种汽车透光隔热玻璃隔热喷膜喷剂。

其中步骤5)所述喷雾包装瓶以马口铁为材料制成,可耐气态压力15Mpa。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使用时直接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3-5μm的薄膜。

对上述五个实施例配置得到的喷剂进行光学性能检测结果汇总如下:本发明可以有效阻隔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屏蔽率70%以上,紫外线阻隔达到99%,使车内温在太阳强光照射达到下降6-10摄氏度左右,并且可见光透过率80%-85%,即使车内不开空调也能达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各类建筑玻璃物体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