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549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防止过度加速操作即车辆的突然加速以提高行走的平稳性的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
在上述现有加速控制装置中,存在如下那样的问题点。第1,为了确保设置用于检测前叉伸长量的传感器的空间,安装该传感器的前叉周围的设计自由度下降。第2,车辆姿势改变使前叉产生变化是突然加速之后,所以,例如不能避免突然加速以平稳地连接起步离合器,特别是不能使起步离合器的开始连接的状态平稳以改善乘坐舒适性。第3,乘车人数和体重不同使得在相同加速下前叉的伸长情况变动,所以,难以准确地设定用于突然加速判断的前叉伸长量的基准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特征在于具有监视装置、起步离合器、及加速控制装置,该监视装置由车速、节气门开度、及发动机转速中的至少2个在与车辆起步时对应的预定条件成立时开始对突然加速的监视,该起步离合器相应于发动机转速使发动机和驱动轮间的驱动力传递中断和继续,该加速控制装置在由上述监视装置进行监视期间当节气门开度成为与突然加速对应的预定值时限制发动机输出;作为与起步时对应的上述预定条件中的一个的发动机转速设定在上述起步离合器接合时的值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加速控制装置为设定小提前角量的点火时刻并持续预定时间的点火迟延装置;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具有经过上述预定时间后使由上述点火迟延装置设定的小提前角量的点火时刻分阶段地返回到通常的点火时刻的点火时刻复位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车辆为鞍座型车辆;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起步离合器为干式的离心离合器。
按照第1-第4方面的特征,从判断预定的条件成立、处于起步时开始,根据节气门开度监视有无突然加速,如检测出与突然加速对应的节气门的突然打开,则限制发动机输出。
特别是可在起步离合器接合前限制发动机的输出,所以,不仅可使起步离合器开始接合时的体感良好,而且由于即使控制量大也是在离合器接合前,对体感没有影响,所以,可不会使行走不稳定,可限制突然加速。另外,适合于由于车辆轻而对起步时的平稳性特别要求的鞍座型车辆。
另外,按照第5方面的特征,不仅可使离合器小型化,而且在采用干式离心离合器的场合可缓和显著的从半接合状态的突然加速,所以,可同时实现离合器的小型化和防止突然加速。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控制装置的处理概要的流程图。
图3为示出车速与节气门开度的变化的图。
图4为示出起步控制过程中的点火时刻(提前角量)的变化的图。
图5为起步控制的详细流程图。
图6为自动变速器的断面图。
图7为节气装置本体的平面图。
在该图中,发动机1的输出通过V形带皮带式自动变速装置2传递到起步离合器3,然后通过起步离合器3进一步传递到后轮(驱动轮)4。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上述起步离合器采用干式的离心离合器。
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即驱动轴11(在本实施例中为曲柄)设置固定面12、可相对驱动轴11朝其轴向自由移动的可动面13、倾斜板14、及配置于可动面13与倾斜板14之间相应于离心力的大小朝可动面13的径向移动的重锤辊15。固定面12和可动面13构成驱动侧V形皮带轮。
在后轮侧的轴即从动轴31的一端固定碗状的离合器外筒32,在离合器外筒32的轮毂33设置可在从动轴31的周向自由回转的轮毂34。固定面21固定在轮毂34的一端。另外,设置有可沿轮毂34的长度方向即从动轴31的轴向自由移动的可动面22,可动面22由螺旋弹簧23朝固定面21侧施加弹性力。
在轮毂34的另一端固定离合器内片35,在离合器内片35安装离合器瓦36。固定面21和可动面22构成从动侧V形皮带轮。在驱动侧V形皮带轮与从动侧V形皮带轮之间卷挂V形皮带24。
从动轴31通过齿轮系5连接到后轮4的轴41。与设于齿轮系5的末级轴51的末级齿轮52的外周面即齿相向地设置车速传感器6。车速传感器6与末级齿轮52的齿的凹凸对应,在齿前端部相向时和齿底相向时输出不同的信号。即,随着末级齿轮52的回转,相应于齿的形状输出变化的信号。
该信号由在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部根据阈值2变化,结果变换成与末级齿轮52的回转相应的脉冲信号列。该脉冲信号在预定期间内的数量作为车速的函数表示车速。在发动机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驱动轴11的转速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动作时,相应于发动机1的转速在重锤辊15作用离心力,当重锤辊15朝驱动侧V形皮带轮的径向移动时,驱动侧V形皮带轮的固定面12和可动面13的间隔变化。与该间隔相对应,V形皮带24相对驱动侧V形皮带轮和从动侧V形皮带轮的卷挂直径变化,变速比变化。
当发动机1的转速上升、从动侧V形皮轮的转速达到规定值时,离合器瓦36以规定值以上的力接触在离合器外筒32,将回转传递到从动轴31,驱动后轮4。另外,当达到重锤辊15的离心力超过螺旋弹簧23的抑制力那样的发动机转速时,重锤辊15开始移动,变速比变化。
在搭载了上述自动变速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1的进气歧管设置节气装置本体。图7为节气装置本体的平面图。该节气装置本体7为具有2个通道的2连的构造。在各通道71、72设置节气门73、74。
节气门73、74具有共用的支承轴75,在该支承轴7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支承轴75的回转方向的位置的节气传感器8。节气传感器8输出与支承轴75的回转位置相应的电压值的信号。该信号表示接合于支承轴75的节气门73、74的开度,由未在图中示出的A/D变换器数字信号化后供给到控制装置的微机。
下面,说明上述机动二轮的加速控制。

图1为示出加速控制的概要的框图。在该图中,监视开始条件判断部80判断是否满足用于开始起步控制条件成立判断的监视开始条件(第1条件)。该第1条件根据从车速传感器6、节气传感器8、及发动机转速传感器9的检测信号求出的现在时刻之前预定时间T0的车速V、节气门开度θTH和发动机转速Ne进行判断。
具体地说,如发动机转速Ne为低转速区域(数百到2、3千转),节气门开度θTH为低开度(例如不到全开状态的百分之十几),而且,车速为低速(例如时速为不到十多公里),则第1条件成立。
即,如发动机转速Ne处于怠速回转区域,节气门开度θTH为与开始打开相当的小开度,而且车速V为与开始起动相当的低速的起步状态,则第1条件成立。上述第1条件也可为上述多个参数中的至少发动机转速Ne的条件是否在连接上述起步离合器3时的转速以下。
起步控制条件判断部81从在监视开始条件判断部80判断满足第1条件时开始根据节气门开度θTH是否为与突然打开相当的大小(例如全开状态的百分之几十)判断是否为起步控制条件(第2条件)成立的突然加速状态。
点火迟延部82当在上述监视时间T1内检测出节气门的突然打开时,即满足第2条件时,为了限制输出而使点火时刻迟延(点火迟延)。在本实施形式中,向点火时刻控制部83发送出指令,使提前角量相比于通常减少,设定为数度。
在定时器84预先设定点火迟延保持期间(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当经过该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时,对作为点火时刻复位装置的复位部85施加弹性力。复位部85向点火时刻控制部83发出指令,逐渐使点火时刻提前,进行点火复位处理。
起步控制的概要示出在图2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中,判断第1条件是否成立。当第1条件成立时,在步骤S2判断第2条件是否成立。如在判断第2条件的监视时间T1以内第2条件成立,则前进到步骤S3,使点火时刻迟延,抑制突然加速。如经过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则在步骤S4进行使提前角量返回到通常的量的点火复位处理。上述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在本实施形式中设定为不到1秒。
图3为示出根据节气门开度θTH进行上述第1和第2条件成立·不成立判断的具体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随着时间经过,节气门开度θTH如曲线所示那样变化,设现在时刻为时刻t0。
在现在时刻t0之前上述预定时间T0的时刻t-1,如上述第1条件成立,则从现在时刻t0开始设置监视时间T1,在该监视时间T1内检测出节气门开度θTH的突然打开时,使点火时刻迟延(点火迟延)。在本实施形式中,到达中断处理时刻t1之前节气门开度θTH达到突然打开判断的基准值θTH2,所以,从时刻t1开始点火迟延。
另外,在图3中一并示出发动机转速Ne的变化。随着节气门开度θTH的增大,发动机转速Ne上升,在上述点火迟延的开始时刻t1迟延,在时刻t1′即发动机转速Ne上升到NeH时,起步离合器3成为连接开始状态。
图4为示出随着时间经过的点火提前角量的变化的图。在该图中,提前角量从发动机起动开始逐渐增加,在时刻t1如第2条件(起步控制条件)成立,则使提前角量迟延到预定角度量θ1(例如不到10度的规定值)。在使该提前角量θ1持续上述持续时间T2后,从时刻t2分阶段地使其增大,进行点火复位处理。从时刻t1′开始连接起步离合器3,在上述点火复位处理后的时刻t2′,完全连接起步离合器3。因此,从时刻t1′到时刻t2′,起步离合器3成为滑动状态。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上述加速控制。该流程图的处理可由微机加以实现。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中,进行包含在监视开始条件成立时设置的标志和起步控制条件成立时设置的标志的复位的微机初始化。在步骤S11,参照起步控制条件标志Fc判断起步控制条件(第2条件)是否成立。最初,由于设置了标志Fc,所以,前进到步骤S12,参照监视开始条件标志Fw判断监视开始条件是否成立。最初,由于标志Fw被复位,所以,前进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判断节气门开度θTH是否在用于开始起步控制条件成立的监视的基准值θTH1以上。在本实施形式中,将上述基准值θTH1设定在百分之十几。在步骤S14,判断上述预定时间T0之前的节气门开度θTH是否处于监视开始条件成立判断的范围(基准值θTHL与基准值θTHH之间)。
在步骤S15,判断上述预定时间T0之前的发动机转速Ne是否处在用于监视开始条件成立判断的范围(基准值NeL与基准值NeH之间)。在本实施形式,将基准值NeH设定于2、3千(rpm)近旁的规定值。基准值NeL设定为数百(rpm)。
在步骤S16,判断上述预定时间T0之前的车速V是否处在用于监视开始条件成立判断的范围(基准值VL与基准值VH之间)。在本实施形式,将基准值VH设定为时速数公里到十几公里,将基准值VL设定为时速不到数公里。
如步骤S13-S16的判断全部为肯定,则判断监视开始条件成立,所以,前进到步骤S17,设置监视开始条件标志Fw。在步骤S18,为了检测监视时间T1,起动定时装置。即,开始设定了与监视时间T1相当的计数器值的计数器tmTH的递减。另一方面,步骤S13-S16的判断都为否定的场合,判断监视开始条件不成立,返回到步骤S11。
当监视开始条件成立、设置标志Fw时,步骤S12为肯定,前进到步骤S19。在步骤S19,根据计数器tmTH是否为“0”判断是否经过监视时间T1。如在监视时间T1内,则前进到步骤S20,判断节气门开度θTH是否在用于判断起步控制条件(第2条件)成立的基准值即与突然打开对应的基准值θTH2(>θTH1)以上。如判断为突然打开,则前进到步骤S21,设置起步控制条件标志Fc,在步骤S22,为了测量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起动定时装置。即,设定了与上述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相当的计数器值的计数器tmSTART开始递减。在步骤S23,设置监视开始条件标志Fw。
在步骤S20为否定的场合即节气门开度θTH未达到θTH2时,及步骤S19为肯定的场合即在θTH还未达到θTH2就已经过监视时间T1的场合,起步控制条件都不成立,跳过步骤S21-S23。
在设置起步控制条件标志Fc后,步骤S11为肯定,前进到步骤S24。在步骤S24,根据计数器tmSTART是否为“0”判断是否经过起步控制持续时间T2。如计数器tmSTART不为“0”,则前进到步骤S25,实施点火迟延,即,将点火时刻设定为比通常时迟延的时刻。由此限制输出,抑制起步时的突然加速。点火迟延持续到计数器tmSTART为“0”为止,当计数器tmSTART为“0”时,前进到步骤S26,实施点火复位处理即分阶段地提前的处理。
如上述那样,按照本实施形式,当在检测出显示起步时的第1条件后的监视时间T1内检测出突然加速的操作时,在起步离合器接合前使点火时刻迟延,限制发动机1的输出,可抑制突然加速。
本实施形式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型。例如,第1条件成立的判断也可不对车速V、节气门开度θTH、发动机转速Ne全部进行,而是选择性地组合其中的至少2个。另外,火点时刻迟延量和各定时器值、节气门开度的基准值、点火时刻复位处理的复位速度等也不限于上述值,可考虑适用车辆和使用条件等进行多种变更。
由以上说明可知,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四方面,可提高起步时的行走稳定性。特别是可在起步离合器接合之前检测出节气门的突然打开,开始点火时刻迟延,防止在起步离合器开始接合可能带来的突然加速,所以,可提高行走稳定性,提高乘坐舒适性。特别是在要求起步时的平稳起动的轻量鞍座型车辆中,可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性。
另外,由于可防止起步离合器突然连接,所以,可提高起步离合器的耐久性,还可改善节气门开度调整的操作性。另外,由于没有必要设置用于检测突然加速的专用传感器,所以,不会因传感器追加而增大成本,也不需要确保设置空间,设计自由度增加。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5方面,不仅可使离合器小型化,而且在采用干式离心离合器的场合可缓和显著的从半接合状态的突然加速,所以,可同时实现离合器的小型化和防止突然加速。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监视装置、起步离合器、及加速控制装置,该监视装置由车速、节气门开度、及发动机转速中的至少2个在与车辆起步时对应的预定条件成立时开始对突然加速的监视,该起步离合器相应于发动机转速使发动机和驱动轮间的驱动力传递中断和继续,该加速控制装置在由上述监视装置进行监视期间当节气门开度成为与突然加速对应的预定值时限制发动机输出;作为与起步时对应的上述预定条件中的一个的发动机转速设定在上述起步离合器接合时的值以下的低转速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速控制装置为设定小提前角量的点火时刻并持续预定时间的点火迟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经过上述预定时间后使由上述点火迟延装置设定的小提前角量的点火时刻分阶段地返回到通常的点火时刻的点火时刻复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为鞍座型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起步离合器为干式的离心离合器。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加速控制装置,监视开始条件判断部80判断发动机1是否满足用于开始起步控制条件成立的判断的监视开始条件。监视开始条件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及发动机转速进行判断。具体地说,车速等参数中的至少发动机转速的条件设定在接合起步离合器时的转速以下。起步控制条件判断部81当在监视开始条件判断部80已判断满足条件时,由是否为与节气门突然打开相当的大小判断是否为突然加速。点火迟延部82当检测到节气门的突然打开时,为了限制输出,使点火时刻迟延地向点火时刻控制部83发出指令。这样,可改善乘坐舒适性。
文档编号B60W10/06GK1376860SQ0210775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8日
发明者阿隅通雄, 菅野清幸, 小室广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