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78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专用运输车辆上使用的附属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运输车辆的载货平台上使用用以倾斜固定所装运车辆的叠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商品车运输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运输工具多为车辆运输挂车,虽然在一次运输中也可以装运多台车辆,但在实际运输作业中,发现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目前车辆运输挂车的外廓尺寸有限值,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表1汽车、挂车及列车外廓尺寸的最大值”规定半挂汽车列车外廓尺寸长度的最大限值为16500mm。挂车的高度的最大限值为4000mm。使得车辆内部的可用空间受到局限,加上欠佳的设计布局,造成在一次运输中装运的商品车辆数量有限(如一般普通的车辆运输挂车可装运三厢夏利6台左右)。装载能力差,装运数量少,运输效率低,运营成本高。②目前车辆运输挂车所采用的装车位置布置方式多为平面首尾相接式,空间利用率低,装载能力有限。③目前车辆运输挂车可运输的车辆品种单一,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输车辆的载货平台上使用以倾斜固定所装运车辆的叠装装置,该装置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货台面上连接一可旋转的翻板的一侧,该翻板的另一侧通过液压油缸举升装置与货台面连接。
上述翻板与货台面通过销轴连接。
上述翻板上设有多排纵向排列的横长轴的椭圆孔板,且板面上车轮固定装置。
上述车轮固定装置由固定车轮用的轮挡、固定在翻板上车轮的紧固器和安装在紧固器上的捆绑带组成。
上述翻板上装有保险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装载能力强,装运数量多,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挂车的装车位置布置方式为立体叠装式,通过专用的叠装装置布置车辆,可以充分利用车体内部有限的空间,因此,可使一次运输作业中所能装运的商品车辆数量要比普通车辆运输挂车多(如采用该方案的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列车比一般的车辆运输挂车列车可多装运2~3辆,可装运三厢夏利10台)。2、采用叠装装置方案的车辆运输挂车可运输的车辆品种多,使用效率高。提高了车辆运输挂车运输车型的通用性,降低了运营成本。为用户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克服了一般半挂式列车运输的车辆品种单一,使用效率低的不足。3、实现自动升降方式,独特的可靠固定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液压油缸举升装置示意图图3是车轮固定装置立体图图4是车轮固定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装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在货台面1上通过销轴2连接翻板3的一侧,该翻板的另一侧通过液压油缸举升装置4与货台面连接。翻板能够绕轴销旋转,调节角度,旋转调节是靠前液压油缸举升系统的动作来控制。翻板上设有多排纵向排列的横长轴的椭圆孔板5,且板面上车轮固定装置,该车轮固定装置由固定车轮用的轮挡6、固定在翻板上车轮的紧固器7和安装在紧固器上的捆绑带8组成。上述翻板上装有保险支撑板9。上述翻板的液压油缸举升装置的左、右翻板油缸10、11和挂车左、右油缸12、13分别与多路换向阀连接。
如图4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装车时,先装主车的上部,再装挂车的上部,然后装主车的下部,最后再装挂车的下部。
权利要求1.一种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货台面上连接一可旋转的翻板的一侧,该翻板的另一侧通过液压油缸举升装置与货台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翻板与货台面通过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翻板上设有多排纵向排列的横长轴的椭圆孔板,及板面上车轮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轮固定装置由固定车轮用的轮挡、固定在翻板上车轮的紧固器和安装在紧固器上的捆绑带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翻板上装有保险支撑板。
专利摘要一种运输车辆用叠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货台面上连接一可旋转的翻板的一侧,该翻板的另一侧通过液压油缸举升装置与货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装载能力强,装运数量多,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2.采用叠装装置方案的车辆运输挂车可运输的车辆品种多,使用效率高。提高了车辆运输挂车运输车型的通用性,降低了运营成本。3.为用户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克服了一般半挂式车辆运输列车运输的车辆品种单一,使用效率低的不足。
文档编号B60P3/073GK2753621SQ20042002979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崔洪金, 叶立祯, 王树全, 杨婉丽 申请人:天津劳尔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