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01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充气机结构。
背景技术
无内胎车轮系由钢圈与轮胎外胎组装而成的一种无内胎的车轮。传统的无内胎车轮的充气,是由制气的空压机通过气管、车轮气门嘴往轮胎内腔充气。该种充气方法,在初始充气时,因轮胎内腔大、充气量小,无法使轮胎的胎圈座迅速涨开压紧钢圈的轮辋,以至轮胎边充气边往外跑气、漏气,造成车轮充气时间过长,浪费时间、气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本充气机是由储气筒(包括进、出气管、阀)、参照无内胎车轮轮辋的外轮廓线设计并均匀分布有排气孔的环形管道(包括支腿)两部件组成。使用时,将本充气机的支腿放在钢圈的轮辋上,环形管道的排气孔对准钢圈轮辋与轮胎的缝隙部位;在空压机通过车轮气门嘴给轮胎充气的同时,打开本充气机储气筒的排气阀,其高压气先是在钢圈与轮胎接缝部位形成一堵高压气层,阻止轮胎内气体泄漏,当高压气体进入轮胎时,它将使轮胎胎圈座瞬间涨开压紧钢圈轮辋,封闭了两者间的缝隙,空压机输入的气体得到有效封闭,从而使轮胎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充气机排出的高压气体在钢圈与轮胎接缝处产生一般高压气流,阻止轮胎初始充气时边充边漏现象发生;其次,高压气体进入轮胎后,使轮胎瞬间涨压钢圈轮辋,密封性好,从而大大缩短轮胎充气时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1是储气筒。2是环形管道。3是进气阀,4是充气管,5是排气阀,6是排气管,7是充气孔,8、9、10、11是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它是由储气筒(1)〔进气阀(3)、充气管(4)、排气阀(5)、排气管(6)〕和环形管道(2)〔排气口(7)、支腿(8)、(9)、(10)、(11)。〕两个部分组成实施例1耐高压钢板经裁切、冲压、修边等工序,制成的储气筒(1)的球型盖帽,尔后与耐高压钢管对焊成储气筒(1);储气筒打进出气口后分别与充气管(4)〔包括进气阀(3)〕和排气管(6)〔包括排气阀(5)〕焊接成储气筒(1);钢管经卷圆、对焊、钻进气口及间隔均匀打充气孔(7)后,与四块钢板支腿(8)、(9)、(10)、(11)焊接成环形管道(2);最后,将环形管道(2)与储气筒(1)的排气管焊接成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
权利要求1.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是由储气筒和环形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充气机设有高压储气筒和带有充、排气口的环形管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的管道中心圆与无内胎车轮的轮辋外轮廓线一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充气孔。
专利摘要便携式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是一种无内胎车轮辅助充气机,涉及充气机结构。它是由储气筒(包括充、排气的管、阀)和均匀分布充气孔的环形管道(包括支腿)两部分组成。它是在空气机通过车轮气门嘴给轮胎充气的同时,由储气筒通过环形管道下端均匀分布的充气口,对着钢圈与轮胎缝隙部位排出高压气流,既阻止轮胎气体泄漏,又使轮胎胎圈座瞬间涨开并压紧钢圈轮辋,封闭缝隙,从而大大缩短轮胎充气时间。
文档编号B60S5/00GK2756507SQ200420118259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赖建辉 申请人:赖建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