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66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鼓式制动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将作为远程力传递部件的制动拉索连接于操作杆上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有下述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在该装置中,在操作杆的活动端部具有与制动拉索的轴向交叉而伸出的卡止部,在形成于该卡止部的制动底板侧的拉索接纳槽中,接纳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并且在卡止部的拉索牵引方向相反侧,卡止制动拉索的拉索端头。
在该装置中,作为在组装于车辆上后调整制动拉索的行程之前的阶段的拉索脱落防止机构,在过去采用下述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将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制动底板的拉索伸出部和操作杆的活动端部,形成导向部件,使内侧拉索的挠曲实质上仅仅在导向部件和操作杆之间的较短的区间,由此,减小挠曲量。
但是,在将制动拉索与操作杆连接的作业中,由于采用将作为导向部件的螺旋弹簧安装于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上的结构,故需要复杂的作业且耗费时间。另外,操作杆的形状复杂,使材料费和加工费上升。
专利文献1US5137120号专利说明书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制动拉索与操作杆连接时,需要复杂的作业,并且由于上述原因,使部件成本和装配成本上升。
在制动拉索向操作杆的装配作业中,为了同时确保装配作业的容易性和装配后制动拉索的难于脱落性,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按照与制动拉索的轴向交叉的方式,形成拄索端头卡止的操作杆的卡止部,在该卡止部的制动底板侧形成拉索接纳槽,在上述操作杆的卡止部与制动底板之间形成间隙,以便在上述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接纳于上述拉索接纳槽中时,允许强制地发生弹性变形的内侧拉索通过。
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包括操作杆,该操作杆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于放置在制动底板上的制动片上;制动拉索,该制动拉索按照穿过上述制动底板的方式布置,并且与上述操作杆的活动端部连接,在弯曲地形成于上述操作杆的活动端部的卡止部卡止拉索端头,该拉索端头固定于构成上述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的前端,将上述制动拉索与操作杆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的卡止部具有拉索接纳槽,该拉索接纳槽与制动拉索的轴向交叉,并且形成于制动底板侧上,在上述操作杆的卡止部与制动底板之间形成间隙,以便在上述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接纳于上述拉索接纳槽中时,允许强制地发生弹性变形的内侧拉索通过。
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涉及上述第1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卡止部的拉索接纳槽由在制动底板侧开口的导入槽,与在该导入槽的里侧沿与导入槽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卡止槽形成,该拉索接纳槽整体上基本形成为L形。
本申请的第3项发明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涉及上述第1或第2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的卡止部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阻止拉索端头朝向制动底板侧通过的拉索端头支承部。
本申请的第4项发明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涉及上述第1~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的卡止部的前端部与制动底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允许内侧拄索通过,而阻止拉索端头通过的尺寸。
本发明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可获得下述特有的效果。
(1)由于操作杆的卡止部和制动底板之间的间隙按照允许内侧拉索通过的方式形成,故可使内侧拉索沿制动底板的接近方向强制地弯曲,通过仅仅使其沿拉索接纳槽方向移动的操作,容易在连接杆的活动端部连接制动拉索,比如,即使为非熟练操作者,仍可简单地进行制动拉索的连接作业。
(2)一旦将拉索端头卡止于操作杆的卡止部,由于对内侧拉索施加外力,强制地将其弯曲,而且,只要在该状态不平行移动,则不会与操作杆脱落,故可同时确保连接后的制动拉索的脱落防止性。
(3)操作杆的卡止部的拉索接纳槽的形状整体基本形成为L形,或在操作杆的卡止部的前端部成一体地形成拉索端头支承部,由此,连接后的制动拉索的脱落防止性进一步提高。
(4)由于是灵活使用制动底板,防止制动拉索脱落的结构,故操作杆的卡止部按照与制动拉索的轴向交叉的方式弯曲地形成,由于仅仅是在该卡止部的制动底板侧形成拉索接纳槽这样的单纯且简单的形状,故可通过以弯曲加工为主的冲压加工,简单并且廉价地制造,并且可大幅度地减轻重量,设置空间也变小。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鼓式制动器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3为局部剖开的制动拉索与操作杆的活动端部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4(A)为制动拉索向操作杆连接的作业的说明图;图4(B)为制动拉索从操作杆脱落的防止作用的说明图;图5为实施例2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说明图;图6为实施例3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说明图;图7为实施例的变形实例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制动拉索向操作杆的装配作业中,在不添加新的部件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同时获得装配作业的容易性和装配后的难于脱落性的目的。
实施例1图1表示领从蹄型鼓式制动器,图2表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面图。
蹄片腹板11a,12a和蹄片轮缘11b,12b的截面分别形成为T字形,在蹄片轮缘11b,12b的外周面上设置内衬11c,12c,按照此方式构成的各制动片11,12通过蹄片固定机构13,14,以可运动的方式设置在固定于车体非活动部(图中未示出)上的制动底板10上。
蹄片腹板11a,12a的上方邻接端与固定于制动底板10上的车轮制动分泵缸15以下述方式配合固定,即可动而且能够传达车轮制动分泵缸15的动作力。
蹄片腹板11a,12a的下方邻接端以固定于制动底板10上的支承销16支承。
整体上呈板状的操作杆30按照重合于右方的蹄片腹板11a的制动底板侧方式设置,其基部30a通过销19,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于蹄片腹板11a的上方。突设于操作杆30的蹄片轮缘侧的止动件31与蹄片轮缘11b的内周面接触,由此,限制操作杆30向拉索牵引方向的相反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在操作杆30的活动端部30b,形成有卡止后述的制动拉索50的卡止部32。
按照与上述车轮制动分泵缸15邻接的方式,在左方的蹄片腹板12a和右方的操作杆30之间,跨接有形成停车制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蹄片间隙调整支杆20。
在两个制动片11,12之间,张设有蹄片复位弹簧21,22,沿直径收缩方向使两个制动片11,12偏置,使其与蹄片间隙调整支杆20和支承销16接触,限制返回位置。
制动拉索50由内侧拉索51,固定于该内侧拉索51的前端的拉索端头52,外壳53等构成。
可在外壳53内部滑动的内侧拉索51的制动侧通过形成于制动底板10上的隆起部10a被平滑地引导,将拉索端头52卡止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上。
外壳53的制动侧按照固定于其端部的外壳帽体53a插入固定在制动底板10上的插入用导向件10b上的方式安装。
下面根据表示从支承销侧观看图2的操作杆30的活动端部30b的状态的图3,对操作杆30的活动端部30b的结构进行描述。
在操作杆30的活动端部30b与蹄片轮缘11b离开的一侧,按照象截面呈L形那样,朝向制动底板10基本垂直弯曲的方式一体设置卡止部32。
在该卡止部32上,按照可卡止固定于内侧拉索51的前端上的拉索端头52的方式,从与制动底板10相对的前端部朝向弯曲部形成拉索接纳槽32a。该拉索接纳槽32a的槽宽度按照允许内侧拉索51通过,而阻止拉索端头52通过的尺寸形成。
下面根据对图2的操作杆30和制动拉索50的连接部进行放大的图4(A)和图4(B),对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和制动底板10的关系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在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的前端和制动底板10之间形成的间隙40按照大于内侧拉索51的线径,并且小于与拉索端头52的拉索轴向相垂直的方向的最小外形尺寸设定。
此外,在制动底板10中,按照平滑地支承拉索端头52附近的内侧拉索51的方式,朝向制动鼓(图中未示出)的底面,形成隆起部10a。
即,制动底板10和操作杆30之间的相关性是这样的,仅仅在强制地弹性变形时允许内侧拉索51通过,在其以外的状态时阻止卡止于操作杆30上的拉索端头52和内侧拉索51通过。
象图4(A)所示的那样,按照下述方式形成,即,在拉索端头52和制动底板10的隆起部10a之间,在朝向制动底板10强制弯曲的状态时,内侧拉索51可通过上述间隙40。
下面对制动拉索的连接方法进行描述。
在将穿过图2所示的插入用导向件10b的制动拉索50中的内侧拉索51象图4(A)所示的那样,插入制动底板10的内部之后,沿形成于制动底板10上的隆起部10a平滑地导向。
将内侧拉索51抽出,直至足以使拉索端头52越过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的长度,在由操作杆30和制动底板10与制动片11围成的空间41中,接纳拉索端头52,同时,在隆起部10a和拉索端头52之间,用手将内侧拉索51朝向制动底板10侧强制地弯曲,从卡止部32的侧方将该内侧拉索51插入形成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的前端和制动底板10之间的间隙40的内部。
由于内侧拉索51的弯曲范围可确保从形成于制动底板10上的隆起部10a到拉索端头52的较长的距离,故不用强行地将内侧拉索51弯曲,便可将其插入间隙40的内部。
如果在操作杆30的拉索接纳槽32a的位置,从弯曲状态打开内侧拉索51,则内侧拉索51借助其恢复力沿与制动底板10离开的方向恢复移动,接纳于拉索接纳槽32a的内部。
然后,通过轻轻地牵引内侧拉索51,将拉索端头52卡止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上,操作杆30和制动拉索50的连接完成。
图4(B)表示完成制动拉索50与操作杆30的连接之后的状态。
在连接完成后,象二点虚线所示的那样,即使在另一拉索端头52移动到制动底板10侧的情况下,内侧拉索51仍留在拉索接纳槽32a的内部,由此,制动拉索50不会从操作杆30脱落。
尤其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内侧拉索51通过制动底板10的隆起部10a支承而弯曲,呈直线状恢复的恢复力作为朝向操作杆30的拉索接纳槽32a的槽底方向的偏置力而作用,故只要不施加外力,拉索端头52不会移动到制动底板10侧。
另外,即使在内侧拉索51松弛,并且施加外力,与隆起部10a脱落的情况下,由于形成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的前端与制动底板10之间的间隙40按照小于拉索端头52的最小外径的尺寸设定,故只要不强制地使内侧拉索51弯曲,拉索端头52便不会从卡止部32脱落。
如果象这样,象图4(B)中的实线所示的那样,一旦将拉索端头52卡止于卡止部32上之后,即使内侧拉索51松弛的情况下,仍可确实地阻止拉索端头52从卡止部32脱落。
此外,可在解除操作杆30和制动拉索50的连接时,在沿拉索牵引方向的相反方向使内侧拉索51后退后,沿与连接时相同的方向强制地使内侧拉索51弯曲,在该状态将该内侧拉索51从操作杆30的卡止部32的拉索接纳槽32a推出,并沿制动底板10,使该内侧拉索51穿过形成于与制动底板10之间的间隙40,仅以此操作便可将连接解除。
下面对其它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在该描述时,对于与已描述的实施例相同的部位,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其具体的描述。
实施例2图5表示操作杆30的卡止部132的拉索接纳槽132a基本形成为L字形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设置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132上的拄索接纳槽132a由导入槽132b和卡止槽132c构成,该导入槽132b从制动底板10侧的前端部朝向弯曲部而形成,该卡止槽132c在该导入槽132b的里侧,沿与导入槽132b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经过形成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132的前端和制动底板10之间的间隙40,将在导入槽132b的内部导向的内侧拉索51导入卡止槽132c中,卡止固定于内侧拉索51的前端的拉索端头5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隆起部10a中,形成支承内侧拉索51且限制横向移动的接纳槽,限制沿卡止槽132c的内侧拉索51的自由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侧拉索51朝向制动底板10的位移由设置于拉索接纳槽132a上的卡止槽132c限制,故与前述的实施例的结构相配合,防止制动拉索50从操作杆30脱落的情况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3图6表示又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制动拉索50的脱落防止机构,在操作杆30的卡止部232的前端部将其板材折回,一体地设置可阻止拉索端头52的侧面通过的拉索端头支承部232d。
拉索端头支承部232d夹着拄索接纳槽232a,形成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232的一侧或两侧。
象本实施例那样,由于即使通过形成于操作杆30的卡止部232上的拉索端头支承部232d,仍可限制拉索端头52的位移,故防止制动拉索50从操作杆30脱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4图7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实例。
在本变形实例中,使用在内侧拉索51的外面设置杆复位弹簧54的制动拉索150,另外按照下述方式使用,即,代替作为实施例1中给出的内侧拉索51的支承机构的制动底板10的隆起部10a,与支承销16一起在固定于制动底板10上的固定板17(同时在图1中标注)上伸出地形成拉索导向部17a。
此外,制动器的形式不限于上述的领从蹄型,显然,也可用于双向伺服型等,还可用于不具有车轮制动分泵缸15的停车制动专用的鼓式制动器。
权利要求
1.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该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包括操作杆,该操作杆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于放置在制动底板上的制动片上;制动拉索,该制动拉索按照穿过上述制动底板的方式布线,并且与上述操作杆的活动端部连接,在弯曲地形成于上述操作杆的活动端部的卡止部卡止拉索端头,该拉索端头固定于构成上述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的前端,将上述制动拉索与操作杆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的卡止部具有拉索接纳槽,该拉索接纳槽与制动拉索的轴向交叉,并且形成于制动底板侧上;在上述操作杆的卡止部与制动底板之间形成间隙,以便在上述制动拉索的内侧拉索接纳于上述拉索接纳槽中时,允许强制地发生弹性变形的内侧拉索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卡止部的拉索接纳槽由在制动底板侧开口的导入槽,与在该导入槽的里侧沿与导入槽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卡止槽形成,该拉索接纳槽整体上基本形成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的卡止部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阻止拉索端头朝向制动底板侧通过的拉索端头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拉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的卡止部的前端与制动底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允许内侧拉索通过,而阻止拉索端头通过的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同时确保制动拉索的良好的连接作业性与连接后的制动拉索的脱落防止性。在操作杆(30)的活动端部(30b)设置向制动底板(10)伸出的卡止部(32),在该卡止部(32)的制动底板(10)侧设置拉索接纳槽,并且在卡止部(32)的前端和制动底板(10)之间,形成仅仅在强制地使内侧拉索(51)弹性变形的状态时,可使内侧拉索(51)通过的间隙(40)。
文档编号B60T1/00GK1755157SQ20051010797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
发明者池田隆志, 土桥清 申请人:日清纺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