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67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的缆索保持在车身上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设在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与对该锁止机构的锁止进行解除操作的操作部之间的缆索进行保持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上述缆索保持装置,公知的是将设置在缆索端部的操作部通过小螺钉等安装在车身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0-86716号)。
但是,对于所述缆索保持装置来说,在通过小螺钉安装操作部的时候需要相对车身进行定位,并且,例如将操作部向后小物件隔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的情况下,用小螺钉等进行连接操作时操作比较困难。另外,为了抗衡牵引缆索的力,需将操作部牢固地安装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安装的工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使在车身上对操作部的安装变得简单,且该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能够充分地承受住牵引缆索时的力。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用于将缆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缆索17)保持在车身上,该缆索的一端连接在车辆上具备的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锁止机构14)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操作所述车辆上具备的装置的操作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解除机构16)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所述缆索的托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托架21);用于供所述托架插入的所述车身上的插入口(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口24),在所述托架上设有与所述插入口的内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各抵接面32、33、34、46、47、49);与所述插入口相比位于车身内侧、并延伸于抵接面外侧的卡合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28)以及在车身的内侧且配置在卡合部的相反侧的夹持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夹持部29)。
如技术方案2所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具备的装置为后座椅靠背(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后座椅靠背5)的锁止机构。
如技术方案3所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缆索设置成与所述托架的所述卡合部及夹持部的位置所处方向大致垂直。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可仅通过将托架插入到插入口中而简单地将其安装在车身上,能够容易地将缆索保持在车身上。另外,通过车身的插入口的内周面与托架的抵接面之间的抵接可以承受牵引缆索时的力,不会使牵引缆索的力作用在夹持部上而解除其与车身之间的卡合,能够有效地防止托架从车身上脱离。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以与所述托架的卡合部及夹持部的位置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设置所述缆索,因此,在牵引缆索时,沿缆索发生的力不会对卡合部及夹持部与车身之间的卡合产生影响,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托架从车身脱离。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后部侧视图。
图2为表示所述车辆的缆索保持装置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所述缆索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沿图3中A-A切剖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所述缆索保持装置的托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所述托架的俯视图。
5.后座椅靠背14.锁止机构(车辆所具备的装置)16.解除机构(操作部)17.缆索21.托架24.插入口28.卡合部29.夹持部32.左抵接面(抵接面)33.左前抵接面(抵接面)34.左后抵接面(抵接面)46.右前抵接面(抵接面)47.右抵接面(抵接面)49.右后抵接面(抵接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若无特别说明“前”、“后”、“左”、“右”等方向与车辆中的朝向一致。另外,在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图1为三箱式汽车(车辆)1车身后部的说明图,如本图所示,后座椅4的后座椅靠背5位于车室2内,后小物件隔板7以大致水平的方式横跨在该后座椅靠背5的上边缘部与后车窗6的下边缘部之间,车室2与其后方的后货箱(行李箱)3通过后座椅靠背5及后小物件隔板7划分。
同时参照图2进行说明,后小物件隔板7由薄钢板按需要的形状制成,其后边缘部的剖面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帽形,且剖面同样形成为向下方凸出的帽形的加固件8从下方(后货箱3侧)连接在该后边缘部上,由此形成中空且剖面呈闭合构造的车架横梁部9。该车架横梁部9形成了开口11a的上边缘部,该开口11a的开闭操作通过后行李箱盖11进行,该车架横梁部9的上壁部支承后车窗6的下边缘部,并且在后边缘部上形成挡风条12用的密封凸缘13,该挡风条12紧密接合在后行李箱盖11的前边缘部下侧。
后座椅4的后座椅靠背5可以从乘客可乘坐的状态(上部处于后方位置的倾斜状态,参照图1)开始转动,即,使后座椅靠背5以其下端部为中心向前方移动(即向前方倾倒)。为了使该后座椅靠背5保持在所述乘客可乘坐的状态下,在后小物件隔板7的前边缘部下侧(后货箱内3的里侧)配置锁止机构(车辆上的装置)14。
锁止机构14通过与突出设置在后座椅靠背5上部的撞针15闩卡合,而使后座椅靠背5保持在所述乘客可乘坐的状态下。通过对配置在后小物件隔板7的后边缘部下侧(后货箱内3的开口11a侧)的解除机构(操作部)16进行解除操作来解除所述闩卡合。对锁止机构14的操作与解除机构16的动作经由配置在后小物件隔板7的下表面侧上的缆索17联系在一起。
缆索17由内缆索19以可滑动的方式插通于外缆索18内而构成,由于其具备柔软性,故可以比较自由地弯曲配置,且该状态下即可保持住外缆索18同时又能使内缆索19滑动,因此,输入至该内缆索19一端的牵引力能够传递到另一端。
外缆索18的一端保持在锁止机构14的外壳(未图示)上,并且,内缆索19的一端同样卡合在锁止机构14的解除杆(未图示)上。另一方面,外缆索18的另一端保持在解除机构16的托架21上,并且,内缆索19的另一端同样卡合在解除机构16的操作捏手22上。
锁止机构14的所述外壳固定在后小物件隔板7的前边缘部下侧,且解除机构16的托架21也固定在后小物件隔板7的后边缘部下侧。另外,缆索17其两端分别经由锁止机构14及解除结构16保持在车身上,并且,其中间部经由保持夹持部23适当地保持在后小物件隔板7上。
另外,解除机构16的解除操作过程如下针对托架21对操作捏手22进行拉出操作,这样经由缆索17锁止机构14发生动作,随后后座椅靠背的锁止被解除。
如图3、4所示,托架21插入并固定在插入口24中,该插入口24形成在加固件8中大致呈水平的下壁部8a(参照图2)上,并且该托架21具有沿该下壁部8a的板状基部25、从该基部25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车身插入部26以及从该基部25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缆索保持部27。基部25及缆索保持部27配置在车架横梁部9的闭剖面外侧且后货箱3内,车身插入部26配置在车架横梁部9的内侧,即配置在车架横梁部9的剖面所形成的闭合区域内,或者配置在插入口24的内侧。
基部25呈方形,其各边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例如,在其左侧部的上方配置有作为所述车身插入部26一部分的卡合部28,并且,在其右侧部上方配置有作为车身插入部26一部分的夹持部29。
另一方面,插入口24的左侧部呈方形,其各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右侧部呈较左侧部前后宽度更大的方形。
将托架21的卡合部28从插入口24的左侧部插入,该卡合部28卡合在较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中的插入口24的左侧内周边缘(面)24a更靠近外侧的部位上,并且,将夹持部29插入到插入口24的右侧部,该夹持部29卡合在较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中的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面)24b更靠近外侧的部位上,由此将托架21安装在车身上。
基部25较插入口24大,在托架21处于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基部25的上表面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中的插入口24周边的下表面大致抵接。此时,基部25的左侧边缘(面)处于与插入口24的左侧内周边缘24a大致一个平面上。
在基部25的左侧部上表面侧,且在其前后中间部的方形区域内形成有上表面向上方变化以使其厚度增加的左上方变化部31。
左上方变化部31的左侧边缘(面)与基部25的左侧边缘在同一平面上,该左上方变化部31的左侧边缘的下部为与插入口24的左侧内周边缘24a相抵接的左抵接面32。即,左上方变化部31配置在作为车身插入部26的一部分的插入口24内。
另外,所述卡合部28从左上方变化部31的左侧边缘的上部开始向较左抵接面32靠外侧(该情况下为左侧)的方向延伸出来。
卡合部28与左上方变化部31同样为呈方形的板状物,且其上表面与左上方变化部31的上表面为同一面,其下表面在所述托架21处于安装状态时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的上表面相抵接。此外,为了使卡合部28的前端部更容易插入到插入口24中,使卡合部28的前端部处于倾斜状态,以使其前端处于上方(车身内侧)位置。
同时参照图5、6进行说明,左上方变化部31左侧部的前后宽度与卡合部28相同,但是在更靠近内侧(该情况下为右侧)的位置上,前后边缘部的前后边缘宽度逐渐变宽,并呈三个阶梯状变化。当所述托架21处于安装状态时,该左上方变化部31的最内侧部位(前后宽度最大的部位)的前后边缘(面)为与插入口24的左侧部中前后内周边缘(面)24c、24d相抵接的左前抵接面33、左后抵接面34。此外,稍向上方突出的左突部35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左上方变化部31的前后,该左突部35用于防止基部25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之间的晃动。
夹持部29由具有规定前后宽度的带状体根据需要弯曲形成,并具有从基部25的右侧部上表面向上方立起的支承壁部36,在该支承壁部36的上边缘弯曲且其下部向下方倾斜延伸以使其处于外侧(该情况下为右侧)的倾斜壁部37,在该倾斜壁部37的下边缘弯曲并向内侧(该情况下为左侧)延伸的卡合壁部38及在该卡合壁部38的内侧边缘弯曲且向下方延伸的垂下壁部39。此外,在支承壁部36的背面侧设置有加固用的三角加强筋36a。
当所述托架21处于安装状态时,卡合壁部38的下表面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且与其相抵接。因此,夹持部29与较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中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24b更靠近外侧的部位相卡合。
在基部25的右侧部上设有切口部41,该切口部41的切口范围较夹持部29的宽度宽。垂下壁部38通过该切口部41从基部25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基部25的右侧部由于设有切口部41而前后分开,该右侧部进而在向右侧延伸的基础上经由连结板42连结在一起。连结板42与基部25大致平行,并将其上表面设计成向下方偏离,以使其与基部25的上表面间隔规定距离。此外,与所述左突部35相同的右突部43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基部25的右侧部的前后。
为了使29的卡合壁部38能向内侧移动,使夹持部29的倾斜壁部37的主要部分能够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夹持部29的这种弹性变形,使卡合壁部38向内侧移动,随后就能解除夹持部29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之间的卡合。
另一方面,当将托架21安装于加固件8上的时候,首先,先使托架21处于相对于下壁部8a倾斜的状态,以使仅托架21的卡合部28插入到插入口24的左侧部,且通过使托架21的左抵接面32抵接在插入口24的左侧内周边缘24a上,来使夹持部29位于插入口24的右侧部正下方的位置上。
然后,将托架21以其左抵接面32与插入口24的左侧内周边缘24a相抵接的抵接点为中心转动,以使夹持部29向上方移动,并由此将夹持部29插入到插入口24的右侧部内。此时,倾斜壁部37的外表面与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24b滑动接触,夹持部29在该倾斜壁部37的外表面被引导并发生如前所述的弹性形变。
当倾斜壁部37通过插入口24后,在车架横梁部9的内侧夹持部29的弹性形变复原。此时,托架21的基部25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平行,各突部35、43与下壁部8a下表面抵接。在该状态下,卡合部28卡合在较下壁部8a中的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24b更靠近外侧的部位上。
因此,在与加固件8的下壁部8a大致垂直方向(相对插入口24的插入及拔出方向)上的托架21的移动呈受限制的状态,即托架21处于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
在基部25的右侧部上表面侧,且在夹持部29前方的方形区域内形成有右上方变化部44,该右上方变化部44的上表面向上方变化以使其厚度增加。此外,在右上方变化部44的右前角部设有切口部45,该切口部45是用于确保右上方变化部44的右前角部与插入口24的右前角部之间的间隙的。
在托架21处于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该右上方变化部44的前边缘(面)为与插入口24的右侧部中前内周边缘(面)24e相抵接的右前抵接面46,同样,当托架21处于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右上方变化部44的右侧边缘(面)为与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24b相抵接的右抵接面47。即,右上方变化部44作为车体插入部26的一部分配置在插入口24内。
另外,在夹持部29中的支承壁部36的后边缘部设有伸出部48,以使该后边缘部向后方伸出。该伸出部48也同夹持部29一样为车身插入部26的一部分,当托架21处于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该后边缘(面)下部为与插入口24的右侧部中后内周边缘(面)24f相抵接的右后抵接面49。此外,为了使伸出部48更容易地插入到夹持部29的插入口24中,抑制其上部的伸出量使其成锥状。
由于右上方变化部44、伸出部48及左上方变化部31的各抵接面32、33、34、46、47、49分别抵接在插入口24的各内周边缘24a-24f上,因此当托架21处于安装于车身上的情况下,该托架21沿下壁部8a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此外,在各抵接面与各内周边缘之间设定用于使托架21易于脱落的微小间隙。另外,在插入口24的右侧内周边缘24b与夹持部29的垂下壁部38之间设有间距,即使托架21沿下壁部8a的表面移动微小距离的情况下,由于被插入口24的内周挤压,夹持部29也不会发生变形。
由于缆索保持部27位于基部25的下表面中的卡合部28与夹持部29之间的位置上,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一对板状加强筋51向下方伸出,沿前后方向的筒状缆索插通部52支承在该加强筋51的前端部上。缆索插通部52向前方延伸,通过其前端部保持外缆索18的端部,并且内缆索19插通于其内部。
在缆索保持部27的后端侧形成有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后壁部53。内缆索19从后壁部53下侧的缆索插通孔54向后方导出,该内缆索19的端部卡合在操作捏手22上。通过对该捏手22进行相对托架21向后方牵引的操作,经由缆索17来操作锁止机构14。此外,在操作捏手22上设有引导其操作方向(牵引方向)的杆55,该杆55以可插脱的方式保持在后壁部53上侧的导向孔56中。
在这里,至少在托架21的附近,将缆索17设置成沿与托架21的卡合部28及夹持部29的位置所处方向(左右方向)大致垂直。换言之,将缆索17设置成沿与卡合部28的延伸方向及夹持部29的弯曲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对捏手22进行解除操作时(牵引操作时),由于托架21受到的操作反力发生在缆索17的延伸方向上,因此对于具有与缆索17垂直方向挠曲的夹持部29来说,该力不会作用在解除夹持部29与车身之间卡合的方向上。因此,例如即使是如下结构,即,托架21沿下壁部8a方向的移动的一部分由于夹持部29与插入口24的内周边缘相抵接而被限制,所述操作反力也不会使夹持部29变形并使其与车身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如上述说明,所述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是用于将缆索17保持在车身上的装置,该缆索的一端连接在后座椅靠背5的锁止机构14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操作锁止机构14的解除机构16上,该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具有保持所述缆索17的另一端的托架21及用于插入车身上的托架21的插入口24,在所述托架21上设置有与插入口24的内周面相抵接的各抵接面32、33、34、46、47、49,在较插入口24更靠近车身内侧的位置上向较各抵接面更靠近外侧方向伸出的卡合部28以及在车身的内侧配置在卡合部28的相对一侧的夹持部29。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仅通过将托架21插入到插入口24中而简单地将其安装在车身上,能够简易地将缆索17保持在车身上。另外,通过车身的插入口24的内周面与托架21的各抵接面之间的抵接可以承受牵引缆索17时的力,不会将牵引缆索17的力作用在夹持部29上而使其与车身之间的卡合被解除,能够有效地防止托架21从车身上脱离。
另外,在所述缆索保持装置中,以与所述托架21的卡合部28及夹持部29的位置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设置所述缆索17,因此,在牵引缆索17时,沿缆索17发生的力很难对卡合部28及夹持部29与车身之间的卡合产生影响,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托架21从车身脱离。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用于将缆索保持在车身上,该缆索的一端连接在车辆所具备的装置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操作该车辆所具备的装置的操作部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所述缆索的托架;和用于供所述托架插入的所述车身上的插入口,在所述托架上设有与所述插入口的内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与所述插入口相比位于车身的内侧、并延伸于抵接面外侧的卡合部;以及在所述车身的内侧配置在所述卡合部的相反侧的夹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所具备的装置为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缆索设置成与所述托架的所述卡合部及夹持部的位置所处方向大致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固定在由薄钢板制成的后小物件隔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固定在后小物件隔板的车架横梁部上,该车架横梁部具有中空且剖面闭合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缆索包括保持在所述托架上的外缆索;及以可滑动的方式插通于外缆索内的内缆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具有卡合部及夹持部的车身插入部;设置在车身的后备箱内的缆索保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基本上为板状部件,从插入口处径向地朝外延伸的板状部件的端部相对于其邻接面向上倾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支承壁部,该支承壁部从其邻接表面向上方立起,倾斜壁部,该倾斜壁部从该支承壁部倾斜地向下延伸,以使其下部进一步定位在比其上部更朝外的位置,卡合壁部,该卡合壁部沿该倾斜壁部的下边缘弯曲并向内侧延伸,及垂下壁部,该垂下壁部沿该卡合壁部的内侧边缘弯曲且向下方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还包括设置在支承壁部的背面侧的加强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使在车身上对操作部的安装变得简单,且该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能够充分地承受住牵引缆索时的力。在该用于将缆索保持在车身上的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中,缆索的一端连接在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上,另一端连接在解除机构上,该车辆用缆索保持装置具有保持所述缆索另一端的托架(21)及用于供托架(21)插入的车身上的插入口(24),在所述托架(21)上设有与插入口(24)的内周面相抵接的各抵接面(32、33、34、46、47、49)、与所述插入口(24)相比位于车身的内侧、并延伸于抵接面外侧的卡合部(28)、以及在车身的内侧配置在卡合部(28)的相反侧的夹持部(29)。
文档编号B60N2/02GK1923563SQ20061012647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岛津将树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